“依著環兒所言,我姐不可能沾染外邪。”</p>
“即便出衙也是去白雀庵進香,不會是在廟裏染的外邪吧?”</p>
……</p>
晨光破寒霧,臨安城外十裏官道,縣衙馬車軋雪朝杭州府奔行。</p>
該問的都已問明,車內眾人各有思量。</p>
丫鬟環兒不敢隱瞞,把夫人兩個月來外出,以及見過哪些外人,都細致的講述一遍。</p>
聽內弟琢磨,陸侯思問丫鬟:“你再想想,可有漏掉的?”</p>
環兒低頭回想疏漏,肩頭隨車與老爺一碰,驀然想到一點疏漏。</p>
她說:“夫人還見過一外人。此人是個六十歲的老婆子,乃南鄉之人,一家都是磨豆腐的,與衙內楊七是多年鄰裏。”</p>
</p>
“本月初二,她來衙門給楊七送豆腐……”</p>
“夫人看豆腐做的水嫩,也想嚐嚐就買下一塊。”</p>
“後來…夫人就喜歡上她家豆腐,最近天天吃,餘氏每天來送。”</p>
楊萬山和內兄相視,笑道:“兄長讓你想疏漏,你說豆腐做什麽?”</p>
環兒低頭弄指說:“那就沒有別的事情了,小奴就知道這些……”</p>
陸侯正欲張口說話。</p>
劉彥先他一步問道:“那婆婆家的豆腐好吃嗎?”</p>
“好吃。”</p>
環兒答說:“她家豆腐磨的可細了,又軟有嫩,我見坊間都沒這等好豆腐。”</p>
陸侯聞言暗把口中之言收回。</p>
劉彥卻看到一個疑點,又細問其‘豆腐形狀、顏色、口味’等等,聽著就像是在研究美食。</p>
環兒樂意與他說,繪聲繪色描述那豆腐。</p>
辰時,車入杭州東門,街市上人來人往頗為熱鬧,小販沿街叫賣著早食。</p>
劉彥、萬山、環兒三人便在東街下車,官車繼續載著陸侯去往府衙議事。</p>
入城前,他們商議過‘進到西子城,官家先去府衙領旨議事,劉彥則去通判府等候那兩位翰林欽差……’</p>
“公子,奴婢可否同去通判家,我見見那位憐雲小姐?”</p>
“聽坊間說,通判千金,有傾城之貌,不僅知書達理,且精通醫理,頗能與人治病。”</p>
“聽說她還沒嫁人哩,不知她嫁給怎樣人家。”</p>
同行這一路,環兒沒少與劉彥聊話。</p>
她挺喜歡這位不拘小節的大公子,與其講話可不避尊卑。</p>
楊萬山道:“李憐雲乃奇女子,豈能用世俗眼光看待她。據我所知此,小姐兼修道法,通陰陽,知鬼神事。”</p>
“真哩?”</p>
環兒眼睛清亮。</p>
前方領步的劉世才顧首說:“娘子可以同去通判府,不過你要幫著拿東西。我等上門,不能空著手,多少要帶點禮數。”</p>
“還是世才心細,不知辦什麽禮物?我卻忘了帶銀兩。”</p>
楊萬山說話,提空袖給他看。</p>
劉彥一笑指環兒:“她不是帶了?買塊豆腐也用不了幾個錢。”</p>
“豆腐做禮?”</p>
環兒驚大眼睛。</p>
楊萬山也沒想到他要買豆腐當拜府禮,但覺此舉非常風雅!</p>
拊掌道:“世才果有奇思。豆腐乃清白之物,作為禮物送給通判府,則等同送‘一方清譽’,小姐定會欣然笑納……”</p>
“論作人情文章,我遠不如世才!”</p>
劉彥笑了笑,卻沒與他說出買豆腐的深意。</p>
他真意不在買豆腐做禮物,而是想看看府城有沒有懂豆腐的人。</p>
求教‘如何做水玉豆腐、羊脂豆腐’,‘如何作出臨安南鄉豆腐婆——餘氏豆腐’。</p>
他私下以為,陸夫人所食餘氏豆腐,非凡尋常人能做出來的。無有鬼神之力,難磨出那等細膩豆粉豆漿。</p>
劉彥按下心言不表,在東市請教商販‘誰家豆腐最好’。</p>
眾人無不遙指南街說‘吳家豆腐坊’。</p>
不多時,三人來到南城吳家豆腐坊。</p>
見門口銷售火熱,作坊內熱氣騰騰,十多人分工勞作製豆腐,空氣彌散著豆腐清香,誘人口中生津。</p>
再看賣豆腐的,乃是兩位女子。</p>
一個年紀稍大,三十歲左右,麵泛桃花紅,有幾分徐娘姿色。</p>
另一個十六七歲,膚白清秀,眼眸清亮,身著粉花小襖。</p>
她們乃本城有名的豆腐娘,都是豆腐坊主之女。</p>
大的叫翠蓮,小的叫玉蓮,人稱‘吳家大娘’、‘吳家二娘’。</p>
豆腐坊主人不忍女兒外嫁,便招贅一個外來婿,添作大女丈夫。</p>
打算明年再給小女招贅一夫。</p>
而玉蓮卻有自家心思。</p>
她平日自己讀書,略有誌向,想嫁個知書達理的書生,若了心願就是跟著夫家過苦之日,她都心甘情願。</p>
劉彥一行在人群外看大娘二娘買豆腐,不急於插隊購買,隻在旁邊與鄰家賣茶翁談問‘吳家豆腐’。</p>
二娘玉蓮留意到那邊公子,與劉彥相視時,她心兒砰跳,割豆腐險些把自家手指劃破。</p>
大娘見二妹神色,隨著目光看劉世才、楊萬山,一笑對小妹耳語:“那兩位公子俊朗氣度不俗,看似有才之人。”</p>
“他們多番盯小妹,想是被我妹俏顏勾住了。”</p>
“姐姐拿我取笑。”</p>
二娘嬌羞跺腳,又看那邊公子,貼姐姐肩頭說:“他們像是要買豆腐,我看都等候多時了。”</p>
大娘轉睛,對著劉楊二人大聲問:“兩位公子可是來買豆腐?這會兒我家不忙了,要多少都有。”</p>
劉彥聞言領步上前,低頭觀看她家豆腐。</p>
一共有兩種,一種老豆腐,一種水豆腐。</p>
水豆腐雖嫩,但遠達不到環兒所言‘餘氏豆腐,似羊脂,如水玉’的水準。</p>
大娘隨手劃下一小塊,刀挑給他品嚐說:“我家豆腐遠近聞名,公子嚐嚐看。”</p>
劉彥斂袖捏取,不經意露出手腕‘銀環’。</p>
二娘眼眸清亮,大娘亦驚奇,都不解‘堂堂七尺男兒,如何帶女子銀鐲’。</p>
“味道是不錯,還有更好的嗎?”</p>
劉彥咀嚼咽下後笑問。</p>
大娘回話:“這是我家最好的豆腐,出了西子城,公子便吃不到了。”</p>
“那未必。”環兒插話說:“我臨安有家餘氏豆腐,就比你家做得好。他家豆腐細如羊脂,入口即化,你家差的好遠哩。”</p>
大娘琢磨,轉與二妹相視,詢問她:“娘子說的餘家,可是臨安南鄉餘家?”</p>
“原來你也知道。”環兒微笑點頭:“正是這家。我夫人近來天天吃餘氏豆腐。”</p>
大娘思量自語:“餘家師出我吳家,我家諸多秘製之法,未曾傳授他們,他們隻會做鄉人吃的糟豆腐,如何製作那等好豆腐?”</p>
“難不成得了什麽秘方?”</p>
其言一字一句傳入對麵劉彥耳中。</p>
他把話收藏入心,指水豆腐說:“請大姐給我切一塊,夠四人吃,且要切成四方。”</p>
大娘爽言應喏,讓小妹來切豆腐。</p>
她眼掃三人雙手,笑道:“兩位公子來買豆腐,卻沒帶盛豆腐的東西。這水豆腐嬌嫩,不能用草繩綁。”</p>
“就是綁好了,也一拎就散。”</p>
劉彥受其點撥,略禮道:“來時倉促,未備食匣,就請大姐想個法子。”</p>
大娘想著說:“我可借給公子食匣,但要記得來還。”</p>
聽她還怕君子不還食匣,環兒笑問:“你可知公子是何人?”</p>
大娘與妹以及周圍百姓各都矚目打量劉世才、楊萬山。</p>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p>
“小生姓劉,名字不足掛齒。”</p>
劉彥笑著接話,讓環兒墊付豆腐錢。</p>
小丫鬟解開錢袋,知道這店家找不開銀子,便取自己一點私房錢做墊付,轉對劉郎說:“公子可記得,此錢是我出的。”</p>
楊萬山失笑,分顧劉彥:“你倒是很會使人情,一塊豆腐錢,就想讓君子記情義。”</p>
劉彥點頭說:“娘子情義我記下,回頭我讓家中娘子設小宴,與你還情。”</p>
環兒甚是高興,笑顏答謝。</p>
吳家大娘越發好奇‘公子何許人’,暗說:“此公子定大有來頭。”</p>
少時,二娘幫著把豆腐裝匣子,環兒提起跟隨兩位大公子笑談離去。</p>
約有一小炷香,打東邊過來一人,提著吳家豆腐坊食匣,歸還大娘。</p>
大娘認出此人是通判府下人,他以前多次來買豆腐,請教道:“我家食匣,怎落到貴府?剛才買豆腐的兩位公子,是府上客?”</p>
那下人滿麵神采,與她道:“大娘可知二公子何許人?他們有一位乃臨安縣劉郎,人稱‘通天曉地劉世才’!”</p>
“世才大公子今日買你家豆腐,乃作為拜府之禮。”</p>
“其意是給我家大人送‘一方清譽’,此番定傳為美談!”</p>
“你吳家豆腐坊,也將跟著顏麵沾光。”</p>
“不多說,府上事忙。今日好幾位大人要來我府,與世才公子論大事!”</p>
說罷,神氣揚揚的背手離開了。</p>
留下麵麵相覷的圍觀百姓和吳家二女,他們口中都在念‘劉世才’之名。</p>
此名早已傳遍杭州府西子城,但識得劉郎麵目卻無幾人。</p>
大娘忽然大笑,高聲喊道:“諸位可見到了,今日我家來了稀客。”</p>
“臨安劉郎用我家豆腐當拜府禮,拜訪李通判家!”</p>
“看見了,看見了,劉公子真是氣度不凡!”</p>
“是啊,公子好相貌,一看就是飽讀詩書之人!”</p>
“豈止啊,他還通曉仙法,能驅瘟、問仙、祭鬼哩!”</p>
一霎時,豆腐坊門口喧囂起來。</p>
眾口分說關於‘劉世才’之傳聞,買豆腐的人也多了。</p>
二娘玉蓮低頭淺笑,記下這一麵之緣。</p>
……</p>
“即便出衙也是去白雀庵進香,不會是在廟裏染的外邪吧?”</p>
……</p>
晨光破寒霧,臨安城外十裏官道,縣衙馬車軋雪朝杭州府奔行。</p>
該問的都已問明,車內眾人各有思量。</p>
丫鬟環兒不敢隱瞞,把夫人兩個月來外出,以及見過哪些外人,都細致的講述一遍。</p>
聽內弟琢磨,陸侯思問丫鬟:“你再想想,可有漏掉的?”</p>
環兒低頭回想疏漏,肩頭隨車與老爺一碰,驀然想到一點疏漏。</p>
她說:“夫人還見過一外人。此人是個六十歲的老婆子,乃南鄉之人,一家都是磨豆腐的,與衙內楊七是多年鄰裏。”</p>
</p>
“本月初二,她來衙門給楊七送豆腐……”</p>
“夫人看豆腐做的水嫩,也想嚐嚐就買下一塊。”</p>
“後來…夫人就喜歡上她家豆腐,最近天天吃,餘氏每天來送。”</p>
楊萬山和內兄相視,笑道:“兄長讓你想疏漏,你說豆腐做什麽?”</p>
環兒低頭弄指說:“那就沒有別的事情了,小奴就知道這些……”</p>
陸侯正欲張口說話。</p>
劉彥先他一步問道:“那婆婆家的豆腐好吃嗎?”</p>
“好吃。”</p>
環兒答說:“她家豆腐磨的可細了,又軟有嫩,我見坊間都沒這等好豆腐。”</p>
陸侯聞言暗把口中之言收回。</p>
劉彥卻看到一個疑點,又細問其‘豆腐形狀、顏色、口味’等等,聽著就像是在研究美食。</p>
環兒樂意與他說,繪聲繪色描述那豆腐。</p>
辰時,車入杭州東門,街市上人來人往頗為熱鬧,小販沿街叫賣著早食。</p>
劉彥、萬山、環兒三人便在東街下車,官車繼續載著陸侯去往府衙議事。</p>
入城前,他們商議過‘進到西子城,官家先去府衙領旨議事,劉彥則去通判府等候那兩位翰林欽差……’</p>
“公子,奴婢可否同去通判家,我見見那位憐雲小姐?”</p>
“聽坊間說,通判千金,有傾城之貌,不僅知書達理,且精通醫理,頗能與人治病。”</p>
“聽說她還沒嫁人哩,不知她嫁給怎樣人家。”</p>
同行這一路,環兒沒少與劉彥聊話。</p>
她挺喜歡這位不拘小節的大公子,與其講話可不避尊卑。</p>
楊萬山道:“李憐雲乃奇女子,豈能用世俗眼光看待她。據我所知此,小姐兼修道法,通陰陽,知鬼神事。”</p>
“真哩?”</p>
環兒眼睛清亮。</p>
前方領步的劉世才顧首說:“娘子可以同去通判府,不過你要幫著拿東西。我等上門,不能空著手,多少要帶點禮數。”</p>
“還是世才心細,不知辦什麽禮物?我卻忘了帶銀兩。”</p>
楊萬山說話,提空袖給他看。</p>
劉彥一笑指環兒:“她不是帶了?買塊豆腐也用不了幾個錢。”</p>
“豆腐做禮?”</p>
環兒驚大眼睛。</p>
楊萬山也沒想到他要買豆腐當拜府禮,但覺此舉非常風雅!</p>
拊掌道:“世才果有奇思。豆腐乃清白之物,作為禮物送給通判府,則等同送‘一方清譽’,小姐定會欣然笑納……”</p>
“論作人情文章,我遠不如世才!”</p>
劉彥笑了笑,卻沒與他說出買豆腐的深意。</p>
他真意不在買豆腐做禮物,而是想看看府城有沒有懂豆腐的人。</p>
求教‘如何做水玉豆腐、羊脂豆腐’,‘如何作出臨安南鄉豆腐婆——餘氏豆腐’。</p>
他私下以為,陸夫人所食餘氏豆腐,非凡尋常人能做出來的。無有鬼神之力,難磨出那等細膩豆粉豆漿。</p>
劉彥按下心言不表,在東市請教商販‘誰家豆腐最好’。</p>
眾人無不遙指南街說‘吳家豆腐坊’。</p>
不多時,三人來到南城吳家豆腐坊。</p>
見門口銷售火熱,作坊內熱氣騰騰,十多人分工勞作製豆腐,空氣彌散著豆腐清香,誘人口中生津。</p>
再看賣豆腐的,乃是兩位女子。</p>
一個年紀稍大,三十歲左右,麵泛桃花紅,有幾分徐娘姿色。</p>
另一個十六七歲,膚白清秀,眼眸清亮,身著粉花小襖。</p>
她們乃本城有名的豆腐娘,都是豆腐坊主之女。</p>
大的叫翠蓮,小的叫玉蓮,人稱‘吳家大娘’、‘吳家二娘’。</p>
豆腐坊主人不忍女兒外嫁,便招贅一個外來婿,添作大女丈夫。</p>
打算明年再給小女招贅一夫。</p>
而玉蓮卻有自家心思。</p>
她平日自己讀書,略有誌向,想嫁個知書達理的書生,若了心願就是跟著夫家過苦之日,她都心甘情願。</p>
劉彥一行在人群外看大娘二娘買豆腐,不急於插隊購買,隻在旁邊與鄰家賣茶翁談問‘吳家豆腐’。</p>
二娘玉蓮留意到那邊公子,與劉彥相視時,她心兒砰跳,割豆腐險些把自家手指劃破。</p>
大娘見二妹神色,隨著目光看劉世才、楊萬山,一笑對小妹耳語:“那兩位公子俊朗氣度不俗,看似有才之人。”</p>
“他們多番盯小妹,想是被我妹俏顏勾住了。”</p>
“姐姐拿我取笑。”</p>
二娘嬌羞跺腳,又看那邊公子,貼姐姐肩頭說:“他們像是要買豆腐,我看都等候多時了。”</p>
大娘轉睛,對著劉楊二人大聲問:“兩位公子可是來買豆腐?這會兒我家不忙了,要多少都有。”</p>
劉彥聞言領步上前,低頭觀看她家豆腐。</p>
一共有兩種,一種老豆腐,一種水豆腐。</p>
水豆腐雖嫩,但遠達不到環兒所言‘餘氏豆腐,似羊脂,如水玉’的水準。</p>
大娘隨手劃下一小塊,刀挑給他品嚐說:“我家豆腐遠近聞名,公子嚐嚐看。”</p>
劉彥斂袖捏取,不經意露出手腕‘銀環’。</p>
二娘眼眸清亮,大娘亦驚奇,都不解‘堂堂七尺男兒,如何帶女子銀鐲’。</p>
“味道是不錯,還有更好的嗎?”</p>
劉彥咀嚼咽下後笑問。</p>
大娘回話:“這是我家最好的豆腐,出了西子城,公子便吃不到了。”</p>
“那未必。”環兒插話說:“我臨安有家餘氏豆腐,就比你家做得好。他家豆腐細如羊脂,入口即化,你家差的好遠哩。”</p>
大娘琢磨,轉與二妹相視,詢問她:“娘子說的餘家,可是臨安南鄉餘家?”</p>
“原來你也知道。”環兒微笑點頭:“正是這家。我夫人近來天天吃餘氏豆腐。”</p>
大娘思量自語:“餘家師出我吳家,我家諸多秘製之法,未曾傳授他們,他們隻會做鄉人吃的糟豆腐,如何製作那等好豆腐?”</p>
“難不成得了什麽秘方?”</p>
其言一字一句傳入對麵劉彥耳中。</p>
他把話收藏入心,指水豆腐說:“請大姐給我切一塊,夠四人吃,且要切成四方。”</p>
大娘爽言應喏,讓小妹來切豆腐。</p>
她眼掃三人雙手,笑道:“兩位公子來買豆腐,卻沒帶盛豆腐的東西。這水豆腐嬌嫩,不能用草繩綁。”</p>
“就是綁好了,也一拎就散。”</p>
劉彥受其點撥,略禮道:“來時倉促,未備食匣,就請大姐想個法子。”</p>
大娘想著說:“我可借給公子食匣,但要記得來還。”</p>
聽她還怕君子不還食匣,環兒笑問:“你可知公子是何人?”</p>
大娘與妹以及周圍百姓各都矚目打量劉世才、楊萬山。</p>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p>
“小生姓劉,名字不足掛齒。”</p>
劉彥笑著接話,讓環兒墊付豆腐錢。</p>
小丫鬟解開錢袋,知道這店家找不開銀子,便取自己一點私房錢做墊付,轉對劉郎說:“公子可記得,此錢是我出的。”</p>
楊萬山失笑,分顧劉彥:“你倒是很會使人情,一塊豆腐錢,就想讓君子記情義。”</p>
劉彥點頭說:“娘子情義我記下,回頭我讓家中娘子設小宴,與你還情。”</p>
環兒甚是高興,笑顏答謝。</p>
吳家大娘越發好奇‘公子何許人’,暗說:“此公子定大有來頭。”</p>
少時,二娘幫著把豆腐裝匣子,環兒提起跟隨兩位大公子笑談離去。</p>
約有一小炷香,打東邊過來一人,提著吳家豆腐坊食匣,歸還大娘。</p>
大娘認出此人是通判府下人,他以前多次來買豆腐,請教道:“我家食匣,怎落到貴府?剛才買豆腐的兩位公子,是府上客?”</p>
那下人滿麵神采,與她道:“大娘可知二公子何許人?他們有一位乃臨安縣劉郎,人稱‘通天曉地劉世才’!”</p>
“世才大公子今日買你家豆腐,乃作為拜府之禮。”</p>
“其意是給我家大人送‘一方清譽’,此番定傳為美談!”</p>
“你吳家豆腐坊,也將跟著顏麵沾光。”</p>
“不多說,府上事忙。今日好幾位大人要來我府,與世才公子論大事!”</p>
說罷,神氣揚揚的背手離開了。</p>
留下麵麵相覷的圍觀百姓和吳家二女,他們口中都在念‘劉世才’之名。</p>
此名早已傳遍杭州府西子城,但識得劉郎麵目卻無幾人。</p>
大娘忽然大笑,高聲喊道:“諸位可見到了,今日我家來了稀客。”</p>
“臨安劉郎用我家豆腐當拜府禮,拜訪李通判家!”</p>
“看見了,看見了,劉公子真是氣度不凡!”</p>
“是啊,公子好相貌,一看就是飽讀詩書之人!”</p>
“豈止啊,他還通曉仙法,能驅瘟、問仙、祭鬼哩!”</p>
一霎時,豆腐坊門口喧囂起來。</p>
眾口分說關於‘劉世才’之傳聞,買豆腐的人也多了。</p>
二娘玉蓮低頭淺笑,記下這一麵之緣。</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