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北海國目前的軍隊,隻能算是一支半封建半近代化的軍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軍中大多數將士都不識字,而且思想觀念守舊。很多現代化的軍事改革,在這樣的老式軍隊中式難以展開的。別的不說,軍隊士兵的文化程度就能打消馬林的很多念頭。
而這些少年士官生不一樣,他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後世那種教育,思維方式本就不同於這個年代的歐洲人,更接近後世,也更聰明。畢竟,他們人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而且,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軍事技能功底都特別紮實,不亞於老兵。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缺乏實戰經驗。
但是,這樣的士官生,可塑性也是極強的。因為有著很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接受過十多年的軍事化教育,這些孩子是有被培養成精兵的潛力的。
除此之外,這幫少年接受過十多年洗腦教育,忠誠度方麵絕對沒問題——這才是馬林想把他們訓練成精銳中的精銳的主要原因。
文化底子好,還特別忠誠,這絕對是絕好的精兵料子啊!
實際上,隻有穿越到這個時代,馬林才能深深地感受到現代人和古代人幾百年的曆史代溝。幾百年的滄海桑田,導致現代人和古代人的意識觀念完全不同。而文化程度的巨大差異,也導致古人的可塑性比較差。
馬林其實一直很奇怪,那些個穿越古代建功立業的小說裏,主角穿越過去,很容易就把一個完完全全的古代人調教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精銳士卒。幾百年的觀念差異,豈是那麽容易解決的?
也許,普通士卒的差別,古今的差異沒那麽明顯。但軍官素養的差別,那就天差地別了。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一些稍微複雜點的命令,就難以理解了。
所以,在這個年代,一個沒文化的軍官,是沒有單獨領兵執行任務的能力的。那種隨隨便便就把一個古代人培養成一名優秀的現代化軍官的小說,也太特麽扯淡了。特別是隨便把家奴培養成獨當一麵的大將的,最為扯淡。
馬林也嚐試過把手下5個侍從都培養成大將,但結果,隻有本身出自騎士家族的施瓦茨因為底子較好,也有文化,才成為大將。像卡恩這種沒腦子的,馬林也隻能把他當典韋那樣的猛將兄使用了,根本不可能擔當主帥。而加蘭德和塔拉兩個,更是隻能去殖民地開荒,還做得沒艾伯特優秀。至於紹爾,搞情報也搞不過天生聰明的科勒,但勝在忠誠和盡心,倒也深得馬林器重。
但不管如何,專業的事情,最好找專業的人來做。想把毫無底子的人,甚至文盲,培養成獨當一麵的大佬,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除非,是從小進行教育。
那些個成年的古代農民,充其量隻能被培養成一名執行能力不錯的勇士。但是,想要成為一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軍官,那就太困難了。
不要以為在軍中開辦個掃盲班,就能培養出多厲害的人物。當然,這種情況也有。但能在掃盲班被培養成厲害角色的人物,那可能都是被耽誤的絕世天才!
馬林上輩子生活在農村,可不是沒有見識過農村的掃盲班。實際上,大部分不識字的農民,進入掃盲班掃盲,最後結果是P用沒有。該是大老粗的,還是大老粗。隻有很少部分本身天資不錯的,才會有效果。
這是因為,很多人成年後,思維方式定型。最最關鍵的是——他們習慣了不用大腦思考問題!雖然智商不一定低,但腦子卻成了擺設。想把這樣的人教育成善於思考的人才,難度不亞於登天。
隻有那種本身天賦很強,平時也習慣於動腦子的,隻是被家庭條件耽誤了的天才,才有能力在掃盲班中脫穎而出。其餘大部分人,最多在掃盲班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多認識幾個常用字和幾個地名,不至於搭錯車什麽的。
這些,可都是馬林在後世親眼所見,不是瞎吹。掃盲班什麽的,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人。真實的效果,其實並不太好。但事後宣傳的時候,在上頭示意下,都是過度吹噓掃盲效果的。不明真相的人看了報道,以為掃盲班的成員個個都被培養成了博士呢……
當然,這要分年齡段的。對於未成年人掃盲,那效果是非常好的。畢竟,未成年人世界觀尚未定型,可塑性較強。而對於成年人而言,歲數越大,所謂的人生閱曆越多,掃盲效果就越接近於零……
比如,早些年鄉村開始出現農技員,教農民們科學種田的時候,很多老農就不以為然。他們開口就是“老子種了幾十年田,不比你這小娃娃更懂行?”,拒絕接受新的農業技術。隻有在試驗田塊上取得了看得見的效果後,這些老人們才會肯接受新技術。所以,後世有一個名詞,叫“農業示範田”,就是給那些固執的老農看實際效果的。
總之,歲數越大的,就越沒有培養價值。因為,他們的世界觀和認知能力已經固化,很難再有突破。隻有未成年人,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才能輕易改造。
至於後世影視作品裏麵,我軍對不識字的戰士進行掃盲……嗯,編劇絕對不會告訴你,隻對少部分人有效果……
就像馬林後世的大伯,學渣一個,進入我軍當兵數年,上了不少掃盲課,歸來仍是學渣!雖然本身上過越南戰場立過功,可因為學渣無可救藥,就算在排長受傷後代理過一段時間排長,轉業後也隻能安排進廠裏當工人(那時候工人還挺吃香)。不然,早就提幹了……
而且,需要看到的是,我軍在建國以前很多名將,其實都是黃埔畢業的。像是10元帥裏麵,文化最差的賀老,也念過5年私塾的,相當於小學畢業的水平。而朱老和陳老等人,直接是留過學的。
此外,在抗戰時期,很多京津地區的大學生,在華北淪陷後,南下參加抗日,被我軍吸收,成為重要的軍事指揮官。還有不少人,在抗大進修過。
所以,雖然我軍基層主力都是農民,但指揮官層麵,其實有很多高水平的將官。不然,也搞不定蔣光頭的幾百萬大軍。舉個數據就知道了——畢業於黃埔軍校的我D將官,就有六十幾人,這還不包括周老大能教職工……
這還隻是一個黃埔軍校,還沒包括各地那些講武堂什麽的。像小說中李雲龍那樣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將官也是有,但真正能混到頂級層次的並不多。而且,他們也跟著那些黃埔等學校畢業的大佬學習過的。沒專業人士指點,哪裏能懂那麽多?
另外,工農聯合,為何人數占少數的工人占主導地位?因為工人很多都識字啊……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你讓一個文盲指揮幾萬大軍試試?恐怕連部隊番號都記不全,糧草也算不清,別說指揮打仗了,日常管理都做不到。
所以,士兵可以將就,軍官是沒法將就的。那些穿越古代,依靠一批文盲就能建立現代化軍隊的,也未免太扯淡了一點。
當然,那是純YY小說,不講究合理性的。真要計較,大部分小說都存在各種Bug。畢竟,網文門檻很低。很多完全不懂曆史,隻看過幾部扯淡古裝電視劇的,也敢提筆寫曆史小說……
……
事實上,華夏古代的老祖宗們,就知道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也就是說,軍官的素質,決定了軍隊的上限。
正是因為如此,馬林才不得不苦苦等待那些孩子士官生的成長。因為,之前那些將官,文化和思想層麵跟不上啊……
而這些接受新式教育成長起來的少年們,也成了馬林進行現代化軍事改革的基礎!
而這些少年士官生不一樣,他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後世那種教育,思維方式本就不同於這個年代的歐洲人,更接近後世,也更聰明。畢竟,他們人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而且,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軍事技能功底都特別紮實,不亞於老兵。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缺乏實戰經驗。
但是,這樣的士官生,可塑性也是極強的。因為有著很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接受過十多年的軍事化教育,這些孩子是有被培養成精兵的潛力的。
除此之外,這幫少年接受過十多年洗腦教育,忠誠度方麵絕對沒問題——這才是馬林想把他們訓練成精銳中的精銳的主要原因。
文化底子好,還特別忠誠,這絕對是絕好的精兵料子啊!
實際上,隻有穿越到這個時代,馬林才能深深地感受到現代人和古代人幾百年的曆史代溝。幾百年的滄海桑田,導致現代人和古代人的意識觀念完全不同。而文化程度的巨大差異,也導致古人的可塑性比較差。
馬林其實一直很奇怪,那些個穿越古代建功立業的小說裏,主角穿越過去,很容易就把一個完完全全的古代人調教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精銳士卒。幾百年的觀念差異,豈是那麽容易解決的?
也許,普通士卒的差別,古今的差異沒那麽明顯。但軍官素養的差別,那就天差地別了。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一些稍微複雜點的命令,就難以理解了。
所以,在這個年代,一個沒文化的軍官,是沒有單獨領兵執行任務的能力的。那種隨隨便便就把一個古代人培養成一名優秀的現代化軍官的小說,也太特麽扯淡了。特別是隨便把家奴培養成獨當一麵的大將的,最為扯淡。
馬林也嚐試過把手下5個侍從都培養成大將,但結果,隻有本身出自騎士家族的施瓦茨因為底子較好,也有文化,才成為大將。像卡恩這種沒腦子的,馬林也隻能把他當典韋那樣的猛將兄使用了,根本不可能擔當主帥。而加蘭德和塔拉兩個,更是隻能去殖民地開荒,還做得沒艾伯特優秀。至於紹爾,搞情報也搞不過天生聰明的科勒,但勝在忠誠和盡心,倒也深得馬林器重。
但不管如何,專業的事情,最好找專業的人來做。想把毫無底子的人,甚至文盲,培養成獨當一麵的大佬,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除非,是從小進行教育。
那些個成年的古代農民,充其量隻能被培養成一名執行能力不錯的勇士。但是,想要成為一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軍官,那就太困難了。
不要以為在軍中開辦個掃盲班,就能培養出多厲害的人物。當然,這種情況也有。但能在掃盲班被培養成厲害角色的人物,那可能都是被耽誤的絕世天才!
馬林上輩子生活在農村,可不是沒有見識過農村的掃盲班。實際上,大部分不識字的農民,進入掃盲班掃盲,最後結果是P用沒有。該是大老粗的,還是大老粗。隻有很少部分本身天資不錯的,才會有效果。
這是因為,很多人成年後,思維方式定型。最最關鍵的是——他們習慣了不用大腦思考問題!雖然智商不一定低,但腦子卻成了擺設。想把這樣的人教育成善於思考的人才,難度不亞於登天。
隻有那種本身天賦很強,平時也習慣於動腦子的,隻是被家庭條件耽誤了的天才,才有能力在掃盲班中脫穎而出。其餘大部分人,最多在掃盲班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多認識幾個常用字和幾個地名,不至於搭錯車什麽的。
這些,可都是馬林在後世親眼所見,不是瞎吹。掃盲班什麽的,也就糊弄糊弄不懂行的人。真實的效果,其實並不太好。但事後宣傳的時候,在上頭示意下,都是過度吹噓掃盲效果的。不明真相的人看了報道,以為掃盲班的成員個個都被培養成了博士呢……
當然,這要分年齡段的。對於未成年人掃盲,那效果是非常好的。畢竟,未成年人世界觀尚未定型,可塑性較強。而對於成年人而言,歲數越大,所謂的人生閱曆越多,掃盲效果就越接近於零……
比如,早些年鄉村開始出現農技員,教農民們科學種田的時候,很多老農就不以為然。他們開口就是“老子種了幾十年田,不比你這小娃娃更懂行?”,拒絕接受新的農業技術。隻有在試驗田塊上取得了看得見的效果後,這些老人們才會肯接受新技術。所以,後世有一個名詞,叫“農業示範田”,就是給那些固執的老農看實際效果的。
總之,歲數越大的,就越沒有培養價值。因為,他們的世界觀和認知能力已經固化,很難再有突破。隻有未成年人,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才能輕易改造。
至於後世影視作品裏麵,我軍對不識字的戰士進行掃盲……嗯,編劇絕對不會告訴你,隻對少部分人有效果……
就像馬林後世的大伯,學渣一個,進入我軍當兵數年,上了不少掃盲課,歸來仍是學渣!雖然本身上過越南戰場立過功,可因為學渣無可救藥,就算在排長受傷後代理過一段時間排長,轉業後也隻能安排進廠裏當工人(那時候工人還挺吃香)。不然,早就提幹了……
而且,需要看到的是,我軍在建國以前很多名將,其實都是黃埔畢業的。像是10元帥裏麵,文化最差的賀老,也念過5年私塾的,相當於小學畢業的水平。而朱老和陳老等人,直接是留過學的。
此外,在抗戰時期,很多京津地區的大學生,在華北淪陷後,南下參加抗日,被我軍吸收,成為重要的軍事指揮官。還有不少人,在抗大進修過。
所以,雖然我軍基層主力都是農民,但指揮官層麵,其實有很多高水平的將官。不然,也搞不定蔣光頭的幾百萬大軍。舉個數據就知道了——畢業於黃埔軍校的我D將官,就有六十幾人,這還不包括周老大能教職工……
這還隻是一個黃埔軍校,還沒包括各地那些講武堂什麽的。像小說中李雲龍那樣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將官也是有,但真正能混到頂級層次的並不多。而且,他們也跟著那些黃埔等學校畢業的大佬學習過的。沒專業人士指點,哪裏能懂那麽多?
另外,工農聯合,為何人數占少數的工人占主導地位?因為工人很多都識字啊……
<a href="http://m.2kxs.la" id="wzsy">2kxs.la</a>
你讓一個文盲指揮幾萬大軍試試?恐怕連部隊番號都記不全,糧草也算不清,別說指揮打仗了,日常管理都做不到。
所以,士兵可以將就,軍官是沒法將就的。那些穿越古代,依靠一批文盲就能建立現代化軍隊的,也未免太扯淡了一點。
當然,那是純YY小說,不講究合理性的。真要計較,大部分小說都存在各種Bug。畢竟,網文門檻很低。很多完全不懂曆史,隻看過幾部扯淡古裝電視劇的,也敢提筆寫曆史小說……
……
事實上,華夏古代的老祖宗們,就知道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也就是說,軍官的素質,決定了軍隊的上限。
正是因為如此,馬林才不得不苦苦等待那些孩子士官生的成長。因為,之前那些將官,文化和思想層麵跟不上啊……
而這些接受新式教育成長起來的少年們,也成了馬林進行現代化軍事改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