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日裏袁武將姚家母女從家裏趕走後,這些日子姚家的人俱是沒有上門,袁武本就將姚芸兒捧在手心,自從她有孕後,每日裏更是無微不至,憐惜非常,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姚芸兒很快便養好了身子,下身的血已經止住,這幾天便可以下床了。
這一日,袁武去了鎮子裏做買賣,待他回來後,就見姚芸兒倚著桌子,睡得正香,她的臉蛋依舊是俏麗而溫婉的,畢竟年紀小,還透著些許的稚氣,這段日子孕吐得厲害,身子也越發纖瘦了下去,倒顯得下顎尖尖,一雙眼睛格外大了。
袁武看著,心頭便湧來一股疼惜,輕手輕腳地上前,將她的身子抱在懷裏,打算將她放在床上。不料剛沾上她的身子,就見姚芸兒的睫毛輕輕一顫,繼而唇角便抿出一抹梨窩,睜開了眼睛。
“裝睡?”男人眉頭一挑,低聲道。
姚芸兒羞赧起來,小手勾住男人的頸,將臉蛋埋在他的懷裏。
袁武唇角浮起一絲淺笑,無奈地搖了搖頭,抱著她坐下,大手撫上她的小腹,道:“孩子有沒有折騰你?”
姚芸兒不願他擔心,微笑著開口:“沒有,孩子很乖,我午時還吃了一大碗米飯。”
姚芸兒說著,見桌子上擱著一個盒子,顯是方才男人帶回來的,她好奇地將盒子打開,就見裏麵有一塊類似碗狀的粉絲,不過是白色的,透著清香。
“相公,這粉絲怎麽是白色的?”姚芸兒將那粉絲拿在手裏,對著男人開口道。
袁武笑了,道:“傻瓜,這哪裏是粉絲,這叫燕窩。”
“燕窩?”姚芸兒不解。
袁武點了點頭,見她小臉蒼白,一手攬著她的腰肢,另一手則撫著她的小腹,溫聲道:“這東西最宜女子安神養胎,你多吃些,知道嗎?”
“燕窩對孩子好嗎?”
袁武頷首,道:“對孩子好。”
“那我一定好好吃。”姚芸兒雙眸如星,提起孩子,臉龐上浮起一抹紅暈,整個人都透出一抹溫柔與慈愛,袁武瞧在眼裏,遂將她的小手握住,放在唇邊親了親。
“相公,那這燕窩貴不貴?”姚芸兒見那盒子漂亮,一瞧便是挺貴重的,又擔心起來。
袁武唇角微勾,道:“和粉絲一個價。”
姚芸兒這才放下心來,瞧著她溫婉的笑靨,男人的黑眸迥深,擁她入懷。
餘下的這些日子,姚芸兒的孕吐依舊十分嚴重,整日裏吃不下飯,尤其是些肉菜肉湯,更是連聞都不行,唯獨那燕窩配著冰糖燉了,還能勉強吃個幾口,袁武瞧在眼裏,每隔幾日便又去了鎮裏一趟,將家中剩餘的銀子全用來買了燕窩。
路過茶肆時,就聽幾個人正坐在那裏一麵喝茶,一麵說話,袁武聽了幾句,便不動聲色地走了進去,要了一碗水,靜靜地聽了下去。
“那劉員外死得是真慘,我聽說連頭都被人一刀砍了,到現在還沒找到,這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真真是造孽!”
“可不是,就連劉府的家丁和管家也都是被人一刀斃命,到現在連凶手的影子都沒瞧見,這官府也不知是幹啥吃的,怕又是一樁無頭案了!”
“你們有所不知,荊州城的溪山如今鬧起了大蟲,也不知害死了多少條人命,府衙多日來加派人手,要去將那大蟲捕獲,還放出話來,誰要能將那大蟲打死,賞錢足足三十兩哩!”
“三十兩?”同桌的另一人先是驚詫,繼而又道,“三十兩又能如何,那大蟲凶猛,別說三十兩,怕是三百兩,也無人敢去哩。”
一語言畢,其餘諸人紛紛咂嘴稱是,袁武將碗擱下,一聲不響地取出銅錢,走出了茶肆。
荊州城。
天剛麻麻亮,幾個守城的官兵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城門口喝茶,驀然,其中一位官兵卻手指官道,對著身旁的人說:“你們瞧那漢子,生得魁偉矯健,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怕是個有功夫的。”
諸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就見從官道上走來一位身材高大、相貌冷峻的男子,雖是粗布衣裳,卻絲毫不掩其氣勢,但見他高鼻深目,頗具風霜,顧盼之際,眉目間不怒自威,當真令人忽視不得。
“不錯,的確是一條好漢,怎的平日裏從沒見過他?”其餘的官兵亦出聲讚道,正說話間,卻見那漢子正向著這邊走來,走近一瞧,就見這漢子三十來歲年紀,一雙眸子銳利如刀,風塵仆仆。
待見他將城牆口貼著的懸賞告示一手揭下時,方才那幾位士兵皆站起身子,麵麵相覷間,皆不敢置信一般,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向那漢子望去。
來人正是袁武。
當日臨晚,荊州城的百姓便奔走相告,隻道溪山上的大蟲終是被人製伏,府衙裏的士兵也將那大蟲五花大綁,扛在肩上,舉著火把在城裏四處遊行,喧鬧間,卻唯獨不見那位打虎英雄。
人群四下裏打探才知,那位打虎英雄姓吳名崇,外地人士,途經荊州得知此地有大蟲出沒,遂為民除害,打死大蟲後,甚至也沒等知府傳召,便神不知鬼不覺地不見了蹤影。百姓議論紛紛,皆道這位打虎英雄乃世間豪傑,當真是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
袁武懷揣著三十兩紋銀,趁著夜色掩護,匆匆往家趕。
快到清河村時,袁武的腳步逐漸慢了下來,今日在溪山時,委實凶險萬分,他單憑一己之力,雖是將大蟲打死,可自己的肩臂卻也不慎被那大蟲的利爪撲了一記,縱使他閃躲及時,卻也還是被撕扯下一大塊皮肉。此番他進城已屬冒險,自是不會多待,也不曾將傷口處理,便離開了荊州,此時趕了一夜的路,疲憊間,更覺得那傷口處疼得鑽心起來。
他倚在樹下喘著粗氣,合上眸子歇息一陣後,遂睜開眼睛,麵不改色地從衣衫上撕下一塊布條,將那臂膀上的衣裳扯開,取出早已備下的白藥,對著傷口撒了上去,而後用布條將傷口緊緊勒住,做好這一切,方才往家趕去。
姚芸兒聽得院子裏傳來的聲音,便是一個激靈,趕忙從床上起身,連鞋子也沒穿,便跑了出去。
袁武人在灶房,剛從水缸裏舀了一瓢水,還不待他喝下,便聽自己的小娘子喚了聲相公,當下便將水瓢擱下,匆匆走了出去。
“不是和你說過,今晚別等我嗎?”袁武皺眉,一語剛畢,見她隻著一件月白色的棉裙,烏黑的長發盡數披在腦後,一張瓜子小臉白如凝脂,在月光下更顯得皎潔,清麗如蓮。
“相公,你去哪兒了,怎麽現在才回來?”姚芸兒不放心,她本就有著身孕,又兼得一夜沒睡,眉宇間閃爍著熬夜的疲倦,孱弱而憔悴。
袁武瞧著,不由分說便攬著她回到屋子,姚芸兒剛要將燭火點上,男人卻一把按住了她的小手,將她抱在床上,低聲道:“好了,我已經回來了,你快點睡。”
姚芸兒眼前一片黑暗,隻能隱隱地看見男人的輪廓,她在暗夜中伸出小手,還不等碰到袁武的身子,便被他極其精準地一把握住,姚芸兒聽他聲音低啞得緊,心裏越發擔心,見他不願告訴自己去了哪裏,便也不再開口,隻柔聲說了句:“相公,我給你燉了粥,還在鍋裏熱著,你是不是餓了?快去吃吧。”
袁武聞言,那一雙眸子在暗夜裏更顯得黑亮不已,他握緊了她的小手,低語了一句:“的確是餓了,你先睡,等你睡著,我再去吃。”
姚芸兒這才放下心來,輕輕“嗯”了一聲,便趕忙合上了眸子,許是有夫君伴在身旁的緣故,未過多久,便沉沉睡去了。
聽著她均勻的呼吸聲,袁武許久沒有動彈,就那樣守著她,直到天色微亮,男人方才將她的小手送進被窩,並俯身為她將被子掖好,透著晨光,望著小娘子那張白皙秀美的臉蛋,袁武唇角微微一勾,粗糲的手指情不自禁地撫上她的肌膚,摩挲良久,方才起身離開了屋子。
他先是將帶著血跡的衣裳換下,重新清理了傷口,並換上了幹淨的衣衫,做好這一切,天色已是大亮了。
因著有傷在身,袁武這幾日並未出門,隻在家陪著妻兒,是夜,姚芸兒正倚在袁武的懷裏熟睡著,這些日子,她的胃口仍舊不好,所幸家裏的燕窩卻是不缺的,足以讓她吃飽、吃夠,那燕窩本就是極其滋補的東西,眼見著她的氣色一日比一日好,臉頰處又是透著可喜的紅暈,就連其他的飯菜,也能強撐著吃上幾口了,男人瞧在眼裏,心頭自是寬慰。
袁武睜開了眼睛。
深夜中,男人的耳朵極其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聲響,袁武睜開了眼睛,他不動聲色,將胳膊從小娘子的身下抽出,起身將懸掛於牆上的長刀取下,踏出了屋子。
“出來吧。”男人的身形在月光下顯得分外魁偉挺拔,他的聲音渾厚有力,這三個字話音剛落,就見一道黑影,從暗處中走了出來。
月色分明,將一切都映照得十分清晰。待看清來人的容貌,袁武黑眸一震,不等他開口,那人便衝著他跪了下去。
“起來說話。”袁武將長刀入鞘,單手將眼前的男子扶起。
謝長風眼圈通紅,望著眼前的男子,聲音卻哽咽起來:“大哥,屬下找了您三年,總算是找到了!”
袁武不置可否,道:“除了你,還有何人在此?”
“大哥放心,孟先生他們並不在此地,屬下前幾日在荊州城聽說有人在溪山打死了大蟲,一打聽得知那人姓吳名崇,與大哥從前在嶺南時的化名一模一樣,屬下便一路摸索,總算是找到了大哥!”
謝長風說著,因著激動,聲音裏則隱隱地顫抖,就著月光,見袁武的身形依舊魁梧高大,比之三年前並無變化,便微微放下心來,打量了這座小院一眼,道:“大哥這三年來,都是隱居在此?”
袁武點了點頭:“不錯,渝州之戰後,我便投身在此,隱姓埋名,倒也過了幾天安穩日子。”
“大哥,這些年來,咱們嶺南軍剩下的兄弟們個個都在找您,單說孟先生,不惜冒著殺頭的風險扮作客商,四處找尋您的下落,您既然還活著,為何不與咱們聯係?”謝長風眼眸通紅,字字刺心。
袁武唇線緊抿,隔了片刻,方才道:“朝廷一日不曾看見我的屍首,便一日不會善罷甘休,我若貿然出動,隻會連帶著你們與我一道被朝廷一網打盡。”
“大哥,如今襄陽、定陶各地都有咱們的人,就連趙康、吳煜那些小頭目,也紛紛打著您的名號起義,眼下正是咱嶺南軍重振威風的好時候,隻要大哥出山,若想東山再起,簡直是易如反掌!”謝長風眸心似有火苗在燒,聲音喑啞。
袁武不為所動,淡淡地搖了搖頭。
見他搖頭,謝長風道:“大哥難道是怕了淩肅,要在這裏過一輩子?”
袁武雙目似電,看了他一眼,謝長風頓時察覺自己的逾矩,立時垂下眼眸,不敢放肆。
袁武收回眸光,沉默片刻,方才道:“自渝州大戰後,我一直都是人不人、鬼不鬼地過日子,朝廷害我父母,淩肅殺我妻兒,這筆仇,我沒有一日敢忘。”
“那大哥為何不願出山?”
“並非我不願出山,而是眼下,還未到出山的時候。”男人聲音低沉,眸光深邃冷冽,一字字道,“這三年來,我沒有一日不在想著如何重建嶺南軍,去與淩肅決一死戰,但咱們落到這一步,一定要穩住。”
謝長風望著男人的背影,聲音亦堅定有力:“無論大哥日後有何打算,屬下都誓死追隨大哥,三年前如此,三年後亦如此。”
袁武聞言,回眸望了謝長風一眼,他沒有說話,隻上前在昔日屬下的肩膀上拍了拍,到了這個地步,兩人之間也的確無須廢話,所有的話,都隱在彼此堅韌而內斂的眸光裏。
謝長風臨走前,對著袁武又抱拳行了一禮,道:“大哥保重,屬下先行告退。”
袁武知曉他亦是隱姓埋名地過日子,當下也不曾問他去哪,隻微微頷首,道了句:“切記小心,不要與官府有過多接觸。”
“是,大哥放心。”謝長風恭聲道,語畢深深作了一揖,也不從袁家的大門離開,而是身形一轉,提氣縱上了牆頭,頃刻間不見了蹤影。
袁武站在院子裏,高大的身軀筆挺如劍,月光照在他的影子上,一片淡淡的寂寥。
回屋後,姚芸兒依舊在酣睡,男人將刀掛好,自己則走到她身邊,烏黑的眸子深斂似海,凝視了她好一會兒,終伸出胳膊,將她整個地抱在懷裏。
這一日,姚芸兒起床後,在院子裏將白棉兒與春花、大丫喂飽,這些日子她的孕吐已好了不少,那腰身也圓潤了些,算一算日子,倒是有三個月的身孕了,那小腹雖然依舊是平坦的,可她每次撫上自己的肚子,心裏都有說不出的甜蜜歡喜,恨不得孩子可以早些出來才好。
喂完了家畜,姚芸兒閑來無事,便尋了幾塊布料,打算為腹中的孩子做幾件小衣裳,剛將針線籃子拿出來,還不等她動手,卻聽院外傳來一陣嘈雜,接著便是一道男聲響起:“敢問此處,可是袁武袁屠戶的家?”
姚芸兒聽了這話,便趕忙走到鋪子,剛將大門打開,就見門外站著三位男子,當先一人氣質儒雅,身穿青色長衫,書生打扮,約莫四十歲年紀,神色溫和。另一人身形高大,麵色微黑,一副短打扮,倒似是尋常的鄉野農夫。而最後一人瞧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雖是布衣草鞋,卻生得身材頎長,相貌清俊。
姚芸兒驟然瞧見這三個男子,便微微怔在了那裏,一雙美眸盈盈,輕聲道了句:“你們找我相公?”
一聽這話,當先那位書生打扮的男子眉心便是一皺,一雙精明犀利的眸子將姚芸兒打量了一番,麵色卻依舊溫和,道:“小娘子莫怕,敢問小娘子的相公,可是姓袁名武,嶺南人士?”
姚芸兒點了點頭,瞧著三人也不似壞人,便言道:“你們,是我相公的朋友?”
那男子笑了,對著姚芸兒拱了拱手道:“正是,咱們都是袁相公在老家時的朋友,如今打聽到他在此處落腳,便來看上一看,與他敘敘舊。”
“相公去山裏砍柴了,怕是要過一會兒才能回來,先生快請進吧。”
姚芸兒與袁武成親這麽久,從不曾聽他提過老家的人和事,隻知道他是嶺南人,前些年嶺南大旱,他在家鄉過不下去,隻得出來討生活,恰巧途經清河村,便在此住了下來。
是以如今見到這三人,竟是相公在家鄉時的朋友,姚芸兒心裏頓時感到親切,連忙將客人引進屋,讓在堂屋裏坐著,自己也是不得清閑,又去了灶房添柴燒水,家裏沒有茶葉,隻得將就著喝些白水,姚芸兒心下過意不去,又將鍋裏的冰糖燕窩盛出來一些,端了出來,留作點心給客人們吃。
待她走後,瞧著那燕窩,書生打扮的那男子便捋須笑道:“子沾,你們還生怕元帥過得不好,豈知他家中隨意拿出的,便是這等好東西。”
那被喚作子沾的青年男子聞言,臉上依舊是淡然的神色,隻微微一哂,也不說話,倒是一旁的那位短打扮的漢子忍不住開口道:“孟先生,你們說元帥,當真住在這裏?還有剛才那小娘們,竟會是咱元帥新娶的夫人?”
孟先生頷首道:“既是長風親自送的信,自是不會有假,更何況,袁武這兩個字,與元帥的本名不過相差一字,若我沒算錯,這袁武,定是咱們元帥無疑。”
聽他這樣一說,兩人便都沉默下去,終究還是那漢子沉不住氣,壓低了聲音,道:“先生,若真是咱們元帥,他隱居在此也就罷了,可這如今又娶了個嬌滴滴的小娘們,這往後……”
“別一口一個小娘們,若這袁武真是元帥,你可要改口喚夫人才是。”
幾人這般說著,就聽屋外驀然傳來一道嬌柔的女聲,那聲音清甜溫婉,透著水一般的柔潤,喚了句:“相公,你回來了?”
三人一聽,同時對了個眼色,頓時站起身子向外走去。
袁武一手拎著一大捆木柴,另一手則將趕來迎接自己的小娘子抱在懷裏,見她今兒氣色極好,一張小臉白裏透紅的模樣,讓他瞧著便心情大好,忍不住俯下身子,用自己的胡子向著她白膩的肌膚上紮去。
姚芸兒被他逗得笑起來,可想起屋子裏的客人,頓時一麵躲,一麵討饒道:“相公,你快別鬧,家裏來了客人……”
“誰?”袁武聞言,眸心頓時一震,停下了自己的舉動,對著姚芸兒問道。
不等姚芸兒開口,袁武便瞧見自家堂屋門口正站著三個男子,那三人此時俱是一個個地愣在那裏,不敢置信般地瞧著自己,尤其那鄉野漢子,眼睛更是睜得銅鈴般大小,一動不動地瞅著自己眼前的男女。
那個拿胡子去紮媳婦的,居然會是自家元帥?
鄉野漢子心頭這般想著,見男人的大手依舊攬在姚芸兒的腰際,又揉了揉眼睛,再次睜開時,才確信,這眼前站著的,果真是袁崇武無疑!
袁武望了這三人一眼,麵上倒仍舊是極其平靜的,似是早已料到他們會來一般,低眸對著姚芸兒道:“不是和你說過,不能給不認識的人開門嗎?”
“可他們說是相公在老家的朋友,所以我……”姚芸兒解釋著,話還沒說完,才驚覺自己的腰仍舊被男人扣著,當下一張小臉漲了個通紅,趕忙從袁武的懷裏抽出了身子,赧然道:“相公,你和客人們先聊著,我去做飯。”
袁武點了點頭,待姚芸兒進了灶房後,方才向著堂屋走去。
而那三人依舊站在那裏,見袁武走來,那鄉野漢子頓時按捺不住,一聲“元帥……”剛喚出口,就見袁武黑眸雪亮,壓低了聲音打斷道:“先進屋再說。”
那漢子頓時噤了聲,孟先生微微側開了身子,隻等袁武走進屋子,三人方才跟了進去。
一別三年,諸人此番相見,皆是百感交集,話還沒說幾句,那鄉野漢子姓李名壯,雖是鐵打般的身架,眼圈卻驀然紅了,道:“這三年,元帥可當真讓屬下們好找,朝廷那些狗官說元帥已被淩肅那狗賊砍殺馬下,咱們活下來的兄弟沒一個信的,這些年一麵躲著官府,一麵偷偷打探著元帥的下落,真是老天有眼,總算是讓咱找到了元帥!”
袁武端起茶杯,卻也不喝,唯有那一雙眸子利如刀刃,也不知是在想些什麽。
見狀,坐在下首的青年男子,名子沾者則開口道:“元帥隱身在此,怕是不知外頭的情形,如今定陶、襄陽已被咱們攻陷,嶺南、雲州各地也是紛紛響應,大周朝廷隻剩了一個空架子,各地農民軍群龍無首,正是元帥出山的絕好時機,弟兄們熬了這麽久,盼的便是這一日!”
袁武聞言,把玩著手中的杯盞,烏黑的眸光則向著迎麵的中年男子望去,沉聲道:“先生怎麽說?”
孟餘本一直沉默不語,此時聽得袁武開口,先是對著袁武拱了拱手,方才恭聲道:“元帥容稟,渝州大戰時,淩肅與大赫勾結,以至於咱們嶺南軍死傷慘重,縱使如今將餘下的部眾重新雲集在一起,咱們的實力也是大不如前,更兼得雲州、襄陽等地魚龍混雜,說到底也都是些烏合之眾,實在難以與淩肅大軍對戰,依屬下愚見,元帥若要出山,必定要選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務必要一招製勝,眼下,怕還不到時候。”
他這一番話剛說完,李壯與何子沾皆麵露不解,不等他們開口,就見袁武臉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頷首道:“我與先生不謀而合,先生所言,深得我心。”
李壯是個直腸子,當即便忍不住道:“先生,咱們千辛萬苦才找到元帥,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勸元帥出山,你到底是要咱等到啥時候?”
“李壯,你這毛躁的性子,怎麽一點也沒變?”袁武望著昔年一起同生共死的手下,眉頭雖微皺,唇角卻是微勾,帶著幾分笑意。
“元帥,”李壯焦急不已,道,“兄弟們日日夜夜都盼著您帶著咱們去和淩肅那狗賊大戰一場,好為咱死去的親人老小報仇,這些年一直沒找到你,兄弟們都不敢輕舉妄動,眼下尋到了你,你說啥也要帶著咱們大幹一場!以慰咱們枉死的兄弟們在天之靈啊!”
他的話音剛落,孟餘便搖了搖頭,歎道:“李壯,你何時才能長點心,元帥又沒說不帶你們打仗,眼下還沒到時候,你急什麽?”
袁武眸心暗沉,點頭道:“先生說得沒錯,這些年,我一直在等一個時機,待時機一到,定要淩肅血債血償。”
語畢,就聽一聲脆響,原來是男人大手一個用力,便將手中的杯盞捏了個粉碎,而他的臉色,更森然得令人不寒而栗。
孟餘聲音沉緩,道:“這些年咱們都熬了過來,越往後,元帥越是要穩住,更何況依屬下愚見,大周朝再過不久,必生變故,到了那時,元帥的霸業,又何苦不成。”
袁武聞言,眸心愈是黑亮不已,他向孟餘望去,兩人對視一眼,俱是一片了然,袁武點了點頭,淡淡道:“如此,便承先生吉言。”
孟餘打量著眼前這座農家小院,見院子裏清清爽爽,又是雞又是羊的,應有盡有,就連這間堂屋也是窗明幾淨,臉上便浮起一抹尷尬,掩飾般地輕咳幾聲,對著袁武道:“光顧著說話,屬下倒是忘記恭喜元帥,娶了這般秀外慧中的夫人。”
聽他提起姚芸兒,袁武麵上的陰戾之氣便消散下去,眉宇間浮起一絲溫和,道:“的確,能娶她為妻,實在是我的造化。”
孟餘的臉色微微一變,沉吟半晌,方才斟酌著開口道:“隻不過,屬下有一事,還未告知元帥……”
“什麽事?”袁武眉峰微皺,低聲道。
孟餘剛要說話,就聽一陣腳步聲窸窸窣窣地傳來,正是姚芸兒端著飯菜,從灶房裏走了過來。
“相公,該吃飯了。”女子嬌柔的聲音十分悅耳,剛看見她,袁武便站起身子,從她手中將盤子接過,見那盤子上是一碟小炒臘肉,目光中便浮起一抹憐惜,沉聲道:“這三位都是自己人,這些肉菜不用做,切些涼菜來就行。”
姚芸兒知道他是心疼自己不能聞肉味,當下便抿唇一笑,小聲說了句:“不礙事的,相公,你先陪著客人,還有幾個菜,我現在就給端來。”
瞧著她溫婉嬌小的背影,袁武收回眸子,就見三人正齊刷刷地看著自己,待自己回過身子,又趕忙將眸光轉開,他瞧在眼裏,也沒說話,隻淡淡一笑,將那盤菜擱在了桌上。
因著是家裏第一次有客人來,姚芸兒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將一餐飯做得又快又好,涼菜是蒜泥拌胡瓜,麻油小葫蘆,又清炒了個蘿卜絲,醃菜配肉沫,蒜苗炒臘肉,又燒了個鹹魚燉豆腐,最後還用一根豬骨熬了一大鍋湯,雖然都是些家常菜,但有葷有素,有燒有炒,也算得上十分豐盛了。
將飯菜端上了桌,姚芸兒解開圍裙,對著男人道:“相公,你們先吃著,我去給你們打一些酒來。”
她這話剛說完,李壯一拍大腿,喜道:“可不是,這一大桌菜,哪能沒有酒!”
不等姚芸兒走開,袁武便一手攬住她,讓她在自己身旁坐下,黑眸對著李壯看了一眼,淡淡道了句:“想喝酒,自己去打。”
李壯頓時不敢說話了,將腦袋垂下,端起碗扒了起來。
“相公,”姚芸兒輕輕地在桌下搖了搖男人的衣袖,按照習俗,家中有男客,女子素來不能與男子同食的,姚芸兒有些不安,道,“我要不先回屋子,等你們吃過,我再來吃……”
袁武自是不允,為她夾了一筷子的菜送進碗裏,溫聲道:“不必,快些吃吧。”
孟餘等人見袁武與這小娘子說話都輕聲細語,更不時為她夾菜,而那小娘子望著碗裏的菜卻滿是難為,似是怎麽也吃不下一般,隻苦著一張臉,對著袁武道:“你別為我夾菜了,我吃不下。”
袁武低聲勸道:“多少吃一點。”
瞧著兩人這般旁若無人的樣子,李壯張了張嘴,本還想再說個幾句,還沒開口,就見孟餘對著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閉嘴吃飯。
因著沒有酒,袁武的心思也一心在這小娘子身上,席上倒是十分安靜,孟餘一行人一語不發地吃著飯,瞧著袁武對姚芸兒關懷備至的樣子,那眉頭卻是越皺越緊。
姚芸兒夾起一塊魚肉,放在嘴巴裏咀嚼了幾口,這魚經過醃製與晾曬,按理說早該沒了腥味,可不知怎的吃進嘴裏後,那股子魚腥味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隻讓姚芸兒忍不住,捂住嘴匆匆跑了出去。
袁武見狀頓時擱下筷子,也跟了出去,見姚芸兒吐得昏天暗地,自是心疼不已,大手在姚芸兒的後背上輕拍著,低聲道:“好些沒有?”
姚芸兒難受極了,忍不住淚眼汪汪地看著自己的夫君,嗔了句:“我說我不吃,你偏要我吃……”
袁武無奈,將她攬在懷裏,為她將唇角上的水漬拭去,輕聲道:“好,都怪我,別哭。”
孟餘一行人站在門口,瞧著這一幕,三人臉上都有些不自在,尤其是李壯,更是往孟餘身旁湊了湊,嘀咕了一句:“我說先生,咱是不是找錯人了?這真是咱元帥?”
孟餘也沒理會,瞧著眼前的那對夫妻,眉宇間卻是沉了下去。
晚間,將姚芸兒安頓好,袁武方從裏屋走出來,見到他,三人當即站起身子,袁武走到桌旁坐下,隨手指了指凳子,道:“坐吧。”
待三人坐下後,袁武看了孟餘一眼,低聲道:“說吧,究竟是什麽事。”
孟餘躊躇片刻,終是一咬牙,那一句話,猶如一個霹靂一般,響在男人耳旁。
“元帥有所不知,您的原配夫人,與兩位公子,尚在人世。”
袁武的臉色“唰”的一下變了,他霍然站起身子,一把攥住孟餘的領口,將他帶到自己麵前,沙啞道:“你說什麽?”
孟餘見他眉頭緊皺,眼瞼微微跳動,心下微覺駭然,卻仍逐字逐句道:“屬下說,元帥的原配夫人,與兩位公子尚在人間。”
袁武一個鬆手,孟餘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好幾步,何子沾趕忙上前扶住了他的身子,三人見袁武站在那裏,就連呼吸都沉重起來,那臉色亦是沒有一絲血色,他們從未瞧過袁武這般模樣,此時皆是連大氣也不敢喘。
隔了許久,袁武方才道了一句:“他們現在在哪兒?”
“元帥放心,如今夫人與兩位公子皆由暨南王氏兄弟照料,隻等時機一到,元帥便可以去暨南,與妻兒團聚。”
孟餘話音剛落,就見袁武默不作聲,回到桌旁坐下,他的臉色被燭火映得忽明忽暗,英挺的容顏上,刀斧般深雋,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是合上了眸子,無聲地握緊了拳頭。
七年前,袁崇武與淩肅於宜陽關大戰,嶺南軍糧草奇缺,武器落後,不得不采用流動戰術,戰亂中,袁崇武妻兒盡數被淩肅手下擄去,為將嶺南軍鎮壓,淩肅以其妻兒性命相威脅,逼袁崇武就範,袁崇武誓死不降,親率騎兵三千深入敵腹,欲將妻兒救回,雙方死傷慘重,袁崇武更是身中數箭,終因寡不敵眾,眼睜睜見妻兒被淩家軍擄走。
同年九月,雙方於宜州口再次開戰,淩肅將嶺南軍中數十位高位將領家眷盡數捆縛一起,再次逼嶺南軍投降,嶺南軍眾人皆是庶民出身,其中大多是家中良田被奪,或有親人於徭役中慘死,抑或不堪背負沉重的賦稅,曆年來皆是對朝廷深惡痛絕,當即非但不降,隻紛紛呐喊,要與淩家軍決一死戰。
時有嶺南軍左副都統石於明者,妻子尚有身孕八月有餘,於兩軍交戰中哭泣不止,哀求丈夫投降,石於明當機立斷,親手將妻子射殺,以免其擾亂軍心。
嶺南軍中,亦有無數士兵不僅妻兒,就連父母亦是陷於淩肅之手,這些大多是深受官府殘害、朝廷欺壓的庶民,一個個血紅著眼睛,於陣前紛紛下跪,以叩父母養育之恩。
袁崇武下令,命三軍縞素,與淩家軍決一死戰。
那一場大戰,令山河失色,嶺南軍折損過半,淩家軍卻也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燁陽,撤退途中,淩肅命人將嶺南軍親眷盡數處死,拋屍荒野,屍骨無存者數不勝數,自此後,淩家軍與嶺南軍便結下了血海深仇,袁崇武本人與淩肅之間更是有深仇大恨、不共戴天。
雙方數年來,大小戰役不下百次,直到三年前,大周朝從北方鄰國大赫借兵,連同淩家軍十萬大軍,共同鎮壓嶺南軍。
此戰之慘烈,令人不忍目睹,兩軍死傷之眾,數年來無法估計。
最終,嶺南軍副將以及參軍以上高位將領多達一十七人,全部陣亡,其餘步兵被俘者數千餘人,盡數押至京師,於午門梟首示眾,一日之內,京師血流成河。
至此,這一場持續多年的農民暴亂方被鎮壓,史載,“嶺南之亂”。
而袁崇武本人,亦是下落不明,朝廷隻道他已被淩肅砍殺。因感念其多次賑災放糧的義舉,民間素以“崇武爺”呼之,渝州大戰後,宜州、暨南等地百姓,家家戶戶立有“崇武爺”牌位,偷偷祭祀。
而在嶺南一些偏僻之地,更有不少“崇武爺”廟,多年來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而在袁崇武家鄉,則建有袁崇武的“衣冠塚”,每逢清明,前來祭奠者數不勝數。
孟餘回想往事,心頭自是感歎,又見袁崇武沉默不語,不免唏噓,道:“元帥,屬下聽聞夫人當年九死一生,帶著小公子從淩肅手中逃脫,母子三人隱姓埋名,一路流落至蜀地深山,直到兩年前才被王將軍找到,這些年想必也是吃盡了苦頭,若等他日元帥與夫人夫妻團聚,屬下鬥膽,還願元帥莫要辜負了夫人才是。”
袁武聽了這話,眸底的神色依舊深邃而內斂,他一語不發,就那樣坐在那裏,讓孟餘三人瞧著,再也不敢多說什麽。
不知過去了多久,袁崇武終是開了口,道了句:“孟餘。”
“屬下在。”孟餘立時恭聲道。
“命張智成去暨南,將他們母子三人接到雲州,待時機成熟,我自會趕去。”
“元帥……”孟餘眼皮一跳,不等他說完,就見袁武一個手勢,令他將餘下的話生生咽了回去。
“你們回去吧。”袁武說完,遂站起身子,推開裏屋的門,徑自走了進去。
“先生,元帥這是咋了,知道自家媳婦和孩子還活著,要我不還高興個半死,可你瞧元帥那臉色,咋還不太好看……”李壯湊了過來,望著袁武的背影,對著孟餘小聲開口。
孟餘瞥了李壯一眼,低聲道:“好了,如今咱們找到了元帥,還有一大攤事要去做,先回荊州再說。”
“啥,咱們不留下來?”李壯睜大了雙眼,驚詫道。
孟餘沒心思和他廢話,何子沾倒是忍不住了,道:“你是不是覺得咱元帥不夠惹眼,非要留下來惹得旁人留意才踏實?”
李壯聞言,這才不說話了,一行人臨去前複又對著裏屋恭敬行禮,禮畢後方才趁著夜色,離開了袁家。
裏屋內,姚芸兒依舊沉沉睡著,就著燭光,那張巴掌大的小臉潔若白蓮,透著清純的溫婉,她今年還不到十七歲,雖說已嫁為人婦,可臉龐上仍舊帶著些許稚氣,倒顯得青青嫩嫩的。
袁武坐在一旁,撫上了她的睡顏,想起她年紀這般小,便已經嫁給他為妻,並為他千辛萬苦地懷著孩子,烏黑的瞳仁中,便是深不見底的疼惜。
他將她的小手握在手心,緩緩地貼上自己的麵頰,隔了許久,方才用低低的聲音,喚了她的名字:“芸兒……”
那短短的兩個字,低沉渾厚,情深似海。
翌日,姚芸兒剛睜開眼睛,便迎上一雙深潭般的黑眸。
“相公?”姚芸兒見袁武坐在床頭,身上衣衫齊整,眼底布滿了血絲,倒似一夜沒睡一般。
袁武見她醒來,便微微一笑,握著她的小手,放在唇邊親了親。
“你怎麽了?”姚芸兒撫上他的臉,心疼道,“昨夜裏是不是沒睡好?”
“我沒事。”袁武將她抱在懷裏,並將散下的棉被重新為她蓋好,暗中卻在沉吟,不知要如何去和她說。
袁武緊了緊她的身子,望著她柔美白皙的小臉,那喉間的話便是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心頭卻是疼惜更甚。
吃過早飯,姚芸兒望著男人,似是鼓起極大的勇氣一般,才道:“相公,我已經好些日子沒回娘家了,也不知爹爹的身子好點了沒有,今天家裏沒事,我想回去看看……”
袁武聞言,見她那一雙杏眸中帶著隱隱的祈求,聲音也是又輕又小的,讓他聽著,心裏便軟了下來,道:“走吧,我陪你回去。”
姚芸兒一聽這話便高興起來,忍不住上前環住了夫君的頸脖,縱使心頭諸事紛擾,可此時看著小娘子那張嬌美可人的笑靨,男人的眼瞳仍浮起幾許溫和,淡淡一笑,俯下身子在她的唇瓣上輕啄了一口。
雖然姚母曾打主意,要將金梅嫁給袁武,姚芸兒的委屈與難過自不必提,可如今她懷著孩子,卻更加體會到身為人母的不易,養兒方知報娘恩,這日子一久,原先的那些委屈倒也消散了不少,心頭卻又惦記起娘家起來。
袁武自然明白自家小娘子的心思,臨走時,還從鋪子裏割了一大塊肉,打算一道給姚家送去。
姚芸兒這些日子都是待在家裏安胎,此時驟然出了家門,心底倒是說不出的舒坦,那路似乎還沒走上幾步,姚家的院子便近在眼前了。
這一日,袁武去了鎮子裏做買賣,待他回來後,就見姚芸兒倚著桌子,睡得正香,她的臉蛋依舊是俏麗而溫婉的,畢竟年紀小,還透著些許的稚氣,這段日子孕吐得厲害,身子也越發纖瘦了下去,倒顯得下顎尖尖,一雙眼睛格外大了。
袁武看著,心頭便湧來一股疼惜,輕手輕腳地上前,將她的身子抱在懷裏,打算將她放在床上。不料剛沾上她的身子,就見姚芸兒的睫毛輕輕一顫,繼而唇角便抿出一抹梨窩,睜開了眼睛。
“裝睡?”男人眉頭一挑,低聲道。
姚芸兒羞赧起來,小手勾住男人的頸,將臉蛋埋在他的懷裏。
袁武唇角浮起一絲淺笑,無奈地搖了搖頭,抱著她坐下,大手撫上她的小腹,道:“孩子有沒有折騰你?”
姚芸兒不願他擔心,微笑著開口:“沒有,孩子很乖,我午時還吃了一大碗米飯。”
姚芸兒說著,見桌子上擱著一個盒子,顯是方才男人帶回來的,她好奇地將盒子打開,就見裏麵有一塊類似碗狀的粉絲,不過是白色的,透著清香。
“相公,這粉絲怎麽是白色的?”姚芸兒將那粉絲拿在手裏,對著男人開口道。
袁武笑了,道:“傻瓜,這哪裏是粉絲,這叫燕窩。”
“燕窩?”姚芸兒不解。
袁武點了點頭,見她小臉蒼白,一手攬著她的腰肢,另一手則撫著她的小腹,溫聲道:“這東西最宜女子安神養胎,你多吃些,知道嗎?”
“燕窩對孩子好嗎?”
袁武頷首,道:“對孩子好。”
“那我一定好好吃。”姚芸兒雙眸如星,提起孩子,臉龐上浮起一抹紅暈,整個人都透出一抹溫柔與慈愛,袁武瞧在眼裏,遂將她的小手握住,放在唇邊親了親。
“相公,那這燕窩貴不貴?”姚芸兒見那盒子漂亮,一瞧便是挺貴重的,又擔心起來。
袁武唇角微勾,道:“和粉絲一個價。”
姚芸兒這才放下心來,瞧著她溫婉的笑靨,男人的黑眸迥深,擁她入懷。
餘下的這些日子,姚芸兒的孕吐依舊十分嚴重,整日裏吃不下飯,尤其是些肉菜肉湯,更是連聞都不行,唯獨那燕窩配著冰糖燉了,還能勉強吃個幾口,袁武瞧在眼裏,每隔幾日便又去了鎮裏一趟,將家中剩餘的銀子全用來買了燕窩。
路過茶肆時,就聽幾個人正坐在那裏一麵喝茶,一麵說話,袁武聽了幾句,便不動聲色地走了進去,要了一碗水,靜靜地聽了下去。
“那劉員外死得是真慘,我聽說連頭都被人一刀砍了,到現在還沒找到,這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真真是造孽!”
“可不是,就連劉府的家丁和管家也都是被人一刀斃命,到現在連凶手的影子都沒瞧見,這官府也不知是幹啥吃的,怕又是一樁無頭案了!”
“你們有所不知,荊州城的溪山如今鬧起了大蟲,也不知害死了多少條人命,府衙多日來加派人手,要去將那大蟲捕獲,還放出話來,誰要能將那大蟲打死,賞錢足足三十兩哩!”
“三十兩?”同桌的另一人先是驚詫,繼而又道,“三十兩又能如何,那大蟲凶猛,別說三十兩,怕是三百兩,也無人敢去哩。”
一語言畢,其餘諸人紛紛咂嘴稱是,袁武將碗擱下,一聲不響地取出銅錢,走出了茶肆。
荊州城。
天剛麻麻亮,幾個守城的官兵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城門口喝茶,驀然,其中一位官兵卻手指官道,對著身旁的人說:“你們瞧那漢子,生得魁偉矯健,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怕是個有功夫的。”
諸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就見從官道上走來一位身材高大、相貌冷峻的男子,雖是粗布衣裳,卻絲毫不掩其氣勢,但見他高鼻深目,頗具風霜,顧盼之際,眉目間不怒自威,當真令人忽視不得。
“不錯,的確是一條好漢,怎的平日裏從沒見過他?”其餘的官兵亦出聲讚道,正說話間,卻見那漢子正向著這邊走來,走近一瞧,就見這漢子三十來歲年紀,一雙眸子銳利如刀,風塵仆仆。
待見他將城牆口貼著的懸賞告示一手揭下時,方才那幾位士兵皆站起身子,麵麵相覷間,皆不敢置信一般,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向那漢子望去。
來人正是袁武。
當日臨晚,荊州城的百姓便奔走相告,隻道溪山上的大蟲終是被人製伏,府衙裏的士兵也將那大蟲五花大綁,扛在肩上,舉著火把在城裏四處遊行,喧鬧間,卻唯獨不見那位打虎英雄。
人群四下裏打探才知,那位打虎英雄姓吳名崇,外地人士,途經荊州得知此地有大蟲出沒,遂為民除害,打死大蟲後,甚至也沒等知府傳召,便神不知鬼不覺地不見了蹤影。百姓議論紛紛,皆道這位打虎英雄乃世間豪傑,當真是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
袁武懷揣著三十兩紋銀,趁著夜色掩護,匆匆往家趕。
快到清河村時,袁武的腳步逐漸慢了下來,今日在溪山時,委實凶險萬分,他單憑一己之力,雖是將大蟲打死,可自己的肩臂卻也不慎被那大蟲的利爪撲了一記,縱使他閃躲及時,卻也還是被撕扯下一大塊皮肉。此番他進城已屬冒險,自是不會多待,也不曾將傷口處理,便離開了荊州,此時趕了一夜的路,疲憊間,更覺得那傷口處疼得鑽心起來。
他倚在樹下喘著粗氣,合上眸子歇息一陣後,遂睜開眼睛,麵不改色地從衣衫上撕下一塊布條,將那臂膀上的衣裳扯開,取出早已備下的白藥,對著傷口撒了上去,而後用布條將傷口緊緊勒住,做好這一切,方才往家趕去。
姚芸兒聽得院子裏傳來的聲音,便是一個激靈,趕忙從床上起身,連鞋子也沒穿,便跑了出去。
袁武人在灶房,剛從水缸裏舀了一瓢水,還不待他喝下,便聽自己的小娘子喚了聲相公,當下便將水瓢擱下,匆匆走了出去。
“不是和你說過,今晚別等我嗎?”袁武皺眉,一語剛畢,見她隻著一件月白色的棉裙,烏黑的長發盡數披在腦後,一張瓜子小臉白如凝脂,在月光下更顯得皎潔,清麗如蓮。
“相公,你去哪兒了,怎麽現在才回來?”姚芸兒不放心,她本就有著身孕,又兼得一夜沒睡,眉宇間閃爍著熬夜的疲倦,孱弱而憔悴。
袁武瞧著,不由分說便攬著她回到屋子,姚芸兒剛要將燭火點上,男人卻一把按住了她的小手,將她抱在床上,低聲道:“好了,我已經回來了,你快點睡。”
姚芸兒眼前一片黑暗,隻能隱隱地看見男人的輪廓,她在暗夜中伸出小手,還不等碰到袁武的身子,便被他極其精準地一把握住,姚芸兒聽他聲音低啞得緊,心裏越發擔心,見他不願告訴自己去了哪裏,便也不再開口,隻柔聲說了句:“相公,我給你燉了粥,還在鍋裏熱著,你是不是餓了?快去吃吧。”
袁武聞言,那一雙眸子在暗夜裏更顯得黑亮不已,他握緊了她的小手,低語了一句:“的確是餓了,你先睡,等你睡著,我再去吃。”
姚芸兒這才放下心來,輕輕“嗯”了一聲,便趕忙合上了眸子,許是有夫君伴在身旁的緣故,未過多久,便沉沉睡去了。
聽著她均勻的呼吸聲,袁武許久沒有動彈,就那樣守著她,直到天色微亮,男人方才將她的小手送進被窩,並俯身為她將被子掖好,透著晨光,望著小娘子那張白皙秀美的臉蛋,袁武唇角微微一勾,粗糲的手指情不自禁地撫上她的肌膚,摩挲良久,方才起身離開了屋子。
他先是將帶著血跡的衣裳換下,重新清理了傷口,並換上了幹淨的衣衫,做好這一切,天色已是大亮了。
因著有傷在身,袁武這幾日並未出門,隻在家陪著妻兒,是夜,姚芸兒正倚在袁武的懷裏熟睡著,這些日子,她的胃口仍舊不好,所幸家裏的燕窩卻是不缺的,足以讓她吃飽、吃夠,那燕窩本就是極其滋補的東西,眼見著她的氣色一日比一日好,臉頰處又是透著可喜的紅暈,就連其他的飯菜,也能強撐著吃上幾口了,男人瞧在眼裏,心頭自是寬慰。
袁武睜開了眼睛。
深夜中,男人的耳朵極其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聲響,袁武睜開了眼睛,他不動聲色,將胳膊從小娘子的身下抽出,起身將懸掛於牆上的長刀取下,踏出了屋子。
“出來吧。”男人的身形在月光下顯得分外魁偉挺拔,他的聲音渾厚有力,這三個字話音剛落,就見一道黑影,從暗處中走了出來。
月色分明,將一切都映照得十分清晰。待看清來人的容貌,袁武黑眸一震,不等他開口,那人便衝著他跪了下去。
“起來說話。”袁武將長刀入鞘,單手將眼前的男子扶起。
謝長風眼圈通紅,望著眼前的男子,聲音卻哽咽起來:“大哥,屬下找了您三年,總算是找到了!”
袁武不置可否,道:“除了你,還有何人在此?”
“大哥放心,孟先生他們並不在此地,屬下前幾日在荊州城聽說有人在溪山打死了大蟲,一打聽得知那人姓吳名崇,與大哥從前在嶺南時的化名一模一樣,屬下便一路摸索,總算是找到了大哥!”
謝長風說著,因著激動,聲音裏則隱隱地顫抖,就著月光,見袁武的身形依舊魁梧高大,比之三年前並無變化,便微微放下心來,打量了這座小院一眼,道:“大哥這三年來,都是隱居在此?”
袁武點了點頭:“不錯,渝州之戰後,我便投身在此,隱姓埋名,倒也過了幾天安穩日子。”
“大哥,這些年來,咱們嶺南軍剩下的兄弟們個個都在找您,單說孟先生,不惜冒著殺頭的風險扮作客商,四處找尋您的下落,您既然還活著,為何不與咱們聯係?”謝長風眼眸通紅,字字刺心。
袁武唇線緊抿,隔了片刻,方才道:“朝廷一日不曾看見我的屍首,便一日不會善罷甘休,我若貿然出動,隻會連帶著你們與我一道被朝廷一網打盡。”
“大哥,如今襄陽、定陶各地都有咱們的人,就連趙康、吳煜那些小頭目,也紛紛打著您的名號起義,眼下正是咱嶺南軍重振威風的好時候,隻要大哥出山,若想東山再起,簡直是易如反掌!”謝長風眸心似有火苗在燒,聲音喑啞。
袁武不為所動,淡淡地搖了搖頭。
見他搖頭,謝長風道:“大哥難道是怕了淩肅,要在這裏過一輩子?”
袁武雙目似電,看了他一眼,謝長風頓時察覺自己的逾矩,立時垂下眼眸,不敢放肆。
袁武收回眸光,沉默片刻,方才道:“自渝州大戰後,我一直都是人不人、鬼不鬼地過日子,朝廷害我父母,淩肅殺我妻兒,這筆仇,我沒有一日敢忘。”
“那大哥為何不願出山?”
“並非我不願出山,而是眼下,還未到出山的時候。”男人聲音低沉,眸光深邃冷冽,一字字道,“這三年來,我沒有一日不在想著如何重建嶺南軍,去與淩肅決一死戰,但咱們落到這一步,一定要穩住。”
謝長風望著男人的背影,聲音亦堅定有力:“無論大哥日後有何打算,屬下都誓死追隨大哥,三年前如此,三年後亦如此。”
袁武聞言,回眸望了謝長風一眼,他沒有說話,隻上前在昔日屬下的肩膀上拍了拍,到了這個地步,兩人之間也的確無須廢話,所有的話,都隱在彼此堅韌而內斂的眸光裏。
謝長風臨走前,對著袁武又抱拳行了一禮,道:“大哥保重,屬下先行告退。”
袁武知曉他亦是隱姓埋名地過日子,當下也不曾問他去哪,隻微微頷首,道了句:“切記小心,不要與官府有過多接觸。”
“是,大哥放心。”謝長風恭聲道,語畢深深作了一揖,也不從袁家的大門離開,而是身形一轉,提氣縱上了牆頭,頃刻間不見了蹤影。
袁武站在院子裏,高大的身軀筆挺如劍,月光照在他的影子上,一片淡淡的寂寥。
回屋後,姚芸兒依舊在酣睡,男人將刀掛好,自己則走到她身邊,烏黑的眸子深斂似海,凝視了她好一會兒,終伸出胳膊,將她整個地抱在懷裏。
這一日,姚芸兒起床後,在院子裏將白棉兒與春花、大丫喂飽,這些日子她的孕吐已好了不少,那腰身也圓潤了些,算一算日子,倒是有三個月的身孕了,那小腹雖然依舊是平坦的,可她每次撫上自己的肚子,心裏都有說不出的甜蜜歡喜,恨不得孩子可以早些出來才好。
喂完了家畜,姚芸兒閑來無事,便尋了幾塊布料,打算為腹中的孩子做幾件小衣裳,剛將針線籃子拿出來,還不等她動手,卻聽院外傳來一陣嘈雜,接著便是一道男聲響起:“敢問此處,可是袁武袁屠戶的家?”
姚芸兒聽了這話,便趕忙走到鋪子,剛將大門打開,就見門外站著三位男子,當先一人氣質儒雅,身穿青色長衫,書生打扮,約莫四十歲年紀,神色溫和。另一人身形高大,麵色微黑,一副短打扮,倒似是尋常的鄉野農夫。而最後一人瞧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雖是布衣草鞋,卻生得身材頎長,相貌清俊。
姚芸兒驟然瞧見這三個男子,便微微怔在了那裏,一雙美眸盈盈,輕聲道了句:“你們找我相公?”
一聽這話,當先那位書生打扮的男子眉心便是一皺,一雙精明犀利的眸子將姚芸兒打量了一番,麵色卻依舊溫和,道:“小娘子莫怕,敢問小娘子的相公,可是姓袁名武,嶺南人士?”
姚芸兒點了點頭,瞧著三人也不似壞人,便言道:“你們,是我相公的朋友?”
那男子笑了,對著姚芸兒拱了拱手道:“正是,咱們都是袁相公在老家時的朋友,如今打聽到他在此處落腳,便來看上一看,與他敘敘舊。”
“相公去山裏砍柴了,怕是要過一會兒才能回來,先生快請進吧。”
姚芸兒與袁武成親這麽久,從不曾聽他提過老家的人和事,隻知道他是嶺南人,前些年嶺南大旱,他在家鄉過不下去,隻得出來討生活,恰巧途經清河村,便在此住了下來。
是以如今見到這三人,竟是相公在家鄉時的朋友,姚芸兒心裏頓時感到親切,連忙將客人引進屋,讓在堂屋裏坐著,自己也是不得清閑,又去了灶房添柴燒水,家裏沒有茶葉,隻得將就著喝些白水,姚芸兒心下過意不去,又將鍋裏的冰糖燕窩盛出來一些,端了出來,留作點心給客人們吃。
待她走後,瞧著那燕窩,書生打扮的那男子便捋須笑道:“子沾,你們還生怕元帥過得不好,豈知他家中隨意拿出的,便是這等好東西。”
那被喚作子沾的青年男子聞言,臉上依舊是淡然的神色,隻微微一哂,也不說話,倒是一旁的那位短打扮的漢子忍不住開口道:“孟先生,你們說元帥,當真住在這裏?還有剛才那小娘們,竟會是咱元帥新娶的夫人?”
孟先生頷首道:“既是長風親自送的信,自是不會有假,更何況,袁武這兩個字,與元帥的本名不過相差一字,若我沒算錯,這袁武,定是咱們元帥無疑。”
聽他這樣一說,兩人便都沉默下去,終究還是那漢子沉不住氣,壓低了聲音,道:“先生,若真是咱們元帥,他隱居在此也就罷了,可這如今又娶了個嬌滴滴的小娘們,這往後……”
“別一口一個小娘們,若這袁武真是元帥,你可要改口喚夫人才是。”
幾人這般說著,就聽屋外驀然傳來一道嬌柔的女聲,那聲音清甜溫婉,透著水一般的柔潤,喚了句:“相公,你回來了?”
三人一聽,同時對了個眼色,頓時站起身子向外走去。
袁武一手拎著一大捆木柴,另一手則將趕來迎接自己的小娘子抱在懷裏,見她今兒氣色極好,一張小臉白裏透紅的模樣,讓他瞧著便心情大好,忍不住俯下身子,用自己的胡子向著她白膩的肌膚上紮去。
姚芸兒被他逗得笑起來,可想起屋子裏的客人,頓時一麵躲,一麵討饒道:“相公,你快別鬧,家裏來了客人……”
“誰?”袁武聞言,眸心頓時一震,停下了自己的舉動,對著姚芸兒問道。
不等姚芸兒開口,袁武便瞧見自家堂屋門口正站著三個男子,那三人此時俱是一個個地愣在那裏,不敢置信般地瞧著自己,尤其那鄉野漢子,眼睛更是睜得銅鈴般大小,一動不動地瞅著自己眼前的男女。
那個拿胡子去紮媳婦的,居然會是自家元帥?
鄉野漢子心頭這般想著,見男人的大手依舊攬在姚芸兒的腰際,又揉了揉眼睛,再次睜開時,才確信,這眼前站著的,果真是袁崇武無疑!
袁武望了這三人一眼,麵上倒仍舊是極其平靜的,似是早已料到他們會來一般,低眸對著姚芸兒道:“不是和你說過,不能給不認識的人開門嗎?”
“可他們說是相公在老家的朋友,所以我……”姚芸兒解釋著,話還沒說完,才驚覺自己的腰仍舊被男人扣著,當下一張小臉漲了個通紅,趕忙從袁武的懷裏抽出了身子,赧然道:“相公,你和客人們先聊著,我去做飯。”
袁武點了點頭,待姚芸兒進了灶房後,方才向著堂屋走去。
而那三人依舊站在那裏,見袁武走來,那鄉野漢子頓時按捺不住,一聲“元帥……”剛喚出口,就見袁武黑眸雪亮,壓低了聲音打斷道:“先進屋再說。”
那漢子頓時噤了聲,孟先生微微側開了身子,隻等袁武走進屋子,三人方才跟了進去。
一別三年,諸人此番相見,皆是百感交集,話還沒說幾句,那鄉野漢子姓李名壯,雖是鐵打般的身架,眼圈卻驀然紅了,道:“這三年,元帥可當真讓屬下們好找,朝廷那些狗官說元帥已被淩肅那狗賊砍殺馬下,咱們活下來的兄弟沒一個信的,這些年一麵躲著官府,一麵偷偷打探著元帥的下落,真是老天有眼,總算是讓咱找到了元帥!”
袁武端起茶杯,卻也不喝,唯有那一雙眸子利如刀刃,也不知是在想些什麽。
見狀,坐在下首的青年男子,名子沾者則開口道:“元帥隱身在此,怕是不知外頭的情形,如今定陶、襄陽已被咱們攻陷,嶺南、雲州各地也是紛紛響應,大周朝廷隻剩了一個空架子,各地農民軍群龍無首,正是元帥出山的絕好時機,弟兄們熬了這麽久,盼的便是這一日!”
袁武聞言,把玩著手中的杯盞,烏黑的眸光則向著迎麵的中年男子望去,沉聲道:“先生怎麽說?”
孟餘本一直沉默不語,此時聽得袁武開口,先是對著袁武拱了拱手,方才恭聲道:“元帥容稟,渝州大戰時,淩肅與大赫勾結,以至於咱們嶺南軍死傷慘重,縱使如今將餘下的部眾重新雲集在一起,咱們的實力也是大不如前,更兼得雲州、襄陽等地魚龍混雜,說到底也都是些烏合之眾,實在難以與淩肅大軍對戰,依屬下愚見,元帥若要出山,必定要選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務必要一招製勝,眼下,怕還不到時候。”
他這一番話剛說完,李壯與何子沾皆麵露不解,不等他們開口,就見袁武臉上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頷首道:“我與先生不謀而合,先生所言,深得我心。”
李壯是個直腸子,當即便忍不住道:“先生,咱們千辛萬苦才找到元帥,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勸元帥出山,你到底是要咱等到啥時候?”
“李壯,你這毛躁的性子,怎麽一點也沒變?”袁武望著昔年一起同生共死的手下,眉頭雖微皺,唇角卻是微勾,帶著幾分笑意。
“元帥,”李壯焦急不已,道,“兄弟們日日夜夜都盼著您帶著咱們去和淩肅那狗賊大戰一場,好為咱死去的親人老小報仇,這些年一直沒找到你,兄弟們都不敢輕舉妄動,眼下尋到了你,你說啥也要帶著咱們大幹一場!以慰咱們枉死的兄弟們在天之靈啊!”
他的話音剛落,孟餘便搖了搖頭,歎道:“李壯,你何時才能長點心,元帥又沒說不帶你們打仗,眼下還沒到時候,你急什麽?”
袁武眸心暗沉,點頭道:“先生說得沒錯,這些年,我一直在等一個時機,待時機一到,定要淩肅血債血償。”
語畢,就聽一聲脆響,原來是男人大手一個用力,便將手中的杯盞捏了個粉碎,而他的臉色,更森然得令人不寒而栗。
孟餘聲音沉緩,道:“這些年咱們都熬了過來,越往後,元帥越是要穩住,更何況依屬下愚見,大周朝再過不久,必生變故,到了那時,元帥的霸業,又何苦不成。”
袁武聞言,眸心愈是黑亮不已,他向孟餘望去,兩人對視一眼,俱是一片了然,袁武點了點頭,淡淡道:“如此,便承先生吉言。”
孟餘打量著眼前這座農家小院,見院子裏清清爽爽,又是雞又是羊的,應有盡有,就連這間堂屋也是窗明幾淨,臉上便浮起一抹尷尬,掩飾般地輕咳幾聲,對著袁武道:“光顧著說話,屬下倒是忘記恭喜元帥,娶了這般秀外慧中的夫人。”
聽他提起姚芸兒,袁武麵上的陰戾之氣便消散下去,眉宇間浮起一絲溫和,道:“的確,能娶她為妻,實在是我的造化。”
孟餘的臉色微微一變,沉吟半晌,方才斟酌著開口道:“隻不過,屬下有一事,還未告知元帥……”
“什麽事?”袁武眉峰微皺,低聲道。
孟餘剛要說話,就聽一陣腳步聲窸窸窣窣地傳來,正是姚芸兒端著飯菜,從灶房裏走了過來。
“相公,該吃飯了。”女子嬌柔的聲音十分悅耳,剛看見她,袁武便站起身子,從她手中將盤子接過,見那盤子上是一碟小炒臘肉,目光中便浮起一抹憐惜,沉聲道:“這三位都是自己人,這些肉菜不用做,切些涼菜來就行。”
姚芸兒知道他是心疼自己不能聞肉味,當下便抿唇一笑,小聲說了句:“不礙事的,相公,你先陪著客人,還有幾個菜,我現在就給端來。”
瞧著她溫婉嬌小的背影,袁武收回眸子,就見三人正齊刷刷地看著自己,待自己回過身子,又趕忙將眸光轉開,他瞧在眼裏,也沒說話,隻淡淡一笑,將那盤菜擱在了桌上。
因著是家裏第一次有客人來,姚芸兒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將一餐飯做得又快又好,涼菜是蒜泥拌胡瓜,麻油小葫蘆,又清炒了個蘿卜絲,醃菜配肉沫,蒜苗炒臘肉,又燒了個鹹魚燉豆腐,最後還用一根豬骨熬了一大鍋湯,雖然都是些家常菜,但有葷有素,有燒有炒,也算得上十分豐盛了。
將飯菜端上了桌,姚芸兒解開圍裙,對著男人道:“相公,你們先吃著,我去給你們打一些酒來。”
她這話剛說完,李壯一拍大腿,喜道:“可不是,這一大桌菜,哪能沒有酒!”
不等姚芸兒走開,袁武便一手攬住她,讓她在自己身旁坐下,黑眸對著李壯看了一眼,淡淡道了句:“想喝酒,自己去打。”
李壯頓時不敢說話了,將腦袋垂下,端起碗扒了起來。
“相公,”姚芸兒輕輕地在桌下搖了搖男人的衣袖,按照習俗,家中有男客,女子素來不能與男子同食的,姚芸兒有些不安,道,“我要不先回屋子,等你們吃過,我再來吃……”
袁武自是不允,為她夾了一筷子的菜送進碗裏,溫聲道:“不必,快些吃吧。”
孟餘等人見袁武與這小娘子說話都輕聲細語,更不時為她夾菜,而那小娘子望著碗裏的菜卻滿是難為,似是怎麽也吃不下一般,隻苦著一張臉,對著袁武道:“你別為我夾菜了,我吃不下。”
袁武低聲勸道:“多少吃一點。”
瞧著兩人這般旁若無人的樣子,李壯張了張嘴,本還想再說個幾句,還沒開口,就見孟餘對著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閉嘴吃飯。
因著沒有酒,袁武的心思也一心在這小娘子身上,席上倒是十分安靜,孟餘一行人一語不發地吃著飯,瞧著袁武對姚芸兒關懷備至的樣子,那眉頭卻是越皺越緊。
姚芸兒夾起一塊魚肉,放在嘴巴裏咀嚼了幾口,這魚經過醃製與晾曬,按理說早該沒了腥味,可不知怎的吃進嘴裏後,那股子魚腥味卻是怎麽也掩飾不住,隻讓姚芸兒忍不住,捂住嘴匆匆跑了出去。
袁武見狀頓時擱下筷子,也跟了出去,見姚芸兒吐得昏天暗地,自是心疼不已,大手在姚芸兒的後背上輕拍著,低聲道:“好些沒有?”
姚芸兒難受極了,忍不住淚眼汪汪地看著自己的夫君,嗔了句:“我說我不吃,你偏要我吃……”
袁武無奈,將她攬在懷裏,為她將唇角上的水漬拭去,輕聲道:“好,都怪我,別哭。”
孟餘一行人站在門口,瞧著這一幕,三人臉上都有些不自在,尤其是李壯,更是往孟餘身旁湊了湊,嘀咕了一句:“我說先生,咱是不是找錯人了?這真是咱元帥?”
孟餘也沒理會,瞧著眼前的那對夫妻,眉宇間卻是沉了下去。
晚間,將姚芸兒安頓好,袁武方從裏屋走出來,見到他,三人當即站起身子,袁武走到桌旁坐下,隨手指了指凳子,道:“坐吧。”
待三人坐下後,袁武看了孟餘一眼,低聲道:“說吧,究竟是什麽事。”
孟餘躊躇片刻,終是一咬牙,那一句話,猶如一個霹靂一般,響在男人耳旁。
“元帥有所不知,您的原配夫人,與兩位公子,尚在人世。”
袁武的臉色“唰”的一下變了,他霍然站起身子,一把攥住孟餘的領口,將他帶到自己麵前,沙啞道:“你說什麽?”
孟餘見他眉頭緊皺,眼瞼微微跳動,心下微覺駭然,卻仍逐字逐句道:“屬下說,元帥的原配夫人,與兩位公子尚在人間。”
袁武一個鬆手,孟餘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好幾步,何子沾趕忙上前扶住了他的身子,三人見袁武站在那裏,就連呼吸都沉重起來,那臉色亦是沒有一絲血色,他們從未瞧過袁武這般模樣,此時皆是連大氣也不敢喘。
隔了許久,袁武方才道了一句:“他們現在在哪兒?”
“元帥放心,如今夫人與兩位公子皆由暨南王氏兄弟照料,隻等時機一到,元帥便可以去暨南,與妻兒團聚。”
孟餘話音剛落,就見袁武默不作聲,回到桌旁坐下,他的臉色被燭火映得忽明忽暗,英挺的容顏上,刀斧般深雋,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是合上了眸子,無聲地握緊了拳頭。
七年前,袁崇武與淩肅於宜陽關大戰,嶺南軍糧草奇缺,武器落後,不得不采用流動戰術,戰亂中,袁崇武妻兒盡數被淩肅手下擄去,為將嶺南軍鎮壓,淩肅以其妻兒性命相威脅,逼袁崇武就範,袁崇武誓死不降,親率騎兵三千深入敵腹,欲將妻兒救回,雙方死傷慘重,袁崇武更是身中數箭,終因寡不敵眾,眼睜睜見妻兒被淩家軍擄走。
同年九月,雙方於宜州口再次開戰,淩肅將嶺南軍中數十位高位將領家眷盡數捆縛一起,再次逼嶺南軍投降,嶺南軍眾人皆是庶民出身,其中大多是家中良田被奪,或有親人於徭役中慘死,抑或不堪背負沉重的賦稅,曆年來皆是對朝廷深惡痛絕,當即非但不降,隻紛紛呐喊,要與淩家軍決一死戰。
時有嶺南軍左副都統石於明者,妻子尚有身孕八月有餘,於兩軍交戰中哭泣不止,哀求丈夫投降,石於明當機立斷,親手將妻子射殺,以免其擾亂軍心。
嶺南軍中,亦有無數士兵不僅妻兒,就連父母亦是陷於淩肅之手,這些大多是深受官府殘害、朝廷欺壓的庶民,一個個血紅著眼睛,於陣前紛紛下跪,以叩父母養育之恩。
袁崇武下令,命三軍縞素,與淩家軍決一死戰。
那一場大戰,令山河失色,嶺南軍折損過半,淩家軍卻也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燁陽,撤退途中,淩肅命人將嶺南軍親眷盡數處死,拋屍荒野,屍骨無存者數不勝數,自此後,淩家軍與嶺南軍便結下了血海深仇,袁崇武本人與淩肅之間更是有深仇大恨、不共戴天。
雙方數年來,大小戰役不下百次,直到三年前,大周朝從北方鄰國大赫借兵,連同淩家軍十萬大軍,共同鎮壓嶺南軍。
此戰之慘烈,令人不忍目睹,兩軍死傷之眾,數年來無法估計。
最終,嶺南軍副將以及參軍以上高位將領多達一十七人,全部陣亡,其餘步兵被俘者數千餘人,盡數押至京師,於午門梟首示眾,一日之內,京師血流成河。
至此,這一場持續多年的農民暴亂方被鎮壓,史載,“嶺南之亂”。
而袁崇武本人,亦是下落不明,朝廷隻道他已被淩肅砍殺。因感念其多次賑災放糧的義舉,民間素以“崇武爺”呼之,渝州大戰後,宜州、暨南等地百姓,家家戶戶立有“崇武爺”牌位,偷偷祭祀。
而在嶺南一些偏僻之地,更有不少“崇武爺”廟,多年來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而在袁崇武家鄉,則建有袁崇武的“衣冠塚”,每逢清明,前來祭奠者數不勝數。
孟餘回想往事,心頭自是感歎,又見袁崇武沉默不語,不免唏噓,道:“元帥,屬下聽聞夫人當年九死一生,帶著小公子從淩肅手中逃脫,母子三人隱姓埋名,一路流落至蜀地深山,直到兩年前才被王將軍找到,這些年想必也是吃盡了苦頭,若等他日元帥與夫人夫妻團聚,屬下鬥膽,還願元帥莫要辜負了夫人才是。”
袁武聽了這話,眸底的神色依舊深邃而內斂,他一語不發,就那樣坐在那裏,讓孟餘三人瞧著,再也不敢多說什麽。
不知過去了多久,袁崇武終是開了口,道了句:“孟餘。”
“屬下在。”孟餘立時恭聲道。
“命張智成去暨南,將他們母子三人接到雲州,待時機成熟,我自會趕去。”
“元帥……”孟餘眼皮一跳,不等他說完,就見袁武一個手勢,令他將餘下的話生生咽了回去。
“你們回去吧。”袁武說完,遂站起身子,推開裏屋的門,徑自走了進去。
“先生,元帥這是咋了,知道自家媳婦和孩子還活著,要我不還高興個半死,可你瞧元帥那臉色,咋還不太好看……”李壯湊了過來,望著袁武的背影,對著孟餘小聲開口。
孟餘瞥了李壯一眼,低聲道:“好了,如今咱們找到了元帥,還有一大攤事要去做,先回荊州再說。”
“啥,咱們不留下來?”李壯睜大了雙眼,驚詫道。
孟餘沒心思和他廢話,何子沾倒是忍不住了,道:“你是不是覺得咱元帥不夠惹眼,非要留下來惹得旁人留意才踏實?”
李壯聞言,這才不說話了,一行人臨去前複又對著裏屋恭敬行禮,禮畢後方才趁著夜色,離開了袁家。
裏屋內,姚芸兒依舊沉沉睡著,就著燭光,那張巴掌大的小臉潔若白蓮,透著清純的溫婉,她今年還不到十七歲,雖說已嫁為人婦,可臉龐上仍舊帶著些許稚氣,倒顯得青青嫩嫩的。
袁武坐在一旁,撫上了她的睡顏,想起她年紀這般小,便已經嫁給他為妻,並為他千辛萬苦地懷著孩子,烏黑的瞳仁中,便是深不見底的疼惜。
他將她的小手握在手心,緩緩地貼上自己的麵頰,隔了許久,方才用低低的聲音,喚了她的名字:“芸兒……”
那短短的兩個字,低沉渾厚,情深似海。
翌日,姚芸兒剛睜開眼睛,便迎上一雙深潭般的黑眸。
“相公?”姚芸兒見袁武坐在床頭,身上衣衫齊整,眼底布滿了血絲,倒似一夜沒睡一般。
袁武見她醒來,便微微一笑,握著她的小手,放在唇邊親了親。
“你怎麽了?”姚芸兒撫上他的臉,心疼道,“昨夜裏是不是沒睡好?”
“我沒事。”袁武將她抱在懷裏,並將散下的棉被重新為她蓋好,暗中卻在沉吟,不知要如何去和她說。
袁武緊了緊她的身子,望著她柔美白皙的小臉,那喉間的話便是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心頭卻是疼惜更甚。
吃過早飯,姚芸兒望著男人,似是鼓起極大的勇氣一般,才道:“相公,我已經好些日子沒回娘家了,也不知爹爹的身子好點了沒有,今天家裏沒事,我想回去看看……”
袁武聞言,見她那一雙杏眸中帶著隱隱的祈求,聲音也是又輕又小的,讓他聽著,心裏便軟了下來,道:“走吧,我陪你回去。”
姚芸兒一聽這話便高興起來,忍不住上前環住了夫君的頸脖,縱使心頭諸事紛擾,可此時看著小娘子那張嬌美可人的笑靨,男人的眼瞳仍浮起幾許溫和,淡淡一笑,俯下身子在她的唇瓣上輕啄了一口。
雖然姚母曾打主意,要將金梅嫁給袁武,姚芸兒的委屈與難過自不必提,可如今她懷著孩子,卻更加體會到身為人母的不易,養兒方知報娘恩,這日子一久,原先的那些委屈倒也消散了不少,心頭卻又惦記起娘家起來。
袁武自然明白自家小娘子的心思,臨走時,還從鋪子裏割了一大塊肉,打算一道給姚家送去。
姚芸兒這些日子都是待在家裏安胎,此時驟然出了家門,心底倒是說不出的舒坦,那路似乎還沒走上幾步,姚家的院子便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