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年農曆新年後,馬林進貢給大明朝的40門佛朗機炮和500支火繩槍,也送抵了京師。但是,這玩意被擱置了,還引起了朝野的爭議。


    為何?因為作為藩屬國的貢品,這批佛朗機炮和火繩槍首先被運往了負責朝貢事宜的禮部。可偏偏,此時的禮部尚書毛澄,是個保守派。飽讀詩書的毛尚書,並不認為火器有啥用,而是認為隻要推行聖人教化嗎,就可感化胡夷,並可使“萬邦來朝”。所以,毛大尚書的意見是——那個叫北海國的小小蠻夷之國來朝是好事,不過,得走流程。另外,這些槍炮……稱一下多重,按照銅和鐵的重量,算北海國進貢了多少斤銅和多少斤鐵……


    如果馬林知道毛大尚書把他進貢給大明的槍炮當成廢銅廢鐵看待,估計會氣得咬死毛澄的……


    事實上,對於毛澄如此輕率的舉措,朝中有不少大臣是很不滿的。比如,內閣大學士王鏊,就對毛澄此舉很是不滿。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王鏊是一個懂軍事的文人,曾經在弘治時期上疏《上邊議八事》,提出自己的治邊八策——定廟算、重主將、嚴法令、恤邊民、廣招募、用間、分兵、出奇……而且多被采納……


    所謂定廟算,就是指在朝堂上大家商議好戰略方針;而重主將,則就是針對大明朝以文禦武的缺點了。文人監軍,往往會對主將用兵指手畫腳,讓主將帶著鐐銬跳舞,非常被動。不過,王鏊的這個好策略,隻是被一時采納。後來,又被文官集團給推翻了。畢竟,“為官一任,推翻前任(的主張)”是華夏官場的傳統……


    而嚴法令、恤邊民、廣招募、用間、分兵、出奇等策略,也都是很有眼光的策略。當然,還是那個問題——“為官一任,推翻前任(的主張)”……好政策沒有連貫性,再好也白搭……


    隻是,王鏊現在雖然是內閣三輔臣之一,算是大佬,可卻是三位大佬中地位最低的,沒啥話語權……


    為啥?因為年前大明王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劉健和謝遷辭職事件……


    劉健本是大明王朝的首府,謝遷也是內閣大臣之一。在弘治朝後期,劉健、李東陽和謝遷組成了弘治王朝的“鐵三角”——李(東陽)公謀、劉(健)公斷,謝(遷)公尤侃侃……


    這話的意思是,李東陽善謀,劉健擅斷,謝遷……嘴炮一流……


    謝遷這個嘴炮且不去管,李公謀和劉公斷就比較重要了。這有些類似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朝的房謀杜斷。有這樣的內閣大臣,加上弘治帝比較善於接納大臣的建議,弘治朝自然比較不錯了。


    實際上,弘治朝的天災人禍也是不斷,雖然沒有明末崇禎朝時期天災那麽厲害,但因為弘治帝知人善用,且有李東陽、劉健和謝遷這樣的良臣輔佐,加上自己也比較能夠接受大臣的意見,總算是熬了過來,還整出了個“弘治中興”。而崇禎呢,雖然不是壞人,可能力差太多了。首先,眼瞎……他一開始重用東林黨,被人玩弄於鼓掌……後期發現了東林黨的坑屬性,可也晚了……


    因為眼瞎,沒有選對大臣,導致最後崇禎自殺的時候,隻有王承恩一個太監陪著赴死。至於他選擇出來的滿朝文武,全特麽投降了……


    ……


    當然,以上都是題外話。公元1506年秋,也就是正德元年。內閣首輔劉健,率另外兩位內閣大臣李東陽和謝遷,因為看不慣大太監劉謹等人忽悠皇帝玩耍而懈怠朝政,不斷上疏請求除掉劉謹、馬永成、穀大用、魏彬、張永、邱聚、高鳳、羅祥等八位近臣(正德八虎)。


    可正德每次總是表麵答應,但事後一轉頭就當做啥事也沒發生……


    無奈之下,三位內閣大臣以辭職要挾,逼著正德皇帝除掉“八虎”。然而,這卻惹怒了熊孩子朱厚照……


    正德帝朱厚照眼下隻是一個15歲的少年,如果擱在後世,正好是中二的年紀。中二少年最是容易叛逆,加上從小被父母嬌慣壞了。於是,朱厚照這熊孩子直接發飆了——你要辭職是吧?好,準了……


    然後,一幹大臣傻眼了……偶們隻是嚇唬嚇唬你,你居然當真了?


    好在朱厚照沒有徹底中二,最終,他準許劉健和謝遷兩人辭職回家,但挽留下了李東陽……就這樣,曾經弘治朝的“鐵三角”,就剩李東陽一個光杆了……


    李東陽之所以被留下,是因為,李東陽這個人是三個人中最圓滑的,不像劉健和謝遷每次都當眾指責正德帝的過失,而是背著人勸解小皇帝,算是給了小皇帝麵子。


    而對劉健和謝遷兩人,小皇帝朱厚照就是怨氣滿滿了——我不要麵子的啊?你倆每次都當麵打臉,我這皇帝的臉往哪兒擱?


    所以,三人一起辭職的時候,朱厚照唯獨留下了比較給麵子的李東陽,而讓劉健和謝遷回老家了……


    ……


    劉健和謝遷被準許“告老還鄉”後,空出兩個內閣大學士的位置來。然後,朝中大臣和以劉謹為首的閹黨為這兩個位置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劉謹想扶持他的政治盟友焦芳上位,可廷推(就是大臣們公開推薦投票)的時候,朝中大臣一致推薦之前參與了上疏請誅“八虎”的直臣王鏊……


    最終,焦芳和王鏊都入了閣。但是,王鏊不受皇帝和閹黨喜歡。因此,內閣三輔臣,王鏊是最沒話語權的那個……


    另外,在這個時期,大明朝內閣的地位雖然上升了不少,但還沒有完全淩駕於六部之上,隻是地位比六部高,卻未必能指揮得動六部。


    更何況,毛澄領銜的禮部,乃是六部之首,底氣非常足。而王鏊雖為閣臣,但卻排名最低。李東陽好歹兼職吏部尚書,管著天下官員的官帽子,自然底氣十足。可王鏊除了內閣大學士外,隻兼任一個吏部左侍郎,麵對毛澄這個禮部尚書,底氣很是不足。


    因此,麵對王鏊這個懂軍事的閣老的質疑,毛澄鳥都不鳥,依然把馬林進貢的槍炮當做廢銅廢鐵,丟在了禮部的庫房內,不管不問。至於馬林請求成為藩屬國的請求,因為材料不足,也不給辦理……


    王鏊去求助首輔李東陽,但李東陽這個人比較圓滑。而且,他也不確定這批槍炮是否真的給力。因此,他並不願意為了這點“小事”得罪禮部尚書毛澄。


    至於另一位閣老焦芳,壓根和王鏊就不對付。而且,焦芳此人,有一個毛病,就是仇視南方官員。這貨屬於典型的地域黑,就是看不慣南方官員。隻要是南方官員認為好的,他一定會認為不好。要是南方官員倒黴,他則會拍手稱快……


    這批槍炮是廣東布政司的沈銳和劉孟搞出來的,而沈銳是江浙人,劉孟是贛西人,都是南方官員。所以,焦芳焦閣老,直接站到了兩人的對立麵上——凡是南方官員說好的,他必定說壞……就是這麽奇葩……


    所以,無人能阻止毛澄毛尚書的倒行逆施。而馬林進貢給大明的槍炮,暫時被封存在禮部庫房內吃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