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意修孔廟
漢永平中,會稽鍾離意,字子阿,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文,付戶曹孔訢,修夫子車。身入廟,拭幾席1劍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幾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懸甕,意召孔訢,問:“此何甕也?”對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人莫敢發也。”意曰:“夫子,聖人。所以遺甕,欲以懸示後賢。”因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舒。護吾車、拭吾履、發吾笥,會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意即召問:“璧有七,何藏一耶?”伯叩頭出之。
【注釋】
1幾席:幾和席,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譯文】
漢代永平年間,會稽郡人鍾離意,字子阿,擔任魯國的相。上任後,他拿出自己的一萬三千文錢,交給戶曹孔訢,讓他修理孔子的車子。鍾離意還親自到孔廟,揩拭桌子、坐席、佩劍、鞋子。有個男子張伯,在堂下清除雜草時,從泥土裏撿到了七塊玉璧。張伯把一塊藏在懷裏,把另外六塊交給鍾離意。鍾離意命令主簿把玉璧放在桌子前麵,孔子傳授學業的講堂前的床頭懸掛著一個甕,鍾離意召來孔訢,問他:“這是什麽甕?”孔訢回答說:“是孔夫子的甕。背後有丹書,人們沒有敢打開它的。”鍾離意說:“孔夫子是聖人。他之所以留下這甕,是想用它啟示後代的賢人。”於是把它打開。從裏麵得到一塊帛書,上麵寫著:“後世研究我著作的是董仲舒。保護我車子、揩拭我鞋子、打開我甕的人,是會稽的鍾離意。玉璧共有七塊,張伯暗藏了其中的一塊。”鍾離意就召來張伯,責問他說:“玉璧有七塊,你為什麽藏了一塊?”張伯磕頭求饒,馬上交出了那塊玉璧。
段翳封簡書
段翳字元章,廣漢新都人也。習《易經》,明風角。有一生來學,積年,自謂略究要術,辭歸鄉裏。翳為合膏藥,幷以簡書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發視之。”生到葭萌,與吏爭度津。吏撾1破從者頭。生開筒得書,言:“到葭萌,與吏鬥,頭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創者即愈。
【注釋】
1撾:敲打。
【譯文】
段翳,字元章,是廣漢郡新都縣的人。他精通《易經》,擅於根據五音與四方之風聲來占卜。有一個學生來求學,學了好幾年,自以為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道術,就要辭別師傅回故鄉去。段翳給他配了一貼膏藥,並寫了一封文書封在竹筒裏,告訴這學生說:“碰到急事,就打開這竹筒看看。”這學生來到葭萌縣,與官吏搶著渡河。官吏打破了他隨從的頭。學生打開竹筒看文書,上麵寫著:“到葭萌縣,和官吏爭鬥,頭被打破的,就用這膏藥敷在傷口上。”學生按這話辦了,受傷的人馬上就痊愈了。
臧仲英遇怪
右扶風1臧仲英,為侍禦史。家人作食,設案,有不清塵土投汙2之。炊臨熟,不知釜處。兵弩自行。火從篋簏中起,衣物盡燒,而篋簏3故完。婦女婢使,一旦盡失其鏡;數日,從堂下擲庭中,有人聲言:“還汝鏡。”女孫年三四歲,亡之,求,不知處;兩三日,乃於圊4中糞下啼。若此非一。汝南許季山者,素善卜卦,卜之,曰:“家當有老青狗物,內中侍禦者名益喜,與共為之。誠欲絕,殺此狗,遣益喜歸鄉裏。”仲英從之,怪遂絕。後徙為太尉長史,遷魯相。
【注釋】
1右扶風:官吏名,也指被任命為右扶風的官吏所管轄政區名。
2汙(wu):弄髒。
3篋簏(qièlu):竹箱。
4圊(qing):廁所。
【譯文】
右扶風的臧仲英,任侍禦史。他家的仆人做了飯菜,擺上桌子,卻有不幹淨的塵土掉進去把飯菜給搞髒了。飯馬上要熟了,卻不知鍋子到什麽地方去了。家裏的兵器、弓箭自己會動。竹箱著火,箱子裏的衣服物品全都燒光了,而箱子卻仍像原來的樣子完好無損。妻子、女兒、婢女,有一天都丟了鏡子;過了幾天,卻看見鏡子從堂屋扔到院子裏,還有人聲說:“還你們鏡子。”臧仲英的孫女隻有三四歲,忽然不見了,到處都找不見。過了兩三天,卻在廁所中的糞坑裏啼哭。像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
汝南郡人許季山,平素善於占卦,為此占了個卜,說:“你家裏有一條老黑狗,有個仆人名叫益喜,是他們一起在作怪。如果你真要杜絕這種事的發生,就要殺掉這條狗,打發益喜回老家去。”臧仲英按他說的做了,怪事就不再發生。後來臧仲英調任太尉長史,又升遷為魯國宰相。
喬玄見白光
太尉喬玄,字公祖,梁國人也。初為司徒長史,五月末,於中門臥。夜半後,見東壁正白,如開門明。呼問左右,左右莫見。因起自往手捫摸之,壁自如故。還床,複見。心大怖恐。
其友應劭適往候之,語次相告。劭曰。“鄉人有董彥興者,即許季山外孫也。其探賾索隱,窮神知化,雖眭孟、京房,無以過也。然天性褊狹1,羞於卜筮者。”間來候師王叔茂,請往迎之。須臾,便與俱來。公祖虛禮盛饌,下席行觴。彥興自陳:“下土諸生,無他異分。幣重言甘,誠有踧踖。頗能別者,願得從事。”公祖辭讓再三,爾乃聽之,曰:“府君當有怪,白光如門明者,然不為害也。六月上旬,雞明時,聞南家哭,即吉。到秋節,遷北行,郡以金為名。位至將軍三公。”公祖曰:“怪異如此,救族不暇,何能致望於所不圖?此相饒耳。”至六月九日,未明。太尉楊秉暴薨。七月七日,拜钜鹿太守,钜邊有金。後為度遼將軍,曆登三事。
【注釋】
1褊狹:心胸、氣量、見識等狹隘。
【譯文】
太尉喬玄,字公祖,是梁國人。起初,他擔任司徒長史,五月底,喬玄睡在大門中間,半夜以後,看見東麵的牆壁雪白,就像開了門一樣明亮。他叫左右的人來詢問,但是所有人都說沒看見。於是他就起來親自上前,用手撫摸牆壁,牆壁還是原來的樣子。但當他回到床上,又看見牆壁雪白,因而心裏非常恐懼。
他的朋友應劭正好去看望他,喬玄便把這事告訴了應劭。應劭說:“我同鄉中有個叫董彥興的人,是許季山的外孫。他擅於探索幽奧隱微,了解神妙變化,就是眭孟、京房也未必可以超過他。但他天性拘謹,認為占卜是羞恥的事而不願意幹。近來他正好要來看望他的老師王叔茂,請讓我去把他接過來吧!”一會兒,董彥興便與應劭一起來了。喬玄謙恭地以禮款待董彥興,準備了豐盛的美味佳肴,還走下座親自向他敬酒。董彥興不等他請求就自己先說道:“我一個鄉下的儒生,沒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天賦,您現在以如此隆重的禮節招待我,說話客氣,這讓我實在有點忐忑不安。如果我稍稍能識別吉凶的話,願意為您效勞。”喬玄推讓了好幾次,然後才把這事講給他聽。董彥興便對他說:“您府上正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所以看見牆上的白光像開了門一樣明亮。但這不會給您造成什麽危害。到了六月上旬早晨雞啼的時候,聽見南邊有人在哭,您就吉利了。到了秋季,您將調到北邊的郡府任職,那郡府的名字中有‘金’字。之後您的官職會升到將軍、三公。”喬玄說:“碰到這樣奇怪的事,連搶救家族都來不及,哪能指望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呢?您這隻是在寬我的心罷了。”
到了六月初九日,太尉楊秉突然死了。七月初七,喬玄被任命為钜鹿太守,“钜”字的偏旁中有“金”字。後來喬玄又做了度遼將軍,升任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要職。
管輅論怪
管輅字公明,平原人也。善《易》卜。安平太守東萊王基,字伯輿,家數有怪,使輅筮之。卦成,輅曰:“君之卦,當有賤婦人,生一男,墮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當有一大蛇,銜筆,大小共視,須臾便去。又,烏來入室中,與燕共鬥,燕死,烏去。有此三卦。”基大驚曰:“精義之致,乃至於此,幸為占其吉凶。”輅曰:“非有他禍,直客舍久遠,魑魅罔兩1,共為怪耳。兒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大蛇銜筆者,直老書佐耳。烏與燕鬥者,直老鈴下耳。夫神明之正,非妖能害也;萬物之變,非道所止也。久遠之浮精,必能之定數也。今卦中見象,而不見其凶,故知假托之數,非妖咎之征,自無所憂也。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2;太戊之階,非桑所生。然而野鳥一雊,武丁為高宗;桑穀暫生,太戊以興。焉知三事不為吉祥?願府君安身養德,從容光大,勿以神奸,汙累天真。”後卒無他。遷安南將軍。
後輅鄉裏劉原,問輅:“君往者為王府君論怪雲:‘老書佐為蛇,老鈴下為烏’,此本皆人,何化之微賤乎?為見於爻象出君意乎?”輅言:“苟非性與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心胸者乎?夫萬物之化,無有常形;人之變異,無有定體。或大為小,或小為大,固無優劣。萬物之化,一例之道也。是以夏鯀,天子之父,趙王如意,漢高之子,而鯀為黃熊,意為蒼狗,斯亦至尊之位,而為黔喙之類也。況蛇者協辰巳之位,烏者棲太陽之精,此乃騰黑之明象,白日之流景。如書佐、鈴下,各以微軀,化為蛇烏,不亦過乎。”
【注釋】
1魑(chi)魅(mèi)罔兩:鬼怪的統稱。
2雊(gou):野雞叫。
【譯文】
管輅,字公明,是平原人。他善於用《易經》卜卦。安平太守是東萊人王基,字伯輿,家裏多次發生怪事,叫管輅給他占卜。卜出卦,管輅說:“你的卦,是有一個卑賤的婦人,生了一個男孩,才一落地就跑,掉到灶炕就死了。又有一條大蛇在床上,銜著筆,大家都能看見,一會兒它就爬走了。還有一隻烏鴉飛進屋子,與燕子爭鬥,這隻燕子死了,烏鴉就飛走了。有這樣三個卦象。”王基十分驚奇地說:“卦象精確極了,居然能達到這種程度,請為我占卜它的吉凶。”管輅說:“沒有其他的災禍,隻是因為客舍時代久遠,那些妖魔鬼怪一起作怪罷了。小兒生下來就能跑,不是他自己能夠跑,而是火的精靈把他引進灶裏。大蛇銜筆,隻是老書佐而已。烏鴉與燕子爭鬥,不過是老鈴下而已。精神純正,不是妖怪能傷害得了的。萬物變化,不是人的道術能阻止的。久遠的妖怪,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卦中看到的征象,不現凶兆,所以知道是妖怪依托,而不是妖怪造成的征兆,自然不用憂慮。從前殷高宗武丁祭祀的大鼎,不是野雞啼叫的地方;殷中宗太戊的庭階,不是桑穀生長的地方。但是,野雞一叫,武丁就成為賢明的高宗;桑穀一生長,太戊就興盛了。怎麽知道這三件事不是祥瑞的象征呢?希望你安身養德,從容光大,不要因為神怪而玷汙了你天真的本性。”後來就沒再發生這類事情。王基升任安南將軍。
後來管輅的同鄉人劉原,問管輅:“你過去和王基談論妖怪說:‘老書佐變為大蛇,老鈴下變為烏鴉,’他們本來都是人,怎麽就變成了卑賤的動物了呢?是從爻象顯示出來的,還是出於你的想象?”管輅說:“如果不是事物的本性和天意如此,怎麽能背離爻象而隨心所欲呢?萬物的變化,沒有固定的形狀;人的變化,沒有固定的形體。或者大的變小,或者小的變大,本來沒有好壞分別。萬物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夏鯀是天子的父親,趙王如意是漢高祖的兒子,可是夏鯀變成了黃熊,如意變成了蒼狗,這是從最高貴的身份,變成了山上的野獸一類。何況蛇是配於辰巳之位,烏鴉是棲於太陽的精靈,這種現象就像黑暗中的光明,白日下的亮彩一樣清楚明白。像書佐、鈴下,各自用他們卑微的身軀,化身為蛇和烏鴉,不也說得過去的嗎?”
管輅教顏超延壽
管輅至平原,見顏超貌主夭亡1。顏父乃求輅延命。輅曰:“子歸,覓清酒一榼,鹿脯一斤,卯日,刈2麥地南大桑樹下,有二人圍棋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斟,以盡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顏依言而往,果見二人圍棋。頻置脯斟酒於前。其人貪戲,但飲酒食脯,不顧。數巡,北邊坐者忽見顏在,叱曰:“何故在此?”顏唯拜之。南麵坐者語曰:“適來飲他酒脯,寧無情乎?”北坐者曰:“文書已定。”南坐者曰:“借文書看之。”見超壽止可十九歲,乃取筆挑上,語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顏拜而回。管語顏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壽。北邊坐人是北鬥,南邊坐人是南鬥。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
【注釋】
1夭亡:早死。
2刈(yi):割。
【譯文】
管輅來到平原縣,看見顏超的麵相有異常,預示著他即將夭亡。顏超的父親就請求管輅延長顏超的壽命。管輅對顏超說:“您回家去,準備好一壺好酒,一斤幹鹿肉。在卯日的那一天,在割過麥子的田地南邊的大桑樹下,有兩個人在那裏下圍棋,您隻管給他們斟酒,並把肉幹端上去,他們喝完了酒,您就再給他們斟上,直到把酒喝完、肉吃盡為止。如果他們問你,你隻用向他們磕頭作揖,不要說話。這樣,一定會有人來救你。”
漢永平中,會稽鍾離意,字子阿,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文,付戶曹孔訢,修夫子車。身入廟,拭幾席1劍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幾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懸甕,意召孔訢,問:“此何甕也?”對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人莫敢發也。”意曰:“夫子,聖人。所以遺甕,欲以懸示後賢。”因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舒。護吾車、拭吾履、發吾笥,會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意即召問:“璧有七,何藏一耶?”伯叩頭出之。
【注釋】
1幾席:幾和席,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譯文】
漢代永平年間,會稽郡人鍾離意,字子阿,擔任魯國的相。上任後,他拿出自己的一萬三千文錢,交給戶曹孔訢,讓他修理孔子的車子。鍾離意還親自到孔廟,揩拭桌子、坐席、佩劍、鞋子。有個男子張伯,在堂下清除雜草時,從泥土裏撿到了七塊玉璧。張伯把一塊藏在懷裏,把另外六塊交給鍾離意。鍾離意命令主簿把玉璧放在桌子前麵,孔子傳授學業的講堂前的床頭懸掛著一個甕,鍾離意召來孔訢,問他:“這是什麽甕?”孔訢回答說:“是孔夫子的甕。背後有丹書,人們沒有敢打開它的。”鍾離意說:“孔夫子是聖人。他之所以留下這甕,是想用它啟示後代的賢人。”於是把它打開。從裏麵得到一塊帛書,上麵寫著:“後世研究我著作的是董仲舒。保護我車子、揩拭我鞋子、打開我甕的人,是會稽的鍾離意。玉璧共有七塊,張伯暗藏了其中的一塊。”鍾離意就召來張伯,責問他說:“玉璧有七塊,你為什麽藏了一塊?”張伯磕頭求饒,馬上交出了那塊玉璧。
段翳封簡書
段翳字元章,廣漢新都人也。習《易經》,明風角。有一生來學,積年,自謂略究要術,辭歸鄉裏。翳為合膏藥,幷以簡書封於筒中,告生曰:“有急,發視之。”生到葭萌,與吏爭度津。吏撾1破從者頭。生開筒得書,言:“到葭萌,與吏鬥,頭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創者即愈。
【注釋】
1撾:敲打。
【譯文】
段翳,字元章,是廣漢郡新都縣的人。他精通《易經》,擅於根據五音與四方之風聲來占卜。有一個學生來求學,學了好幾年,自以為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道術,就要辭別師傅回故鄉去。段翳給他配了一貼膏藥,並寫了一封文書封在竹筒裏,告訴這學生說:“碰到急事,就打開這竹筒看看。”這學生來到葭萌縣,與官吏搶著渡河。官吏打破了他隨從的頭。學生打開竹筒看文書,上麵寫著:“到葭萌縣,和官吏爭鬥,頭被打破的,就用這膏藥敷在傷口上。”學生按這話辦了,受傷的人馬上就痊愈了。
臧仲英遇怪
右扶風1臧仲英,為侍禦史。家人作食,設案,有不清塵土投汙2之。炊臨熟,不知釜處。兵弩自行。火從篋簏中起,衣物盡燒,而篋簏3故完。婦女婢使,一旦盡失其鏡;數日,從堂下擲庭中,有人聲言:“還汝鏡。”女孫年三四歲,亡之,求,不知處;兩三日,乃於圊4中糞下啼。若此非一。汝南許季山者,素善卜卦,卜之,曰:“家當有老青狗物,內中侍禦者名益喜,與共為之。誠欲絕,殺此狗,遣益喜歸鄉裏。”仲英從之,怪遂絕。後徙為太尉長史,遷魯相。
【注釋】
1右扶風:官吏名,也指被任命為右扶風的官吏所管轄政區名。
2汙(wu):弄髒。
3篋簏(qièlu):竹箱。
4圊(qing):廁所。
【譯文】
右扶風的臧仲英,任侍禦史。他家的仆人做了飯菜,擺上桌子,卻有不幹淨的塵土掉進去把飯菜給搞髒了。飯馬上要熟了,卻不知鍋子到什麽地方去了。家裏的兵器、弓箭自己會動。竹箱著火,箱子裏的衣服物品全都燒光了,而箱子卻仍像原來的樣子完好無損。妻子、女兒、婢女,有一天都丟了鏡子;過了幾天,卻看見鏡子從堂屋扔到院子裏,還有人聲說:“還你們鏡子。”臧仲英的孫女隻有三四歲,忽然不見了,到處都找不見。過了兩三天,卻在廁所中的糞坑裏啼哭。像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
汝南郡人許季山,平素善於占卦,為此占了個卜,說:“你家裏有一條老黑狗,有個仆人名叫益喜,是他們一起在作怪。如果你真要杜絕這種事的發生,就要殺掉這條狗,打發益喜回老家去。”臧仲英按他說的做了,怪事就不再發生。後來臧仲英調任太尉長史,又升遷為魯國宰相。
喬玄見白光
太尉喬玄,字公祖,梁國人也。初為司徒長史,五月末,於中門臥。夜半後,見東壁正白,如開門明。呼問左右,左右莫見。因起自往手捫摸之,壁自如故。還床,複見。心大怖恐。
其友應劭適往候之,語次相告。劭曰。“鄉人有董彥興者,即許季山外孫也。其探賾索隱,窮神知化,雖眭孟、京房,無以過也。然天性褊狹1,羞於卜筮者。”間來候師王叔茂,請往迎之。須臾,便與俱來。公祖虛禮盛饌,下席行觴。彥興自陳:“下土諸生,無他異分。幣重言甘,誠有踧踖。頗能別者,願得從事。”公祖辭讓再三,爾乃聽之,曰:“府君當有怪,白光如門明者,然不為害也。六月上旬,雞明時,聞南家哭,即吉。到秋節,遷北行,郡以金為名。位至將軍三公。”公祖曰:“怪異如此,救族不暇,何能致望於所不圖?此相饒耳。”至六月九日,未明。太尉楊秉暴薨。七月七日,拜钜鹿太守,钜邊有金。後為度遼將軍,曆登三事。
【注釋】
1褊狹:心胸、氣量、見識等狹隘。
【譯文】
太尉喬玄,字公祖,是梁國人。起初,他擔任司徒長史,五月底,喬玄睡在大門中間,半夜以後,看見東麵的牆壁雪白,就像開了門一樣明亮。他叫左右的人來詢問,但是所有人都說沒看見。於是他就起來親自上前,用手撫摸牆壁,牆壁還是原來的樣子。但當他回到床上,又看見牆壁雪白,因而心裏非常恐懼。
他的朋友應劭正好去看望他,喬玄便把這事告訴了應劭。應劭說:“我同鄉中有個叫董彥興的人,是許季山的外孫。他擅於探索幽奧隱微,了解神妙變化,就是眭孟、京房也未必可以超過他。但他天性拘謹,認為占卜是羞恥的事而不願意幹。近來他正好要來看望他的老師王叔茂,請讓我去把他接過來吧!”一會兒,董彥興便與應劭一起來了。喬玄謙恭地以禮款待董彥興,準備了豐盛的美味佳肴,還走下座親自向他敬酒。董彥興不等他請求就自己先說道:“我一個鄉下的儒生,沒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天賦,您現在以如此隆重的禮節招待我,說話客氣,這讓我實在有點忐忑不安。如果我稍稍能識別吉凶的話,願意為您效勞。”喬玄推讓了好幾次,然後才把這事講給他聽。董彥興便對他說:“您府上正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所以看見牆上的白光像開了門一樣明亮。但這不會給您造成什麽危害。到了六月上旬早晨雞啼的時候,聽見南邊有人在哭,您就吉利了。到了秋季,您將調到北邊的郡府任職,那郡府的名字中有‘金’字。之後您的官職會升到將軍、三公。”喬玄說:“碰到這樣奇怪的事,連搶救家族都來不及,哪能指望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呢?您這隻是在寬我的心罷了。”
到了六月初九日,太尉楊秉突然死了。七月初七,喬玄被任命為钜鹿太守,“钜”字的偏旁中有“金”字。後來喬玄又做了度遼將軍,升任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要職。
管輅論怪
管輅字公明,平原人也。善《易》卜。安平太守東萊王基,字伯輿,家數有怪,使輅筮之。卦成,輅曰:“君之卦,當有賤婦人,生一男,墮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當有一大蛇,銜筆,大小共視,須臾便去。又,烏來入室中,與燕共鬥,燕死,烏去。有此三卦。”基大驚曰:“精義之致,乃至於此,幸為占其吉凶。”輅曰:“非有他禍,直客舍久遠,魑魅罔兩1,共為怪耳。兒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大蛇銜筆者,直老書佐耳。烏與燕鬥者,直老鈴下耳。夫神明之正,非妖能害也;萬物之變,非道所止也。久遠之浮精,必能之定數也。今卦中見象,而不見其凶,故知假托之數,非妖咎之征,自無所憂也。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雊2;太戊之階,非桑所生。然而野鳥一雊,武丁為高宗;桑穀暫生,太戊以興。焉知三事不為吉祥?願府君安身養德,從容光大,勿以神奸,汙累天真。”後卒無他。遷安南將軍。
後輅鄉裏劉原,問輅:“君往者為王府君論怪雲:‘老書佐為蛇,老鈴下為烏’,此本皆人,何化之微賤乎?為見於爻象出君意乎?”輅言:“苟非性與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心胸者乎?夫萬物之化,無有常形;人之變異,無有定體。或大為小,或小為大,固無優劣。萬物之化,一例之道也。是以夏鯀,天子之父,趙王如意,漢高之子,而鯀為黃熊,意為蒼狗,斯亦至尊之位,而為黔喙之類也。況蛇者協辰巳之位,烏者棲太陽之精,此乃騰黑之明象,白日之流景。如書佐、鈴下,各以微軀,化為蛇烏,不亦過乎。”
【注釋】
1魑(chi)魅(mèi)罔兩:鬼怪的統稱。
2雊(gou):野雞叫。
【譯文】
管輅,字公明,是平原人。他善於用《易經》卜卦。安平太守是東萊人王基,字伯輿,家裏多次發生怪事,叫管輅給他占卜。卜出卦,管輅說:“你的卦,是有一個卑賤的婦人,生了一個男孩,才一落地就跑,掉到灶炕就死了。又有一條大蛇在床上,銜著筆,大家都能看見,一會兒它就爬走了。還有一隻烏鴉飛進屋子,與燕子爭鬥,這隻燕子死了,烏鴉就飛走了。有這樣三個卦象。”王基十分驚奇地說:“卦象精確極了,居然能達到這種程度,請為我占卜它的吉凶。”管輅說:“沒有其他的災禍,隻是因為客舍時代久遠,那些妖魔鬼怪一起作怪罷了。小兒生下來就能跑,不是他自己能夠跑,而是火的精靈把他引進灶裏。大蛇銜筆,隻是老書佐而已。烏鴉與燕子爭鬥,不過是老鈴下而已。精神純正,不是妖怪能傷害得了的。萬物變化,不是人的道術能阻止的。久遠的妖怪,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卦中看到的征象,不現凶兆,所以知道是妖怪依托,而不是妖怪造成的征兆,自然不用憂慮。從前殷高宗武丁祭祀的大鼎,不是野雞啼叫的地方;殷中宗太戊的庭階,不是桑穀生長的地方。但是,野雞一叫,武丁就成為賢明的高宗;桑穀一生長,太戊就興盛了。怎麽知道這三件事不是祥瑞的象征呢?希望你安身養德,從容光大,不要因為神怪而玷汙了你天真的本性。”後來就沒再發生這類事情。王基升任安南將軍。
後來管輅的同鄉人劉原,問管輅:“你過去和王基談論妖怪說:‘老書佐變為大蛇,老鈴下變為烏鴉,’他們本來都是人,怎麽就變成了卑賤的動物了呢?是從爻象顯示出來的,還是出於你的想象?”管輅說:“如果不是事物的本性和天意如此,怎麽能背離爻象而隨心所欲呢?萬物的變化,沒有固定的形狀;人的變化,沒有固定的形體。或者大的變小,或者小的變大,本來沒有好壞分別。萬物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夏鯀是天子的父親,趙王如意是漢高祖的兒子,可是夏鯀變成了黃熊,如意變成了蒼狗,這是從最高貴的身份,變成了山上的野獸一類。何況蛇是配於辰巳之位,烏鴉是棲於太陽的精靈,這種現象就像黑暗中的光明,白日下的亮彩一樣清楚明白。像書佐、鈴下,各自用他們卑微的身軀,化身為蛇和烏鴉,不也說得過去的嗎?”
管輅教顏超延壽
管輅至平原,見顏超貌主夭亡1。顏父乃求輅延命。輅曰:“子歸,覓清酒一榼,鹿脯一斤,卯日,刈2麥地南大桑樹下,有二人圍棋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斟,以盡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顏依言而往,果見二人圍棋。頻置脯斟酒於前。其人貪戲,但飲酒食脯,不顧。數巡,北邊坐者忽見顏在,叱曰:“何故在此?”顏唯拜之。南麵坐者語曰:“適來飲他酒脯,寧無情乎?”北坐者曰:“文書已定。”南坐者曰:“借文書看之。”見超壽止可十九歲,乃取筆挑上,語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顏拜而回。管語顏曰:“大助子,且喜得增壽。北邊坐人是北鬥,南邊坐人是南鬥。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
【注釋】
1夭亡:早死。
2刈(yi):割。
【譯文】
管輅來到平原縣,看見顏超的麵相有異常,預示著他即將夭亡。顏超的父親就請求管輅延長顏超的壽命。管輅對顏超說:“您回家去,準備好一壺好酒,一斤幹鹿肉。在卯日的那一天,在割過麥子的田地南邊的大桑樹下,有兩個人在那裏下圍棋,您隻管給他們斟酒,並把肉幹端上去,他們喝完了酒,您就再給他們斟上,直到把酒喝完、肉吃盡為止。如果他們問你,你隻用向他們磕頭作揖,不要說話。這樣,一定會有人來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