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井蛙窺天,才有夏蟲不可語冰。</p>
很多自以為身在江湖的修士,其實都不知道究竟什麽是江湖。</p>
所以姓耿的粗壯漢子或許此生至死都不會明白,那些殫精竭慮終於積攢下些許名聲的所謂散修世家,在司天監觀星樓主這等人物看來,不過是沒本事開宗立派,隻好居於一城或者方圓百裏畫地為牢的角色,小魚小蝦隻在淺灘上撲騰,外行人瞧著熱鬧罷了。</p>
如果把涼州空曠而寂靜的深夜暫且比作是茫茫滄海,那麽這座離雞鳴縣城百十餘裏、孤零零踞於官道左近的燈火通明驟雨莊,就像是個千百年來驚濤拍岸蘊養生機的島嶼。</p>
涼州種不出糧食來的土地不值錢,輪廓方方正正且四麵皆樹高牆的莊子占地約莫百畝上下,門楣上懸著四盞看起來很是喜慶的大紅燈籠,在裝貨的馬車上將就著歪了半天的賬房先生隔著老遠嘴裏就嘖嘖有聲,如果是在朔陽城置辦下這麽一套宅子,那還不得上百萬兩銀子的花銷?</p>
等前後一字排開的幾駕馬車都到了門前,姓耿的漢子翻身下馬朝車廂輕聲冷笑,接過手下遞過去的衣裳穿整齊,上門借宿不比白天趕路,即便是相熟已久的朋友也得講禮數,尤其莊子的主人雖向來謙遜稱呼他為兄長,可那都是江湖上往來互相抬舉的麵子,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四境高手,有求於人,該有的規矩不能少。</p>
穿好衣裳將鬼頭刀掛在馬鞍上,漢子見隻有年輕東家走出車廂,而那摸不清底細的古怪修士卻不肯露麵,心裏就頓生不滿,走到劉小哥身前拱了拱手,哼聲道:“東家,你是去時貨物回時金銀的本分生意人,不必太過在意江湖上修士相交的講究,我敲開門說明來意,那位與老掌櫃有過幾麵之緣的朋友自然會給安排個住處,不過,車上戴麵具的人要是不現身打個照麵,未免就···”</p>
從商隊出了朔陽城一路往北,劉老掌櫃家的東床快婿就一直按照嶽父大人的交代,對賬房先生以禮相待、對護衛頭領言聽計從,此時卻毫不猶豫直接搖頭,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耿大哥,車上的人雖說是我故友,可對嶽丈大人和我都恩重如山,不願意露麵就由著他吧,左右咱們隻是借此寶地歇息一夜,明日辰時就繼續趕路去楊柳城。”</p>
漢子皺了皺眉,瞥了眼沒有半點動靜的車廂,暗道此人本事不濟,架子倒端的不小,即便是出身駐仙山、越秀劍閣那等了不得門派的弟子,在江湖上行走也得遇廟燒香見佛磕頭,你敬人一尺人才敬你一丈,可這些道理跟年輕東家講不通,隻好忍著怒意悻悻作罷。</p>
他哪裏知道,以司天監觀星樓主的身份,來驟雨莊上借宿反而是賞了他朋友天大的麵子。</p>
或許是為了讓這位護衛頭領不至於就此心生芥蒂,劉小哥轉頭囑咐不停伸手捶打後腰的賬房先生道:“鄭伯,咱們這趟運送的貨物用來送禮的話怕是拿不出手,明日早晨咱們告辭時,煩請您老拿五十兩銀子留下,多少算是個叨擾人家的謝意。”</p>
賬房先生的手下意識捂住胸口,訝然道:“五十兩?少東家···”</p>
劉小哥擺擺手阻止他說下去,笑道:“五十兩就不算多,您老記好賬,等回了楚州我去跟嶽丈大人解釋。”</p>
修士重名商人逐利,真正能把買賣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的生意人,都是錙銖必較聚沙成塔,這趟貨從朔陽城賣去楊柳城,最多也就能值一千五百兩銀子出頭,年輕東家肯拿出來五十兩做謝禮,並不是看重他姓耿的所結交的江湖朋友,而是看重車廂裏戴著麵具的那人。</p>
這麽一想,從始至終沒對陳無雙徹底打消懷疑的護衛頭領心裏再是好奇,也不好再多說,轉念又想到旁處,那人臉上戴著個索命惡鬼的麵具,大晚上來敲朋友家門總歸很是晦氣,不露麵倒也不完全是壞事,點頭道:“那就按東家說的辦。”</p>
沒等他上前敲門,莊子裏已經聽見外麵有動靜的門房老仆就挑著燈籠走了出來,一看見門外幾駕馬車登時明白了是怎麽回事,自家愛結交四海朋友的主子最是好客,這支商隊多半是慕名前來求借宿一夜的,再看清姓秦的漢子模樣,隨即就笑嗬嗬往外迎了兩步,“原來是秦壯士,可有些日子沒見著了。”</p>
漢子忙快步上前,拱手行禮道:“楊伯,您老一向身子康泰?二爺可在府上?秦某護送楚州劉掌櫃家的商隊路過貴寶地,打算借宿一晚,也好跟二爺敘敘舊,明日一早就動身,不知府上方便不方便?”</p>
車廂裏悄無聲息坐著的陳無雙嘴角微微一翹,這座驟雨莊很是有些意思,那個看起來年邁不堪任用的楊伯腳步沉穩呼吸悠長,顯然是有修為在身的,卻肯屈身在莊子上做個大材小用的門房,本來確實不打算露麵的少年,由此就對姓秦漢子口中的四境劍修朋友多了幾分興趣。</p>
門房老仆笑意不減,客套道:“秦壯士這是說的什麽話,我家主人與你交好,莊子上又多的是閑置房屋,有什麽不方便?不過半個時辰之前,莊子上到了幾位江湖上的客人,我家主人正在前廳陪著說話,老朽去通報一聲,或許主人願意給秦壯士引薦引薦。”</p>
漢子沒想到這回登門還有意外之喜,像他這種人最篤信多個朋友多條路,能在涼州地麵上多認識些江湖上的修士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忙不迭感謝道:“那實在是再好不過,謝過楊伯。”</p>
劉小哥之前剛回絕了護衛頭領讓陳無雙下車見禮的要求,這時候就不太願意再讓漢子覺著自己有隔著鍋台上炕的意思,兩人說話時,就一直跟為那五十兩銀子心疼不已的賬房先生站在後麵,那位楊伯見他相貌年輕還以為是秦壯士手底下的人,隻笑著點點頭。</p>
“還是老規矩,馬車得繞到側門進,委屈諸位。”楊伯交代了一句,轉身就進了門。</p>
姓秦的漢子這才返身回來,稍帶歉意跟劉小哥道:“我那位朋友有個規矩,非是修士莫入中門,隻好委屈東家,我讓熟悉此處的兄弟領著東家去側門進,到時候莊子上會有仆役安排好住處。”</p>
窮苦出身的劉小哥倒也不以為意,笑嗬嗬道:“秦大哥好不容易見著朋友,自去敘舊就是,我們也不想多摻和江湖上的事,能有個地方落腳睡一覺就成。”</p>
漢子點點頭,再次瞥了車廂一眼,欲言又止,交代其餘護衛領著馬車繞去側門,自己則匆匆跟上那位楊伯腳步,率先進了驟雨莊。</p>
劉小哥回到車廂裏,感覺到馬車又開始晃晃悠悠前行,輕輕喚了聲:“公子?”</p>
陳無雙嗯了一聲,沒有再用神識隔絕聲音,同樣輕聲道:“嗯,出門在外入鄉隨俗,這莊子上確實有不少修士氣息,光四境高手少說有三位,我混進你商隊之中正是要掩藏形跡,走側門不驚動他們最好。”</p>
劉小哥點點頭,馬車是在一眾護衛的帶領下順著莊子牆根走,掀開窗簾隻能看見圍牆,語氣裏似乎有些羨慕道:“三位四境高手啊···公子,您看我這輩子還有沒有機緣當個修士?”</p>
陳無雙低低笑了聲,悵然道:“修士有什麽好。你不知道,江湖上有多少人眼饞你這種日子,好好做生意,以後掙了錢婆娘孩子熱炕頭,一家人圓圓滿滿可比舞刀弄劍強得多。”說著就幽幽歎了口氣,喃喃道:“光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打,死在北境城牆外麵的司天監弟子,有幾千人呐。”</p>
最後這句話劉小哥沒有聽清,隱隱約約隻聽見司天監三個字,慌忙放下窗簾,神秘兮兮湊到陳無雙麵前,用極低的聲音問道:“公子,上次我嶽丈大人親自帶著車隊去雍州給老公爺送酒,回來的時候明明掙了錢,卻一連好幾天沉著臉喝悶酒,說是司···您府上為了勝那一場,死了很多人?”</p>
陳無雙回答得驢頭不對馬嘴,“他們···是死得其所,但又都不該死的。”</p>
劉小哥似懂非懂地嗯了一聲,唏噓莫名,馬車進了驟雨莊側門。</p>
不說京都鎮國公府、雲州百花山莊和楚州康樂侯府,比起河陽城窮酸書生那座栽種著一棵亭亭如蓋枇杷樹的院落來,這驟雨莊也談不上什麽景致,少了小橋流水一池月色的精巧多情,卻多了一種極濃重的江湖氣。</p>
進了莊子才知道,每一棟房屋的外牆上都有僅勾勒出線條少施色彩的圖畫,第一次來借宿的劉小哥再度掀開窗簾,見牆上的圖畫都像是劍法招式,畫裏的人濃眉大眼鼻梁高挺,一招一式衣擺飛揚,顯得很有氣勢,若是連起來看,圖畫與圖畫之間好像有前後聯係。</p>
陳無雙微微散出神識略一查探,就笑道:“莊子上的所有圖畫,連起來應該是一整套劍法。”</p>
劉小哥訝然道:“這麽大的莊子,怕不有幾百間房屋,畫的竟然隻是一套劍法?”</p>
陳無雙皺眉思索片刻,解釋道:“作畫的人不厭其煩,把每一招劍法的變化都畫了出來,外行人看著會以為這套劍法有數百上千招,但其實應該隻有不足百招,剩餘的都是後手變化,是劍法就脫離不了輕靈飄逸的路子···”</p>
說到這裏,有些不以為意的少年忽然輕咦一聲,以他身兼四門禦劍術的本事和胸中劍意,不敢說能將天下所有劍法融會貫通,可像這種散修世家所傳承的招式,想在兩刻鍾之內學會絕非大話,但他竟然發覺,在神識一覽無餘的圖畫中找不到這套劍法的起手勢和收劍勢。</p>
明明知道一副圖上的招式能跟下一幅圖上的招式連貫起來,照這個思路隻需要逆著順序反推,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出哪一招是起手勢,陳無雙皺了皺眉,仗著莊子上的修為最高的人也無法察覺到他的神識,索性仔細查探。</p>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越是沉下心神細細琢磨,越是找不到頭緒。</p>
有大有小姿態各異,整座莊子總計四百二十七幅圖畫,所有圖畫上的都是同一個人,手裏拿的也都是同一柄劍,甚至連神色表情都看不出區別,筆鋒連貫行雲流水,動作沒有半點遲滯之感,每一招出劍的角度都恰到好處,頗有大巧不工的味道。</p>
可見作畫的人下筆時已然對每一招一式都成竹在胸,對這套劍法也堪稱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p>
引起陳無雙興趣的有兩點,一是這四百二十七幅圖畫上的每一招都可以看做是起手勢,同時也可以看做是稍顯意猶未盡的收劍勢,整套劍法仿佛是一個首尾相接卻又分辨不出何為首尾的圓;第二點則是在劍道上登堂入室的少年總感覺,圖畫上的人物明明每一招都幾近完美,可似乎少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p>
像是照貓畫虎,形似而神不足。</p>
按理說,能把一套劍法畫到這種連陳無雙都挑不出太大瑕疵的程度,就足夠證明往牆上作畫的人在這套看起來並不如何精妙絕倫的劍法上,下了水滴石穿的苦功夫,練來練去居然沒練到將劍法神韻淋漓盡致,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p>
陳無雙修習抱樸訣十餘年以來,隻學過完整學過三套劍法,一套是穀雨傳授的聽風四十三式,另外兩套是墨莉所傳授的孤舟島弟子入門劍法,相比江湖上用劍的散修都顯得根基不夠紮實,好在他在禦劍術上的所學無人能及,從《春秋》裏讀出來、又經當世劍仙蘇昆侖指點的劍意更是能稱得上在年輕一輩劍修之中一騎絕塵。</p>
所以少年更重視對禦劍術的運用和對劍意持續不斷的蘊養,精力畢竟有限,無奈隻好舍棄了打磨劍法,這就導致陳無雙雖然能斬殺南疆玄蟒、漠北四境妖族,但真要遇上跟他修為平分秋色且機緣相近的劍修,最後落敗的一定是這位嶄露頭角的公子爺。</p>
這並不意味著陳無雙對劍法就沒有任何理解,隻是他不得不承認,確實看不透驟雨莊這套劍法。</p>
劉小哥見他像是在思索什麽要緊的事情,馬車停下之後悄悄鑽出車廂,輕聲交代賬房先生跟幾個護衛清點好貨物再去休息,莊子裏的仆役也說楊伯囑咐過,稍後會送些酒菜來,年輕東家把這些瑣碎事情都拋在腦後,靜靜站在車廂外等待。</p>
等身邊的人都各自去忙活,劉小哥抬頭看向漫天繁星,剛成親不久的人,怎麽可能不想家。</p>
不知過了多久,劉小哥隻記得賬房先生清點完貨物以後來催過他兩次,忽然聽到車廂裏那位公子爺像是自言自語般嘀咕了一句,“何為驟雨?”</p>
</p>
這個問題劉小哥能答上來,“當然是突如其來,既急且密的雨。”</p>
陳無雙回過神,挑開門簾鑽出車廂,嘿笑道:“也不能說你答的不對,隻是···”</p>
少年沒說出後麵的話,像是意識到跟劉小哥談論這些沒有多大意義,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循著酒菜香氣往屋子裏邁步。</p>
劉小哥微微一愣,跟在後麵嘟囔道:“說話說半截,可就差了點意思。”</p>
陳無雙一笑置之。</p>
可不嘛,這莊子有點意思,圖上的劍法差了點意思。</p>
很多自以為身在江湖的修士,其實都不知道究竟什麽是江湖。</p>
所以姓耿的粗壯漢子或許此生至死都不會明白,那些殫精竭慮終於積攢下些許名聲的所謂散修世家,在司天監觀星樓主這等人物看來,不過是沒本事開宗立派,隻好居於一城或者方圓百裏畫地為牢的角色,小魚小蝦隻在淺灘上撲騰,外行人瞧著熱鬧罷了。</p>
如果把涼州空曠而寂靜的深夜暫且比作是茫茫滄海,那麽這座離雞鳴縣城百十餘裏、孤零零踞於官道左近的燈火通明驟雨莊,就像是個千百年來驚濤拍岸蘊養生機的島嶼。</p>
涼州種不出糧食來的土地不值錢,輪廓方方正正且四麵皆樹高牆的莊子占地約莫百畝上下,門楣上懸著四盞看起來很是喜慶的大紅燈籠,在裝貨的馬車上將就著歪了半天的賬房先生隔著老遠嘴裏就嘖嘖有聲,如果是在朔陽城置辦下這麽一套宅子,那還不得上百萬兩銀子的花銷?</p>
等前後一字排開的幾駕馬車都到了門前,姓耿的漢子翻身下馬朝車廂輕聲冷笑,接過手下遞過去的衣裳穿整齊,上門借宿不比白天趕路,即便是相熟已久的朋友也得講禮數,尤其莊子的主人雖向來謙遜稱呼他為兄長,可那都是江湖上往來互相抬舉的麵子,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四境高手,有求於人,該有的規矩不能少。</p>
穿好衣裳將鬼頭刀掛在馬鞍上,漢子見隻有年輕東家走出車廂,而那摸不清底細的古怪修士卻不肯露麵,心裏就頓生不滿,走到劉小哥身前拱了拱手,哼聲道:“東家,你是去時貨物回時金銀的本分生意人,不必太過在意江湖上修士相交的講究,我敲開門說明來意,那位與老掌櫃有過幾麵之緣的朋友自然會給安排個住處,不過,車上戴麵具的人要是不現身打個照麵,未免就···”</p>
從商隊出了朔陽城一路往北,劉老掌櫃家的東床快婿就一直按照嶽父大人的交代,對賬房先生以禮相待、對護衛頭領言聽計從,此時卻毫不猶豫直接搖頭,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耿大哥,車上的人雖說是我故友,可對嶽丈大人和我都恩重如山,不願意露麵就由著他吧,左右咱們隻是借此寶地歇息一夜,明日辰時就繼續趕路去楊柳城。”</p>
漢子皺了皺眉,瞥了眼沒有半點動靜的車廂,暗道此人本事不濟,架子倒端的不小,即便是出身駐仙山、越秀劍閣那等了不得門派的弟子,在江湖上行走也得遇廟燒香見佛磕頭,你敬人一尺人才敬你一丈,可這些道理跟年輕東家講不通,隻好忍著怒意悻悻作罷。</p>
他哪裏知道,以司天監觀星樓主的身份,來驟雨莊上借宿反而是賞了他朋友天大的麵子。</p>
或許是為了讓這位護衛頭領不至於就此心生芥蒂,劉小哥轉頭囑咐不停伸手捶打後腰的賬房先生道:“鄭伯,咱們這趟運送的貨物用來送禮的話怕是拿不出手,明日早晨咱們告辭時,煩請您老拿五十兩銀子留下,多少算是個叨擾人家的謝意。”</p>
賬房先生的手下意識捂住胸口,訝然道:“五十兩?少東家···”</p>
劉小哥擺擺手阻止他說下去,笑道:“五十兩就不算多,您老記好賬,等回了楚州我去跟嶽丈大人解釋。”</p>
修士重名商人逐利,真正能把買賣像滾雪球般越做越大的生意人,都是錙銖必較聚沙成塔,這趟貨從朔陽城賣去楊柳城,最多也就能值一千五百兩銀子出頭,年輕東家肯拿出來五十兩做謝禮,並不是看重他姓耿的所結交的江湖朋友,而是看重車廂裏戴著麵具的那人。</p>
這麽一想,從始至終沒對陳無雙徹底打消懷疑的護衛頭領心裏再是好奇,也不好再多說,轉念又想到旁處,那人臉上戴著個索命惡鬼的麵具,大晚上來敲朋友家門總歸很是晦氣,不露麵倒也不完全是壞事,點頭道:“那就按東家說的辦。”</p>
沒等他上前敲門,莊子裏已經聽見外麵有動靜的門房老仆就挑著燈籠走了出來,一看見門外幾駕馬車登時明白了是怎麽回事,自家愛結交四海朋友的主子最是好客,這支商隊多半是慕名前來求借宿一夜的,再看清姓秦的漢子模樣,隨即就笑嗬嗬往外迎了兩步,“原來是秦壯士,可有些日子沒見著了。”</p>
漢子忙快步上前,拱手行禮道:“楊伯,您老一向身子康泰?二爺可在府上?秦某護送楚州劉掌櫃家的商隊路過貴寶地,打算借宿一晚,也好跟二爺敘敘舊,明日一早就動身,不知府上方便不方便?”</p>
車廂裏悄無聲息坐著的陳無雙嘴角微微一翹,這座驟雨莊很是有些意思,那個看起來年邁不堪任用的楊伯腳步沉穩呼吸悠長,顯然是有修為在身的,卻肯屈身在莊子上做個大材小用的門房,本來確實不打算露麵的少年,由此就對姓秦漢子口中的四境劍修朋友多了幾分興趣。</p>
門房老仆笑意不減,客套道:“秦壯士這是說的什麽話,我家主人與你交好,莊子上又多的是閑置房屋,有什麽不方便?不過半個時辰之前,莊子上到了幾位江湖上的客人,我家主人正在前廳陪著說話,老朽去通報一聲,或許主人願意給秦壯士引薦引薦。”</p>
漢子沒想到這回登門還有意外之喜,像他這種人最篤信多個朋友多條路,能在涼州地麵上多認識些江湖上的修士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忙不迭感謝道:“那實在是再好不過,謝過楊伯。”</p>
劉小哥之前剛回絕了護衛頭領讓陳無雙下車見禮的要求,這時候就不太願意再讓漢子覺著自己有隔著鍋台上炕的意思,兩人說話時,就一直跟為那五十兩銀子心疼不已的賬房先生站在後麵,那位楊伯見他相貌年輕還以為是秦壯士手底下的人,隻笑著點點頭。</p>
“還是老規矩,馬車得繞到側門進,委屈諸位。”楊伯交代了一句,轉身就進了門。</p>
姓秦的漢子這才返身回來,稍帶歉意跟劉小哥道:“我那位朋友有個規矩,非是修士莫入中門,隻好委屈東家,我讓熟悉此處的兄弟領著東家去側門進,到時候莊子上會有仆役安排好住處。”</p>
窮苦出身的劉小哥倒也不以為意,笑嗬嗬道:“秦大哥好不容易見著朋友,自去敘舊就是,我們也不想多摻和江湖上的事,能有個地方落腳睡一覺就成。”</p>
漢子點點頭,再次瞥了車廂一眼,欲言又止,交代其餘護衛領著馬車繞去側門,自己則匆匆跟上那位楊伯腳步,率先進了驟雨莊。</p>
劉小哥回到車廂裏,感覺到馬車又開始晃晃悠悠前行,輕輕喚了聲:“公子?”</p>
陳無雙嗯了一聲,沒有再用神識隔絕聲音,同樣輕聲道:“嗯,出門在外入鄉隨俗,這莊子上確實有不少修士氣息,光四境高手少說有三位,我混進你商隊之中正是要掩藏形跡,走側門不驚動他們最好。”</p>
劉小哥點點頭,馬車是在一眾護衛的帶領下順著莊子牆根走,掀開窗簾隻能看見圍牆,語氣裏似乎有些羨慕道:“三位四境高手啊···公子,您看我這輩子還有沒有機緣當個修士?”</p>
陳無雙低低笑了聲,悵然道:“修士有什麽好。你不知道,江湖上有多少人眼饞你這種日子,好好做生意,以後掙了錢婆娘孩子熱炕頭,一家人圓圓滿滿可比舞刀弄劍強得多。”說著就幽幽歎了口氣,喃喃道:“光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打,死在北境城牆外麵的司天監弟子,有幾千人呐。”</p>
最後這句話劉小哥沒有聽清,隱隱約約隻聽見司天監三個字,慌忙放下窗簾,神秘兮兮湊到陳無雙麵前,用極低的聲音問道:“公子,上次我嶽丈大人親自帶著車隊去雍州給老公爺送酒,回來的時候明明掙了錢,卻一連好幾天沉著臉喝悶酒,說是司···您府上為了勝那一場,死了很多人?”</p>
陳無雙回答得驢頭不對馬嘴,“他們···是死得其所,但又都不該死的。”</p>
劉小哥似懂非懂地嗯了一聲,唏噓莫名,馬車進了驟雨莊側門。</p>
不說京都鎮國公府、雲州百花山莊和楚州康樂侯府,比起河陽城窮酸書生那座栽種著一棵亭亭如蓋枇杷樹的院落來,這驟雨莊也談不上什麽景致,少了小橋流水一池月色的精巧多情,卻多了一種極濃重的江湖氣。</p>
進了莊子才知道,每一棟房屋的外牆上都有僅勾勒出線條少施色彩的圖畫,第一次來借宿的劉小哥再度掀開窗簾,見牆上的圖畫都像是劍法招式,畫裏的人濃眉大眼鼻梁高挺,一招一式衣擺飛揚,顯得很有氣勢,若是連起來看,圖畫與圖畫之間好像有前後聯係。</p>
陳無雙微微散出神識略一查探,就笑道:“莊子上的所有圖畫,連起來應該是一整套劍法。”</p>
劉小哥訝然道:“這麽大的莊子,怕不有幾百間房屋,畫的竟然隻是一套劍法?”</p>
陳無雙皺眉思索片刻,解釋道:“作畫的人不厭其煩,把每一招劍法的變化都畫了出來,外行人看著會以為這套劍法有數百上千招,但其實應該隻有不足百招,剩餘的都是後手變化,是劍法就脫離不了輕靈飄逸的路子···”</p>
說到這裏,有些不以為意的少年忽然輕咦一聲,以他身兼四門禦劍術的本事和胸中劍意,不敢說能將天下所有劍法融會貫通,可像這種散修世家所傳承的招式,想在兩刻鍾之內學會絕非大話,但他竟然發覺,在神識一覽無餘的圖畫中找不到這套劍法的起手勢和收劍勢。</p>
明明知道一副圖上的招式能跟下一幅圖上的招式連貫起來,照這個思路隻需要逆著順序反推,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出哪一招是起手勢,陳無雙皺了皺眉,仗著莊子上的修為最高的人也無法察覺到他的神識,索性仔細查探。</p>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越是沉下心神細細琢磨,越是找不到頭緒。</p>
有大有小姿態各異,整座莊子總計四百二十七幅圖畫,所有圖畫上的都是同一個人,手裏拿的也都是同一柄劍,甚至連神色表情都看不出區別,筆鋒連貫行雲流水,動作沒有半點遲滯之感,每一招出劍的角度都恰到好處,頗有大巧不工的味道。</p>
可見作畫的人下筆時已然對每一招一式都成竹在胸,對這套劍法也堪稱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p>
引起陳無雙興趣的有兩點,一是這四百二十七幅圖畫上的每一招都可以看做是起手勢,同時也可以看做是稍顯意猶未盡的收劍勢,整套劍法仿佛是一個首尾相接卻又分辨不出何為首尾的圓;第二點則是在劍道上登堂入室的少年總感覺,圖畫上的人物明明每一招都幾近完美,可似乎少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p>
像是照貓畫虎,形似而神不足。</p>
按理說,能把一套劍法畫到這種連陳無雙都挑不出太大瑕疵的程度,就足夠證明往牆上作畫的人在這套看起來並不如何精妙絕倫的劍法上,下了水滴石穿的苦功夫,練來練去居然沒練到將劍法神韻淋漓盡致,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p>
陳無雙修習抱樸訣十餘年以來,隻學過完整學過三套劍法,一套是穀雨傳授的聽風四十三式,另外兩套是墨莉所傳授的孤舟島弟子入門劍法,相比江湖上用劍的散修都顯得根基不夠紮實,好在他在禦劍術上的所學無人能及,從《春秋》裏讀出來、又經當世劍仙蘇昆侖指點的劍意更是能稱得上在年輕一輩劍修之中一騎絕塵。</p>
所以少年更重視對禦劍術的運用和對劍意持續不斷的蘊養,精力畢竟有限,無奈隻好舍棄了打磨劍法,這就導致陳無雙雖然能斬殺南疆玄蟒、漠北四境妖族,但真要遇上跟他修為平分秋色且機緣相近的劍修,最後落敗的一定是這位嶄露頭角的公子爺。</p>
這並不意味著陳無雙對劍法就沒有任何理解,隻是他不得不承認,確實看不透驟雨莊這套劍法。</p>
劉小哥見他像是在思索什麽要緊的事情,馬車停下之後悄悄鑽出車廂,輕聲交代賬房先生跟幾個護衛清點好貨物再去休息,莊子裏的仆役也說楊伯囑咐過,稍後會送些酒菜來,年輕東家把這些瑣碎事情都拋在腦後,靜靜站在車廂外等待。</p>
等身邊的人都各自去忙活,劉小哥抬頭看向漫天繁星,剛成親不久的人,怎麽可能不想家。</p>
不知過了多久,劉小哥隻記得賬房先生清點完貨物以後來催過他兩次,忽然聽到車廂裏那位公子爺像是自言自語般嘀咕了一句,“何為驟雨?”</p>
</p>
這個問題劉小哥能答上來,“當然是突如其來,既急且密的雨。”</p>
陳無雙回過神,挑開門簾鑽出車廂,嘿笑道:“也不能說你答的不對,隻是···”</p>
少年沒說出後麵的話,像是意識到跟劉小哥談論這些沒有多大意義,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循著酒菜香氣往屋子裏邁步。</p>
劉小哥微微一愣,跟在後麵嘟囔道:“說話說半截,可就差了點意思。”</p>
陳無雙一笑置之。</p>
可不嘛,這莊子有點意思,圖上的劍法差了點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