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王莽建國四年,池陽宮有小人的影子出現,有一尺多長,有的乘車,有的步行,手裏還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東西的大小與小人相稱,三天以後才消失。王莽十分厭惡這件事。自此以後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王莽最後也被殺死了。《管子》說:“東西的大小與小人相稱,三天以後才消失。王莽十分厭惡這件事。自此以後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慶忌,它的模樣像人,身長四寸,穿黃色的衣服,戴黃色的帽子,頂著黃頭蓋,騎著小馬,喜歡飛快地奔馳。用它的名字呼喚它,可以派它到千裏之外去,一天就可以回來報告消息。”那麽池陽宮的影子,難道就是慶忌?《管子》又說:“幹涸的小水澤有水精,水精生成蚳。蚳,有一個頭兩個身子,形狀像蛇,長八尺。用它的名字呼喚它,可以讓它到水裏捕捉魚鱉。”
霹靂落地
晉扶風楊道和,夏於田中,值雨,至桑樹下,霹靂下擊之,道和以鋤格折其股,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寸,餘狀似六畜,頭似獮猴。
【譯文】
晉朝扶風郡的楊道和,夏天在田裏幹活的時候碰上下雨,就到桑樹下躲雨,霹靂從天上下來打他,楊道和就用鋤頭反擊,打斷了它的腿,它就倒在地上,不能回到天上去了。這霹靂嘴唇像丹砂一樣紅赤,睛睛像鏡子一樣明亮,長毛的角長達三寸多,形體像六畜,頭像獼猴。
落頭民
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吳時,將軍朱桓得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竇1,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為翼。將曉,複還。數數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氣息裁屬2。乃蒙之以被。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兩三度墮地,噫吒3甚愁,體氣甚急,狀若將死。乃去被,頭複起傅頸。有頃,和平。桓以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詳之,乃知天性也。
時南征大將,亦往往得之。又嚐有覆以銅盤者,頭不得進,遂死。
【注釋】
1狗竇:狗洞。
2裁屬:這裏指呼吸困難,氣息微弱。
3噫吒:歎息。
【譯文】
秦朝,南方有“落頭民”,他們的頭能飛起來。這種人的部落中有一種祭祀,叫做“蟲落”,由此取名。
三國東吳時,將軍朱桓得到一個婢女,每天晚上睡下後,她的頭就總是飛來飛去。或者從狗洞裏,或者從天窗中進出,用耳朵做翅膀。天快亮時,頭又自己飛回來,經常這樣。旁邊的人覺得很奇怪,夜裏就點燈去照看,那婢女隻有身子沒有頭,她的身體略微有點涼,呼吸比較微弱。於是他們用被子把婢女的身體蒙住。到天亮時婢女的頭飛回來,由於有被子阻礙,不能回到身體上安接,兩三次後便掉在地上,憂愁地歎息,身體的氣息也隨之急促起來,像是要死去的樣子。人們這才拿掉被子,婢女的頭又飛起來,附接上去。過了一會兒,氣息就和暢平穩如常了。朱桓覺得太奇怪了,害怕得不敢收留這個婢女,就把她打發走了。後來經過仔細了解,才知道那是她的天性。
當時去南方征討的大將也常常得到這種人。又曾經有人用銅盤覆蓋住飛走頭的身體上,頭不能附接到身體上,就死掉了。
貙人化虎
江漢之域,有貙人。其先,稟君1之苗裔也。能化為虎。長沙所屬蠻縣東高居民,曾作欄捕虎,欄發,明日眾人共往格之,見一亭長,赤幘,大冠,在欄中坐。因問:“君何以入此中?”亭長大怒曰:“昨忽被縣召,夜避雨,遂誤入此中。急出我。”曰:“君見召,不當有文書耶?”即出懷中召文書。於是即出之。尋視,乃化為虎,上山走。或雲:“貙虎化為人,好著紫葛衣,其足無踵2。虎有五指者,皆是貙。”
【注釋】
1稟君:巴人的祖先。
2踵:腳後跟。
【譯文】
長江漢水流域,有一種貙人。他們的祖先是稟君的後代。貙人能夠變成老虎。長沙郡所屬的蠻縣東高口的居民,曾經製作木籠用以捕捉老虎。木籠的機關被觸發了,第二天大家就一齊去打老虎,卻見一個亭長,包著紅頭巾,戴著大帽子,坐在木籠裏。便問他:“你怎麽會落進這個木籠裏?”亭長很生氣地說:“昨天忽然被縣裏召喚,晚上下雨,為了躲雨才誤進了這個籠子。趕快把我放出來!”大家問:“你被召喚,不是應該有文書嗎?”亭長立即從懷裏取出召喚的文書。於是人們就把他放了。隨後再看他,竟變成了老虎,往山上跑了。有人說:“貙虎變成的人,喜歡穿紫色的葛衣,他的腳沒有後跟。老虎中有五個腳趾的,就是貙虎。”
猳國馬化
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與猴相類,長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國,一名馬化,或曰玃猿。伺道行婦女有美者,輒盜取,將去,人不得知。若有行人經過其旁,皆以長繩相引,猶故不免。此物能別男女氣臭,故取女,男不取也。若取得人女,則為家室,其無子者,終身不得還。十年之後,形皆類之,意亦迷惑,不複思歸。若有子者,輒抱送還其家,產子,皆如人形。有不養者,其母輒死;故懼怕之,無敢不養。及長,與人不異。皆以楊為姓。故今蜀中西南多諸楊,率皆是“猳國”“馬化”之子孫也。
【譯文】
蜀國西南部的高山上,有一種動物,和猴子長得很相像,身長七尺,能像人一樣站起來走路,很善於奔跑追人,它們的名稱叫“猳國”,又叫“馬化”,也叫“玃猿”。它們觀察路過的婦女,看到有漂亮的,就強搶帶走,人們不知道它們究竟把這些美女帶到了什麽地方。如果有其他人從她身邊經過,它們就用長繩子去拉她,美女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它們搶去。這種動物能分辨男女的氣味,所以隻搶女的,不搶男的。如果搶到了女子,就把她當作妻子。那些不生孩子的女子,終身不能回來。十年以後,這些被搶去的婦女,形體也和它們類似了,心神也混沌迷惑,不想回家。至於生下孩子的,它們就抱著孩子連同母親送還她家裏。這些生下來的孩子都跟人差不多。如果不撫養孩子,那麽這孩子的母親就會死掉,所以人們很害怕,沒有敢不撫養的。等到這些小孩長大,和人沒有什麽不同,都把“楊”當作姓。所以現在蜀國西南部有很多姓楊的人,他們大概都是猳國、馬化的子孫。
刀勞鬼
臨川間諸山有妖物,來常因大風雨,有聲如嘯,能射人。其所著者,有頃便腫,大毒。有雌雄,雄急而雌緩。急者不過半日間,緩者經宿。其旁人常有以救之,救之少遲,則死。俗名曰刀勞鬼。故外書雲:“鬼神者,其禍福發揚之驗於世者也。”《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然則天地鬼神,與我並生者也。氣分則性異,域別則形殊,莫能相兼也。生者主陽,死者主陰,性之所托,各安其生。太陰之中,怪物存焉。
【譯文】
臨川郡內很多山上有一種怪物,它們經常跟隨狂風暴雨出現,發出的聲音很悠長像呼嘯似的,能射傷人。被射中的地方,一會兒就腫起來,毒性非常大。這種怪物有雌有雄,雄的毒性來得快,雌的毒性來得慢。毒性快的不超過半天就死了,毒性慢的可以過一天。那附近的人常常有辦法搶救被怪物射傷的人,但是搶救得隻要稍微晚了一點,受傷的人就會死掉。民間把這種怪物叫做“刀勞鬼”。因此野書上說:“所謂鬼神,是禍福發生後能在人世間得到驗證的事物。”《老子》說:“從前得“道”的: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安寧;神得道而靈驗,穀得道而充盈;侯王得道,就能成為天下的君長。”這樣看來,那麽天地鬼神,就是和我們並存的事物。隻是因氣質有區別,天性有不同,地域有區別,形體有不同,沒有什麽東西能兼而有之。活的東西以陽氣為主,死的東西以陰氣為主,秉性各有所托,各自安存於它們所安守的狀態。極盛的陰氣之中,就有怪物存在。
越地冶鳥
越地深山中有鳥,大如鳩,青色,名曰冶鳥。穿大樹,作巢,如五六升器,戶口徑數寸;周飾以土埡,赤白相分,狀如射侯1。伐木者見此樹,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見鳥,鳥亦知人不見,便鳴喚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言笑而不已者,人可止伐也;若有穢惡及其所止者,則有虎通夕來守,人不去,便傷害人。此鳥,白日見其形,是鳥也;夜聽其鳴,亦鳥也;時有觀樂者,便作人形,長三尺,至澗中取石蟹;就火炙之,人不可犯也。越人謂此鳥是越祝之祖也。
【注釋】
1射侯:箭靶。
【譯文】
越地的深山中有一種鳥,像鳩鳥那麽大,有青色的羽毛,名叫“冶鳥”。它鑿穿大樹做窩,窩像五六升的器皿,出口處直徑幾寸;窩周圍用白色泥土塗飾,紅白兩色相間,形狀跟箭靶一樣。伐木的人見到這種樹,立刻躲開它走了。有時天黑看不見冶鳥,冶鳥也知道人看不見它,便叫喚說:“咄,咄,上去!”第二天就應該趕快上山。如果它叫喚說:“咄,咄,下去!”第二天就應該趕快下山。如果它不叫喚,隻是笑個不停,人就可以留下來伐木。若有汙穢之言說它,或者叫它停止的,就會有老虎通宵來看守,如果伐木的人不離開,老虎就會傷害他。這種鳥白天的形狀,是一隻鳥;夜晚聽它的叫聲,也是一隻鳥。有時觀賞玩樂,就變成人形,長三尺,到水澗中捕捉溪蟹,放在火上燒烤,人們不可以去侵擾它。越地的人說這種鳥是越地巫祝的祖先。
南海鮫人1
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注釋】
1鮫(jiāo)人:傳說中的人魚。
【譯文】
南海郡外的大海裏有一種鮫人,在水中居住生活,像魚一樣,他們依然會織布績麻。哭泣時,眼睛裏會流出珍珠來。
大青小青
廬江耽,樅陽二縣境,上有大青小青黑居山野之中,時聞哭聲多者至數十人,男女大小,如始喪者。鄰人驚駭,至彼奔赴,常不見人。然於哭地,必有死喪。率聲若多,則為大家;聲若小,則為小家。
【譯文】
廬江郡耽縣、樅陽縣兩縣境內,有大青、小青,隱居在山野之中。時常聽見哭聲,哭聲多的時候可達到幾十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像是剛死了人似的。附近居住的人驚慌害怕,跑到那裏去看,卻常常看不見人。然而在發出哭聲的地方必定有屍體。一般來說,哭聲比較多的話,就是大戶人家死了人,哭聲比較少的話,就是小戶人家死了人。
鬼彈
漢永昌郡不韋縣有禁水,水有毒氣,唯十一月、十三月差可渡涉,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渡輒病,殺人。其氣中有惡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如有所投擊。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土俗號為鬼彈。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過十日皆死。
【譯文】
漢代永昌郡不韋縣有條河叫做禁水,水裏有毒氣,隻有在十一月、十二月的時候才勉強可以過河,從正月到十月期間都無法過河,如果有人這時節過河就會生病、死去。這條河的水汽中有凶惡的怪物,看不見它的形狀,但它一動就會有聲音,好像在投擊什麽東西。投中樹木,樹木就折斷,投中人,人就被擊死。當地土人稱之為鬼彈。所以郡裏有了犯罪的人,就把他們送到禁水旁邊,不超過十天,就都死了。
蘘荷根攻盅
餘外姊夫蔣士,有傭客得疾下血。醫以中蠱,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蠱者,乃張小小也。”乃呼:“小小亡去。”今世攻蠱,多用蘘荷根,往往驗。蘘荷,或謂嘉草。
【譯文】
我妻子的姐夫蔣士,家裏有個傭人得了病,瀉血不止。醫生認為是中了蠱毒,於是就悄悄把蘘荷根放在席子底下,不讓這個傭人知道。這個傭人胡言亂語道:“讓我中蠱毒的,是張小小。”於是叫道:“小小離去。”如今療治蠱毒,多用蘘荷根,往往很靈驗。蘘荷,有人也叫做嘉草。
廖姓蛇蠱
營陽郡有一家,姓廖,累世1為蠱,以此致富。後取新婦,不以此語之。遇家人鹹出,唯此婦守舍。忽見屋中有大缸,婦試發之,見有大蛇,婦乃作湯灌殺之。及家人歸,婦具白其事,舉家驚惋。未幾,其家疾疫,死亡略盡。
【注釋】
1累世:接連幾代。
【譯文】
營陽郡有一家人姓廖,幾代人都畜養蠱物,靠此發了財。後來他家娶了個新娘子,沒有把養蠱的事告訴她。有一次,碰巧家裏的人都出門了,隻留這媳婦在家看家。她突然看見屋子裏有一口大缸,就好奇地把它打開,望見那缸裏有條大蛇,她就燒了開水,把蛇燙死了。等到家裏的人回來,媳婦把這件事情說了,全家人都感到十分吃驚惋惜。沒過多久,這家人都患上了瘟疫,差不多死光了。
王莽建國四年,池陽宮有小人的影子出現,有一尺多長,有的乘車,有的步行,手裏還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東西的大小與小人相稱,三天以後才消失。王莽十分厭惡這件事。自此以後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王莽最後也被殺死了。《管子》說:“東西的大小與小人相稱,三天以後才消失。王莽十分厭惡這件事。自此以後盜賊一天比一天厲害。慶忌,它的模樣像人,身長四寸,穿黃色的衣服,戴黃色的帽子,頂著黃頭蓋,騎著小馬,喜歡飛快地奔馳。用它的名字呼喚它,可以派它到千裏之外去,一天就可以回來報告消息。”那麽池陽宮的影子,難道就是慶忌?《管子》又說:“幹涸的小水澤有水精,水精生成蚳。蚳,有一個頭兩個身子,形狀像蛇,長八尺。用它的名字呼喚它,可以讓它到水裏捕捉魚鱉。”
霹靂落地
晉扶風楊道和,夏於田中,值雨,至桑樹下,霹靂下擊之,道和以鋤格折其股,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寸,餘狀似六畜,頭似獮猴。
【譯文】
晉朝扶風郡的楊道和,夏天在田裏幹活的時候碰上下雨,就到桑樹下躲雨,霹靂從天上下來打他,楊道和就用鋤頭反擊,打斷了它的腿,它就倒在地上,不能回到天上去了。這霹靂嘴唇像丹砂一樣紅赤,睛睛像鏡子一樣明亮,長毛的角長達三寸多,形體像六畜,頭像獼猴。
落頭民
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吳時,將軍朱桓得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竇1,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為翼。將曉,複還。數數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氣息裁屬2。乃蒙之以被。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兩三度墮地,噫吒3甚愁,體氣甚急,狀若將死。乃去被,頭複起傅頸。有頃,和平。桓以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詳之,乃知天性也。
時南征大將,亦往往得之。又嚐有覆以銅盤者,頭不得進,遂死。
【注釋】
1狗竇:狗洞。
2裁屬:這裏指呼吸困難,氣息微弱。
3噫吒:歎息。
【譯文】
秦朝,南方有“落頭民”,他們的頭能飛起來。這種人的部落中有一種祭祀,叫做“蟲落”,由此取名。
三國東吳時,將軍朱桓得到一個婢女,每天晚上睡下後,她的頭就總是飛來飛去。或者從狗洞裏,或者從天窗中進出,用耳朵做翅膀。天快亮時,頭又自己飛回來,經常這樣。旁邊的人覺得很奇怪,夜裏就點燈去照看,那婢女隻有身子沒有頭,她的身體略微有點涼,呼吸比較微弱。於是他們用被子把婢女的身體蒙住。到天亮時婢女的頭飛回來,由於有被子阻礙,不能回到身體上安接,兩三次後便掉在地上,憂愁地歎息,身體的氣息也隨之急促起來,像是要死去的樣子。人們這才拿掉被子,婢女的頭又飛起來,附接上去。過了一會兒,氣息就和暢平穩如常了。朱桓覺得太奇怪了,害怕得不敢收留這個婢女,就把她打發走了。後來經過仔細了解,才知道那是她的天性。
當時去南方征討的大將也常常得到這種人。又曾經有人用銅盤覆蓋住飛走頭的身體上,頭不能附接到身體上,就死掉了。
貙人化虎
江漢之域,有貙人。其先,稟君1之苗裔也。能化為虎。長沙所屬蠻縣東高居民,曾作欄捕虎,欄發,明日眾人共往格之,見一亭長,赤幘,大冠,在欄中坐。因問:“君何以入此中?”亭長大怒曰:“昨忽被縣召,夜避雨,遂誤入此中。急出我。”曰:“君見召,不當有文書耶?”即出懷中召文書。於是即出之。尋視,乃化為虎,上山走。或雲:“貙虎化為人,好著紫葛衣,其足無踵2。虎有五指者,皆是貙。”
【注釋】
1稟君:巴人的祖先。
2踵:腳後跟。
【譯文】
長江漢水流域,有一種貙人。他們的祖先是稟君的後代。貙人能夠變成老虎。長沙郡所屬的蠻縣東高口的居民,曾經製作木籠用以捕捉老虎。木籠的機關被觸發了,第二天大家就一齊去打老虎,卻見一個亭長,包著紅頭巾,戴著大帽子,坐在木籠裏。便問他:“你怎麽會落進這個木籠裏?”亭長很生氣地說:“昨天忽然被縣裏召喚,晚上下雨,為了躲雨才誤進了這個籠子。趕快把我放出來!”大家問:“你被召喚,不是應該有文書嗎?”亭長立即從懷裏取出召喚的文書。於是人們就把他放了。隨後再看他,竟變成了老虎,往山上跑了。有人說:“貙虎變成的人,喜歡穿紫色的葛衣,他的腳沒有後跟。老虎中有五個腳趾的,就是貙虎。”
猳國馬化
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與猴相類,長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國,一名馬化,或曰玃猿。伺道行婦女有美者,輒盜取,將去,人不得知。若有行人經過其旁,皆以長繩相引,猶故不免。此物能別男女氣臭,故取女,男不取也。若取得人女,則為家室,其無子者,終身不得還。十年之後,形皆類之,意亦迷惑,不複思歸。若有子者,輒抱送還其家,產子,皆如人形。有不養者,其母輒死;故懼怕之,無敢不養。及長,與人不異。皆以楊為姓。故今蜀中西南多諸楊,率皆是“猳國”“馬化”之子孫也。
【譯文】
蜀國西南部的高山上,有一種動物,和猴子長得很相像,身長七尺,能像人一樣站起來走路,很善於奔跑追人,它們的名稱叫“猳國”,又叫“馬化”,也叫“玃猿”。它們觀察路過的婦女,看到有漂亮的,就強搶帶走,人們不知道它們究竟把這些美女帶到了什麽地方。如果有其他人從她身邊經過,它們就用長繩子去拉她,美女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它們搶去。這種動物能分辨男女的氣味,所以隻搶女的,不搶男的。如果搶到了女子,就把她當作妻子。那些不生孩子的女子,終身不能回來。十年以後,這些被搶去的婦女,形體也和它們類似了,心神也混沌迷惑,不想回家。至於生下孩子的,它們就抱著孩子連同母親送還她家裏。這些生下來的孩子都跟人差不多。如果不撫養孩子,那麽這孩子的母親就會死掉,所以人們很害怕,沒有敢不撫養的。等到這些小孩長大,和人沒有什麽不同,都把“楊”當作姓。所以現在蜀國西南部有很多姓楊的人,他們大概都是猳國、馬化的子孫。
刀勞鬼
臨川間諸山有妖物,來常因大風雨,有聲如嘯,能射人。其所著者,有頃便腫,大毒。有雌雄,雄急而雌緩。急者不過半日間,緩者經宿。其旁人常有以救之,救之少遲,則死。俗名曰刀勞鬼。故外書雲:“鬼神者,其禍福發揚之驗於世者也。”《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然則天地鬼神,與我並生者也。氣分則性異,域別則形殊,莫能相兼也。生者主陽,死者主陰,性之所托,各安其生。太陰之中,怪物存焉。
【譯文】
臨川郡內很多山上有一種怪物,它們經常跟隨狂風暴雨出現,發出的聲音很悠長像呼嘯似的,能射傷人。被射中的地方,一會兒就腫起來,毒性非常大。這種怪物有雌有雄,雄的毒性來得快,雌的毒性來得慢。毒性快的不超過半天就死了,毒性慢的可以過一天。那附近的人常常有辦法搶救被怪物射傷的人,但是搶救得隻要稍微晚了一點,受傷的人就會死掉。民間把這種怪物叫做“刀勞鬼”。因此野書上說:“所謂鬼神,是禍福發生後能在人世間得到驗證的事物。”《老子》說:“從前得“道”的: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安寧;神得道而靈驗,穀得道而充盈;侯王得道,就能成為天下的君長。”這樣看來,那麽天地鬼神,就是和我們並存的事物。隻是因氣質有區別,天性有不同,地域有區別,形體有不同,沒有什麽東西能兼而有之。活的東西以陽氣為主,死的東西以陰氣為主,秉性各有所托,各自安存於它們所安守的狀態。極盛的陰氣之中,就有怪物存在。
越地冶鳥
越地深山中有鳥,大如鳩,青色,名曰冶鳥。穿大樹,作巢,如五六升器,戶口徑數寸;周飾以土埡,赤白相分,狀如射侯1。伐木者見此樹,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見鳥,鳥亦知人不見,便鳴喚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言笑而不已者,人可止伐也;若有穢惡及其所止者,則有虎通夕來守,人不去,便傷害人。此鳥,白日見其形,是鳥也;夜聽其鳴,亦鳥也;時有觀樂者,便作人形,長三尺,至澗中取石蟹;就火炙之,人不可犯也。越人謂此鳥是越祝之祖也。
【注釋】
1射侯:箭靶。
【譯文】
越地的深山中有一種鳥,像鳩鳥那麽大,有青色的羽毛,名叫“冶鳥”。它鑿穿大樹做窩,窩像五六升的器皿,出口處直徑幾寸;窩周圍用白色泥土塗飾,紅白兩色相間,形狀跟箭靶一樣。伐木的人見到這種樹,立刻躲開它走了。有時天黑看不見冶鳥,冶鳥也知道人看不見它,便叫喚說:“咄,咄,上去!”第二天就應該趕快上山。如果它叫喚說:“咄,咄,下去!”第二天就應該趕快下山。如果它不叫喚,隻是笑個不停,人就可以留下來伐木。若有汙穢之言說它,或者叫它停止的,就會有老虎通宵來看守,如果伐木的人不離開,老虎就會傷害他。這種鳥白天的形狀,是一隻鳥;夜晚聽它的叫聲,也是一隻鳥。有時觀賞玩樂,就變成人形,長三尺,到水澗中捕捉溪蟹,放在火上燒烤,人們不可以去侵擾它。越地的人說這種鳥是越地巫祝的祖先。
南海鮫人1
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注釋】
1鮫(jiāo)人:傳說中的人魚。
【譯文】
南海郡外的大海裏有一種鮫人,在水中居住生活,像魚一樣,他們依然會織布績麻。哭泣時,眼睛裏會流出珍珠來。
大青小青
廬江耽,樅陽二縣境,上有大青小青黑居山野之中,時聞哭聲多者至數十人,男女大小,如始喪者。鄰人驚駭,至彼奔赴,常不見人。然於哭地,必有死喪。率聲若多,則為大家;聲若小,則為小家。
【譯文】
廬江郡耽縣、樅陽縣兩縣境內,有大青、小青,隱居在山野之中。時常聽見哭聲,哭聲多的時候可達到幾十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像是剛死了人似的。附近居住的人驚慌害怕,跑到那裏去看,卻常常看不見人。然而在發出哭聲的地方必定有屍體。一般來說,哭聲比較多的話,就是大戶人家死了人,哭聲比較少的話,就是小戶人家死了人。
鬼彈
漢永昌郡不韋縣有禁水,水有毒氣,唯十一月、十三月差可渡涉,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渡輒病,殺人。其氣中有惡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如有所投擊。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土俗號為鬼彈。故郡有罪人,徙之禁旁,不過十日皆死。
【譯文】
漢代永昌郡不韋縣有條河叫做禁水,水裏有毒氣,隻有在十一月、十二月的時候才勉強可以過河,從正月到十月期間都無法過河,如果有人這時節過河就會生病、死去。這條河的水汽中有凶惡的怪物,看不見它的形狀,但它一動就會有聲音,好像在投擊什麽東西。投中樹木,樹木就折斷,投中人,人就被擊死。當地土人稱之為鬼彈。所以郡裏有了犯罪的人,就把他們送到禁水旁邊,不超過十天,就都死了。
蘘荷根攻盅
餘外姊夫蔣士,有傭客得疾下血。醫以中蠱,乃密以蘘荷根布席下,不使知。乃狂言曰:“食我蠱者,乃張小小也。”乃呼:“小小亡去。”今世攻蠱,多用蘘荷根,往往驗。蘘荷,或謂嘉草。
【譯文】
我妻子的姐夫蔣士,家裏有個傭人得了病,瀉血不止。醫生認為是中了蠱毒,於是就悄悄把蘘荷根放在席子底下,不讓這個傭人知道。這個傭人胡言亂語道:“讓我中蠱毒的,是張小小。”於是叫道:“小小離去。”如今療治蠱毒,多用蘘荷根,往往很靈驗。蘘荷,有人也叫做嘉草。
廖姓蛇蠱
營陽郡有一家,姓廖,累世1為蠱,以此致富。後取新婦,不以此語之。遇家人鹹出,唯此婦守舍。忽見屋中有大缸,婦試發之,見有大蛇,婦乃作湯灌殺之。及家人歸,婦具白其事,舉家驚惋。未幾,其家疾疫,死亡略盡。
【注釋】
1累世:接連幾代。
【譯文】
營陽郡有一家人姓廖,幾代人都畜養蠱物,靠此發了財。後來他家娶了個新娘子,沒有把養蠱的事告訴她。有一次,碰巧家裏的人都出門了,隻留這媳婦在家看家。她突然看見屋子裏有一口大缸,就好奇地把它打開,望見那缸裏有條大蛇,她就燒了開水,把蛇燙死了。等到家裏的人回來,媳婦把這件事情說了,全家人都感到十分吃驚惋惜。沒過多久,這家人都患上了瘟疫,差不多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