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要術》乃看守者一脈代代相傳的無上道書,此書最重精神修煉,一旦練成便可凝聚元神,更有諸般妙用難以盡述!
《太平要術》又分天、地、人三卷,每一卷盡皆蘊含無盡妙用。
天之卷,為天象之卷,其中所載盡是天文星象之理、風雲變幻之律,練到極致可觀天象而知未來,引風雲而亂氣象。
地之卷,為地勢之卷,其中所載皆為山川地脈之變、陰陽鬼神之學,練到極致可舉手間而變地勢,招鬼神而為己用。
人之卷,為人道之卷,其中所載唯有元神修煉之法,如操控天雷、駕馭四靈之類的手段,都不過隻是元神修煉的附屬品而已。
而在《太平要術》人之卷之中便記載有一種元神傳音之法,能夠通過元神之力將心中所想傳送到另一個人的心中,縱使對方相距千裏卻仍能如同當麵所言。
隻不過這種秘法如此便捷的背後,所需要消耗的元神之力也是十分驚人,縱使是已經將人之卷修煉到十分高深境地的張角,輕易也不敢動用元神傳音,不過如果是死前的話,也就無所謂消耗不消耗的了。
沉默片刻之後,趙紫龍轉而問出了他的第二個問題:“據我猜測,張角三兄弟創立太平道的初衷應該並非是為了推翻漢室,那麽在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才令三人改變了初衷,並且掀起了黃巾之亂呢?”
張晟目光複雜的看了趙紫龍一眼,而後歎道:“唉,這一切都還要從三年之前開始說起……”
“三年前?!”趙紫龍眉頭一挑,轉頭與梅映霜對視一眼。
如果他們沒有記錯的話,童淵與南華老仙斷了書信往來的時間應該也是在三年前,這讓兩人心中不禁好奇,三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是讓南華老仙再無蹤跡,更是令張角毅然決然走上推翻大漢王朝的不歸之路!
“不錯,正是三年前!”張晟微微點頭,麵露回憶之色,緩緩說道:“三年前的某一天,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公突然找到父親,師公稱他算到數十年後將會有一場天地大劫降臨人間,而大劫的源頭便是由我們一脈世代看守的妖狐妲己,他讓父親早做準備,並設法通知朝廷知曉,然後便不知所蹤了。”
“數十年後……”趙紫龍眼中劃過一抹精光,南華老仙找到童淵的時候,隻是說他算到將有一場天地大劫,卻並未說出大概的時間,雖不排除是童淵遺漏了這些細節,但趙紫龍更傾向於這幾年南華老仙一直在默默推算天地大劫之事,並且隱隱算到了其發生的時間。
已經沉浸在回憶之中的張晟可不管趙紫龍心中的想法,自顧自的講述道:“父親大驚之下自是不敢有絲毫大意,於是他親自趕赴洛陽,欲向劉宏陳述厲害,並請朝廷早做準備……”
聽到這裏,再一聯想如今掌管朝廷的那些人的嘴臉,趙紫龍心中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之後發生的事情。
果然張晟這便麵色憤憤的講述道:“不想父親進京之後先是被大將軍何進拒之門外,又被十常侍索要巨額‘引薦費’,當父親好不容易見到了劉宏,並向他陳述厲害之後,劉宏卻是嘲笑父親修道修傻了,更是命人將父親驅趕出宮,並下旨讓他今生不得再踏入洛陽一步……”
微微一頓,張晟繼而歎道:“父親此行大受打擊,回家之後便把自己關在屋中整整一個月,一個月後父親忽然明悟‘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之理,因此父親便開始自稱‘大賢良師’,暗中整合太平道的人力,設立三十六方渠帥,決心憑借一己之力推翻這個已經腐朽的大漢王朝,從廢墟之上建立起一個強盛的新王朝,集合天下人之力去麵對數十年後將會降臨的天地大劫!”
趙紫龍接口道:“但是張角失敗了!”
張晟沉聲說道:“是的,父親失敗了,雖然在開始的那段時期,各路黃巾軍一路高唱凱歌,但父親卻敏銳的發現了天下民心仍屬大漢,大漢氣數未盡,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被徹底推翻,再加上皇甫嵩、朱儁、盧植等朝中老將與一眾無雙武將和義軍紛紛參戰,令局勢一點一點向著對黃巾軍不利的方向傾斜,自知失敗已是在所難免的父親心中默默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心以自己的性命耗盡大漢王朝的氣數,為已經開始展現鋒芒的三條亂世之龍鋪平道路,令那亂世提前降臨!”
趙紫龍麵露若有所思之色,他心知張角所言的‘三條亂世之龍’,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劉備、曹操和孫堅三人,如此說來張角的《太平要術》天之卷恐怕也已經練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
張晟緩緩閉上雙眼,似是不想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但他口中仍是緩緩說道:“廣宗之戰持續了十五日,而在第十五日的決戰之期,也就是你參戰的那一天之前的夜晚,心知一切即將終結的父親突然心血來潮卜了一卦,卦象顯示原本必定給世間帶來無盡死亡的天地大劫竟是忽然出現一線生機,而這一線生機卻將應驗在他的死亡之上!”
“指的就是我麽?”趙紫龍頓時恍然,難怪張角明明死在自己手中,但他卻仍在死前以元神傳音張晟和張寧,讓他們把三卷《太平要術》和封印玉玨交給自己,原來其中的關鍵竟在此處!
“就是你,趙雲趙子龍!”張晟抬手指著趙紫龍,無比悲憤說道:“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麽明明與你有著殺父之仇,如今卻仍要忍著心中的哀傷與殺意,在這裏對你講述這些令我不願意回憶的往事,隻因為你是被父親寄予厚望,甘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成全的救世之龍!”
張晟越說越是悲憤,他仿佛要將心中的悲傷全部釋放出來,指著趙紫龍怒喝道:“隻為了天地大劫之中的那一絲希望,父親就毫不猶豫的獻出了自己的性命,我沒有父親那麽偉大的心胸,如果可以的話我恨不得現在就讓這百萬黑山軍一擁而上,將你亂刀分屍,但我不會這麽做,因為你……是父親心中最後的希望!”
良久之後,張晟終於逐漸從悲憤之中平複過來,重新恢複那種麵無表情的無喜無悲之色,淡淡的說道:“你還有什麽問題要問麽?”
趙紫龍並未繼續詢問,而是在心中默默整理了一下他如今所已知的那些情報,並將之梳理成一條前後關聯的故事線。
首先是千年之前妖魔亂世,仙人太公望自天界降世,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並將妖狐妲己封印在人間與天界之間的縫隙之中,留下看守者一脈世代守護結界以及三塊與封印息息相關的玉玨。
後來在春秋戰國之時,其中一塊玉玨被毀,致使原本完整的封印出現破綻,看守者一脈不得不常駐封印,斬殺自封印裂隙之中逃竄而出,由妖狐妲己魔氣衍生而出的妖魔。
又在大約十年之前,南華老仙算到未來將有一場天地大劫,而這場天地大劫的根源卻是源自於仍被封印的妖狐妲己,未免封印有失,南華老仙秉持著‘不能把雞蛋裝到一個籃子裏’的想法,將兩塊封印玉玨的其中一塊交給了‘槍神’童淵,直接導致了童淵隱居常山。
大約在三年之前,南華老仙終於算到天地大劫的時間,雖然他算出的仍是‘數十年後’這種模糊的數字,但相較於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情況已經好了無數倍。
但是在將事情交代給值得信賴的弟子張角之後,南華老仙卻是恍若人間蒸發了一般,就連與童淵的書信往來都徹底斷絕……
一念至此,趙紫龍當即問道:“你是否知道南華老仙是因何失蹤的?”
“這……我卻是不甚清楚……”張晟搖了搖頭,但他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麽,猶豫片刻之後並不確定的說道:“父親曾經試圖追查過師公的下落,但種種跡象表明師公的突然失蹤,應該是與我們一脈世代看守的那道結界有關,不過這畢竟隻是一個猜測,便是父親也未曾證實過……”
張晟這話倒是給趙紫龍提了個醒,按理來說看守者一脈不是應該常駐結界,以免妖魔外泄為禍人間嗎?那麽先是南華老仙神秘失蹤,後有張角掀起黃巾之亂,如今的張晟又是百萬黑山軍的真正主事者,但他們貌似正在與他們的本職工作漸行漸遠……
忽然,一個大膽的猜測浮現於趙紫龍的心中,他當即起身走到書房之外,借著天邊逐漸升起的陽光掃視整座黑山的山脈地形。
良久之後,趙紫龍終於走回書房之中,無比嚴肅的問道:“妖狐的封印究竟在哪裏?!”
“你果然猜到了!”張晟臉上終於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抬手一指他們腳下的大地道:“封印了那隻妖狐妲己的封印共分兩部分,分別存在於天界與人間兩處,而人間的那一部分封印……就在我們腳下的黑山之中!”
《太平要術》又分天、地、人三卷,每一卷盡皆蘊含無盡妙用。
天之卷,為天象之卷,其中所載盡是天文星象之理、風雲變幻之律,練到極致可觀天象而知未來,引風雲而亂氣象。
地之卷,為地勢之卷,其中所載皆為山川地脈之變、陰陽鬼神之學,練到極致可舉手間而變地勢,招鬼神而為己用。
人之卷,為人道之卷,其中所載唯有元神修煉之法,如操控天雷、駕馭四靈之類的手段,都不過隻是元神修煉的附屬品而已。
而在《太平要術》人之卷之中便記載有一種元神傳音之法,能夠通過元神之力將心中所想傳送到另一個人的心中,縱使對方相距千裏卻仍能如同當麵所言。
隻不過這種秘法如此便捷的背後,所需要消耗的元神之力也是十分驚人,縱使是已經將人之卷修煉到十分高深境地的張角,輕易也不敢動用元神傳音,不過如果是死前的話,也就無所謂消耗不消耗的了。
沉默片刻之後,趙紫龍轉而問出了他的第二個問題:“據我猜測,張角三兄弟創立太平道的初衷應該並非是為了推翻漢室,那麽在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才令三人改變了初衷,並且掀起了黃巾之亂呢?”
張晟目光複雜的看了趙紫龍一眼,而後歎道:“唉,這一切都還要從三年之前開始說起……”
“三年前?!”趙紫龍眉頭一挑,轉頭與梅映霜對視一眼。
如果他們沒有記錯的話,童淵與南華老仙斷了書信往來的時間應該也是在三年前,這讓兩人心中不禁好奇,三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竟是讓南華老仙再無蹤跡,更是令張角毅然決然走上推翻大漢王朝的不歸之路!
“不錯,正是三年前!”張晟微微點頭,麵露回憶之色,緩緩說道:“三年前的某一天,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公突然找到父親,師公稱他算到數十年後將會有一場天地大劫降臨人間,而大劫的源頭便是由我們一脈世代看守的妖狐妲己,他讓父親早做準備,並設法通知朝廷知曉,然後便不知所蹤了。”
“數十年後……”趙紫龍眼中劃過一抹精光,南華老仙找到童淵的時候,隻是說他算到將有一場天地大劫,卻並未說出大概的時間,雖不排除是童淵遺漏了這些細節,但趙紫龍更傾向於這幾年南華老仙一直在默默推算天地大劫之事,並且隱隱算到了其發生的時間。
已經沉浸在回憶之中的張晟可不管趙紫龍心中的想法,自顧自的講述道:“父親大驚之下自是不敢有絲毫大意,於是他親自趕赴洛陽,欲向劉宏陳述厲害,並請朝廷早做準備……”
聽到這裏,再一聯想如今掌管朝廷的那些人的嘴臉,趙紫龍心中其實已經隱隱猜到之後發生的事情。
果然張晟這便麵色憤憤的講述道:“不想父親進京之後先是被大將軍何進拒之門外,又被十常侍索要巨額‘引薦費’,當父親好不容易見到了劉宏,並向他陳述厲害之後,劉宏卻是嘲笑父親修道修傻了,更是命人將父親驅趕出宮,並下旨讓他今生不得再踏入洛陽一步……”
微微一頓,張晟繼而歎道:“父親此行大受打擊,回家之後便把自己關在屋中整整一個月,一個月後父親忽然明悟‘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之理,因此父親便開始自稱‘大賢良師’,暗中整合太平道的人力,設立三十六方渠帥,決心憑借一己之力推翻這個已經腐朽的大漢王朝,從廢墟之上建立起一個強盛的新王朝,集合天下人之力去麵對數十年後將會降臨的天地大劫!”
趙紫龍接口道:“但是張角失敗了!”
張晟沉聲說道:“是的,父親失敗了,雖然在開始的那段時期,各路黃巾軍一路高唱凱歌,但父親卻敏銳的發現了天下民心仍屬大漢,大漢氣數未盡,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被徹底推翻,再加上皇甫嵩、朱儁、盧植等朝中老將與一眾無雙武將和義軍紛紛參戰,令局勢一點一點向著對黃巾軍不利的方向傾斜,自知失敗已是在所難免的父親心中默默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決心以自己的性命耗盡大漢王朝的氣數,為已經開始展現鋒芒的三條亂世之龍鋪平道路,令那亂世提前降臨!”
趙紫龍麵露若有所思之色,他心知張角所言的‘三條亂世之龍’,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劉備、曹操和孫堅三人,如此說來張角的《太平要術》天之卷恐怕也已經練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
張晟緩緩閉上雙眼,似是不想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但他口中仍是緩緩說道:“廣宗之戰持續了十五日,而在第十五日的決戰之期,也就是你參戰的那一天之前的夜晚,心知一切即將終結的父親突然心血來潮卜了一卦,卦象顯示原本必定給世間帶來無盡死亡的天地大劫竟是忽然出現一線生機,而這一線生機卻將應驗在他的死亡之上!”
“指的就是我麽?”趙紫龍頓時恍然,難怪張角明明死在自己手中,但他卻仍在死前以元神傳音張晟和張寧,讓他們把三卷《太平要術》和封印玉玨交給自己,原來其中的關鍵竟在此處!
“就是你,趙雲趙子龍!”張晟抬手指著趙紫龍,無比悲憤說道:“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麽明明與你有著殺父之仇,如今卻仍要忍著心中的哀傷與殺意,在這裏對你講述這些令我不願意回憶的往事,隻因為你是被父親寄予厚望,甘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成全的救世之龍!”
張晟越說越是悲憤,他仿佛要將心中的悲傷全部釋放出來,指著趙紫龍怒喝道:“隻為了天地大劫之中的那一絲希望,父親就毫不猶豫的獻出了自己的性命,我沒有父親那麽偉大的心胸,如果可以的話我恨不得現在就讓這百萬黑山軍一擁而上,將你亂刀分屍,但我不會這麽做,因為你……是父親心中最後的希望!”
良久之後,張晟終於逐漸從悲憤之中平複過來,重新恢複那種麵無表情的無喜無悲之色,淡淡的說道:“你還有什麽問題要問麽?”
趙紫龍並未繼續詢問,而是在心中默默整理了一下他如今所已知的那些情報,並將之梳理成一條前後關聯的故事線。
首先是千年之前妖魔亂世,仙人太公望自天界降世,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並將妖狐妲己封印在人間與天界之間的縫隙之中,留下看守者一脈世代守護結界以及三塊與封印息息相關的玉玨。
後來在春秋戰國之時,其中一塊玉玨被毀,致使原本完整的封印出現破綻,看守者一脈不得不常駐封印,斬殺自封印裂隙之中逃竄而出,由妖狐妲己魔氣衍生而出的妖魔。
又在大約十年之前,南華老仙算到未來將有一場天地大劫,而這場天地大劫的根源卻是源自於仍被封印的妖狐妲己,未免封印有失,南華老仙秉持著‘不能把雞蛋裝到一個籃子裏’的想法,將兩塊封印玉玨的其中一塊交給了‘槍神’童淵,直接導致了童淵隱居常山。
大約在三年之前,南華老仙終於算到天地大劫的時間,雖然他算出的仍是‘數十年後’這種模糊的數字,但相較於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情況已經好了無數倍。
但是在將事情交代給值得信賴的弟子張角之後,南華老仙卻是恍若人間蒸發了一般,就連與童淵的書信往來都徹底斷絕……
一念至此,趙紫龍當即問道:“你是否知道南華老仙是因何失蹤的?”
“這……我卻是不甚清楚……”張晟搖了搖頭,但他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麽,猶豫片刻之後並不確定的說道:“父親曾經試圖追查過師公的下落,但種種跡象表明師公的突然失蹤,應該是與我們一脈世代看守的那道結界有關,不過這畢竟隻是一個猜測,便是父親也未曾證實過……”
張晟這話倒是給趙紫龍提了個醒,按理來說看守者一脈不是應該常駐結界,以免妖魔外泄為禍人間嗎?那麽先是南華老仙神秘失蹤,後有張角掀起黃巾之亂,如今的張晟又是百萬黑山軍的真正主事者,但他們貌似正在與他們的本職工作漸行漸遠……
忽然,一個大膽的猜測浮現於趙紫龍的心中,他當即起身走到書房之外,借著天邊逐漸升起的陽光掃視整座黑山的山脈地形。
良久之後,趙紫龍終於走回書房之中,無比嚴肅的問道:“妖狐的封印究竟在哪裏?!”
“你果然猜到了!”張晟臉上終於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抬手一指他們腳下的大地道:“封印了那隻妖狐妲己的封印共分兩部分,分別存在於天界與人間兩處,而人間的那一部分封印……就在我們腳下的黑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