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聽說皇後殺了皇嫂,非常震驚,但也無可奈何,一是皇後卜答失裏的家族弘吉剌部當時非常顯赫,幾乎可以和成吉思汗黃金部族齊名,沒必要為了一個沒有價值的女人去得罪一個牛叉家族。二是皇後17歲嫁給他時,他還是被流放南方的政治棄兒,自己的性命隻在別人的一念之間,卜答失裏跟著他顛沛流離,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這份感情他不能忘記。
所以,文宗隻好厚葬了皇嫂,沒有追究皇後卜答失裏。
但是,皇後並沒有停手,八不沙火焰中的恐怖詛咒更讓她無法停下來,她必須消除威脅自己和兒子的所有隱患,她極力鼓動文宗流放八不沙的兩個兒子。
因為鐵鍋是庶出,文宗對他的身份來曆存疑,所以就隨了皇後的意,打發他去了高麗大青島,這是個什麽地方我沒有查到資料,總之是在今天的朝鮮境內的一個島吧。
說到這裏,我們還是低調一點,搞不好韓國人又該說元朝皇帝是他們韓國人了。
不過,話說回來,北元皇帝也就是鐵鍋的兒子確實有一半韓國人的血統,因為鐵鍋的老婆奇皇後就是高麗進貢給元朝庭的美女。這些都是題外話了,在此不表。
八不沙的嫡子懿璘質班當時隻有4歲,但是卜答失裏皇後並沒打算放過他,讓文宗找個偏遠之地也把他打發走。
文宗感覺孩子太小,沒有什麽威脅,也可能良心上過意不去,就沒有動他。
話說10歲的鐵鍋在朝鮮過了一年軟禁生活,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剛剛吃慣了泡菜,文宗叔叔又給他安排一個地方,就是廣西靜江。
元朝皇帝特別喜歡流放這個遊戲,前文說過,文宗當皇帝之前,也被流放多年,是遊戲就有規則,文宗自然深諳其道,那就是不能讓被流放的皇族在一個地方時間過長,以免形成自己的勢力,做大做強,所以必須得給他不停的換地方。
於是文宗派中丞帶人把鐵鍋從高麗接回來,輾轉送到廣西靜江,從北到南一通折騰,小鐵鍋沒死在路上真是個奇跡。
靜江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古寺廟,名叫大園寺,鐵鍋就寄住在這裏,廟裏有一個主持秋江和尚,對11歲的鐵鍋很照顧,教授他四書五經,每天兩張大字,等於給他請了個私塾先生。
所以,元朝皇帝裏漢文化造詣最高的就數這位鐵鍋皇帝了,其他皇帝基本不認識漢字,因為民族歧視,朝廷裏漢族官員非常少,他們早朝上班都是說蒙語,發布聖旨也是由翻譯直譯,不講究漢語語法,就像今天的蹩腳的英語直譯,往往不倫不類,漢族官員接到這類聖旨文書,哭笑不得。
鐵鍋畢竟是個孩子,除了學習漢文化,就是抓鳥摸魚,撒尿和泥,很快和山下村子裏的孩子打成一片,成為孩子王。
秋江長老很是捉急,有一天,鐵鍋為了抓水塘中樹枝上的一隻叫“八角禽”的鳥兒,居然顧不上拖鞋就跳進水裏。被秋江長老逮個正著。
秋江長老就語重心長說:“孩兒啊,你乃太子之軀,國家金枝玉葉,不比凡民,言行舉止要穩重,見有大官人來,切不可妄發言,亦不可不自重。”
於是,隻要有當官兒的來寺廟巡視,小鐵鍋都正襟危坐,隻要官員一走,又馬上恢複原狀,一溜煙就沒影了。
剩下秋江長老直搖頭。
其實,秋江長老並非一般的和尚,他教育鐵鍋也不僅僅是看他可憐,說出來,秋江長老的身世可以用“驚世核俗”來形容,他的目的也可以用“驚世駭俗”,甚至“驚天大秘密”來形容。
說起秋江和尚,話題就有點遠了。
上古時期,發生過兩場決定今天曆史的戰役,一是阪泉之戰,二是涿鹿之戰。炎帝和黃帝兩大集團之間的阪泉之戰,以炎帝失敗歸附黃帝終結。逐鹿之戰發生在炎黃聯盟和以蚩尤為首的九黎聯盟之間,結局是蚩尤被殺,九黎聯盟瓦解,或融合或遷徙。
成者為王敗者寇,編寫曆史是勝利者及其後人的權力,蚩尤曆來被描繪成怪物和魔王,手下不是長個鳥頭就是多隻手臂的畸形兒,他們多麽殘暴沒人性,為攻打消滅他們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實,爆發涿鹿之戰是曆史的必然,有兩個衝突的因素不可避免。
一是利益衝突,二是意識形態衝突。
先說利益衝突,上古時期,“九黎”指的是居住在漢水(今天的漢江)和長江中下遊之間被稱為黎境的部族,以及黃河中下遊的東夷集團。更具體地說,九黎聯盟控製著三個文化圈:位於黃河中下遊的大汶口文化圈,長江中遊的大溪文化圈和長江下遊太湖周圍的良渚文化圈。
炎黃聯盟發源於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圈,向東發展會遇到大汶口文化圈東夷集團的阻擊,向南會遇到大溪文化圈的抵抗。
在這兩大文化圈中,大溪文化圈的文明程度遠遠落後於仰韶文化圈和大汶口文化圈,不足以對抗炎黃聯盟,所以,以蚩尤為大酋長的東夷集團就是首先成為炎黃聯盟的攻擊目標,在兩大文化圈的交界處的河北涿鹿,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極其慘烈悲壯的一戰。
再說說意識形態衝突。
炎黃集團討伐蚩尤的理由是,九黎亂德,信奉巫教,雜拜鬼神。
那巫教到底是什麽東東?居然引發一場世紀大戰。
上古時期,我們的先民生產能力極其低下,頭腦簡單,對人類的起源,生老病死,生命的延續和“種”的繁衍,對風雨雷電、日月星辰、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既感覺神秘敬畏,又感到恐懼,覺得有超自然的能力在主宰著一切,先民們為了追求大自然更多的賜予,避免或減少對自己的剝奪,唯一的方法就是敬拜超能力的神,而這時就需要有人跟神溝通,這個人就是巫師,這就是最原始的宗教巫教的產生。核心理念就是萬物有靈論。
巫教是所有其他宗教的起源,也是占卜,醫學,風水理數,舞蹈,音樂等藝術的根源,和後來的儒釋道一樣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隻是不被正史記載罷了。
巫師漸漸從我一種職業,他往往是原始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精神領袖,有的部落酋長就兼職巫師。蚩尤就是大酋長兼大巫師。
巫文化產生之初就接地氣,在民間有非常好的根基,苗族一直到今天還延續著巫教信仰,就是在大都市,婚喪嫁娶,工程開工,搬遷新居,一些人還會看看黃道吉日。
那問題來了,九黎和苗族信仰的巫教,礙著炎黃聯盟什麽事了?非要打一仗。
所以,文宗隻好厚葬了皇嫂,沒有追究皇後卜答失裏。
但是,皇後並沒有停手,八不沙火焰中的恐怖詛咒更讓她無法停下來,她必須消除威脅自己和兒子的所有隱患,她極力鼓動文宗流放八不沙的兩個兒子。
因為鐵鍋是庶出,文宗對他的身份來曆存疑,所以就隨了皇後的意,打發他去了高麗大青島,這是個什麽地方我沒有查到資料,總之是在今天的朝鮮境內的一個島吧。
說到這裏,我們還是低調一點,搞不好韓國人又該說元朝皇帝是他們韓國人了。
不過,話說回來,北元皇帝也就是鐵鍋的兒子確實有一半韓國人的血統,因為鐵鍋的老婆奇皇後就是高麗進貢給元朝庭的美女。這些都是題外話了,在此不表。
八不沙的嫡子懿璘質班當時隻有4歲,但是卜答失裏皇後並沒打算放過他,讓文宗找個偏遠之地也把他打發走。
文宗感覺孩子太小,沒有什麽威脅,也可能良心上過意不去,就沒有動他。
話說10歲的鐵鍋在朝鮮過了一年軟禁生活,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剛剛吃慣了泡菜,文宗叔叔又給他安排一個地方,就是廣西靜江。
元朝皇帝特別喜歡流放這個遊戲,前文說過,文宗當皇帝之前,也被流放多年,是遊戲就有規則,文宗自然深諳其道,那就是不能讓被流放的皇族在一個地方時間過長,以免形成自己的勢力,做大做強,所以必須得給他不停的換地方。
於是文宗派中丞帶人把鐵鍋從高麗接回來,輾轉送到廣西靜江,從北到南一通折騰,小鐵鍋沒死在路上真是個奇跡。
靜江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古寺廟,名叫大園寺,鐵鍋就寄住在這裏,廟裏有一個主持秋江和尚,對11歲的鐵鍋很照顧,教授他四書五經,每天兩張大字,等於給他請了個私塾先生。
所以,元朝皇帝裏漢文化造詣最高的就數這位鐵鍋皇帝了,其他皇帝基本不認識漢字,因為民族歧視,朝廷裏漢族官員非常少,他們早朝上班都是說蒙語,發布聖旨也是由翻譯直譯,不講究漢語語法,就像今天的蹩腳的英語直譯,往往不倫不類,漢族官員接到這類聖旨文書,哭笑不得。
鐵鍋畢竟是個孩子,除了學習漢文化,就是抓鳥摸魚,撒尿和泥,很快和山下村子裏的孩子打成一片,成為孩子王。
秋江長老很是捉急,有一天,鐵鍋為了抓水塘中樹枝上的一隻叫“八角禽”的鳥兒,居然顧不上拖鞋就跳進水裏。被秋江長老逮個正著。
秋江長老就語重心長說:“孩兒啊,你乃太子之軀,國家金枝玉葉,不比凡民,言行舉止要穩重,見有大官人來,切不可妄發言,亦不可不自重。”
於是,隻要有當官兒的來寺廟巡視,小鐵鍋都正襟危坐,隻要官員一走,又馬上恢複原狀,一溜煙就沒影了。
剩下秋江長老直搖頭。
其實,秋江長老並非一般的和尚,他教育鐵鍋也不僅僅是看他可憐,說出來,秋江長老的身世可以用“驚世核俗”來形容,他的目的也可以用“驚世駭俗”,甚至“驚天大秘密”來形容。
說起秋江和尚,話題就有點遠了。
上古時期,發生過兩場決定今天曆史的戰役,一是阪泉之戰,二是涿鹿之戰。炎帝和黃帝兩大集團之間的阪泉之戰,以炎帝失敗歸附黃帝終結。逐鹿之戰發生在炎黃聯盟和以蚩尤為首的九黎聯盟之間,結局是蚩尤被殺,九黎聯盟瓦解,或融合或遷徙。
成者為王敗者寇,編寫曆史是勝利者及其後人的權力,蚩尤曆來被描繪成怪物和魔王,手下不是長個鳥頭就是多隻手臂的畸形兒,他們多麽殘暴沒人性,為攻打消滅他們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實,爆發涿鹿之戰是曆史的必然,有兩個衝突的因素不可避免。
一是利益衝突,二是意識形態衝突。
先說利益衝突,上古時期,“九黎”指的是居住在漢水(今天的漢江)和長江中下遊之間被稱為黎境的部族,以及黃河中下遊的東夷集團。更具體地說,九黎聯盟控製著三個文化圈:位於黃河中下遊的大汶口文化圈,長江中遊的大溪文化圈和長江下遊太湖周圍的良渚文化圈。
炎黃聯盟發源於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圈,向東發展會遇到大汶口文化圈東夷集團的阻擊,向南會遇到大溪文化圈的抵抗。
在這兩大文化圈中,大溪文化圈的文明程度遠遠落後於仰韶文化圈和大汶口文化圈,不足以對抗炎黃聯盟,所以,以蚩尤為大酋長的東夷集團就是首先成為炎黃聯盟的攻擊目標,在兩大文化圈的交界處的河北涿鹿,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極其慘烈悲壯的一戰。
再說說意識形態衝突。
炎黃集團討伐蚩尤的理由是,九黎亂德,信奉巫教,雜拜鬼神。
那巫教到底是什麽東東?居然引發一場世紀大戰。
上古時期,我們的先民生產能力極其低下,頭腦簡單,對人類的起源,生老病死,生命的延續和“種”的繁衍,對風雨雷電、日月星辰、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既感覺神秘敬畏,又感到恐懼,覺得有超自然的能力在主宰著一切,先民們為了追求大自然更多的賜予,避免或減少對自己的剝奪,唯一的方法就是敬拜超能力的神,而這時就需要有人跟神溝通,這個人就是巫師,這就是最原始的宗教巫教的產生。核心理念就是萬物有靈論。
巫教是所有其他宗教的起源,也是占卜,醫學,風水理數,舞蹈,音樂等藝術的根源,和後來的儒釋道一樣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隻是不被正史記載罷了。
巫師漸漸從我一種職業,他往往是原始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精神領袖,有的部落酋長就兼職巫師。蚩尤就是大酋長兼大巫師。
巫文化產生之初就接地氣,在民間有非常好的根基,苗族一直到今天還延續著巫教信仰,就是在大都市,婚喪嫁娶,工程開工,搬遷新居,一些人還會看看黃道吉日。
那問題來了,九黎和苗族信仰的巫教,礙著炎黃聯盟什麽事了?非要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