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臘八節最是讓人喜歡,因為不隻有熱鬧的廟會還有這香甜的臘八粥。


    《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


    《風俗通》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於祭祀,用之當時。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


    寧以恒攬著蘇念秋的腰肢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看著周圍都是香煙繚繞,祭祖和逐疫的慶典讓襄國城內熱鬧非凡。


    蘇念秋看著這臘八粥,笑眯了眼睛,“一會有口福了,這寺院要發放臘八粥了,皇家也要賜粥,真是個好季節。”


    寧以恒笑起來,“娘子莫不是嘴饞了?”


    蘇念秋白了寧以恒一眼,“你不知道孕婦自來都是嘴饞嗎?”


    寧以恒點點頭,“是是是,娘子說什麽都是。”


    這街麵上的香燭早早的燃起,整個襄國城繚繞在煙霧中,這一刻猶如墜入如夢似幻的仙境。


    寧以恒攬著蘇念秋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揚起笑容,“娘子,這祭拜神,自然要許願,不如你我去廟裏許願?”


    蘇念秋點點頭,“也好,可以給阿瑤求個護身符。”


    寧以恒有些嫉妒的說道:“娘子隻記得你我的麟兒卻忘記了他父親,真是顧此失彼,真是偏心的緊兒呢。”


    蘇念秋撲哧一笑,“夫君,你倒是愛吃醋的很,跟自己兒子也要吃醋不成?”


    寧以恒挑了挑眉,“我自然希望娘子全心全眼的都是我,隻是可惜那小子橫插一杠子,讓我隻能靠邊站了。”


    蘇念秋正準備提裙往前走,卻發現前邊被人堵了起來,有些詫異。


    “這位小哥,這是怎麽啦?”蘇念秋有些納悶的問道。


    “你是外麵新來的嗎?”小哥回頭看了看蘇念秋,皺了皺眉。


    “可不是,我和我夫君剛來襄國城不到一個月,不知這裏發生了什麽事情。”蘇念秋笑起來。


    “這不是清河崔家的女兒出來祭拜天神嘛。”小哥頗為不滿,“清河崔家真是越來越跋扈了。”


    蘇念秋眯起眼睛看著前麵人潮中錦衣華服的女子,皺起眉頭。這清河崔家是北方儒學世家的第一門閥,也是這河北士族中最喜歡締結聯姻的士族。


    這清河崔家跟並州的劉琨,幽州的王浚都有姻親的關係,而且這清河崔家在平城、河西、青齊三個地方分布最廣。而這河西正是遼北慕容氏的地盤,聽說最近清河崔家打算跟慕容氏也締結姻緣,崔家似乎與遼西的段氏也在聯姻。


    這靠聯姻的世家,終究是靠著外戚而逐漸強大而保存實力,隻是眼前這女子未免被嬌養的過於跋扈,莫非是崔悅的女兒?


    崔悅,字道儒,清河東武城(今山東諸城)人,曹魏司空崔林的曾孫,北魏白馬文貞公崔宏的祖父。劉琨的內侄,劉群、盧諶、溫嶠的姑表兄弟。崔悅法衛瓘而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與盧諶俱為劉琨司空從事中郎,後為段末波佐史。沒石氏,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長史、關內侯。石虎末崔悅為新平相,為新平郡人所殺。有子崔液、崔潛等。


    蘇念秋想起上輩子對崔悅的了解,皺了皺眉,崔悅這人巧言令色是個喜歡嘴上功夫的人,而且此人毫無禮儀章法,竟是些小肚雞腸的勾當,莫不是這崔悅的女兒也是這般胸襟狹小?


    寧以恒看著蘇念秋的眼光,淡淡說道:“清河崔家的這個女子,我倒是知道的,他是崔悅的女兒,名崔嬋。娘子你也知道崔家曹魏以來便靠著姻親締結勢力,這崔家的女兒自來都是嬌養的。尤其是這崔嬋,最是嬌養中的佼佼者。”


    寧以恒抿了抿嘴,“你看她這排場,倒是有幾分自抬身價的意味。”


    蘇念秋搖了搖頭, “如此嬌養的女兒家,隻怕會讓夫家難以接受吧,不知這崔嬋將要嫁給誰?”


    寧以恒附在蘇念秋的耳畔,笑嘻嘻的說道:“我聽說是石虎,石季龍。”


    蘇念秋眼睛微微睜大,“石虎?他會接受這般女子?”


    寧以恒歎了口氣,“那有什麽辦法呢?畢竟石虎殺死了郭月,這時候能抵抗郭家的隻有清河崔氏了。”


    蘇念秋點點頭,“夫君,一會咱們進去還是避免與這崔嬋多接觸才好。”


    寧以恒笑起來,“娘子莫要憂愁,這崔嬋再厲害也不過是崔家的小女子,難不成還能把我烏衣巷的寧家得罪了不成?”


    蘇念秋也說不上來為什麽,隻覺得這崔嬋不是個好相與的,自然而然的不想跟她太接近。


    這襄國成的寺廟不少,可是香火鼎盛的當屬這開元寺,這開元寺外此刻正在進行一場熱鬧的祭拜儀式。


    寧以恒笑眯了眼睛,“娘子可知到眼前的這個兵陣舞叫什麽?”


    蘇念秋有些納悶,“叫什麽?”


    寧以恒笑起來,“叫沙河藤牌陣。”


    寧以恒繼續耐心的講解道:“藤牌陣是北方僅存的一種古代漢族兵法實戰技術,自明至今已曆經數百年的曆史,它不僅代表漢族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同時也蘊涵著中華民族不畏**、無堅不摧的民族氣節和精神。”


    寧以恒指著這藤牌笑起,“娘子你看,這藤牌來自於商代。傳說商代,在北方部族之征戰中,便有人發明了攻防護身的藤牌,之後曆代戰爭中,被各個不同的軍事指揮人員發展成進可攻敵、退可防身的藤牌陣。”


    寧以恒繼續說道:“藤牌製作的主要原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帶常見的藤條。古代為了實戰需要,選取太行山上的優質藤條,經過漚泡,使之變得柔軟而堅韌,編成一頂大圓形藤製品,中間夾上棉花之類的物料,尖頂部罩上畫有虎頭的生牛皮。”


    寧以恒繼續講解道:“藤牌陣使用的武器除藤牌外,還有短刀、三齒刀、長矛、木棍等,開戰時常設為二人對打或多人對打或一人防守多人攻打。持藤牌、短刀者為守方,藤牌用於防禦,短刀鋒利可削鐵甲,可謂攻防皆備。作戰時藤牌兵左手持藤牌,右手持短刀,跳躍滾動,迅猛向前,滾至敵人麵前時,掄起右手所持短刀砍殺敵人。當遇大隊敵兵襲來時,則使用密集隊形擎起藤牌作為掩蔽,起到限製敵人弓馬的作用。如果發現敵人散開,立即變為小隊,每個兵卒活動的範圍為八尺,進退靈活,尤適宜在曠野或山地作戰。實戰時藤牌陣法變化無窮,常見的有一字長蛇陣、八卦連環陣、梅花五方陣、四門迷魂陣、八門穿心陣等,陣容可隨實戰需要擴大到成千上萬人。藤牌陣在對打競技或集會表演時,有鼓樂伴奏。其器具有戰鼓、大鑼、大鐃、鑔等輔助,鼓法有進軍鼓、退卻鼓、變陣鼓、得勝鼓等十多種。”


    寧以恒笑起來,“這沙河藤牌陣如今卻成為了商代一來我們漢族的兵陣文化遺留,豈是我們華夏漢族才是真正有血性的民族,是那種不畏強權,那種無堅不摧的民族。”


    蘇念秋笑眯了眼睛,“果然是變化萬端,令人心潮澎湃。”


    寧以恒拉著蘇念秋走到旁邊的攤子旁邊,傾國的臉上帶著溫柔,“娘子自來喜歡聽故事,不如我講個故事給你聽?”


    蘇念秋點點頭,“好呀。”


    “襄國城傳說周公村和桃花村不結親。”寧以恒故弄玄虛的說道。


    “啊?為什麽呀?”蘇念秋一臉納悶。


    “相傳很久以前,七裏河岸邊住著一個叫周公的高人,周公得了天書,猶如神助,百算百準,從不失手,天大的事情也難不倒他,他的名氣更大了。桃花女得了地書,能解能破,比周公更厲害。”寧以恒笑眯了眼睛。


    “石坡村有個石老婆婆,兒子外出三年沒有回家,快到母子倆約定的時間了,毫無音信,她就找周公占吉凶,周公對石婆婆說:你兒子於某年某月某日將魂落異鄉路途,見不到他了。石婆婆傷心極了,哭哭啼啼著去找桃花女,桃花女對石婆婆說:婆婆不要傷心,你兒子還有救,你快回去,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石婆婆就拿了兒子原先穿過的鞋子,上房拍著房簷,喊道:孩子嗬,快穿鞋!又拿勺子敲門頭,喊道:兒啊,快回來!迷信說法,孩子叫魂,傳說是桃花女留下的習俗。”寧以恒笑道。


    “桃花女比周公厲害,之後呢?”蘇念秋一下迷住了,繼續追問道。


    “石婆婆的兒子在外經商三年,惦念家中老母,記著回家的日期,急匆匆上路,日夜兼程。這天遇上下大雨,慌忙鑽進一破磚窯避雨,忽聽有人喊他穿鞋,好象是母親的聲音,趕緊出窯查看。他剛鑽出窯道,磚窯轟然坍塌,總算撿了一條性命。兒子回家,石婆婆萬分高興,找到周公,說他算的不準,周公大驚失色,知道是桃花女從中作梗,對桃花女更加痛恨。”寧以恒神秘的笑起來。


    “啊?這是不是說周公竟然算的不準啊?這不是羞辱周公嗎?”蘇念秋納悶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妻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烙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烙烙並收藏嫡妻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