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在江淮一帶的防禦,最初是依賴嚴象、劉馥、劉勳等人物,以政治手段拉攏地方勢力,與江東維持大致的均衡;在赤壁之後,改為采用強製屯田等方法營造多個堅固據點。
後來發現前沿據點再堅固,也抵不過朝夕渡江掩至的江東主力,中樞救援或有不及,所以再起意以重將督領整片戰區,並充實江淮間的機動兵力。
結果夏侯惇還沒上任,半路上就幹起了肉票的本行,而預計充實江淮的兵力,大半退回豫州,小半倒戈到廬江雷遠的部下,不僅遮蔽了江淮以西,還有威脅許昌的勢頭。
眼下看來,吳侯孫權距離全據揚州,已經隻差寥寥幾座城池了。
建安十七年五月的時候,江東重兵,漸漸迫近合肥。
數萬之眾不疾不徐而來,有條不紊地占據城外各處要隘、高地。各軍連綿不絕,槍戟如林,一麵麵將旗高高擎起。
與之相對的,合肥守軍收縮再收縮,除了在城北較遠處的幾個塢堡留下少量精銳鎮戍,所有的兵力,全都聚在城池內部。
負責守城的,是張遼和他的老搭檔朱蓋。
此時朱蓋和他的本家侄兒朱質正對著旗幟,確認此番參戰的江東將領。
“這個是宋謙,宋謙旁邊的是呂蒙,然後陳武和徐盛占了城東高地,繞到城南的是蔣欽和朱然……”朱質一邊看著,一邊持筆,將大致的布陣圖形畫在絹帛上。
“娘的……來勢不善啊。”朱蓋往地麵啐了口。
他和張遼兩人,在擊潰淮南豪右聯盟以後,長期駐紮在合肥,轉眼間已三年。這三年裏,與江東的大小衝突不斷,江東那邊大概有那些領兵的將領,而這些將領,誰比較勇敢,誰比較持重,誰有騎兵,誰以山越蠻兵為主幹,朱蓋已經頗有了解。
隻看現在出現在合肥城下的將領,有老資格宿將如宋謙,有出身江淮、熟悉當地的陳武,也有呂蒙、徐盛、蔣欽、朱然這樣的江東中堅之將。
而這隻不過是江東大軍最突前的一部分罷了。由此地,一直延伸到巢湖兩岸,到濡須山的南麓,再到濡須水沿線,密集分布著無數江東人馬,就算沒有孫權號稱的十萬,七八萬是肯定有的。
距離朱蓋不遠處,張遼雙手環抱胸前,麵色沉靜地注視著吳軍逼近。
直到部屬走近稟報說,六安那邊,於禁將軍遣人來報。
“於文則有什麽計劃?”他問。
“於文則以為,如今敵眾我寡的形勢至為明顯,六安、合肥兩地,看似唇齒相依,其實緩急不能相救。”
答話者是張遼的兄長張汎,負責統領直屬部曲。他拿了麵粗略輿圖比劃給張遼看:“所以,他已經遣人急赴壽春,請揚州刺史溫恢急調人手,將這裏、這裏和這裏……也就是芍陂北麵堤壩盡數掘開,使芍陂之水泄入肥水下遊和黎漿水。這樣一來,肥水上遊的水位將會迅速下降,和施水之間的連通中斷……”
張遼打斷了張汎的解說:“這樣一來,江東水師的舟楫之利不能及於壽春,於文則正好從六安退到壽春去,與溫恢合軍一處?”
“沒錯。於文則的意思是,若咱們覺得合肥可守,那就守一守,但若覺得難以支撐,不如及早退往壽春。待到丞相大軍一到,江東之兵自退。”
張遼點了點頭:“倒確實是於文則的做法,道理擺得十足,誰也挑不出錯處來。”
“是。”
張遼環顧身邊的將校們,問道:“你們覺得怎麽樣?”
將校們大多遲疑不語。
城頭上忽然一靜,城外江東兵馬調動的鼓號聲就顯得格外刺耳了。
朱蓋投下炭筆,折返回來道:“於文則是跟隨丞相二十多年的元從舊屬,他怎麽做,丞相都會覺得好。我們可不能急著走……至少也得打一場,見個高低再說!”
有幾名將校嘴唇顫動,看看朱蓋,說不出話來。
敵軍數萬大軍攻來,你不急著走,還要打一打……打完了還能走麽?早就被四麵圍定了吧!就是要死守,說得倒挺委婉。
又有幾人看張遼。
大家都是屍山血海裏廝殺出來的,誰還不明白呢。
於禁能斷然轉進,張遼卻不能,他非得據守在合肥。皆因曹公將一名素稱勇武絕倫的重將擺在合肥,可不是讓他聞風而走的。哪怕江東大軍幾有泰山之勢,但合肥非得成為一顆砸不爛的鐵釘子,釘在泰山腳下動也不動。
但眼下的局麵,敵人優勢實在不小,部下們不怕死,卻害怕死得毫無價值,害怕自己的死不能掙來庇蔭家人後世的富貴。
於是城頭依舊靜默。
朱蓋轉而問張遼:“將軍可有什麽想法?”
張遼反問道:“你還記得雷遠雷續之麽?”
“就是現在盤踞廬江,聲勢驚人的那位?我當然記得。”朱蓋道:“當年咱們在灊山裏頭,可是和他打過交道的,要不是劉備遣出趙雲相助,咱們早就砍了他的腦袋!”
張遼記得一清二楚,以當日山間慘烈情形,誰能砍誰的腦袋委實難說的很。但他懶得糾正朱蓋的說法,隻道:
“此人所屬的廬江雷氏宗族,原先聽從孫權的號令。結果最後他們竟看不上孫權,幾萬人千裏迢迢,跑到荊州去投劉備。以常理來說,此事幾為孫權之恥。現在此人以劉備所遣援軍的身份再來,聽說數千人翻越灊山,十日之內就奪了大半個廬江,俘虜夏侯元讓,集兵兩萬。孫權會怎麽想?”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朱蓋沉吟片刻:“此前江東兵馬攻陷皖城的戰果與雷遠相比,屁也不算。若我是孫權,想必會急於再奪新功,不能讓荊州人得意。”
“沒錯!你看他們的陣勢如此迫近,分明是將我們闔城將士都當成了死人,以為可以把我們一口吞掉……所以圍城戰的前一兩日,難免有惡戰。”
張遼拍了拍城頭的堞牆,加重語氣:“但我們經營合肥數年,哪裏會讓他們輕易占上風呢?稍經挫折以後,他們銳氣必失,無銳氣則無鬥誌,無鬥誌則不能持久。數日之後,我們便不必憂慮了。何況鄴城大軍已經出動,前鋒騎軍十五日可達江淮。到時候我們銜尾追擊,或許還能撈些額外的戰功。”
看他如此氣定神閑,部屬們將信將疑,嘴上且道:“原來如此。”
張遼聽得應聲稀稀落落,知道將士們的信心並未充足,於是又道:“諸位不必憂慮江東兵多,在我看來,他們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看起來威勢煊赫,打一打就知道,其實不中用。”
“這個……”朱蓋咳了幾聲,向張遼打了個眼色,意思是,文遠你的嘴皮子功夫也就那樣,鼓勁不是那麽容易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萬一把牛皮吹爆了,反而不美。
可張遼並不理會朱蓋。
他箭步折返城頭,指著一個方向道:“你們看那裏!”
眾人的視線隨著張遼所指,投了過去。
在江東軍陣中間偏左的方向,距離城池不過三四裏處,有一個高地。此刻正有一支兵從後方攀登上來,在高地頂部結成圓陣。這支部隊約莫千數,將士個個高大威猛,挺胸鞠肚,披掛著精良鎧甲,手持長槍大戟。在他們的簇擁下,隱約有幾名錦袍人正指著合肥城談說比劃。
雖然沒有打起旗號,但毫無疑問,這些人定是江東的貴人,登臨高地來探看城中動靜的。圍城的兵力還很鬆散,防線沒有布置完畢,他們就敢迫近到這種程度,真的已將城中守軍視若無物。
“看清了沒有?”張遼問道。
“呃……將軍的意思是?”
“傳令,召集騎兵。”
後來發現前沿據點再堅固,也抵不過朝夕渡江掩至的江東主力,中樞救援或有不及,所以再起意以重將督領整片戰區,並充實江淮間的機動兵力。
結果夏侯惇還沒上任,半路上就幹起了肉票的本行,而預計充實江淮的兵力,大半退回豫州,小半倒戈到廬江雷遠的部下,不僅遮蔽了江淮以西,還有威脅許昌的勢頭。
眼下看來,吳侯孫權距離全據揚州,已經隻差寥寥幾座城池了。
建安十七年五月的時候,江東重兵,漸漸迫近合肥。
數萬之眾不疾不徐而來,有條不紊地占據城外各處要隘、高地。各軍連綿不絕,槍戟如林,一麵麵將旗高高擎起。
與之相對的,合肥守軍收縮再收縮,除了在城北較遠處的幾個塢堡留下少量精銳鎮戍,所有的兵力,全都聚在城池內部。
負責守城的,是張遼和他的老搭檔朱蓋。
此時朱蓋和他的本家侄兒朱質正對著旗幟,確認此番參戰的江東將領。
“這個是宋謙,宋謙旁邊的是呂蒙,然後陳武和徐盛占了城東高地,繞到城南的是蔣欽和朱然……”朱質一邊看著,一邊持筆,將大致的布陣圖形畫在絹帛上。
“娘的……來勢不善啊。”朱蓋往地麵啐了口。
他和張遼兩人,在擊潰淮南豪右聯盟以後,長期駐紮在合肥,轉眼間已三年。這三年裏,與江東的大小衝突不斷,江東那邊大概有那些領兵的將領,而這些將領,誰比較勇敢,誰比較持重,誰有騎兵,誰以山越蠻兵為主幹,朱蓋已經頗有了解。
隻看現在出現在合肥城下的將領,有老資格宿將如宋謙,有出身江淮、熟悉當地的陳武,也有呂蒙、徐盛、蔣欽、朱然這樣的江東中堅之將。
而這隻不過是江東大軍最突前的一部分罷了。由此地,一直延伸到巢湖兩岸,到濡須山的南麓,再到濡須水沿線,密集分布著無數江東人馬,就算沒有孫權號稱的十萬,七八萬是肯定有的。
距離朱蓋不遠處,張遼雙手環抱胸前,麵色沉靜地注視著吳軍逼近。
直到部屬走近稟報說,六安那邊,於禁將軍遣人來報。
“於文則有什麽計劃?”他問。
“於文則以為,如今敵眾我寡的形勢至為明顯,六安、合肥兩地,看似唇齒相依,其實緩急不能相救。”
答話者是張遼的兄長張汎,負責統領直屬部曲。他拿了麵粗略輿圖比劃給張遼看:“所以,他已經遣人急赴壽春,請揚州刺史溫恢急調人手,將這裏、這裏和這裏……也就是芍陂北麵堤壩盡數掘開,使芍陂之水泄入肥水下遊和黎漿水。這樣一來,肥水上遊的水位將會迅速下降,和施水之間的連通中斷……”
張遼打斷了張汎的解說:“這樣一來,江東水師的舟楫之利不能及於壽春,於文則正好從六安退到壽春去,與溫恢合軍一處?”
“沒錯。於文則的意思是,若咱們覺得合肥可守,那就守一守,但若覺得難以支撐,不如及早退往壽春。待到丞相大軍一到,江東之兵自退。”
張遼點了點頭:“倒確實是於文則的做法,道理擺得十足,誰也挑不出錯處來。”
“是。”
張遼環顧身邊的將校們,問道:“你們覺得怎麽樣?”
將校們大多遲疑不語。
城頭上忽然一靜,城外江東兵馬調動的鼓號聲就顯得格外刺耳了。
朱蓋投下炭筆,折返回來道:“於文則是跟隨丞相二十多年的元從舊屬,他怎麽做,丞相都會覺得好。我們可不能急著走……至少也得打一場,見個高低再說!”
有幾名將校嘴唇顫動,看看朱蓋,說不出話來。
敵軍數萬大軍攻來,你不急著走,還要打一打……打完了還能走麽?早就被四麵圍定了吧!就是要死守,說得倒挺委婉。
又有幾人看張遼。
大家都是屍山血海裏廝殺出來的,誰還不明白呢。
於禁能斷然轉進,張遼卻不能,他非得據守在合肥。皆因曹公將一名素稱勇武絕倫的重將擺在合肥,可不是讓他聞風而走的。哪怕江東大軍幾有泰山之勢,但合肥非得成為一顆砸不爛的鐵釘子,釘在泰山腳下動也不動。
但眼下的局麵,敵人優勢實在不小,部下們不怕死,卻害怕死得毫無價值,害怕自己的死不能掙來庇蔭家人後世的富貴。
於是城頭依舊靜默。
朱蓋轉而問張遼:“將軍可有什麽想法?”
張遼反問道:“你還記得雷遠雷續之麽?”
“就是現在盤踞廬江,聲勢驚人的那位?我當然記得。”朱蓋道:“當年咱們在灊山裏頭,可是和他打過交道的,要不是劉備遣出趙雲相助,咱們早就砍了他的腦袋!”
張遼記得一清二楚,以當日山間慘烈情形,誰能砍誰的腦袋委實難說的很。但他懶得糾正朱蓋的說法,隻道:
“此人所屬的廬江雷氏宗族,原先聽從孫權的號令。結果最後他們竟看不上孫權,幾萬人千裏迢迢,跑到荊州去投劉備。以常理來說,此事幾為孫權之恥。現在此人以劉備所遣援軍的身份再來,聽說數千人翻越灊山,十日之內就奪了大半個廬江,俘虜夏侯元讓,集兵兩萬。孫權會怎麽想?”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朱蓋沉吟片刻:“此前江東兵馬攻陷皖城的戰果與雷遠相比,屁也不算。若我是孫權,想必會急於再奪新功,不能讓荊州人得意。”
“沒錯!你看他們的陣勢如此迫近,分明是將我們闔城將士都當成了死人,以為可以把我們一口吞掉……所以圍城戰的前一兩日,難免有惡戰。”
張遼拍了拍城頭的堞牆,加重語氣:“但我們經營合肥數年,哪裏會讓他們輕易占上風呢?稍經挫折以後,他們銳氣必失,無銳氣則無鬥誌,無鬥誌則不能持久。數日之後,我們便不必憂慮了。何況鄴城大軍已經出動,前鋒騎軍十五日可達江淮。到時候我們銜尾追擊,或許還能撈些額外的戰功。”
看他如此氣定神閑,部屬們將信將疑,嘴上且道:“原來如此。”
張遼聽得應聲稀稀落落,知道將士們的信心並未充足,於是又道:“諸位不必憂慮江東兵多,在我看來,他們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看起來威勢煊赫,打一打就知道,其實不中用。”
“這個……”朱蓋咳了幾聲,向張遼打了個眼色,意思是,文遠你的嘴皮子功夫也就那樣,鼓勁不是那麽容易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萬一把牛皮吹爆了,反而不美。
可張遼並不理會朱蓋。
他箭步折返城頭,指著一個方向道:“你們看那裏!”
眾人的視線隨著張遼所指,投了過去。
在江東軍陣中間偏左的方向,距離城池不過三四裏處,有一個高地。此刻正有一支兵從後方攀登上來,在高地頂部結成圓陣。這支部隊約莫千數,將士個個高大威猛,挺胸鞠肚,披掛著精良鎧甲,手持長槍大戟。在他們的簇擁下,隱約有幾名錦袍人正指著合肥城談說比劃。
雖然沒有打起旗號,但毫無疑問,這些人定是江東的貴人,登臨高地來探看城中動靜的。圍城的兵力還很鬆散,防線沒有布置完畢,他們就敢迫近到這種程度,真的已將城中守軍視若無物。
“看清了沒有?”張遼問道。
“呃……將軍的意思是?”
“傳令,召集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