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看那姓秦的漢子臉麵,驟雨莊那位四境七品的劍修給這支商隊送來的飯菜很是不錯,按照四人一張席麵有葷有素還帶著兩壺酒,讓無功受祿的陳無雙心裏挺感慨,難怪都說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這還是那碗皮薄餡大的羊肉餛飩之後,少年吃得最舒心的一頓飯。</p>


    陳無雙進門的時候,趕了一天路隻覺渾身乏累的賬房先生已經吃飽,跟東家念叨著上了歲數飯量小,一桌子菜還剩十之七八不說,那兩壺酒根本就原封未動,不知是怕少年臉上的猙獰惡鬼麵具還是怕他手裏的大刀,總之這位有些迂腐的老先生似乎既看不上陳無雙又心裏發怵,自去隔壁屋裏洗漱歇息,把一間空蕩屋子留給東家。</p>


    老先生吃得再少,那一桌子也已然成了剩菜,整個莊子上唯一知道少年貴重身份的劉小哥心裏很是忐忑,陳無雙倒並不介意,等劉小哥心存謹慎關上房門,才摘了麵具拿起筷子,每一道菜都饒有興致地嚐了幾口,笑吟吟端起酒壺道:“京都城酒肆的廚子做菜,多喜歡用醬汁佐味,你們楚州就偏愛以酒、糖提鮮,涼州飯菜口味則稍重,各有千秋,嚐嚐。”</p>


    受寵若驚的劉小哥連道不敢,就是他這兩年生意上極有起色的嶽父大人,也不敢跟司天監觀星樓主同桌吃飯,何況是他。</p>


    陳無雙隻好站起身強行拽著他坐下,“你站在這瞪眼瞅著,我還能吃的進去?”</p>


    劉小哥推辭不過,隻好坐下給陳無雙斟了杯酒,抽了抽鼻子道:“我一聞就知道,這是涼州有名的鐵榔頭,酒勁比咱們楚州的燒刀子還大,入口像是吞下去一團火苗,公子不妨試試。”</p>


    果然,酒一倒進杯子裏,陳無雙就聞到一陣能頂鼻子的辛辣酒氣,光是低頭深深一嗅就覺得嗆地眼睛發酸,詫異道:“這酒叫鐵榔頭?怎麽取了個這麽稀奇古怪的名字。”</p>


    老劉掌櫃從上次被陳無雙點撥,商號所經營的生意就從原先的胭脂水粉逐漸慢慢擴展成現在的包羅萬象,其中往雍州北境送酒就是進項不容小覷的買賣,劉小哥這半年多來對天下各州酒水幾乎都能叫得上名號來,當下解釋道:“就是說這酒勁兒大,外鄉人不防備的話猛喝一口,就像是腦袋被鐵榔頭重重砸了一砸,能當時就暈過去。”</p>


    論起喝酒,陳無雙縱然比不上嗜酒如命的邋遢老頭和陳仲平,可也是多年來在流香江上拿著玉庭春當水喝的主兒,經劉小哥這一解釋鐵榔頭的名稱由來,心裏就有了防備,淺淺嚐了一口,頓時感覺一道炙熱順著咽喉而下。</p>


    火辣之後是讓人四肢百骸都暖洋洋的舒坦,僅這一口,額頭就隱隱見了汗珠。</p>


    “好酒!酒就是得烈得咽不下喉才對,寡淡發甜的留給娘們兒喝去,以往就聽說天下騎兵最甲是涼州,今日才知道,酒水最烈也是在涼州,痛快!”話音剛落,陳無雙猛然一仰頭,能盛二兩酒的杯子滴酒不剩。</p>


    劉小哥緊忙再給他斟滿,笑道:“公子爺說的實際上是一碼事。我來之前就聽嶽丈大人說過,涼州這個地方自古民風彪悍,大漠裏的額前白是最好的馬,武威城的鐵榔頭是最烈的酒,風俗和講究還不都是人定下的?”</p>


    沒想到在洞庭湖官賣上愣是被花船姑娘折騰瘦了好幾斤的老劉掌櫃,還能說出這種頗有江湖氣概的話來,陳無雙一挑眉,壞笑著揶揄道:“你那老丈人就是個娘們兒堆裏打滾的老不修,你真要是跟他學,肯定攢不下銀子,以後少聽他胡說八道,哪來的這麽多道理。”</p>


    劉小哥可不敢對嶽丈大人口出不敬,幹笑兩聲,夾了口菜。</p>


    陳無雙心裏記掛著莊子上那四百二十七幅劍法圖畫,菜沒吃多少倒喝光了一壺鐵榔頭,抬手拿麵具遮住臉上醉意,站起身來道:“劉小哥,我去莊子上轉轉,你吃飽了就早些歇著,不用等我。”</p>


    劉小哥下意識要去端桌上的油燈給他,手剛碰到油燈就猛然想起這位公子爺自幼雙目皆盲,好在身後的陳無雙已經推開門走了出去,才沒讓這位年輕的商號東家更尷尬,抹了把汗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嘟囔道:“等回了朔陽城跟婆娘說,我跟司天監無雙公子一起喝過酒,嘖嘖,嶽丈大人還不得再高看我一眼?就是公子坐在這裏,我實在吃不飽···”</p>


    散出神識的陳無雙當然聽見了他低聲念叨,會意一笑,緩緩踱步朝遠處走去。</p>


    驟雨莊不是院子套著院子的鎮國公府,高牆內幾百間屋舍的排列布局倒很像是京都城,最中間是一座屋頂明顯高出不少的正廳,圍著正廳四周呈“回”字形分成裏外四層,楊伯把他們安置在整座莊子的西北位置,所以不用神識故意探聽的話,隻能隱約聽見正廳所在有人高聲談笑,內容卻聽不真切。</p>


    不學無術的陳無雙跟邋遢老頭常半仙混在一起許久,多少也算沾染上一點仙氣,知道西北位置在後天八卦中屬於坤卦,被讀書人譽為群經之首的《易》上有雲,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由此可見商隊護衛裏那姓秦的漢子,確實跟驟雨莊的主人交情不淺。</p>


    走出屋子不遠,陳無雙漫無目的隨便找了一幅圖畫駐足,習慣性背負著雙手站在牆下,微微仰著頭像是在借著星月光亮仔細觀看,實際上兩眼不能視物的少年是散出神識附著在圖畫上,試圖先找出作畫之人當時在畫這一招劍法時,第一筆落在何處。</p>


    </p>


    在劍意曾得過駐仙山掌門白行樸讚譽的現任觀星樓主看來,這四百二十七幅劍法圖畫應該不是出自姓秦漢子口中那位驟雨莊主人之手,四境七品的散修劍客,對劍道的理解不可能有如此之深。</p>


    稍加思索,陳無雙就差不多能揣摩出這些圖畫作者的用意,作畫那人多半是意識到自己練來練去始終沒抓住這套劍法的神韻精髓,所以才嚐試著用把每一招劍法變化都畫出來的方式,企圖一窺此中奧秘,不得不承認,能想到這麽一條新穎路子來,那人足可以算是天資絕頂了。</p>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陳無雙第一次出京時在河陽城無心插柳,從聖賢五千字《春秋》中讀出來不破不立的劍意,那麽世上自然就有人能以筆墨丹青另辟蹊徑,劍道之所以稱為劍道,就是有堂皇道理隱含其中,否則數千上萬年來,後浪推前浪的江湖隻需要有劍術傳承就夠了。</p>


    不知不覺一炷香時間,一年來在江湖上見慣了大風大浪的陳無雙卻越來越驚訝。</p>


    作為司天監一千三百六十餘年來第一個修成抱樸訣的弟子,原以為即便不懂水墨丹青之術,想要在這一幅簡單圖畫上找出其作者第一筆落在哪裏絕對不是難事,但整整一炷香時間,修成三境以後向來為之自傲的神識卻沒有發現任何端倪。</p>


    這幅畫如同天生地長,似乎與世間萬物融會得無比和諧,獨自站得久了難免出神,陳無雙感覺被人畫在牆上的所有線條轟一聲湧進了識海裏,先是毫無規律地扭曲變形,最後變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巨大圓形,緩緩旋轉。</p>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p>


    那個圓形似乎是這世上一切的起源,又似乎是這世上一切的結束。</p>


    極陰生陽,極陽聲音,物極必反,生生不息。</p>


    當陳無雙腦子裏下意識想到這十六個字,識海中的圓圈瞬間消失不見,而後又能聽見耳邊風聲,又能聽見遠處莊子正廳裏傳來的行酒令和暢快大笑。</p>


    少年有些沒來由地惱怒,本來他意外得來的體悟已經超脫出劍的本身,甚至感覺自己在那短暫一刻與這個世上任何東西都沒有關聯,那是一種極為玄妙且輕鬆空明的狀態,以前嚐試過兩次,第一次是在白馬禪寺後山的青磚瓦房裏,另一次是在河陽城窮酸書生堆滿古籍的寒舍裏。</p>


    是靈光一閃,是福至心靈,是頓悟。</p>


    深呼吸幾口氣,陳無雙很快就又把心裏煩躁惱怒的雜念祛除幹淨,這才發現,神識竟然在毫無所覺的情況下消耗了兩成還多,確實聳人聽聞,一幅畫沒弄明白就消耗如此多神識,那要是想把這四百二十七幅劍法圖畫都揣摩一遍,最少需要三四個月之久。</p>


    可惜,朝堂和江湖都不會給他這麽多時間,北境城牆上的陳伯庸和南疆劍山裏的陳仲平,也都撐不住這麽長時間。</p>


    陳無雙歎了口氣,隻覺醉意開始上湧,心緒反倒愈發清明。商隊沒有理由在驟雨莊上停留太久,這樣的機會委實可遇而不可求,劉小哥眼裏可以仗著司天監的家世背影為所欲為的陳無雙,此時卻開始羨慕姓秦漢子嘴裏那位四境七品的劍修,暗暗罵了一聲身居寶山而不自知的王八蛋。</p>


    然後振作起精神,再次將神識附著上圖畫,一寸一寸順著筆跡仔細查探。</p>


    這幅圖畫所描繪的一招劍法並無花哨出奇之處,是劍法裏的一式撩字訣,畫中手執長劍的濃眉修士左手兩指緊並,手斜劍斜,身子略微側身後仰,長劍反手上撩。</p>


    即便不去看相鄰的下一幅圖畫,陳無雙短時間也能想到這招劍法後續的五六種變化招式,比如聽風四十三式裏反撩之後順勢踏步挺劍前點,比如龍王廟前應對南疆玄蟒時沈辭雲一撩沉香劍而後擰身蓄力揮劍劈落。</p>


    劍法招式的連貫就在於力道如何就勢運轉,故而任何一套劍法的任何一招,修劍略有小成的修士施展起來都會留有三分撤力餘地,當然,蘇慕仙的劍十七不在此列,而是反其道而行之。</p>


    再一炷香時間,正在陳無雙徒勞無功而心生煩躁的同時,突然覺得胸中至今溫熱的酒氣與劍意混雜交融成一股銳不可當的巨力,迅如飛鷹擊殿般直撲識海,又是雙風灌耳一聲轟然巨響,牆上的圖畫筆跡乘人之危第二次湧進識海。</p>


    隻是這一次,陳無雙在識海裏沒有見著先前那個巨大且緩緩旋轉的圓圈。</p>


    而是看見日升月落星河旋轉,冬去春來萬物生滅,少年恍然明白,這才是頓悟。</p>


    驟雨莊前廳裏擺著一張長桌,桌上都是涼州少見的海味,左右兩端尖銳如劍的紅殼螃蟹,巴掌大小潔白如玉的扇貝,桌邊隻圍坐著四五個修士,腳下卻已經歪倒了十數個酒壇。</p>


    姓秦的商隊護衛頭領陪著笑忝居末座,鳩占鵲巢大咧咧坐在主位上的並不是這座莊子的主人,而是一個身長八尺、濃密絡腮短須的四十餘歲漢子,似乎天生說話不會輕聲,一笑起來很有地動山搖的氣勢,語氣裏能聽出幾分醉意,眼神倒很是清醒。</p>


    姓秦的漢子本來也算是身形魁梧,可與那性情豪邁的粗獷大漢一比,立刻相形見絀,在他看來驟雨莊的四境七品修為的主人在涼州已然算的上是雄踞一方的人物,可從莊主對那大漢的恭敬態度和稱呼上,護衛頭領不難猜出對方身份,心裏更是驚喜無比。</p>


    沒想到這一趟竟然有緣在此處見著大漠馬幫的幫主,就算一個銅板也不爭,都不虛此行啊。</p>


    馬三爺跟他兩個心腹手下比商隊早到莊子上,此時幾人相談甚歡正喝到興頭上,江湖草莽之輩最是不拘小節,人逢喜事定然要大醉一場,隻是馬幫的人個個都是海量,想要一醉方休很不容易,驟雨莊的莊主剛剛拍開一壇酒的泥封,忽然聽見馬三爺驚咦出聲,“嘶,好雄渾的劍意!”</p>


    剛過而立之年的莊主登時一愣,旋即也感覺到自家莊子上一道強盛劍意凝而不散,驚訝地站起身來朝外看了一眼,驚疑不定道:“我莊子上除了秦兄帶來的商隊,再沒有旁人,看這劍意···莫非是商隊中有五境高人劍修?”</p>


    姓秦的漢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個戴著麵具的古怪修士,可很快就搖搖頭,那修士雖然刻意掩藏氣息,但從身形和頭發等細節來看,其年紀不會超過三十歲,江湖上千百年來還沒聽說過有二十來歲的五境高人,而且,那人隨身帶著的兵刃是一柄大刀,哪裏能修出來劍意?</p>


    見他搖頭,莊主立時眉頭一挑,擱下手裏的酒碗道:“我出去看看。”</p>


    剛要邁步出門,肩頭卻被馬三爺一把按住。</p>


    這位坑了謝逸塵八千萬兩銀子的大漠馬幫當家人沉吟片刻,像是想到了什麽,“真要是五境高人現身,多半是衝我來的,可這劍意之中既無殺氣也無惡意,倒···我去看看,除非聽見我跟那人打起來的動靜,否則你們誰都不許出這間屋子半步。”</p>


    馬三爺匆匆兩步就跨出正廳,身形一晃就沒了蹤影。</p>


    他從那道劍意裏,感受到幾分若有若無的熟悉,三千裏長空月明。</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世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采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采臣並收藏公子世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