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得說說巫教和炎黃集團所信仰宗教的分歧。


    巫教是宗教的源頭,各個民族都是首先產生了巫教,然後伴隨著體製的確立,巫教才漸漸轉變為宗教。


    蒙古人、滿人、日本和韓國人的薩滿教,西藏的“密宗”,都受到巫教的影響。


    和宗教相比,巫教更自由,更草根。


    比如:宗教強調神絕對高於人,神總是高高在上,不輕易接觸凡人,人必須服從神的命令,不能討價還價。巫教雖然也認為神挺牛叉的,但並不完全絕對。人有時候可以跟神磨磨嘴皮子,討價還價,有時候神受了人的供奉,得了好處,卻拿錢不辦事,會被人懲罰。神有時候也會來到人間,和人一起相處,“民神雜糅,無有嚴威”,這就是炎黃聯盟討伐九黎族的理由之一。


    宗教祭祀莊嚴神聖,主要在廟堂舉行儀式。巫教相反,祭祀要熱鬧奔放,在野外又唱又跳,一些人還要扮演神靈。


    一般宗教的神都是固定的,神和人之間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巫教常常把自己的祖先也當神供奉,導致神的數量神滿為患,有些神就分不清到底是神還是部落的祖先。這也是炎黃聯盟詬病的理由,“烝享無度,民神同位”。


    最後,宗教的神職人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培訓考級,有從業職格證的。巫教的要求就很低了,家鄉有時候也可以客串一下巫師。炎黃聯盟就批評九黎族沒有素質。


    因為這時候的仰韶文化圈比大汶口文化圈曆史更悠久,文明程度更高,在黃帝時期已經進入神聖的宗教階段,所以,很是看不慣東夷集團這種野蠻混亂的巫教畫風,就給九黎族立法,但是蚩尤不鳥他,所以說:“蚩尤不用帝命”。


    這樣就師出有名了,不管炎黃聯盟是不是拿這個當開戰的理由,總之,有了“涿鹿之戰”。


    蚩尤素有兵主神之稱,戰鬥力無人可比,加上他手下有八十一個兄弟,個個身懷特異功能,驍勇善戰。


    開始炎黃聯盟沒有占到便宜,七十一戰不勝。後來求告九玄天女,得到製勝三寶,即六甲六壬兵信符,製妖通靈印,九光玉節絕魔劍。九玄天女又派女魃相助,女魃法力了得,會使用氣象武器,改變天氣,再加上龍族、闡教的幫助,終於在涿鹿之戰大敗蚩尤,殺了蚩尤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


    據說,蚩尤被擒之地為絕轡之野,蚩尤割斷韁繩,任由曾經馱載自己縱橫天下的彪悍戰馬,在濺滿鮮血遍地屍骸的荒原上踽踽獨行,在殘陽如血的黃昏,長嘯悲鳴。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場大戰,就此落幕。


    蚩尤被處死後,黃帝還是懼怕他強大的戰鬥力,擔心他死後複活,將他的頭和身體分別安葬在兩個相距千裏的地方。


    蚩尤被殺後,九黎族一部留在原地,融入了華夏文化,一部分南遷,少部分流放北境。


    南遷的部族中,有蚩尤的部落和後人,他們是不屈的一族,認為炎黃聯盟勝之不武,對戰敗表示不服,他們發誓重振旗鼓,再來一次決戰,並暗中派出密探,查探出製勝三寶的藏匿地點,然後在獸皮上繪製出藏匿地點,為了躲避追殺,他們將地圖分成三塊,由三個部落保管,等待時機一到,將三塊地圖合在一起,盜出製勝三寶,而且地圖中還暗藏一個驚天機密,完全可以一雪前恥,反轉乾坤。


    故事講到這裏,老闞吃驚地看著我。


    我裝作沒看見,其實故事虛虛實實,大部分是我根據他手裏的那塊獸皮瞎編亂造的,這也是我最近構思的內容,今天講出來,試試水。


    “這跟那個和尚有毛關係?”半仙兒嘟囔。


    “當然有關係,聽我接著講嘛。”


    於是,繼續我的故事。


    四五千年過去了,蚩尤的後人經過多次遷徙,形成多個分支,但是當年先祖的誓言沒有忘記,幾千年裏,他們無數次試圖把三塊地圖拚接起來,但年代久遠,時過境遷,三塊地圖不知流落到何處。


    在九黎後人內部,他們把尋找地圖試圖恢複往日榮耀的人稱為“死士”,是最受敬重的人。


    秋江和尚就是一個隱藏身份的“死士”,他是三大部落之一的後人,手裏握有一塊祖傳的地圖。他借助和尚的身份雲遊四方,尋找另外兩塊地圖的下落。但是,幾十年過去,一無所獲。


    現在,他最後的機會就在麵前,他就是鐵鍋,一個被流放的皇子。


    秋江和尚第一次見到鐵鍋,就從他的麵相上看出,這孩子必是真龍天子,將來會有一番作為,目前隻是潛龍在淵,積蓄力量罷了。


    這簡直是天賜良機,所以,他必須抓住這次機會。


    秋江和尚耐心培養鐵鍋,並不顯露自己的心跡,鐵鍋在這難得的風平浪靜的日子裏,逐漸褪去稚嫩的頑劣,嘴角萌發出幾根稀疏的茸毛,嗓音漸漸渾厚,兩人的感情也日漸深厚。


    再說元大都的宮廷,這方永遠無法平靜的高牆深宮,每天都在上演生猛新鮮而又血腥的宮廷大戲。


    鐵鍋的叔叔,也就是元文宗把鐵鍋踢出群後,很快就下詔立自己的大兒子為皇太子。終於讓卜答失裏皇後如願以償。


    可是,這皇太子小朋友沒有皇帝命,剛當了一個多月皇太子就得怪病死了。


    這對信仰藏傳佛教的文宗和卜答失裏皇後是個沉重打擊,特別是卜答失裏皇後,每次夢見八不沙在火焰裏發出的咒語,都被嚇醒。


    她相信因果報應來了,八不沙的詛咒要了皇太子的命。


    所以當左丞相燕帖木兒提出,由卜答失裏的二兒子燕帖古思繼任皇太子時,皇後死活不同意。


    但是,二兒子燕帖古思並沒有幸免,哥哥死後不久,他也得了同樣的怪病,太醫們都束手無策。


    為了避開八不沙的詛咒,皇後將二兒子過繼給左丞相燕帖木兒,成為燕帖木兒的養子。


    皇後估計是嚇昏頭了,也不想想,和她老公合謀毒死前皇帝明宗的不就是燕帖木兒嘛!


    二兒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八不沙天天夢裏索命,嚇得文宗和皇後跪在床前連連祈求恕罪。


    要看二兒子性命不保,請來番僧和薩滿驅邪救人,好歹保住了二兒子性命。


    但是,二兒子病情剛有好轉,文宗就倒下了。因為連日的驚嚇和對明宗一家的愧疚,他幾天臥床不起,知道自己大限將至,臨死前把皇後、燕帖木兒和幾個重臣詔到病榻前,留下遺言:“當年在王忽察都弑殺明宗皇帝,是我這輩子鑄成的大錯,後悔莫及,如今我子燕帖古思,雖然我很愛他,但是現在理應將皇位還給明宗的長子妥懽帖睦爾,這樣我去世後也對明宗有個交代了。”


    看來,遠在千裏之外的鐵鍋要鹹魚翻身了,秋江和尚的驚天大計也要付諸行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黎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騎驢倒看戲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騎驢倒看戲本並收藏九黎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