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方氏多年未回帝都,乍一回來,該交際的人家實在多了去。雅*文*言*情*首*發


    不說別處,嶽家首當其衝。


    其實,確切的說,方氏已經沒娘家了。方家將門出身,別看都姓方,方氏的娘家安國侯府與太後娘娘的娘家承恩公府完全不是一個事兒。


    太後娘娘的娘家不過因生了個好女兒,好女兒入宮,生了個好兒子,因此封爵。而方氏的娘家安國侯府,曆代將門,到方氏這裏卻有些不幸,父兄都死在沙場,為國捐軀了。待方氏要成親了,家裏就剩一祖父。


    方老太爺為唯一的孫女真是操碎了心啊,結果,孫女竟給個臭流氓宋耀瞧上了。


    話說真是緣份哪。


    彼時,宋耀剛考中進士,因為他哥中了狀元,他也跟著沾了點兒小光,在帝都城中出了點兒小名——狀元弟弟。


    那會兒大家介意他,都是這樣介紹的,“宋狀元的弟弟。”


    宋耀私下跟兄長嘀咕,“其實大家該叫我榜眼才是呢?”狀元下麵,不是榜眼麽?


    宋榮因弟弟考的不咋地,剛胖揍過他一頓,看他還有臉提榜眼不榜眼的話,當下挽袖子又要上火,宋耀這會兒就跟他剛剛大婚的哥哥說:他看上了一丫頭,挺不賴的,想娶人家。


    宋榮自己成親了,宋耀小他一歲,他原本也在考慮弟弟的親事,忽聽弟弟有喜歡的人了,宋榮忙問是誰?宋耀就說了,安國侯家的丫頭。


    宋榮彼時對帝都城中的豪門也不大了解,就跟自己的媳婦打聽,大紀氏嚇一跳:小叔子這眼光,可真不差。


    宋耀跟大哥大嫂絮叨,“那丫頭長的特俊啊,我出去差點被兩個流氓欺負,她仗義救了我哩。”之後,他就以報恩為名,死皮賴臉的纏到了人家家去。去了人家家裏不算,還死皮賴臉的在人家喝了三盞茶,一直賴到人家老太爺回家,說了三兩句話,宋耀方回了自己家。


    大紀氏就開始給這兄弟二人普及方家彪悍家史,一家子的武將,全戰死沙場了,朝廷念著方家的功勞,原本想給方家將爵位提一及,提至公爵。不想老侯爺卻是婉拒了,老侯爺道,他已無後嗣,如今家中隻剩一個孫女,他隻願給孫女找個可靠的人托付終身,到時若是他去的早,還得請朝廷幫她照看孫女。


    反正,大紀氏總結就一句話:這門親事,不大好辦。


    若宋耀是狀元,還好去說說看,你一剛出爐小進士……哪兒那麽容易娶到侯府嫡孫女啊。


    當然,安國侯府比較慘,眼瞅著就要絕後了。方氏現在瞧著好,待祖父過逝,安國侯府就要換人當家了。哪怕有嗣兄嗣弟的,到底是過繼來的,名頭上不差,這感情上就不好說了。


    故此,方氏在婚姻上也麵臨著兩難的地步。


    哪怕大紀氏不說,宋榮也考慮到了方氏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處境,不過,哪怕方氏境地尷尬,對於剛到帝都的宋家而言,這門親事仍是太高攀了。但是,架不住宋家兄弟二人自信啊,就是宋榮覺著,這門親事並非沒有可為之處。


    宋榮點撥了弟弟一句,“咱家,論出身論門第論人才,都不會比那些向安國侯府提親的好多少。唯一可取之處,就是你對方姑娘的這一顆真心了。”


    有宋榮做軍師,宋耀又實在死皮賴臉的看上人家了,他也挺有法子,懂得曲線救國,天天上門,門房若不接待,宋耀就說,“你們知道宋榮宋狀元吧,那是我哥。”


    他有空就去,時間長了,也在方家混了個臉熟。在人家老侯爺麵前大拍馬屁,打聽人家孫女,兼或展示自己優秀的品行以及尚且說得過去的才學,當然,宋耀去安國侯府,必然要換了最漂亮的衣衫,打扮得幹淨整齊、人物俊秀方肯上門。老侯爺雖然年邁,卻不是糊塗人,自然瞧出宋耀那幾分小心思。


    原本宋耀自覺跟老侯爺相處的不錯,已經準備跟老侯爺念叨一下提親的事了。突然一天,老侯爺給了宋耀個晴天霹靂,明明白白的跟他說了,覺著他不大合適,不準備把孫女嫁他。


    宋耀深受打擊,然後,他幹了一件特流氓特丟人現眼的事兒,也不知他怎麽跑到人家內宅去,偷了方氏一件貼身小肚兜出來。還大言不慚,娶不到夢中情人方姑娘,他就留下小肚兜做紀念吧。


    方太爺險些沒活剮了宋耀,宋榮也深覺弟弟這事兒做的跟臭流氓一般,實在太丟臉。


    不過,事已至此,宋榮覺著,方家沒把事情鬧大,可見還是顧忌著兩人呢。宋榮是那種,有萬一之可能就要爭取的人。關鍵,這門親事若能幫弟弟弄到手,實在不算委屈了弟弟。不然,他自己娶了武安侯府的姑娘,若給弟弟弄個破門爛戶的婚事,宋榮也不樂意。


    宋榮親自出馬,身為宋家大家長,賠禮道歉兼向老侯爺爭取婚事。而且,大紀氏早與方氏相熟,宋榮去搞定老侯爺,發動老婆大紀氏走直線救國的路子,找出小叔身上的無數優點,在方氏麵前讚美小叔。


    終於,在這一家子鐫而不舍的攻勢下,方太爺最終還是允婚了。


    要說宋耀對方氏著實不錯,這些年,夫妻感情如膠似漆。隻是,在方氏成親後不到半年,方太爺把爵位的事安排好,就過逝了。


    如今,方氏跟著丈夫回了帝都,自然要去安國侯府走一遭。盡管與嗣兄感情不深,那也是正經娘家。


    方氏也沒帶兒子們,當年,方氏跟嗣兄嗣嫂頗有些不愉快,照方氏的話說,“以後有事也指望不上他們,遠就遠著吧,也不用做那些假惺惺的親近。”


    話還要從方太爺過逝說起,親祖父死了,又是唯一的親人了,方氏傷心之餘還麵臨了守孝的事兒。彼時,婆婆宋老太太可沒如今的和氣,一聽小兒媳婦要守好幾個月的孝,便把身邊的一個丫頭給了小兒子,其意,不言自明。


    方氏剛死了親爺爺,接著丈夫就要收小老婆,這如何忍得?方氏當下就暴發了,連帶宋耀與小老婆一並打出房去。宋老太太哪裏容兒媳婦如此欺負兒子,當下一場婆媳大戰,最後,宋榮做主,把那丫頭打發掉,接著,又把宋耀打了一頓。


    在宋榮看來,搞不定老婆老娘,把家裏鬧的雞飛狗跳,就是宋耀的錯。


    老太太心疼小兒子挨打,又跟大兒子鬧,宋兄一句話就把他老娘搞定了,“阿耀房裏鬧成這樣,給禦史聽聞風聲,官兒都沒的做了。”


    老太太不大信,“禦史還管人家家裏事?”


    宋榮道,“他們連皇上家裏的事都管,娘說能不能管得大臣。”


    事關小兒子的官兒,老太太頓時不敢再鬧了。


    其實這件事也就過去了,偏偏方氏的嗣嫂不知從哪兒聞了風聲,竟找方氏來報怨,話裏話外的抱怨方氏不賢惠,自己守孝不能服侍,竟然也叫男人守著。就給丈夫兩個丫頭怎麽了,也不過是妾。


    方氏當下惱怒不已,不過,她為人也有些心機,倒沒當著嗣嫂的麵兒發作。與老太太鬧,不過是自己家裏的事兒,若是跟嗣嫂翻臉,嗣嫂可不會給她遮掩,傳到外頭去,就都是她的錯了。


    隻是,一口氣難以下咽,方氏當下命人采買了六個水靈靈的小姑娘,親自上門兒給嗣兄送了去,還溫言笑語地,“大嫂跟我說了,大哥身邊缺人服侍,偏大嫂手上又沒合適的人,我就給大哥送幾個好的來。”


    女人麽,都是說別人時大方,輪到自己……就是一樣話,兩樣說了。


    反正自此方氏也懶得再登安國府的門。


    這就是回了帝都,也是在家裏好生歇了一日,方與丈夫去安國侯府。


    宋耀一路上勸方氏,“見著大哥大嫂,你可得和軟些。”


    方氏嗔丈夫一眼,“說八百遍了,我又不聾。”又不是年輕時,脾氣暴臊,不肯受半點氣。這些年,與丈夫外任,也不是沒有艱難的時候。


    宋耀笑笑,安國侯官場並不得意。當年之事,他也知道,倒不覺著老婆做錯。人都是這樣,你軟他則強。彼時,安國侯剛承爵位,天大的餡兒餅掉他頭上,有些找不著北是正常的。安國侯夫人去找方氏說那些話,無非也就是想在方氏這位正經的安國侯府最後一位嫡支麵前,撐起自己嗣嫂的麵子而已。


    不料,方氏沒給她這個麵子。


    就是宋耀,當初娶方氏的時候絕一沒有打算沾安國侯府的意思,他比較像一見鍾情,然後使勁渾身解數才把老婆追到手的那種。都真愛無敵了,就表說那些勢利掃興的話了。


    再說,方老侯爺過逝後,新一任的安國侯那脾氣,宋耀也不愛親近。


    關鍵,宋耀有個神人大哥,他自己也能幹,還真不缺安國侯府這個靠山,何況,這個靠山也不是很穩的樣子。


    不過,正因為宋家一片欣欣向榮,而安國侯府不那麽得意,宋耀才不叫方氏在安國侯麵前失禮。


    宋耀笑,“以前我常在你家門房,一喝茶就是喝半天,老侯爺才肯見我。”


    方氏笑,“那是祖父試你呢,看你心誠不誠。”當年,不是沒有高門大戶向祖父提親,甚至,有皇子願意以側妃之位相聘。不過,看上多是方家在禦前的名聲,或是她那一份豐厚的陪嫁。最後,祖父千挑萬選,選中了宋耀。


    老侯爺曾問過宋耀對日後前程的考慮,宋耀道,“我家根基淺,我跟兄長都是科舉晉身。要說前程,估計就是做個小官兒。我也沒啥膽子,貪贓枉法的事不大敢幹,想著,娶上房媳婦生三五個孩子,好好過日子唄。”


    最後,老侯爺私下對孫女道,“這麽多人跟我提親,我看,宋耀是個明白人,會過日子的。”若不是有宋榮絕世之才,宋耀年紀輕輕中了進士,也算少年英才了。結果,就這麽悲催的,既生瑜何生亮了。有宋榮這顆閃閃發光的大方鑽在前,宋耀就不那麽顯眼了。


    不過,老侯爺也挺喜歡宋耀,不然,憑你一個剛出爐的小進士、七品小翰林,若是侯爺不想見,憑你坐化在人家門房,照樣是不見的。


    及至後來,宋耀偷了孫女的小肚兜,老侯爺……


    想到少年時光,夫妻二人不禁相視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金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千金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