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慈赫在南陽王府隻休養了兩三天便執意要與木芷熙幾個人一起離開京城,回到廬江郡的墨成那裏去。盡管勸阻的人不計其數,可偏偏無論是誰都拗不過羽慈赫這個牛脾氣。再者說,羽慈赫竟然給自己的離開留下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理由——早日遠離是非之地。羽慈赫這句話說的倒是沒錯,眾人也是無力反駁,所以隻好依了她。隻不過在路程上,木景箜就稍稍多費了些心思,她為了穩定羽慈赫的傷口,每日都要緊緊的跟在她身邊,生怕她出了什麽差錯。盡管木景箜一路上都謹慎小心著,可羽慈赫現如今的身體狀況就正如冷麵孤尊之前所說的一樣,“身體會慢慢變差,受了傷慢慢不會容易痊愈,甚至會更加的惡化。”羽慈赫就是這樣,更何況這次的傷還那麽重。終於,就在眾人到達廬江郡之後,羽慈赫的病與之前相比較,也是徹底的惡化了些許。以前她還能睜開眼睛同別人打趣,如今是虛弱地說一句話都感覺費勁。一天之中大約隻有兩三個時辰是清醒的,而在其餘時間裏她整個人都是陷入一個沉沉的夢魘之中,任人怎麽呼喚都無法蘇醒。這事也急不得,木景箜還是照例每日治她的傷,隻不過是收效甚微。數日之後,幾個人一同去看了羽慈赫之後又聚在了一起想討論一下羽慈赫的情況。
“怎麽回事?”軒竹乙向木景箜問道,“她如今這樣的一個情況,病情一天天的加重也不是辦法。不然我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說不定就能治好她的病呢?”
木景箜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沒用的,我已經看過了。她的外在傷我姑且可以治好,可是她的內裏我是無論如何都治不好的。”
木芷熙:“景箜?你說的這……是什麽意思?”
木景箜攤開手道:“我的意思就是說,羽慈赫表麵上的傷是可以痊愈的,隻不過她身體特殊,表麵上的痊愈並不代表她就真的痊愈了。也就是說,這根本就不是這些病所引起的,而是她的身體中根本就不具有能夠痊愈的一些因素。換句話說,她昏迷的時候身處於夢魘之中,我們是叫不醒她的。而她無法蘇醒也並不是有什麽東西在困著她,隻不過是因為她自己不願意醒來。”
“不願意醒來?”歐陽若琳問道,“她為什麽會不願意醒來呢?”
“其實也不能這麽說,我的意思也就是說羽慈赫的身體實在是太特殊了。她竟然能吸收所有的病痛,將傷病全部都吸收到自己的身體裏,堆積在一起,時間久了那自然是會引出新的問題的。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對症下藥,一點一點的來解決,還包括有一些她身體裏的陳年舊疾。”
墨成:“那這段時間裏羽姑娘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了麽?”
木景箜:“也說不準,我說過她的身體很特殊,既然會吸收傷病,那自然有的時候也會消化傷病。隻不過具體什麽時候消化,那要看她的身體自己來決定,我是無權幹預的。”
商靈突然問道:“那這麽說,全是要看她自己了?”
木景箜想了一下道:“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姑且也可以這麽說。”
“罷了罷了。”商靈歎氣道,“如今她傷的這樣重也全是因為她自己吧。她若是與我們商量一下,興許事情也不會變成這樣。她所做的這一切,全部都是在賭。她是賭了自己的姓名。不過不管怎麽說,好在她賭對了,大家現在平安無事,也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木芷熙“:我覺得她不告訴我們一方麵是因為時間來不及。因為素安公主的消息我們是最後一天才知道的。另一方麵,我也覺得她是怕連累我們。”
商靈:“連不連累的最後還不是要我們去救?”
木芷熙:“你們都說羽慈赫這次做的事情不冷靜,將所有的一切都拋之腦後,可是我卻覺得我們去救她或許她早就料想到了,這或許就是她計劃中的一部分。”
木景箜:“可是我們聽到墨成的話是隨機的啊!她又怎麽能計算好我們能聽到消息的時間呢?萬一錯過了,那就真的是賠命了。”
木芷熙笑笑道:“所以她是在賭啊!她在賭我們聽到消息的時間。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很膽大,但也是一個好的計劃。就像羽慈赫曾經說過的,成敗之事皆屬人為。賭贏了,則皆大歡喜,賭輸了,就留名千古,總歸不虧。”
軒竹乙:“許久了,芷熙師妹倒是這些隨性的觀念學的很快。”木芷熙聳肩笑了笑。
封尋毅向軒竹乙問道:“軒公子,如今鳳血玉落在了蕭煜桓的手裏,你們當真無事麽?”封尋毅的這一句話將在場的眾人又重新拉回到沉思中,鳳血玉的拱手相讓顯然對軒竹乙幾人是不利的。手上沒了能與太子殿下蕭煜桓所抗衡的籌碼,日後若再起爭端,可就是毫無討價還價的能力,便也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軒竹乙張了張嘴,卻也沒說出話來。當他又想開口時,在討論途中離開眾人去看羽慈赫的歐陽若琳突然十分激動地跑出來向眾人喊道:“羽慈赫醒了!”眾人蜂擁到羽慈赫那裏圍觀她,此時的羽慈赫睜開了眼睛,雙眼無神,像是被吸走了陽氣一般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的正上方,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羽慈赫?”木景箜象征性的推了推她,羽慈赫眼睛所看的方向慢慢的轉到木景箜身上,“你現在感覺怎麽樣了?”
“困。”這一個字從羽慈赫的嘴裏說出來顯得異常的艱難,木景箜需要貼近了才能夠聽清楚。
木景箜小心的問道:“困的話那你再睡一會兒?”
“幾日了?”羽慈赫再一次問道,“今天是什麽日子了?”
木芷熙:“你神誌不清已有一個多月了,今日已是小滿了。”
“小滿……雨水多啊~”
“怎麽了?”木芷熙關切道,“小滿……怎麽了麽?”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中元節了。”
“中元節?”眾人都摸不著頭腦,搞不懂這和中元節有什麽關係。
緊接著,羽慈赫又說道:“該好好準備了。”
“什麽?”木景箜再次湊近聽,羽慈赫卻閉上了眼睛,再次陷入夢魘之中。
木景箜不解道:“羽慈赫剛剛說了什麽?”
木芷熙:“她說中元節快到了,該好好準備了。”
——————
中元節在民間又稱七月半,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的崇拜以及相關的時祭。在《易經》之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複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許多的農作物成熟。民間將會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神和祖先即被人們敬仰著,也為人們所懼怕著。虛無縹緲,在人們的思想之中或許就是鬼,而鬼也是人們所恐懼的。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從小聽著老人講的各種鬼故事長大的:中元節這天陰曹地府開門放鬼魂,所有的魑魅魍魎在鬼差的押解下,可在陽間活動一至數日,類似於囚牢之中的放風,一年之中隻會開一次鬼門。所以到了晚上要關門閉戶,有不聽話的小孩兒晚上跑出去,便會被骷髏鬼母挖了心肝,等等諸如此類的。小孩子聽了故事害怕被捉走,立時被嚇得噤聲謹言,風聲鶴唳,聽著外麵的風聲,看什麽都覺得是鬼影憧憧。從此在心裏便種下了懼怕鬼神的種子。每逢七月初一到十五的夜晚,小巷街角十字路口,遠遠地看到有人在燒紙錢,必定也是遠遠避開。
道教之中,道士寇謙之杜撰了三元節神話,有一位叫陳子禱的人,與龍王三公主結為夫婦,分別於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賜福、赦罪、解厄。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也有佛教的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是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祖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了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正所謂,人為陽,鬼為陰;路為陽,水為陰。如今我自感,七月十五,生死無界。街邊熱鬧紛繁,魑魅魍魎,孤魂野鬼,人間天地飄飄蕩,回看人生寥寥。中元之祭,白浪滔滔。歸家之期遙遙,魑魅魍魎,孤魂野鬼,人間天地兜兜轉,笑看夢者殘生。
“怎麽回事?”軒竹乙向木景箜問道,“她如今這樣的一個情況,病情一天天的加重也不是辦法。不然我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說不定就能治好她的病呢?”
木景箜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沒用的,我已經看過了。她的外在傷我姑且可以治好,可是她的內裏我是無論如何都治不好的。”
木芷熙:“景箜?你說的這……是什麽意思?”
木景箜攤開手道:“我的意思就是說,羽慈赫表麵上的傷是可以痊愈的,隻不過她身體特殊,表麵上的痊愈並不代表她就真的痊愈了。也就是說,這根本就不是這些病所引起的,而是她的身體中根本就不具有能夠痊愈的一些因素。換句話說,她昏迷的時候身處於夢魘之中,我們是叫不醒她的。而她無法蘇醒也並不是有什麽東西在困著她,隻不過是因為她自己不願意醒來。”
“不願意醒來?”歐陽若琳問道,“她為什麽會不願意醒來呢?”
“其實也不能這麽說,我的意思也就是說羽慈赫的身體實在是太特殊了。她竟然能吸收所有的病痛,將傷病全部都吸收到自己的身體裏,堆積在一起,時間久了那自然是會引出新的問題的。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對症下藥,一點一點的來解決,還包括有一些她身體裏的陳年舊疾。”
墨成:“那這段時間裏羽姑娘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了麽?”
木景箜:“也說不準,我說過她的身體很特殊,既然會吸收傷病,那自然有的時候也會消化傷病。隻不過具體什麽時候消化,那要看她的身體自己來決定,我是無權幹預的。”
商靈突然問道:“那這麽說,全是要看她自己了?”
木景箜想了一下道:“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姑且也可以這麽說。”
“罷了罷了。”商靈歎氣道,“如今她傷的這樣重也全是因為她自己吧。她若是與我們商量一下,興許事情也不會變成這樣。她所做的這一切,全部都是在賭。她是賭了自己的姓名。不過不管怎麽說,好在她賭對了,大家現在平安無事,也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木芷熙“:我覺得她不告訴我們一方麵是因為時間來不及。因為素安公主的消息我們是最後一天才知道的。另一方麵,我也覺得她是怕連累我們。”
商靈:“連不連累的最後還不是要我們去救?”
木芷熙:“你們都說羽慈赫這次做的事情不冷靜,將所有的一切都拋之腦後,可是我卻覺得我們去救她或許她早就料想到了,這或許就是她計劃中的一部分。”
木景箜:“可是我們聽到墨成的話是隨機的啊!她又怎麽能計算好我們能聽到消息的時間呢?萬一錯過了,那就真的是賠命了。”
木芷熙笑笑道:“所以她是在賭啊!她在賭我們聽到消息的時間。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很膽大,但也是一個好的計劃。就像羽慈赫曾經說過的,成敗之事皆屬人為。賭贏了,則皆大歡喜,賭輸了,就留名千古,總歸不虧。”
軒竹乙:“許久了,芷熙師妹倒是這些隨性的觀念學的很快。”木芷熙聳肩笑了笑。
封尋毅向軒竹乙問道:“軒公子,如今鳳血玉落在了蕭煜桓的手裏,你們當真無事麽?”封尋毅的這一句話將在場的眾人又重新拉回到沉思中,鳳血玉的拱手相讓顯然對軒竹乙幾人是不利的。手上沒了能與太子殿下蕭煜桓所抗衡的籌碼,日後若再起爭端,可就是毫無討價還價的能力,便也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軒竹乙張了張嘴,卻也沒說出話來。當他又想開口時,在討論途中離開眾人去看羽慈赫的歐陽若琳突然十分激動地跑出來向眾人喊道:“羽慈赫醒了!”眾人蜂擁到羽慈赫那裏圍觀她,此時的羽慈赫睜開了眼睛,雙眼無神,像是被吸走了陽氣一般直勾勾的盯著自己的正上方,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羽慈赫?”木景箜象征性的推了推她,羽慈赫眼睛所看的方向慢慢的轉到木景箜身上,“你現在感覺怎麽樣了?”
“困。”這一個字從羽慈赫的嘴裏說出來顯得異常的艱難,木景箜需要貼近了才能夠聽清楚。
木景箜小心的問道:“困的話那你再睡一會兒?”
“幾日了?”羽慈赫再一次問道,“今天是什麽日子了?”
木芷熙:“你神誌不清已有一個多月了,今日已是小滿了。”
“小滿……雨水多啊~”
“怎麽了?”木芷熙關切道,“小滿……怎麽了麽?”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中元節了。”
“中元節?”眾人都摸不著頭腦,搞不懂這和中元節有什麽關係。
緊接著,羽慈赫又說道:“該好好準備了。”
“什麽?”木景箜再次湊近聽,羽慈赫卻閉上了眼睛,再次陷入夢魘之中。
木景箜不解道:“羽慈赫剛剛說了什麽?”
木芷熙:“她說中元節快到了,該好好準備了。”
——————
中元節在民間又稱七月半,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的崇拜以及相關的時祭。在《易經》之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複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許多的農作物成熟。民間將會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神和祖先即被人們敬仰著,也為人們所懼怕著。虛無縹緲,在人們的思想之中或許就是鬼,而鬼也是人們所恐懼的。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從小聽著老人講的各種鬼故事長大的:中元節這天陰曹地府開門放鬼魂,所有的魑魅魍魎在鬼差的押解下,可在陽間活動一至數日,類似於囚牢之中的放風,一年之中隻會開一次鬼門。所以到了晚上要關門閉戶,有不聽話的小孩兒晚上跑出去,便會被骷髏鬼母挖了心肝,等等諸如此類的。小孩子聽了故事害怕被捉走,立時被嚇得噤聲謹言,風聲鶴唳,聽著外麵的風聲,看什麽都覺得是鬼影憧憧。從此在心裏便種下了懼怕鬼神的種子。每逢七月初一到十五的夜晚,小巷街角十字路口,遠遠地看到有人在燒紙錢,必定也是遠遠避開。
道教之中,道士寇謙之杜撰了三元節神話,有一位叫陳子禱的人,與龍王三公主結為夫婦,分別於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賜福、赦罪、解厄。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也有佛教的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是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祖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了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正所謂,人為陽,鬼為陰;路為陽,水為陰。如今我自感,七月十五,生死無界。街邊熱鬧紛繁,魑魅魍魎,孤魂野鬼,人間天地飄飄蕩,回看人生寥寥。中元之祭,白浪滔滔。歸家之期遙遙,魑魅魍魎,孤魂野鬼,人間天地兜兜轉,笑看夢者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