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亮,天天精酒店。


    睡了一整夜的小丫頭慢慢從鬆軟的床上起來,一起來,一頭長長軟軟的頭發亂七八糟。


    她哪關心頭發,隨便扒拉一下後開始下床找爸爸。


    房間裏沒有爸爸,隻有弟弟還在睡覺。


    她不認識這個地方,一點都不認識,更不知道怎麽來到這的,而且昨晚做夢夢見爸爸要把自己和狗狗賣了。


    現在正符合這一切。


    眼看要著急起來,要哭起來,忽然門打開爸爸走了進來。


    手裏頭還拿著不少早餐。


    麵茶、嘎巴菜、豆漿、煎餅果子、老豆腐、素卷圈!


    兩隻手都快拿不下,多到數不勝數。


    正因為這樣,本來難受的曦曦忽然轉了麵貌,變得精神起來,“爸爸,拿的什麽啊?”


    “早餐啊?”


    “曦曦吃不完這麽多。”


    “想得美,你以為全部給你的?給你媽還要留一些,尤其煎餅果子。”齊雲成放下手頭東西,再一個個打開塑料袋和打包盒。


    剛才他倒不是出去買東西,放著倆孩子出去買東西,他哪放心得下,醒來瞧不見人估計不知道什麽樣。


    就單純在走廊接一下藍藍買的東西,現在她又去買了,說是賣槽糕那邊的人少了。


    天津的早點花樣很多,正因為多,平常日子裏,吃一個早餐都覺得幸福。


    不過就是買的人不少,排隊能排很長。


    “快點叫弟弟起來洗漱,然後吃早餐。”


    “好。”


    剛開始看不見爸爸的沒安全感全無,曦曦去叫弟弟一塊兒洗漱,洗漱完齊雲成坐在床邊簡簡單單弄一下小丫頭的頭發。


    弄頭發他不擅長,尤其小孩子的頭發軟得可怕,好在會點基本樣式。


    梳理好拿一個可愛的發圈一挽就行,等藍藍回來,再重新給她弄發型。


    不過每次給閨女弄頭發,他都深切感覺到自己是當爹了,以前可沒這感受。


    “師父,我回來啦。”


    頭發剛挽好,周顧藍手裏提拉著兩個塑料袋,一個裝槽糕一個裝著果子。


    果子就是煎餅果子裏麵的那個,這玩意跟油條差不多顏色,但十分的脆和香,買的人也不少。


    於是四個人開始吃。


    桌子上大大小小快擺滿,跟吃自助餐一樣,想吃什麽吃什麽。


    其中豆漿、果子、槽糕敬敬最喜歡吃,藍藍一指給他遞,曦曦不一樣,沒有不愛的,全愛,非得每一樣嚐一下。


    “爸爸,曦曦以後還能吃嗎?”


    “喲,這都惦記著以後了?吃完記得把給媽媽的東西帶上,你媽媽也喜歡吃。”


    “嗯。”


    給媽媽的東西放在一旁,曦曦拿著小手拍了拍後,繼續認認真真吃。


    吃完稍微歇一會兒,一幫人開始回燕京。


    之後日子沒別的。


    齊雲成和宋軼兩個人拍完戲回來也沒多少天,基本和孩子在一塊兒玩,但依舊在演出。


    在北展演了一次商演。


    商演過後,是師徒兩人鼓曲大場售票。


    售票很穩當,幾次刷著刷著崩潰,票就沒了。


    齊雲成的名頭很大,捧場的觀眾除開天津,其他城市也有。


    為此兩千坐位的確有點少了。


    要放在過去,非常難得。


    哪個地方開場子,基本哪個地方的人占據。


    瞧見票賣光,齊雲成和周顧藍兩個人的微薄都發表了一篇感謝觀眾們支持鼓曲的文字,鼓曲如果沒人捧,真活不下去。


    同時主辦方也發布了一篇微博以及海報宣傳。


    微薄寫的是師徒兩個人獻藝,傳承曲藝之類。


    海報則很好看了,齊雲成穿著繡花大褂、藍藍穿著青花瓷旗袍,師徒倆在同一個封麵上且手裏都拿著唱大鼓的樂器,展現著一股鼓曲還很活躍的味道。


    除開他們,旁邊是伴奏老師和本次助演演員。


    不過師徒兩個人要十分顯眼,到底是主角。


    時間漸漸流逝。


    七月末終於迎來了天津德芸社鼓曲專場,專場熱度不小,早早的好幾家天津媒體停駐,就連當地一些有關部門也給予一定支持。


    看似捧藍藍,個人用意,但對天津曲藝之鄉來說有一定推動作用,因為不少外地人過來看演出,且鼓曲是一種文化傳承。


    所以舉辦的過程無比順利。


    台底下更架設了不知道多少攝像機和觀眾送的花籃。


    “二爺爺,你看我也在海報宣傳上。”


    天津大禮堂後台,最先激動的不是周顧藍,反而是她的朋友吳麗娟。


    哪想到自己竟然能和齊老師出現在同一張海報上。


    沒錯,她和她二爺爺正是這一次專場的助演嘉賓。


    為兩千多位唱蘇州評彈。


    蘇州評彈現在很火,不少視頻都配著這種bgm,但隻是網絡火,真正這種專唱蘇州評彈的小劇場,隻有他們那片地區稍微多一點。


    這片地區哪有。


    一種當地特色曲藝,開不過來。


    所以他們是鼓曲社演唱蘇州評彈的獨一份。


    而吳老先生瞧見海報裏自家孩子模樣,別說挺好看,要多高興有多高興,沒想到他們竟然可以登這種大舞台。


    平時都在自己那邊的小場館裏麵唱一些東西。


    “你可得好好感謝人家,幫助我們太多了。”


    “當然,我在鼓曲社學習到不少東西。”


    “嗯,我看你彈琵琶是進步許多,不跟以前那樣吊兒郎當。”


    “哎呀,以前怎麽就吊兒郎當了。”


    兩個人聊著天,忽然寬大的後台齊雲成走了過來,“吳先生,趕緊去換服裝吧,你們第一場開場。”


    “好,好!”


    老先生從椅子上起身,不斷點頭,轉身要去換衣間,但忽然步子頓下回頭看著這個年輕人,“太謝謝你了,我這個快要入棺材的歲數竟然能在這種舞台唱一次,不白活。”


    “您言重了,後麵演出機會多著呢,一定還請你們。”


    “謝謝你。”


    一邊說著老人一邊去換衣服。


    看著他們,齊雲成去向其他地方。


    後台的一處,宋軼和師娘正在規整丫頭的衣服,一共三件旗袍。


    每演一場換一件。


    為的捧她,服裝的襯托少不了。


    “師父您看,師爺、師娘又給我做的三件演出服。”


    周顧藍很得意,齊雲成過去仔細打量,“我還能不知道?這演出服一件都得搭不少錢。”


    “在乎錢幹什麽,藍藍今天就得漂亮。”


    王蕙收拾著衣服,精神頭十足,別看是藍藍開場子,但跟自己開場子沒什麽區別。


    她愛鼓曲,可因為種種原因隻能退居,把職業變成了愛好,但丫頭完成了她的願望,算是替她前行,要不然當初繼續幹鼓曲的她,說不定也還活躍在舞台上。


    甚至進入曲藝團裏麵,定能成為一個不錯的演員,並且也能開這種場子。


    “師父,那件大褂帶來沒有啊?”


    “帶來啦,瞧你給急得,巴不得別人不知道是你買的。”


    “啊?藍藍買的大褂?”王蕙忽然驚喜,眼眸睜大不少,她平時忙裏忙外,哪知道這些事情。


    齊雲成忘了告訴師娘,慢慢開口,“丫頭自己拿壓歲錢給我做的一件,不便宜,好幾千呢。”


    “看來養一個徒弟不白養。”


    “那是,還知道給我做身大褂,早知道多收幾個了。”齊雲成打趣著,再低頭看一眼她的演出服,發現當初的小姑娘終於踏上這一步。


    希望今天表現好點。


    而接下來就是單純等時間。


    等的過程,不少工作人員把一些花籃和禮物拿到後台,全部是觀眾送的。


    希望演員演出成功。


    上麵還附有觀眾自己的話語,一打看發現不止天精老少爺們,各個城市都有。


    “師父,有祝我演出成功的欸!!”


    在一大堆表達喜歡齊雲成的花籃和禮物當中,周顧藍宛如大海撈針一般,終於找到和自己相關的幾個禮物。


    “都是天津鄉親父老送的吧。”


    “嗯,也就他們知道我了。”


    “努力,爭取讓全國人民知道你。”


    “那得多難啊。”


    丫頭嘟囔一句覺得沒可能,但心裏有這個目標。


    師父說過,隻要一步步走,一步步擴大熱度,有那麽一天。


    再看一眼祝福自己的話,周顧藍深吸一口氣去向側幕,此刻場子已然開了,主持人正在說開場白。


    別小看開場白,足夠為即將上場的演員爭取緩衝時間。


    誰叫等待開場的吳老先生和吳麗娟心情都有點激動,真沒來過這種大場子單獨演出。


    而且是自己伴奏自己唱,看著要單薄許多。


    “好,接下來請您各位欣賞蘇州評彈《鶯鶯操琴》,表演者吳貴生、吳麗娟!”


    呱唧呱唧呱唧!


    天津大禮堂兩千多位爆發掌聲,齊雲成則趕緊笑著囑咐一下年紀小的吳麗娟,“放鬆心態,觀眾們都是很包容的。”


    吳麗娟沒敢多說話,應一聲,便硬著頭皮上,和二爺爺一塊兒拿著樂器登台。


    他們登台,舞台中間除了兩把椅子、兩架話筒便沒什麽。


    一左一右坐著,周圍空蕩蕩越看越讓人覺得感覺不對。


    畢竟大舞台,比小劇場大不知道多少倍。


    少一股熱鬧氣。


    深呼吸一口氣,吳麗娟拿好自己的琵琶,吳老先生自己也拿著小三弦,給了一個信號後。


    悠悠揚揚地彈奏聲,通過話筒傳遍整個劇場。


    開場曲一過老人唱出兩個字。


    “香蓮~~”


    僅僅兩個字,下麵的一位位像捕捉到了一種特有的味道,而且都被老先生的嗓音驚豔。


    人老嗓子大多沙啞,但吳老先生不一樣,很清,瞬間把江南柔美的味道綻放出來。


    等再唱幾句。


    “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兩句詞,終於有觀眾坐不住,充滿了驚喜感。


    “味道太醇正了,比我在網上聽見的驚豔多少倍。”


    “德芸鼓曲社還藏著這種演員呢。”


    “老先生聲音絕了。”


    齊雲成看著微微躁動的氣氛心情不錯,要的就是這效果。


    好的東西,好的曲藝自然要分享給觀眾,如果運氣好你也喜歡,那是天大的幸運。


    吳老先生接著再唱幾句,輪到吳麗娟。


    如果說老先生的聲音是清,她的聲音則是亮,女生大多如此。


    而這一配合,看似隻有兩個人冷清的舞台,直接把場子熱開。


    一整首小曲,根本不費任何力氣聽完。


    結束那刻,兩個人接著再唱了一段曲子。


    要湊夠二十分鍾時間,大場時間要求需要嚴格一點。


    二十分鍾結束,起身鞠躬,台下麵連綿不絕的掌聲。


    “接下來請您欣賞京東大鼓《送女上大學》,表演者齊雲成,伴奏:胡子儀、石俊平。”


    來到第二場,天津大禮堂的掌聲雷動。


    認可這個演員,喜歡這個演員,不可能不捧。


    “謝謝大家。”齊雲成穿著徒弟送的大褂,快步到話筒後。


    “太不容易,我看今天好多外地城市來的,趕到天津聽鼓曲,打心底裏感謝。


    剛才呢有了解的,唱的是蘇州評彈,老先生和小姑娘唱的不錯。


    如果有喜歡的可以來咱們鼓曲聽聽,咱們鼓曲社有這一門鼓曲。


    不過有些位可能好奇,說主持人怎麽不報幕京韻大鼓,怎麽報幕京東大鼓?


    主要考慮鼓曲的多樣性,讓您各位聽著不膩,廢話不多說,咱們開始,麻煩老師們了。”


    轉身給兩位老師一個信號,齊雲成的京東大鼓開始展示。


    京東大鼓是一種采用京東方音說唱表演的曲藝,津京地區都非常熟悉。


    鼓套子打完,齊雲成手裏隻剩下板在敲打。


    然後一句激昂地唱腔冒出。


    “火紅的太陽剛出山~~朝霞布滿了半邊天~~”


    “欸!!!”


    “好哇!”


    轟隆轟隆,演員唱兩句話,下麵一片片叫喊聲。


    甚至有些位年輕的觀眾,眼睛頓時亮開。


    因為春晚郭冬林用這個唱過京東大鼓女足,印象太深刻。


    沒想到原版是這個。


    台下坐著的鼓曲老先生更別多說,上了歲數的他們,一位接著一位為他們的孩子鼓掌,目光裏全部是驕傲。


    齊雲成憋著笑容,神態帶著表演的味道看著斜前方。


    “公路上走過來~人兩個呀~~


    一個老漢一個青年呐~~”


    ——————


    (有興趣的可以去聽聽蘇州評彈和京東大鼓!!!)(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相聲:台上無大小,台下立新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星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星貓並收藏相聲:台上無大小,台下立新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