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百家姓(13)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作者:(宋)王應麟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勾
【姓氏起源】
傳說上古有五行之官,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後土。句芒,主管樹木萬物生死,其後代以勾為姓,勾姓後又演化出句姓和鉤姓等。
【名人】
句克儉,宋代鄭縣人,曾任河中知府、寧州知府等,官至殿中侍禦史,以忠誠清廉聞名於時。
勾龍爽,又名句龍爽,四川人,宋代宮廷畫家。時人稱他所畫人物“其狀質野,有返樸之意”。
敖
【姓氏起源】
源於顓頊帝的老師名太敖,其子孫遂取敖為姓。二說源於春秋時,楚國稱被廢被殺但沒有諡號的國君為敖,他們的子孫後代亦有以敖為姓。
【名人】
敖山,字靜之,莘縣人。明朝大臣、數學家。明朝成化年間進士。詩才雄爽,文章豪放,與王越並稱江北二傑。晚年潛心研究數學,著有《石綾傳》《燦然稿》《先天手冊》等。
敖鯤,江西新喻人,明朝著名大臣。
融
【姓氏起源】
顓頊後代火正祝融,主管火事,祝融子孫後代中有以祝或融為姓。
冷
【姓氏起源】
黃帝的樂官名泠倫,也稱作伶倫,發明創定樂律,泠與伶通,故樂官、樂人後又稱做伶人。他們的後代遂有以泠或伶為姓。後泠姓又有演化成冷姓。
【名人】
冷謙,字啟敬,號龍陽子,明代武陵人。精通《易經》,上知天文地理,下知諸子百家。著有《琴聲十六法》,其畫常有名人題詩。
訾
【姓氏起源】
古時有小國訾陬國,居其國者遂取以訾陬為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訾陬氏人,後演化成訾姓。二說訾姓本為祭姓,祭姓後人認為姓“祭”不祥,遂取字形相近的訾為姓。
【名人】
訾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為人正直,知識淵博。範宣子曾與和大夫爭田,找到訾祏請教。他用自己的知識糾正對方的狡辯,範宣子采納了他的建議,增田於和大夫,兩人重歸於好。
訾順,西漢人,漢成帝時,因抓捕到謀反的人士而立功,被封為樓虛侯。
辛
【姓氏起源】
夏禹之子啟建立夏朝,其支庶子受封於莘,建莘國,也稱有辛國、有莘國。其後遂有以辛或莘為姓。
【名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因居稼軒,自號“稼軒居士”,南宋詞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稼軒長短句》。存詞600多首。
闞
【姓氏起源】
春秋時,齊國大夫止曾居於闞,人稱闞止,其後子孫遂以闞為姓。二說源於黃帝後裔南燕國王族中有受封於闞邑,其後以闞為姓。
【名人】
闞澤,字德潤。三國時吳國山陰人。少時家貧以幫人抄書為業,邊抄邊讀,究覽群籍。後成學者,精通曆法數學。進拜太子太傅。朝廷大議,常有經典所疑,都請教於他。
闞棱,伏威邑人,唐朝猛將,戰功顯赫。
那
【姓氏起源】
春秋時,諸侯小國權國被楚國所滅,後來原權國人起義,楚武王為鎮壓權國人,把權人遷徙至那城,權國後裔中遂有以那為姓。
【名人】
那嵩,字維嶽,雲南元江軍民府人,傣族,明末清初官吏。對抗清兵,痛罵吳三桂,效忠明代永曆帝,戰敗後與子那煮、兄弟那華及家人登樓自焚。
簡
【姓氏起源】
春秋時,晉國大夫狐鞫居受封於續,其死後諡號為簡,史稱續簡伯,其後人遂有以簡為姓,或以續為姓,或以狐為姓等。
【名人】
簡雍,字憲和,三國時蜀國人。年少與劉備好,劉備圍攻成都時,他入城勸劉璋歸順,後被劉備拜為昭德將軍。
簡大獅,台灣省台北人,清朝末年台灣抗日民軍首領。在台北聚眾起義反抗日軍侵占台灣。
饒
【姓氏起源】
戰國時,長安君受趙封於饒,其子孫後代遂以饒為姓。二說源於戰國時齊有大夫受封於饒,他的子孫後代亦以饒為姓。
【名人】
饒魯,雙峰先生,江西餘幹人,宋代大學者。因品端學粹,潛心聖學,四方聘講者接踵而至。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饒介,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也稱醉翁,江西省臨川人,元代書法家。書跡有《雜詩帖》《琴珍帖》《仿四家書》等。
空
【姓氏起源】
古代有小國空國,居其地者稱空侯氏,其後代漸以空為姓。二說商代始祖契的後裔中有受封於空桐,其子孫遂以空桐為姓,後來又演化成空姓。
曾毋沙乜養鞠須豐巢關蒯相查後荊紅
曾
【姓氏起源】
源於以國名為姓。夏禹之後少康帝中興,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建鄫國,春秋時被莒國所滅。其子孫後將原國名鄫去掉偏旁邑,留曾字為姓。
【名人】
曾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人,孔子的弟子,世稱曾子。他繼承了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學說,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信,動靜言行必循於法。
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校勘過《說苑》《戰國策》《列女傳》《李太白集》等。他一生勤於整理古籍、編校史書,成就頗豐。
毋
【姓氏起源】
戰國時,齊宣王封其弟於毋邱,其子孫後代遂以毋為姓。
【名人】
毋昭裔,龍門人,後蜀時才子,學問廣博,通四書五經,著有《爾雅音略》。
毋製機,宋代蜀人,分別在兩座書院教書,人稱“平山先生”。
毋思義,明初蓬州人,洪武年間舉人。曆任襄陽、鳳陽教授。
沙
【姓氏起源】
炎帝時大臣夙沙氏,他的後代遂有以沙為姓者。二說源於春秋時,商紂王庶兄微子啟後裔中有受封於沙邑,其子孫後代遂以沙為姓。
【名人】
沙張白,原名一卿,字介臣,號定峰,江陰人。著有《定峰樂府》《定峰文選》《讀史大略》等。
乜
【姓氏起源】
源於以邑名為姓。春秋時,衛國有大夫受封於乜邑,其子孫後代遂以乜為姓。
【名人】
乜子兵,馮玉祥親將,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銜。曾參加台兒莊戰役,狙擊日本侵略者守將,為軍隊沿長江順利遷至西南作出貢獻。
養
【姓氏起源】
春秋時,吳國公子掩餘、燭庸出逃至楚國,受楚王封賞於養地,其後代遂以養為姓。二說源於神射手養由基之後。傳說他能百步穿楊,一箭能射七層鎧甲。
【名人】
養奮,字叔高,東漢鬱林人。博通古籍,品行端方,行為正直,以布衣舉方正(方正指漢代無須考試,被選舉的功名)。因其言直率,且切中時弊,時人稱之為名儒。
養由基,春秋時楚國名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當時,還有一個善射箭的人,名叫潘黨,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紅心。養由基對他說:“這還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子,才算差不多了。”潘黨不服,當即選定柳樹上的三片葉子,並標明號數,叫養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順序射去。養由基連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號葉,第二箭中二號葉,第三箭中三號葉,箭鏃全都正中葉心。這就是古代“百步穿楊”或“百發百中”成語典故的由來。
鞠
【姓氏起源】
後稷的孫子出生時,手心帶有菊形花紋,古代菊與鞠字相通,給他起名叫鞠陶,鞠陶後代遂以鞠字為姓。
【名人】
鞠武,戰國時燕太子丹的太傅,曾推薦荊軻給太子。
鞠嗣複,宋代為官,因他當官為民作主,後雖被農民義軍方臘俘獲,但免一死。
須
【姓氏起源】
伏羲氏的後裔東夷族首領太嗥,春秋時曾先後在濟水流域建立了須句、任、宿、顓臾等國,後來須句國人便以須句或須為姓。二說源於燕國的附庸小國密須國的公族後代。
【名人】
須無,漢初人,漢朝大臣。漢高祖劉邦立國初,須無因有功,受封為陸量侯,承襲封達四代。
須用綸,明朝萬曆年間進士,官至青州知府。為人公正,風氣凜然。兵餉告急,他不取民間錢財,裁撤雜費充作軍餉,時為百姓感激。
豐
【姓氏起源】
西周初,周文王滅崇侯虎的封國酆,並將其改作酆邑,封其弟於酆邑為酆侯,酆侯子孫後去偏旁邑作豊(豐)為姓。二說春秋時,鄭穆公有子名豐,其子孫後以豐為姓。
【名人】
豐幹,唐代高僧。居天台山國清寺,白天舂米供僧,夜晚則高屋吟詠。
巢
【姓氏起源】
遠古時巢居的發明者,教民構木做巢居,以樹為巢,住在樹上避免野獸侵襲,史稱有巢氏。夏禹王後封有巢氏後人建巢國,其國人後遂以巢為姓。
【名人】
巢猗,隋朝時國子助教,學者。著有《尚書義》《尚書音譯》等。
巢元方,隋唐年間西華人。官至太醫博士,業績卓著。他主持編纂整理中醫病因學巨著《諸病源候論》,永垂史冊。
關
【姓氏起源】
夏朝末年,賢臣龍逢受封於關邑,世稱關龍逢。時值夏桀荒淫暴虐,不理朝政。關龍逢因屢屢直諫觸怒夏桀,被囚禁殺死,其後代遂以關為姓。二源於以官職為姓,春秋周大夫尹喜在函穀關任關令,其後子孫遂有以關為姓。
【名人】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東漢時河東郡(現山西運城)人。軍事家、著名將領。三國時期著名人物之一,後世譽稱“武聖”。
關漢卿,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戲劇家。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為“元曲四大家”之首。
蒯
【姓氏起源】
春秋時衛靈公太子蒯聵,曾想殺靈公夫人南子,靈公知後大怒,蒯聵被迫逃到晉國。衛國內亂時,蒯聵伺機回國即位,是為衛莊公,其後裔子孫遂以蒯為姓。二說源於晉國大夫蒯得後代。
【名人】
蒯祥,明代營繕。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永樂至天順年間,舉凡內殿陵寢,都是他營繕的,皇帝稱其為“蒯魯班”。
蒯光典,清朝人,知識極為廣博,對古代文獻加以整理注說考證,深受學界好評。
相
【姓氏起源】
夏朝帝王相,立都城相裏,其後相裏的王族後裔遂以相為姓。二源於商朝君王河直甲,也曾居於相地,其後代亦有以相為姓。
【名人】
相威,元朝國王速渾察之子。聽讀經史,博學多聞。伐宋有功,授征西都元帥,拜江淮行省左丞相。
相世芳,明朝人。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刑部郎中。為人剛毅正直,知識淵博。嘉靖年間,因直言諫議,被戌延安13年始詔還,終無怨言。
查
【姓氏起源】
春秋時,齊頃公有子受封於檀邑,因“植”通“楂”,其後代子孫以楂為姓,後又演化去了木字旁改姓查。
【名人】
查升,字仲葦,號聲山,浙江省海寧人。清代書法家。康熙年間進士。著有《淡遠堂集》等。
查士標,安徽休寧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擅長畫山水,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一起被稱“海陽四家”。
查良鏞,著名武俠小說作家,筆名金庸,代表作《射雕英雄傳》等。
後
【姓氏起源】
源於東夷族首領太嗥裔孫後照之後,此後姓不同於後姓,後姓另有起源。
荊
【姓氏起源】
西周時,鬻熊立國荊山,建都丹陽,稱荊國,其子孫中遂有以荊為姓。荊國是楚國前身,故楚國也稱荊楚。
【名人】
荊軻,戰國末期衛國人,刺客。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獻燕國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行動失敗被殺。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擅畫山水,常攜帶筆墨,摹山中古鬆,畫雲中山頂。著有《筆法記》,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極有影響。
荊嗣,宋代名將,累立戰功。
紅
【姓氏起源】
楚王熊渠趁周夷王時王室衰微,遂起兵吞並其周圍小國,其子熊摯受封為鄂王。熊摯字紅,其後子孫中有以紅為姓。二源於漢高祖劉邦後代劉富曾受封地於紅,其子孫後代遂以封地紅為姓。
【名人】
紅娘,元代王實甫的元雜劇《西廂記》中的丫環名紅娘,因撮合張珙、鶯鶯成好事,性格活潑伶俐又助人為樂,受世人喜愛,後人因此稱媒人為紅娘。
紅軍友,明末農民起義初期首領之一。崇禎五年轉戰陝甘邊區,聲勢頗大。
遊竺權逯蓋益桓公萬俟司馬上官歐陽
遊
【姓氏起源】
春秋時,鄭穆公之子名偃,字子遊,其子孫後代遂有以遊為姓。二源於晉國桓、莊之族後裔有遊姓。
【名人】
遊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北宋學者、哲學家。師從理學家程頤,程門四大弟子之一。官至太學博士。與楊時初次拜見程頤時,程頤閉目而坐,二人站在門外久不離去,後來雪都下了一尺深。“程門立雪”典故由此而來。
遊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年間進士,為官清正廉潔,愛民如子。著有《駢語雕龍》等。
竺
【姓氏起源】
商朝末年,孤竹國被周武王滅後,孤竹國君之子伯夷、叔齊的後代中有以原國名中竹字為姓者,後有改竹為竺。二源於古代西域天竺國(印度古稱)僧徒進入中國後,多以竺為姓。
【名人】
竺法深,名潛,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人,晉代僧人。24歲時登壇講學,所講《正法華經》《大品般若經》,義理深奧,深入淺出,剖析明白,前來聽講者常濟濟一堂。
權
【姓氏起源】
商朝王武丁的裔孫受封於權(現湖北當陽),其後子孫遂以封地名權為姓。
【名人】
權會,字正理,北朝齊臣。家貧好學,精通史經。德高學博,拜師求學者甚多。
權皋,唐朝大臣,原隨從安祿山,後發覺安祿山謀反,就裝病攜親離職而去。後唐玄宗曾召他做監察禦史,權母重病,堅辭不受。時人佩服他對國貞,對母孝。諡號孝貞。
逯
【姓氏起源】
戰國時,秦國有大夫受封於逯邑,其後子孫遂以逯為姓。二源於楚國逯姓公族之後。
【名人】
逯中立,明朝文士,為人正直,因為打抱不平被朝廷貶官,時人皆稱其膽識過人。
蓋
【姓氏起源】
戰國時,齊國有大夫受封於蓋邑,其後子孫於是以蓋為姓。
【名人】
蓋延,東漢虎牙將軍。
蓋叫天,原名張英傑,號燕南,河北高陽人。京劇武生,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造型優美,講究表現氣質,有武戲文唱的蓋派藝術風格。代表劇目有《武鬆》《三岔口》《一箭仇》等。
【姓氏起源】
傳說上古有五行之官,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後土。句芒,主管樹木萬物生死,其後代以勾為姓,勾姓後又演化出句姓和鉤姓等。
【名人】
句克儉,宋代鄭縣人,曾任河中知府、寧州知府等,官至殿中侍禦史,以忠誠清廉聞名於時。
勾龍爽,又名句龍爽,四川人,宋代宮廷畫家。時人稱他所畫人物“其狀質野,有返樸之意”。
敖
【姓氏起源】
源於顓頊帝的老師名太敖,其子孫遂取敖為姓。二說源於春秋時,楚國稱被廢被殺但沒有諡號的國君為敖,他們的子孫後代亦有以敖為姓。
【名人】
敖山,字靜之,莘縣人。明朝大臣、數學家。明朝成化年間進士。詩才雄爽,文章豪放,與王越並稱江北二傑。晚年潛心研究數學,著有《石綾傳》《燦然稿》《先天手冊》等。
敖鯤,江西新喻人,明朝著名大臣。
融
【姓氏起源】
顓頊後代火正祝融,主管火事,祝融子孫後代中有以祝或融為姓。
冷
【姓氏起源】
黃帝的樂官名泠倫,也稱作伶倫,發明創定樂律,泠與伶通,故樂官、樂人後又稱做伶人。他們的後代遂有以泠或伶為姓。後泠姓又有演化成冷姓。
【名人】
冷謙,字啟敬,號龍陽子,明代武陵人。精通《易經》,上知天文地理,下知諸子百家。著有《琴聲十六法》,其畫常有名人題詩。
訾
【姓氏起源】
古時有小國訾陬國,居其國者遂取以訾陬為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訾陬氏人,後演化成訾姓。二說訾姓本為祭姓,祭姓後人認為姓“祭”不祥,遂取字形相近的訾為姓。
【名人】
訾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為人正直,知識淵博。範宣子曾與和大夫爭田,找到訾祏請教。他用自己的知識糾正對方的狡辯,範宣子采納了他的建議,增田於和大夫,兩人重歸於好。
訾順,西漢人,漢成帝時,因抓捕到謀反的人士而立功,被封為樓虛侯。
辛
【姓氏起源】
夏禹之子啟建立夏朝,其支庶子受封於莘,建莘國,也稱有辛國、有莘國。其後遂有以辛或莘為姓。
【名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因居稼軒,自號“稼軒居士”,南宋詞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稼軒長短句》。存詞600多首。
闞
【姓氏起源】
春秋時,齊國大夫止曾居於闞,人稱闞止,其後子孫遂以闞為姓。二說源於黃帝後裔南燕國王族中有受封於闞邑,其後以闞為姓。
【名人】
闞澤,字德潤。三國時吳國山陰人。少時家貧以幫人抄書為業,邊抄邊讀,究覽群籍。後成學者,精通曆法數學。進拜太子太傅。朝廷大議,常有經典所疑,都請教於他。
闞棱,伏威邑人,唐朝猛將,戰功顯赫。
那
【姓氏起源】
春秋時,諸侯小國權國被楚國所滅,後來原權國人起義,楚武王為鎮壓權國人,把權人遷徙至那城,權國後裔中遂有以那為姓。
【名人】
那嵩,字維嶽,雲南元江軍民府人,傣族,明末清初官吏。對抗清兵,痛罵吳三桂,效忠明代永曆帝,戰敗後與子那煮、兄弟那華及家人登樓自焚。
簡
【姓氏起源】
春秋時,晉國大夫狐鞫居受封於續,其死後諡號為簡,史稱續簡伯,其後人遂有以簡為姓,或以續為姓,或以狐為姓等。
【名人】
簡雍,字憲和,三國時蜀國人。年少與劉備好,劉備圍攻成都時,他入城勸劉璋歸順,後被劉備拜為昭德將軍。
簡大獅,台灣省台北人,清朝末年台灣抗日民軍首領。在台北聚眾起義反抗日軍侵占台灣。
饒
【姓氏起源】
戰國時,長安君受趙封於饒,其子孫後代遂以饒為姓。二說源於戰國時齊有大夫受封於饒,他的子孫後代亦以饒為姓。
【名人】
饒魯,雙峰先生,江西餘幹人,宋代大學者。因品端學粹,潛心聖學,四方聘講者接踵而至。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饒介,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也稱醉翁,江西省臨川人,元代書法家。書跡有《雜詩帖》《琴珍帖》《仿四家書》等。
空
【姓氏起源】
古代有小國空國,居其地者稱空侯氏,其後代漸以空為姓。二說商代始祖契的後裔中有受封於空桐,其子孫遂以空桐為姓,後來又演化成空姓。
曾毋沙乜養鞠須豐巢關蒯相查後荊紅
曾
【姓氏起源】
源於以國名為姓。夏禹之後少康帝中興,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建鄫國,春秋時被莒國所滅。其子孫後將原國名鄫去掉偏旁邑,留曾字為姓。
【名人】
曾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人,孔子的弟子,世稱曾子。他繼承了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學說,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信,動靜言行必循於法。
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校勘過《說苑》《戰國策》《列女傳》《李太白集》等。他一生勤於整理古籍、編校史書,成就頗豐。
毋
【姓氏起源】
戰國時,齊宣王封其弟於毋邱,其子孫後代遂以毋為姓。
【名人】
毋昭裔,龍門人,後蜀時才子,學問廣博,通四書五經,著有《爾雅音略》。
毋製機,宋代蜀人,分別在兩座書院教書,人稱“平山先生”。
毋思義,明初蓬州人,洪武年間舉人。曆任襄陽、鳳陽教授。
沙
【姓氏起源】
炎帝時大臣夙沙氏,他的後代遂有以沙為姓者。二說源於春秋時,商紂王庶兄微子啟後裔中有受封於沙邑,其子孫後代遂以沙為姓。
【名人】
沙張白,原名一卿,字介臣,號定峰,江陰人。著有《定峰樂府》《定峰文選》《讀史大略》等。
乜
【姓氏起源】
源於以邑名為姓。春秋時,衛國有大夫受封於乜邑,其子孫後代遂以乜為姓。
【名人】
乜子兵,馮玉祥親將,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銜。曾參加台兒莊戰役,狙擊日本侵略者守將,為軍隊沿長江順利遷至西南作出貢獻。
養
【姓氏起源】
春秋時,吳國公子掩餘、燭庸出逃至楚國,受楚王封賞於養地,其後代遂以養為姓。二說源於神射手養由基之後。傳說他能百步穿楊,一箭能射七層鎧甲。
【名人】
養奮,字叔高,東漢鬱林人。博通古籍,品行端方,行為正直,以布衣舉方正(方正指漢代無須考試,被選舉的功名)。因其言直率,且切中時弊,時人稱之為名儒。
養由基,春秋時楚國名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當時,還有一個善射箭的人,名叫潘黨,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紅心。養由基對他說:“這還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子,才算差不多了。”潘黨不服,當即選定柳樹上的三片葉子,並標明號數,叫養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順序射去。養由基連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號葉,第二箭中二號葉,第三箭中三號葉,箭鏃全都正中葉心。這就是古代“百步穿楊”或“百發百中”成語典故的由來。
鞠
【姓氏起源】
後稷的孫子出生時,手心帶有菊形花紋,古代菊與鞠字相通,給他起名叫鞠陶,鞠陶後代遂以鞠字為姓。
【名人】
鞠武,戰國時燕太子丹的太傅,曾推薦荊軻給太子。
鞠嗣複,宋代為官,因他當官為民作主,後雖被農民義軍方臘俘獲,但免一死。
須
【姓氏起源】
伏羲氏的後裔東夷族首領太嗥,春秋時曾先後在濟水流域建立了須句、任、宿、顓臾等國,後來須句國人便以須句或須為姓。二說源於燕國的附庸小國密須國的公族後代。
【名人】
須無,漢初人,漢朝大臣。漢高祖劉邦立國初,須無因有功,受封為陸量侯,承襲封達四代。
須用綸,明朝萬曆年間進士,官至青州知府。為人公正,風氣凜然。兵餉告急,他不取民間錢財,裁撤雜費充作軍餉,時為百姓感激。
豐
【姓氏起源】
西周初,周文王滅崇侯虎的封國酆,並將其改作酆邑,封其弟於酆邑為酆侯,酆侯子孫後去偏旁邑作豊(豐)為姓。二說春秋時,鄭穆公有子名豐,其子孫後以豐為姓。
【名人】
豐幹,唐代高僧。居天台山國清寺,白天舂米供僧,夜晚則高屋吟詠。
巢
【姓氏起源】
遠古時巢居的發明者,教民構木做巢居,以樹為巢,住在樹上避免野獸侵襲,史稱有巢氏。夏禹王後封有巢氏後人建巢國,其國人後遂以巢為姓。
【名人】
巢猗,隋朝時國子助教,學者。著有《尚書義》《尚書音譯》等。
巢元方,隋唐年間西華人。官至太醫博士,業績卓著。他主持編纂整理中醫病因學巨著《諸病源候論》,永垂史冊。
關
【姓氏起源】
夏朝末年,賢臣龍逢受封於關邑,世稱關龍逢。時值夏桀荒淫暴虐,不理朝政。關龍逢因屢屢直諫觸怒夏桀,被囚禁殺死,其後代遂以關為姓。二源於以官職為姓,春秋周大夫尹喜在函穀關任關令,其後子孫遂有以關為姓。
【名人】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東漢時河東郡(現山西運城)人。軍事家、著名將領。三國時期著名人物之一,後世譽稱“武聖”。
關漢卿,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戲劇家。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為“元曲四大家”之首。
蒯
【姓氏起源】
春秋時衛靈公太子蒯聵,曾想殺靈公夫人南子,靈公知後大怒,蒯聵被迫逃到晉國。衛國內亂時,蒯聵伺機回國即位,是為衛莊公,其後裔子孫遂以蒯為姓。二說源於晉國大夫蒯得後代。
【名人】
蒯祥,明代營繕。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永樂至天順年間,舉凡內殿陵寢,都是他營繕的,皇帝稱其為“蒯魯班”。
蒯光典,清朝人,知識極為廣博,對古代文獻加以整理注說考證,深受學界好評。
相
【姓氏起源】
夏朝帝王相,立都城相裏,其後相裏的王族後裔遂以相為姓。二源於商朝君王河直甲,也曾居於相地,其後代亦有以相為姓。
【名人】
相威,元朝國王速渾察之子。聽讀經史,博學多聞。伐宋有功,授征西都元帥,拜江淮行省左丞相。
相世芳,明朝人。正德年間進士,曾任刑部郎中。為人剛毅正直,知識淵博。嘉靖年間,因直言諫議,被戌延安13年始詔還,終無怨言。
查
【姓氏起源】
春秋時,齊頃公有子受封於檀邑,因“植”通“楂”,其後代子孫以楂為姓,後又演化去了木字旁改姓查。
【名人】
查升,字仲葦,號聲山,浙江省海寧人。清代書法家。康熙年間進士。著有《淡遠堂集》等。
查士標,安徽休寧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擅長畫山水,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一起被稱“海陽四家”。
查良鏞,著名武俠小說作家,筆名金庸,代表作《射雕英雄傳》等。
後
【姓氏起源】
源於東夷族首領太嗥裔孫後照之後,此後姓不同於後姓,後姓另有起源。
荊
【姓氏起源】
西周時,鬻熊立國荊山,建都丹陽,稱荊國,其子孫中遂有以荊為姓。荊國是楚國前身,故楚國也稱荊楚。
【名人】
荊軻,戰國末期衛國人,刺客。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獻燕國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行動失敗被殺。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擅畫山水,常攜帶筆墨,摹山中古鬆,畫雲中山頂。著有《筆法記》,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極有影響。
荊嗣,宋代名將,累立戰功。
紅
【姓氏起源】
楚王熊渠趁周夷王時王室衰微,遂起兵吞並其周圍小國,其子熊摯受封為鄂王。熊摯字紅,其後子孫中有以紅為姓。二源於漢高祖劉邦後代劉富曾受封地於紅,其子孫後代遂以封地紅為姓。
【名人】
紅娘,元代王實甫的元雜劇《西廂記》中的丫環名紅娘,因撮合張珙、鶯鶯成好事,性格活潑伶俐又助人為樂,受世人喜愛,後人因此稱媒人為紅娘。
紅軍友,明末農民起義初期首領之一。崇禎五年轉戰陝甘邊區,聲勢頗大。
遊竺權逯蓋益桓公萬俟司馬上官歐陽
遊
【姓氏起源】
春秋時,鄭穆公之子名偃,字子遊,其子孫後代遂有以遊為姓。二源於晉國桓、莊之族後裔有遊姓。
【名人】
遊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北宋學者、哲學家。師從理學家程頤,程門四大弟子之一。官至太學博士。與楊時初次拜見程頤時,程頤閉目而坐,二人站在門外久不離去,後來雪都下了一尺深。“程門立雪”典故由此而來。
遊日章,明代廉州知府。嘉靖年間進士,為官清正廉潔,愛民如子。著有《駢語雕龍》等。
竺
【姓氏起源】
商朝末年,孤竹國被周武王滅後,孤竹國君之子伯夷、叔齊的後代中有以原國名中竹字為姓者,後有改竹為竺。二源於古代西域天竺國(印度古稱)僧徒進入中國後,多以竺為姓。
【名人】
竺法深,名潛,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人,晉代僧人。24歲時登壇講學,所講《正法華經》《大品般若經》,義理深奧,深入淺出,剖析明白,前來聽講者常濟濟一堂。
權
【姓氏起源】
商朝王武丁的裔孫受封於權(現湖北當陽),其後子孫遂以封地名權為姓。
【名人】
權會,字正理,北朝齊臣。家貧好學,精通史經。德高學博,拜師求學者甚多。
權皋,唐朝大臣,原隨從安祿山,後發覺安祿山謀反,就裝病攜親離職而去。後唐玄宗曾召他做監察禦史,權母重病,堅辭不受。時人佩服他對國貞,對母孝。諡號孝貞。
逯
【姓氏起源】
戰國時,秦國有大夫受封於逯邑,其後子孫遂以逯為姓。二源於楚國逯姓公族之後。
【名人】
逯中立,明朝文士,為人正直,因為打抱不平被朝廷貶官,時人皆稱其膽識過人。
蓋
【姓氏起源】
戰國時,齊國有大夫受封於蓋邑,其後子孫於是以蓋為姓。
【名人】
蓋延,東漢虎牙將軍。
蓋叫天,原名張英傑,號燕南,河北高陽人。京劇武生,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造型優美,講究表現氣質,有武戲文唱的蓋派藝術風格。代表劇目有《武鬆》《三岔口》《一箭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