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猛止風


    吳猛,濮陽人。仕吳,為西安令,因家分寧。性至孝。遇至人丁義,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術大行。嚐見大風,書符擲屋上,有青烏銜去,。風即止。或問其故,曰:“南湖有舟,遇此風,道士求救。”驗之果然。武寧令幹慶死,已三日,猛曰:“數未盡,當訴之於天。”遂臥屍旁。數日,與令俱起。後將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畫江水,橫流,遂成陸路,徐行而過。過訖,水複。觀者駭異。嚐守潯陽,參軍1周家有狂風暴起,猛即書符擲屋上,須臾風靜。


    【注釋】


    1參軍:這裏是官名。


    【譯文】


    吳猛是濮陽人。在吳國任西安縣令,因此把家也安在了分寧。他生性非常孝順。他遇到有德之人丁義,教給他成仙秘訣;後來又得到秘法神符,道術非常厲害。有一次,他看見大風,於是畫了一道符,投到屋頂上,有一隻青鳥把符銜去。大風立刻停止了。有人問他這是什麽緣故。他說:“南湖裏有一條小船,遭遇這場大風,有道士向我求救。”去核查情況,果然如此。西安縣令於慶已經死了三天,吳猛說:“他的氣數還未盡,應當向上天申訴這件事。”於是他睡在於慶的屍體旁。過了幾天,他與縣令一道坐了起來。後來他帶著弟子回豫章,江水湍急,不能過去;吳猛用手中的白羽扇向江水上一劃,江水改道橫流,江中出現一條陸路,他們慢慢走過去,走過去後,江水又恢複了原狀。圍觀的人感到十分驚異。吳猛曾經駐守潯陽,參軍周家有狂風吹起,他立刻畫了一道符,扔到屋頂上,一會兒風就停止了。


    園客養蠶


    園客者,濟陰1人也。貌美,邑人多欲妻之,客終不娶。嚐種五色香草,積數十年,服食其實。忽有五色神蛾,止香草之上,客收而薦2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神女夜至,助客養蠶,亦以香草食蠶。得繭百二十頭,大如甕,每一繭繅六七日乃盡。繅3訖,女與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注釋】


    1濟陰:現山東定陶。


    2薦:鋪展。


    3繅(sāo):出繭抽絲。


    【譯文】


    園客是濟陰人。相貌英俊,當地的人都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做妻子,但園客始終不娶妻。園客曾經種植了五種顏色的香草,吃它的果實,一連吃了幾十年。忽然有一隻五色的神蛾停在香草上,園客把神蛾收好,給它鋪上布,神蛾在布上產了許多蠶卵。到了養蠶的季節,晚上有神女降臨,幫助園客一起養蠶,他們有時也用香蕉喂蠶。最後蠶做了大繭一百二十個,每個蠶繭都有甕那麽大,每個蠶繭繅絲的話得要六七天才能抽完。蠶繭繅絲完後,神女和園客便一起升仙而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裏。


    董永與織女


    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遂與之俱。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1百匹。”於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淩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釋】


    1織縑:織絹。縑,淺黃色細絹。


    【譯文】


    漢代的董永,是千乘縣人。很小就死了母親,和父親一起生活,他到田裏幹活,用窄小的車子讓父親坐在裏麵陪伴著自己。父親死了,他沒有錢給父親安葬,就把自己賣給人家當奴仆,用得到的錢來安葬父親。買主知道他賢良孝順,就給了他一萬文錢,叫他回家去了。


    董永守喪三年期滿,想要回到買主那裏盡奴仆的職責。在路上碰到一個女子,對他說:“我願意做您的妻子。”就和董永一起去了買主家。主人對董永說:“那錢是我奉送給您的。”董永說:“承蒙您的恩德,我父親死了才得以安葬,我雖然卑微,也必定盡心竭力報答您的大恩大德。”主人說:“你的妻子會幹什麽呢?”董永說:“會紡織。”主人說:“您一定要報答我的話,就讓您妻子給我織一百匹細絹吧。”於是董永的妻子為主人家織絹,十天就織完了。這女子和董永離開主人家,出門後對董永說:“我是天上的織女。因為您極其孝順,天帝才派我來幫您償還債務的。”說完,騰空而去,不知飛到了哪裏。


    杜蘭香與張傳


    漢時有杜蘭香者,自稱南康人氏。以建興四年春,數詣張傳。傳年十七,望見其車在門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遺授配君,可不敬從?”傳,先改名碩,碩呼女前,視,可十六七,說事邈然久遠。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鬆支。鈿車1青牛,上飲食皆備。作詩曰:“阿母處靈嶽,時遊雲霄際。眾女侍羽儀,不出墉宮外。飄輪送我來,豈複恥塵穢?從我與福俱,嫌我與禍會。”至其年八月旦,複來,作詩曰:“逍遙雲漢間,呼吸發九嶷。流汝不稽路,弱水何不之?”出薯蕷2子三枚,大如雞子,雲:“食此,令君不畏風波,辟寒溫。”碩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碩食盡。言:“本為君作妻,情無曠遠。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大歲東方卯,當還求君。”蘭香降時,碩問:“禱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無益。”香以藥為“消魔”。


    【注釋】


    1鈿(diàn)車:用金玉寶石鑲嵌裝飾的車子。


    2薯蕷:山藥。


    【譯文】


    漢代有個叫杜蘭香的人,自稱是南康人氏。在建興四年的春天,她多次去張傳那裏。張傳當時隻有十七歲,看見她的車子停在門外,而她的婢女來通報說:“我娘生了我,讓我嫁給您,我怎麽能不遵從她的命令呢?”張傳,以前曾把名字改為張碩,張碩便叫這女子走上前來,打量了一番,大約十六七歲的樣子,但她談及的事似乎很是久遠。她有二個婢女:大的叫萱支,小的叫鬆支。乘坐的是青牛拉著的裝飾有金玉寶石的車,車上吃的喝的都很齊備。她作詩道:“我母親住在神山上,時常漫遊在九霄雲天。婢女們手持羽毛儀仗,不到宮牆外去。飄飄輪車送我來,難道還羞住人間?與我共處,福氣多多,嫌棄我,那麽就有禍患臨前。”那一年八月初一,她又來了,作詩道:“我在天河之間自由往來,呼吸間便來到九嶷山。你留戀人世,為什麽不修煉成仙?”她拿出三個山藥果,個個像雞蛋一樣大,對張碩說:“把這些吃了,可以讓您不怕風浪,免除寒涼熱病。”張碩吃了兩個,想留一個,她不肯,讓張碩都吃掉。她對張碩說:“我本來是要給您做妻子的,感情不會疏遠。隻因為年命不合,怕稍微有點不和諧。等到太歲位於東方卯的時候,我會回來找您。”杜蘭香降臨時,張碩問:“祈禱祭祀怎麽樣?”杜蘭香說:“消魔就能治好疾病,過分地祭祀反而沒有好處。”杜蘭香把藥物稱為“消魔”。


    弦超與神女


    魏濟北郡從事掾弦超,字義起。以嘉平中夜獨宿,夢有神女來從之。自稱天上玉女,東郡人,姓成公,字知瓊,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從夫。超當其夢也,精爽感悟。嘉其美異,非常人之容。覺寤欽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一旦,顯然來遊,駕輜軿車1,從八婢,服綾羅綺繡之衣,姿顏容體,狀若飛仙。自言年七十,視之如十五六女。車上有壺榼,青白琉璃五具。食啖奇異。饌具醴酒2,與超共飲食。謂超曰:”我,天上玉女,見遣下嫁,故來從君。不謂君德,宿時感運,宜為夫婦。不能有益,亦不能為損。然往來常可得駕輕車,乘肥馬,飲食常可得遠味異膳,繒素常可得充用不乏。然我神人,不為君生子,亦無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義。”遂為夫婦。贈詩一篇,其文曰:“飄颻浮勃逢,敖曹雲石滋。芝一英不須潤,至德與時期。神仙豈虛感,應運來相之。納我榮五族,逆我致禍菑3。”此其詩之大較,其文二百餘言,不能盡錄。兼注《易》七卷,有卦,有象,以彖為屬。故其文言既有義理,又可以占吉凶。超皆能通其旨意,用之占候。


    作夫婦經七八年,父母為超娶婦之後,分日而燕,分夕而寢。夜來晨去,倏忽若飛,唯超見之,他人不見。雖居暗室4,輒聞人聲,常見蹤跡,然不睹其形。後人怪問,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雲:“我,神人也,雖與君交,不願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複與君通接。積年交結,恩義不輕,一旦分別,豈不愴恨?勢不得不爾,各自努力!”又呼侍禦下酒飲啖。發簏,取織成裙衫兩副遺超。又贈詩一首,把臂告辭,涕泣流離,肅然升車,去若飛迅。超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去後五年,超奉郡使至洛,到濟北魚山下陌上。西行,遙望曲道頭有一馬車,似知瓊。驅馳至前,果是也。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控左援綏,同乘至洛。遂為室家,克複舊好。至太康中猶在。但不日日往來,每於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旦、十五日輒下往來,經宿而去。張茂先為之作《神女賦》。


    【注釋】


    1輜軿車:輜車和軿車。古代有帷蓋的車子。既可載物,又可作臥車。


    2醴(li)酒:甜酒。


    3禍菑:同禍災,禍患。


    4暗室:幽暗的內室。


    【譯文】


    三國時,曹魏濟北郡從事掾弦超,字義起。在魏齊王嘉平年間,一天半夜獨自睡覺時,夢見有神女來陪伴他。神女自稱是天上的玉女,東郡人,姓成公,字知瓊,小時候父母就死了,天帝可憐他孤苦,派她下凡出嫁追隨丈夫。弦超做夢的時候,精神爽快,感覺清晰,他讚美知瓊的美貌,不是一般人可比。醒來後思念不已,感覺像是真的又像是假的,就這樣過了三四個晚上。有一天,知瓊現身來遊,她乘坐著華貴的小車,隨從的八個婢女,都穿著綾羅錦繡的衣服,姿態、容貌、身材就像仙女一樣。她自稱有七十歲,看上去卻像隻有十五六歲。車子上有壺、榼、青白色的琉璃器具,飲食奇異。她安排擺設了美酒,與弦超一起飲用。知瓊對弦超說:“我是天上的玉女,被派下凡間嫁給你,追隨著你。想不到你有德行,是前世的緣分,我們宜於做夫妻。不能說有什麽好處,也不能說有什麽不好的。我們往來經常可以坐輕車、騎肥馬,吃山珍海味,絲綢絹緞穿不完。但我是神仙,不能為你生兒育女,卻也沒有妒忌之心,不妨礙你的婚姻。”於是他們結為夫妻。知瓊送給弦超一首詩,詩裏說:“我在蓬萊仙境遨遊,雲板石磬奏出樂聲。靈芝不用雨水滋潤,至高德行等待機遇。神仙豈能憑空感應,是順天意來幫助你。容納我將會五族榮耀,違背我就會招來災禍。”這是這首詩的大意,詩文有兩百多字,不能完全記錄下來。知瓊還注釋了《易經》七卷,有卦辭,有象辭,用彖辭作為統屬。所以其中的文字,既有義理,又可以用來占卜吉凶。弦超都能理解其中旨意,用它來預測吉凶和天氣變化。


    他們做了七八年的夫妻,弦超父母為弦超娶了妻子後,知瓊和弦超每隔一天一起吃飯,每隔一天睡在一起,知瓊晚上來,早晨去,快得像飛一樣,隻有弦超能看見她,別人都看不見。雖然在閨房裏,常常能聽到她的聲音,見到她的蹤跡,但是看不見她的樣子。後來有人奇怪,詢問弦超,弦超泄露了他們的事。玉女於是要求離去,說:“我是神人,雖然與你交往,卻不願別人知道。而你粗心大意,我已經徹底暴露了身份,不能再與你交往了。交往這麽多年,情義不輕,一旦分別,怎不傷心?但情勢不得不這樣,我不得不離開你。我們好自為之吧。”她又叫婢女來備下美酒佳肴,然後打開箱子,取出兩套彩絲金縷的衣服留給弦超。又贈詩一首,挽著弦超的胳膊告別,痛哭流涕,神情淒然地登上車,像飛一樣離開了。弦超憂傷了很多天,幾乎委靡不振了。


    知瓊離開後五年,弦超奉郡守差使出使洛陽,來到濟北魚山下的小道上。往西走,遠遠望見彎道盡頭有一駕馬車,像是知瓊。弦超驅馬快速上前去看,果然是知瓊。於是揭開帷幕相見,兩人悲喜交集。牽住左驂登上車去,一同乘車來到洛陽。於是又結為夫妻,重歸於好。至晉武帝太康年間,他們仍然生活在一起。但不是天天往來,隻是每當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和每月初一、十五,知瓊就會降臨,過一夜就離去。張茂先為她寫了《神女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搜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幹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幹寶並收藏搜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