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米亞斯少將最後的講解,馬布恩還是無法明白,曆史潮流怎麽可能會倒退到原始社會。
要麽前行,要麽滅亡,怎麽可能倒退呢?
馬布恩沒有能夠明白,他不知道除了前進與滅亡,還有一條生存,就是後退!
而米亞斯少將所預料的到事情,也被另一個極具軍事天賦的將軍所看破,他就是原來的挪威海戰區司令員希塔良將軍。
時間逐漸地推移,曾經挪威海戰區司令員希塔良的遠征戰場,已經取得了明顯戰果。
自從離開歐洲戰場,他所帶領的部隊通過激烈的海戰,成功打敗冰島的地方性小軍團,占領了全島,並且以冰島為基地,開始試圖占領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的全年平均氣溫低於零下,中部地區更是達到了零下七十多度的最低溫度。而希塔良想要占領的隻是南部居民居住的主要城市——戈特霍布。很快,為了盡早地進入北美地戰區的戰場,希塔良將軍發動了突襲戰,以最快的速度攻占了戈特霍布。
而在離開冰島之後,希塔良將軍從自己的五十團內,挑出了一個上校,帶領一個團的兵力,管理這個地區。這個人就是後來被稱為冰島之神的著名上將——昆德拉。
占領戈特霍布之後,希塔良發現這個滿天飛雪的地方,人口極少,整個戈特霍布的人口也隻有一萬人不到。可用的勞動力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作為攻占北美洲的戰區的後勤處,肯定是不行的。
而冰島離北美大陸過遠,所以,希塔良將軍決定攻占北美東部的巴芬島作為後勤基地。
然而,巴芬島已經到了北美軍團的管轄範圍內,不僅在島上有一個旅的兵力,而且與北美大陸一衣帶水,很容易得到大陸的及時支援。
希塔良將軍從當地的一萬人人當中,挑出了近兩千的強壯男人,組成了一個編外加強團,隨同出戰,全力攻打巴芬島。
巴芬島戰役是傳回國內的第一場大型殲滅戰,希塔良將軍運用了他十分擅長的速度戰,指派了一個團的兵力,坐船繞到了巴芬島地西側,然後從正麵發動了全麵進攻。
由於西部一個團地阻撓,從北美洲大陸想要過來支援巴芬島地軍隊一時受阻,而正麵一方,希塔良將軍四十多個團發動全麵進攻,一天之內便全殲巴芬島所有駐兵。
對於所有投降的巴芬島士兵,希塔良將軍下令全部殺死,並且全麵防守巴芬島。
這個三大遠征軍出征以來,第一個發回到軍區總部的捷報。
與此同時,原來的中東戰區司令員巴納巴斯將軍帶領軍隊已經成功進入到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古唐朝龍虎軍團、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的三國交界處——克什米爾。
但迫於古唐朝龍虎軍團的大軍壓力,巴納巴斯將軍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攻打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況且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這就導致於巴納巴斯將軍在這個克什米爾地區,進退兩難。
雖然早在遠征前,巴納巴斯將軍就已經知道這次的遠征任務是怎麽也無法完成得了的,可是,巴納巴斯將軍為了報答漢莫拉比大元帥當年的收養之恩,卻又不得不帶兵遠征,完成漢莫拉比大元帥的遺願。
雖然說,巴納巴斯將軍的遠征沒有任何進展,但他的軍隊駐紮克什米爾,成功吸引了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與古唐朝龍虎軍團的注意力,不僅達到了東部防守的作用,也成功為馬布恩大元帥調整國內一切事宜,適應元帥一職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再說到原來的地中海戰區的司令員埃朗格將軍,他所要麵對的是不僅地域廣闊的整個非洲大陸,更是要與實力也非常強大的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作戰。想要攻打整個非洲,必須要從整個地中海入手。而且,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與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地理分界線正是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軍區總部也正是在開羅,這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蘇伊士運河的附近,以至於防守這裏的兵力十分之多。
自從馬布恩就任大元帥以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進攻就沒有停止過,由於非洲大軍與歐洲以及中東的複雜地形,所以防守十分困難,巴納巴斯將軍走後,防守的任務全部丟給了埃朗格將軍。
果然,在巴納巴斯將軍走後,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調動了上百個團的兵力,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地中海沿岸,發動了對整個歐洲地中海地區的進攻。
當時的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內部正在實行新政,埃朗格將軍被任命為非洲大陸的遠征軍。
然而,還沒有開赴戰場,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人就自己打了過來,以至於,馬布恩上任以來,一直在防守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進攻。
馬布恩發現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便找來地圖仔細研究,他在觀察了地形之後發現,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北部地中海沿岸,中部地區相對薄弱。於是馬布恩想到了“圍點打援”的戰術。
馬布恩下令提出,埃朗格將軍帶領自己的所有部隊,駐紮阿拉伯半島的西南角軍事重鎮——薩那。
在薩那可以直接越過紅海,攻打非洲大陸東部的重要軍事重鎮——埃塞俄比亞。
這樣一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兵力必定會回防,救援埃塞俄比亞。
這個時候,原來駐紮在地中海沿岸的各個大校,就可以進行反擊。
這個提議發到埃朗格將軍那裏時,埃朗格將軍立馬表示對馬布恩大元帥方案的讚同。
埃朗格將軍得到回應後,立馬帶兵前往薩那,幾天後,埃朗格成功駐紮薩那,他預計到,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一定會從軍區總部開羅派兵支援埃塞俄比亞,所以,安排了十個團的兵力,立馬通過曼德海峽,占領了吉布提。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沒想到埃朗格會突然放棄防守,轉而進攻自己的東部,立馬派兵前往支援。
有了吉布提為跳板,埃朗格將軍讓所有的士兵越過曼德海峽,進攻埃塞俄比亞。而在吉布提原有的團地剩餘兵力,直接沿著紅海沿岸,向北前行。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得知埃朗格將軍的士兵在攻打埃塞比亞,立馬組織了大量兵力回守,由於埃塞爾比亞是東部重鎮,兵力相當充足,僅僅靠埃朗格的手下的人數,一時半會兒很難拿下,就算能拿下,也很難守住。況且埃塞爾比亞的周邊城市的軍隊也在迅速靠攏。
埃朗格對埃塞俄比亞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隻不過是為了吸引開羅守軍的注意力。
當開羅守軍前往埃塞俄比亞支援時,必定沿著紅海的路線趕來支援,而在必經之路上,埃朗格早已經安排十個團的兵力。
當開羅守軍前來支援之時,果不其然掉進了埃朗格將軍設計好地陷阱。開羅守軍遭到了伏擊,而此時正在進攻埃塞俄比亞的其他部隊,埃朗格隻留下一個大校洋裝繼續進攻,而其他人全部停止進攻,反向攻打前來支援的開羅守軍。
在兩麵的攻擊下,開羅守軍被打得猝不及防,四處逃散。
就這樣,埃朗格將軍成功運用了“圍點打援”,重創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並且退守吉布提,成為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身體裏的一顆釘子。
隻要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想要進攻地中海沿岸地區,埃朗格將軍就立馬發動對非洲大陸中部地區的進攻。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想要除去身體這顆釘子,卻發現這顆釘子自己會走。
每當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發兵攻打吉布提時,就要發動上百團的兵力才能夠完全擊破埃朗格的軍隊。而一當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大軍壓境,埃朗格將軍就將部隊撤出吉布提,越過曼德海峽,回到薩那。
本以為收回吉布提之後,就可以安心的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萬萬沒想到,隻要大軍一走,埃朗格就派兵重新攻打吉布提。
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複了很多次,導致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再也沒有覬覦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想法了。
馬布恩這招“圍點打援”使得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在後來的十多年內,再也無暇顧及地中海沿岸地區,也為馬布恩發現內部實力,提供了一個安逸的環境。
然而,就在這一場經典戰役不久,從東部的克什米爾傳來一個悲痛的消息——巴納巴斯將軍因病去世。
這一消息一出,古唐朝龍虎軍團聯合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發動進攻。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的遠征軍節節敗退,不得不退守到伊斯蘭堡。
遠征軍失去將軍,一時群龍無首,巴納巴斯手下的幾位中將為爭奪兵權而發生內亂。馬布恩還沒有來得及感懷,就要立馬派人前往東部戰場,平息這場內亂,並且立馬組織好防守。
由於四方征戰,自己又剛剛就任,馬布恩突然發現,找不到一個德高望重的人選,去安定這次的東部幾個中將的內亂。
要麽前行,要麽滅亡,怎麽可能倒退呢?
馬布恩沒有能夠明白,他不知道除了前進與滅亡,還有一條生存,就是後退!
而米亞斯少將所預料的到事情,也被另一個極具軍事天賦的將軍所看破,他就是原來的挪威海戰區司令員希塔良將軍。
時間逐漸地推移,曾經挪威海戰區司令員希塔良的遠征戰場,已經取得了明顯戰果。
自從離開歐洲戰場,他所帶領的部隊通過激烈的海戰,成功打敗冰島的地方性小軍團,占領了全島,並且以冰島為基地,開始試圖占領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的全年平均氣溫低於零下,中部地區更是達到了零下七十多度的最低溫度。而希塔良想要占領的隻是南部居民居住的主要城市——戈特霍布。很快,為了盡早地進入北美地戰區的戰場,希塔良將軍發動了突襲戰,以最快的速度攻占了戈特霍布。
而在離開冰島之後,希塔良將軍從自己的五十團內,挑出了一個上校,帶領一個團的兵力,管理這個地區。這個人就是後來被稱為冰島之神的著名上將——昆德拉。
占領戈特霍布之後,希塔良發現這個滿天飛雪的地方,人口極少,整個戈特霍布的人口也隻有一萬人不到。可用的勞動力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作為攻占北美洲的戰區的後勤處,肯定是不行的。
而冰島離北美大陸過遠,所以,希塔良將軍決定攻占北美東部的巴芬島作為後勤基地。
然而,巴芬島已經到了北美軍團的管轄範圍內,不僅在島上有一個旅的兵力,而且與北美大陸一衣帶水,很容易得到大陸的及時支援。
希塔良將軍從當地的一萬人人當中,挑出了近兩千的強壯男人,組成了一個編外加強團,隨同出戰,全力攻打巴芬島。
巴芬島戰役是傳回國內的第一場大型殲滅戰,希塔良將軍運用了他十分擅長的速度戰,指派了一個團的兵力,坐船繞到了巴芬島地西側,然後從正麵發動了全麵進攻。
由於西部一個團地阻撓,從北美洲大陸想要過來支援巴芬島地軍隊一時受阻,而正麵一方,希塔良將軍四十多個團發動全麵進攻,一天之內便全殲巴芬島所有駐兵。
對於所有投降的巴芬島士兵,希塔良將軍下令全部殺死,並且全麵防守巴芬島。
這個三大遠征軍出征以來,第一個發回到軍區總部的捷報。
與此同時,原來的中東戰區司令員巴納巴斯將軍帶領軍隊已經成功進入到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古唐朝龍虎軍團、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的三國交界處——克什米爾。
但迫於古唐朝龍虎軍團的大軍壓力,巴納巴斯將軍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攻打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況且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這就導致於巴納巴斯將軍在這個克什米爾地區,進退兩難。
雖然早在遠征前,巴納巴斯將軍就已經知道這次的遠征任務是怎麽也無法完成得了的,可是,巴納巴斯將軍為了報答漢莫拉比大元帥當年的收養之恩,卻又不得不帶兵遠征,完成漢莫拉比大元帥的遺願。
雖然說,巴納巴斯將軍的遠征沒有任何進展,但他的軍隊駐紮克什米爾,成功吸引了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與古唐朝龍虎軍團的注意力,不僅達到了東部防守的作用,也成功為馬布恩大元帥調整國內一切事宜,適應元帥一職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再說到原來的地中海戰區的司令員埃朗格將軍,他所要麵對的是不僅地域廣闊的整個非洲大陸,更是要與實力也非常強大的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作戰。想要攻打整個非洲,必須要從整個地中海入手。而且,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與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地理分界線正是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軍區總部也正是在開羅,這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蘇伊士運河的附近,以至於防守這裏的兵力十分之多。
自從馬布恩就任大元帥以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進攻就沒有停止過,由於非洲大軍與歐洲以及中東的複雜地形,所以防守十分困難,巴納巴斯將軍走後,防守的任務全部丟給了埃朗格將軍。
果然,在巴納巴斯將軍走後,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調動了上百個團的兵力,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地中海沿岸,發動了對整個歐洲地中海地區的進攻。
當時的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內部正在實行新政,埃朗格將軍被任命為非洲大陸的遠征軍。
然而,還沒有開赴戰場,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人就自己打了過來,以至於,馬布恩上任以來,一直在防守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進攻。
馬布恩發現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便找來地圖仔細研究,他在觀察了地形之後發現,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北部地中海沿岸,中部地區相對薄弱。於是馬布恩想到了“圍點打援”的戰術。
馬布恩下令提出,埃朗格將軍帶領自己的所有部隊,駐紮阿拉伯半島的西南角軍事重鎮——薩那。
在薩那可以直接越過紅海,攻打非洲大陸東部的重要軍事重鎮——埃塞俄比亞。
這樣一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兵力必定會回防,救援埃塞俄比亞。
這個時候,原來駐紮在地中海沿岸的各個大校,就可以進行反擊。
這個提議發到埃朗格將軍那裏時,埃朗格將軍立馬表示對馬布恩大元帥方案的讚同。
埃朗格將軍得到回應後,立馬帶兵前往薩那,幾天後,埃朗格成功駐紮薩那,他預計到,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一定會從軍區總部開羅派兵支援埃塞俄比亞,所以,安排了十個團的兵力,立馬通過曼德海峽,占領了吉布提。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沒想到埃朗格會突然放棄防守,轉而進攻自己的東部,立馬派兵前往支援。
有了吉布提為跳板,埃朗格將軍讓所有的士兵越過曼德海峽,進攻埃塞俄比亞。而在吉布提原有的團地剩餘兵力,直接沿著紅海沿岸,向北前行。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得知埃朗格將軍的士兵在攻打埃塞比亞,立馬組織了大量兵力回守,由於埃塞爾比亞是東部重鎮,兵力相當充足,僅僅靠埃朗格的手下的人數,一時半會兒很難拿下,就算能拿下,也很難守住。況且埃塞爾比亞的周邊城市的軍隊也在迅速靠攏。
埃朗格對埃塞俄比亞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隻不過是為了吸引開羅守軍的注意力。
當開羅守軍前往埃塞俄比亞支援時,必定沿著紅海的路線趕來支援,而在必經之路上,埃朗格早已經安排十個團的兵力。
當開羅守軍前來支援之時,果不其然掉進了埃朗格將軍設計好地陷阱。開羅守軍遭到了伏擊,而此時正在進攻埃塞俄比亞的其他部隊,埃朗格隻留下一個大校洋裝繼續進攻,而其他人全部停止進攻,反向攻打前來支援的開羅守軍。
在兩麵的攻擊下,開羅守軍被打得猝不及防,四處逃散。
就這樣,埃朗格將軍成功運用了“圍點打援”,重創古埃及木乃伊軍團,並且退守吉布提,成為了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身體裏的一顆釘子。
隻要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想要進攻地中海沿岸地區,埃朗格將軍就立馬發動對非洲大陸中部地區的進攻。
古埃及木乃伊軍團想要除去身體這顆釘子,卻發現這顆釘子自己會走。
每當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發兵攻打吉布提時,就要發動上百團的兵力才能夠完全擊破埃朗格的軍隊。而一當古埃及木乃伊軍團的大軍壓境,埃朗格將軍就將部隊撤出吉布提,越過曼德海峽,回到薩那。
本以為收回吉布提之後,就可以安心的古埃及木乃伊軍團,萬萬沒想到,隻要大軍一走,埃朗格就派兵重新攻打吉布提。
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複了很多次,導致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再也沒有覬覦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想法了。
馬布恩這招“圍點打援”使得古埃及木乃伊軍團在後來的十多年內,再也無暇顧及地中海沿岸地區,也為馬布恩發現內部實力,提供了一個安逸的環境。
然而,就在這一場經典戰役不久,從東部的克什米爾傳來一個悲痛的消息——巴納巴斯將軍因病去世。
這一消息一出,古唐朝龍虎軍團聯合古印度天龍八部軍團發動進攻。古巴比倫漢莫拉比軍團的遠征軍節節敗退,不得不退守到伊斯蘭堡。
遠征軍失去將軍,一時群龍無首,巴納巴斯手下的幾位中將為爭奪兵權而發生內亂。馬布恩還沒有來得及感懷,就要立馬派人前往東部戰場,平息這場內亂,並且立馬組織好防守。
由於四方征戰,自己又剛剛就任,馬布恩突然發現,找不到一個德高望重的人選,去安定這次的東部幾個中將的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