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弟子一下子愣住了,在他們的印象裏,沒有人能從九重天雷掌下逃生;而楊誌的年齡在這裏,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一名龍虎山的道士在一旁無奈地說“上一個逃生的人就是不滅和尚,楊誌日後的成就至少不會低於不滅和尚,你們要是想找回場子,練功吧。”


    江湖就是這樣,比的就是誰的拳頭硬,青城山的人再也不說話了,青城派下一代弟子中,沒有人能和楊誌一戰,孤梅掌教答應得那麽痛快,說穿了就是無奈;除非青城派能培養出足夠的高手,否則就要考慮和楊誌結仇的後果。看跟隨自己的門派都沒有意見,張繼先滿意地點了點頭,率先帶著龍虎山的人走了。


    人群議論紛紛的時候,楊誌的身邊已經多了兩個人,是恨山禪師和四鰭,兩個人站立在楊誌身旁,算是替楊誌護法;四鰭雖然帶著草帽,遮住了臉部,但是依舊能看出來是個高手。楊誌半個時辰的時間兩度險些散功,雖然逐漸恢複些內力,最多也就平時的一兩成;現在的楊誌恐怕連高手的暗器都不一定能躲過。


    楊誌在四鰭兩人到達身邊的時候,徹底地放鬆,瞬間就沉浸在自己的運功中,兩次經脈欲裂帶來了一個奇異的效果,突然散去的真氣狂潮激浪般在身體亂竄,哪怕楊誌恢複了部分內力,可是大部分的內力還是像脫疆野馬似的不隨楊誌的意願,流淌在不同的大小經脈,讓楊誌某一處感覺到熱流,某一處感覺到寒冷,還有的地方平靜祥和。


    楊誌曉得,這是走火入魔的前兆,一旦某處真氣過多,不管是冰寒還是熱流都會讓自己氣血膨脹,最後經脈爆炸;楊誌下意識去做的,就是把本身真氣調節至氣海,然後按照化鵬功的運氣方式再慢慢釋放出去充實經脈,調勻運行的真氣。可是每當遇到寒冷或者熱流,楊誌就必須多次的衝擊融合,才能壓製稀釋那些怪異的真氣,每一次都是噩夢般的難受。


    那是一種難以描述的強烈感覺,以楊誌的意誌亦差點忍不住慘叫,不過楊誌發現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血液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經脈的韌性,好幾次都以為經脈要爆裂,最後還是安然渡過。楊誌的經脈不知脹縮了多少次後,才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似乎泡在溫泉裏,享受著幼小的食人魚在啃自己身上的皮屑,癢癢的,暖暖的。


    恨山禪師和四鰭和尚在一旁看得是目瞪口呆,他們一直擔心楊誌在自我療傷的時候會走火入魔,可是看楊誌在療傷的時候,經脈在不斷變化,有的時候甚至能看到楊誌身體裏真氣運行引起的肌肉反應。隨著這些肌肉反應越來越激烈,兩個人看出來,那是一種奇異的練功方式,兩人原來還準備運功幫助楊誌療傷,此刻根本不敢出手。


    漸漸地,楊誌感覺身體裏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的氣流,經脈間循環不休,而且愈走愈快,幾個循環後,楊誌身體內的寒熱感覺基本上已經消失;楊誌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隻是感覺心有不甘,似乎還有的地方沒有做到位。楊誌想起第一次真力回複的現象,試著從化鵬功轉為太玄經,一切都很自然,似乎太玄經和化鵬功就是一淵而出的功法,兩者轉換沒有一點停滯的現象。


    太玄經的氣息轉化與化鵬功又不一樣,真氣流轉的時候療傷效果特別顯著,原先還有些剩餘的寒熱在太玄經心法的衝擊下很快就沒有了,體內的氣流雖然沒有變強,但是楊誌用內視的心法可以感覺到身體的真氣變得清澈。楊誌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睜目一看,湋水岸邊的風景似乎變得完全不同,一眼瞥去,拂動的柳葉似乎有千姿百態的妖嬈。


    隻是看看天空,夕陽西下,分明已經站了幾個時辰;四周的人群早已散去,隻剩下兩隊騎兵和近百名僧人。恨山禪師問了楊誌的感受,欣喜地撫掌笑道“洗髓易筋,這是洗髓易筋的現象,這幾個時辰強化了你經脈負載的能力,果然是那種怪蛇血有奇效,別人需要艱苦奮鬥的漫長歲月,你隻花了半天的時間。”


    楊誌抓抓頭說“實行可否說得簡單一些,洗髓易筋我聽說,到底有那些好處?”


    恨山禪師和四鰭禪師大笑,楊誌的練氣完全是運氣所致,懵懵懂懂就成了高手,其實對真氣玄功之類的了解並不多;恨山禪師解釋說“洗髓易筋,說穿了,就是使你的經脈變強,讓真氣穿過的通道變粗,這樣你平時的真氣容量可以成倍增加,與人動手的時候,可以加快氣勁行走的速度。多少高手到了瓶頸期,多年不能有一點進步,你有了今天的奇緣,日後隻要好好練功,必能事半功倍,成為一代頂尖高手,應該不是大問題。“


    楊誌聽懂了,心中欣悅如狂,笑著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四鰭禪師搖著頭說“傻人有傻福罷了。”


    張八百從人群中擠過來,打量了楊誌一番說“你今日連戰三大高手,在天雷掌下逃生,


    必定會轟動江湖,下麵就看你能不能找到舍利子,這可是正事,不僅要找到,還要證明那是真的。能練出舍利子的高僧有的是,你怎麽證明那是佛祖的?”


    其實這也是恨山禪師等人一直心存疑慮的地方,倒不是不相信楊誌說的是真的,而是宋徽宗對佛門有偏見,真要是聽了蠱惑在雞蛋裏挑骨頭,楊誌和佛門不證實是不行的;楊誌好整以暇地說“多謝道長提醒,你們放心,我肯定有不可辯駁的旁證。王彥,你們接到的命令去不去法門寺。”


    “種將軍說,保護晉王回京。”王彥大聲回答,種師道一開始並沒有這個要求,隻是為了讓王彥更好地完成任務提了一嘴,可是王彥怎麽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看過這樣的盛會,夠王彥吹噓好幾年的,所以主動向種師道提出去法門寺,種師道也就同意了。喜歡鈒龍請大家收藏x鈒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