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富不過三代。


    匈奴漢國從劉淵算起,到了劉粲手裏時,正好三代。至於劉粲的行徑,前文已述,不再重提。318年八月,勒準造反,殺劉粲,盡滅匈奴劉氏。


    國亂固然顯忠臣,國亂,也給了梟雄們另起爐灶的機會。在中原一番努力廝殺的石勒,趁機向平陽進軍。當然不能說自己是來占地盤搞擴張的,石勒的旗幟很鮮明:匡扶漢室,討伐叛逆。


    古人幹什麽事都愛講究個師出有名,幸好勒準叛亂了,並且殺死了劉粲,省的石勒親自動手,大義淩然之下,也免去了他弑主篡位的滔天罪責。


    此種機會若不抓住,石勒豈不傻哉?


    進軍很順利,一路上凱歌頻奏,多次打敗勒準之弟勒明的軍隊,當劉曜忙著在討伐的路上登基稱帝的時候,石勒的軍隊已經殺進了平陽城。


    當然,勒準是向石勒求過和的,連皇帝的車馬服飾都送給了他,至於前麵所說送女兒的事,到底有沒有我真的不知道。隻知道石勒很堅決的說了“no”。


    東西放在那裏,我可以自己去取,真用不著勞煩勒準大人送來!不過既然送來了,就留下吧,不用再帶回去,免得麻煩。至於使者,留著怪浪費口糧的,來人,將使者給劉曜送去,讓他知道,勒準可沒打算向他投降,有硬仗在等著他呢!


    當然,劉曜見到使者後,自然有著自己的一番打算,並且成功實施。前麵章節已經詳述,不再重複。


    表麵上看,石勒真的是來討伐叛逆的,可我們為什麽說他有反叛之心呢?


    勒明在石勒進入平陽城之前,已經殺死勒準,帶著民眾向劉曜投了降。石勒攻克平陽的過程並沒有遭到多少抵抗,一座空城,拍拍馬就進去了。我們猜想,如果石勒是個忠臣,那麽,在進了平陽城之後他會做些什麽呢?抓捕叛亂分子,安撫民眾,搜尋幸存皇族成員,保衛皇宮,等待皇室後裔(如劉曜)繼承大統。沒錯吧?忠臣就應該這麽幹才行。


    石勒隻是重新埋葬了被勒準挖出來的劉淵和劉聰的屍骨,那是他曾經的主人,石勒飽受器重!深恩厚義之下,石勒盡了些許他的本分。至於其他的,什麽都沒做。然後,一把火燒了皇宮。


    那是他的陛下的皇宮,那是他的國家的皇宮。從現實意義到精神層麵都是一種象征。石勒一把火燒了匈奴漢國的象征。在他心裏,匈奴漢國,沒了。


    早就想分家單過了,正好有這麽個天賜良機,為將已久的石勒自然不會扭扭捏捏。拜拜了匈奴漢國,我為你該做的、能做的都已經做完,打今兒起,我石勒就是石勒,不再錄屬於任何人。


    但劉曜很惱火,匈奴劉氏還有我,匈奴漢國還有我,石勒膽敢放肆?


    事實上,石勒還真不敢放肆,無他,實力不濟,也沒有到完全開打的境地。雖然劉曜也沒有足夠實力能徹底消滅石勒。


    那麽,互相間就先忍著吧!石勒帶兵回襄國,劉曜帶兵回長安。


    但是,各懷鬼胎之下的忍耐沒維持多久就出了問題,並且,劉曜和石勒因之徹底決裂。


    因為封官進爵的問題,劉曜認為石勒的使者去長安並不是向他表示祝賀,其主要目的是刺探情報的,有從使者身邊叛變的曹樂平可以作證,於是停了冊封石勒為趙王的爵位。石勒認為自己沒這麽幹(真地幹了也一定說沒幹)。大功於國,無端被陷害,冤枉的很。


    石勒的話在《晉書》上是這麽記載的:孤兄弟之奉劉家,人臣之道過矣,若微孤兄弟,豈能南麵稱朕哉!根基既立,便欲相圖。天不助惡,使假手靳準。孤惟事君之體當資舜求瞽瞍之義,故複推崇令主,齊好如初,何圖長惡不悛,殺奉誠之使。帝王之起,複何常邪!趙王、趙帝,孤自取之,名號大小,豈其所節邪!


    這就是石勒的造反宣言,理直氣壯,擲地有聲!至少,石勒這樣認為,他和他的兄弟們滿腹憤慨,想當王就當王,想稱帝就稱帝,劉曜,你管不了!


    劉曜不是劉淵,也不是劉聰,他駕馭不了石勒。曾經是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今天卻要石勒向他俯首稱臣,而且還要處處受氣,窩囊!石勒自然很不服氣!


    從一開始也隻不過是表麵的臣服而已,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319年十一月,石勒脫離前趙,自稱大單於、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歎崢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歎崢嶸並收藏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