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阿農穿的是深藍色的褂子,布扣是紫紅的,衣角繡著純白的花。黑色的襦裙,雖然算不上嶄新,倒也是幹淨整潔。腳下踏著一雙黑布鞋,鞋子上沾滿了泥,看便知這幾日山路泥濘難行。


    她大概三十來歲,頭發未染一絲白,倒是日曬多年,滿頭黑發中夾雜著不少金絲。雙手絕非白嫩纖直,骨節粗大,指頭短圓,蠟黃的皮上布滿了細紋,關節間結出厚厚的老繭,繭甚至不是平整的,千溝萬道的裂縫,看上去顯得有些猙獰可怖。


    她用深黑色的布裹頭,發髻上插了一隻花釵,暗紅的,點著一抹巧色卻不豔俗。臉蛋說不上光滑,倒也沒有太多細紋和斑點,隻是依舊的黃,像是陽光無限熏染下的燦金色。她的鼻子小小的,嘴唇稍厚,眉毛看得出用碳細細描過,隻是汗液流淌之處倒是弄花了不少。


    看上去,她是再平凡不過的僚族女子了。


    “阿瑤。”她叫著身後的女從,用的是僚話。


    那個叫阿瑤的女子,一身黑衣素裝,年紀似與阿農相仿,頭上釵飾則是一株星點白花樣式。


    “阿姐。”阿瑤走上前。附身向阿農答到。


    “靖西市集有沒有什麽異動。”阿農的眼神突然變得無比淩厲,像是桂西深山老練的虎王。她那雙大眼雖嵌了不深的眼袋,眼角爬著些許紋路,但眉宇間那嚇煞人的凜然,從這瘦削矮小的麵目和身材中,釋放出無比堅毅的神色。


    “打聽過了,倒是沒有什麽變動。隻是田州來往的米商倒是少了些。”


    “前日我們路過田州境內之時,你有沒見到那右江河上來往的商船,有何不同?”阿農問。


    “這到不甚留意,隻見得帆船依舊多得緊。”


    “你可見商船上翻飛的是哪裏旗幟。”阿農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漬。


    “阿姐笑我了,我可不識得漢字。”阿瑤笑了。


    “那且不說旗幟。你是否記得船上人家晾曬的何物。”阿農也跟著輕輕一笑。


    阿農一時間變了眼神。風起雲湧之後,似乎又是雲開見日。她眉角舒展,雙眼皮輕輕遮掩,仿佛一瞬間變作一個中年的和藹婦人。


    “不便是鹹菜魚幹等尋常物件。阿姐見到什麽異常之物了。”阿瑤壓低了聲調。


    “鯊魚。”阿農道。


    “鯊魚?阿姐是說那大海中似山中老虎的猛獸?”阿瑤極是驚訝。


    “若是尋常右江商客,船上所曬不過是些尋常河魚河蝦罷了。前日田州碼頭上熙熙攘攘的船家,倒見到晾曬不少碩大無比的海魚。”阿農和阿瑤一邊談著,這腳步卻匆匆向前,未曾停駐。“隻有那桂中、桂南的人,才用鯊魚煮稀飯。”


    “阿姐是覺得?”


    “這田州的周群現倒是厲害了。這海中漁獲本是欽、廉的特產,欽廉往來邕州又是及其方便。看來那周家的手,都超越邕州,插到桂南了。”


    “阿姐可知前日我往田州農圩探查鹽價幾何?”這圩有別於市集,乃是鄉裏村寨定期自發的民間市場,官家商販一般不至。


    “你不說我都忘了問了,快講快講。”阿農有些心急。


    “田州西邊靠河的圩市,二十六文;山裏生僚的圩市,三十八文。”


    “哈,這周群現,幹得可真大膽。”


    “阿姐何出此言?”阿瑤問。


    “這西出交趾國的山道已經被韋家斷了,田州的鹽,必是從欽廉二州而來。”


    “阿姐是說,他勾結了欽廉的鹽官,從那兩地販了私鹽?”


    “隻怕沒那麽簡單,他可能還用了官船和官驛。”阿農笑了,露出兩排染得黑黑的牙齒。


    “那周群現竟是如此手眼通天之人?”阿瑤愈發驚訝。


    “哪有什麽手眼通天,這僚人占多的地方,對付幾個漢人的草包官還算是難事?”


    不覺間,兩人走到了西集。靖西小城共有西北二集,這西集是三日一辦的官集,不似北集繁華,卻是西邊僚人販賣農產的地方。於是每到集日,總少不了各僚寨絡繹不絕的農人。


    “五嬸!”阿農快步走向一個婦人。


    那婦人略有老態,卻依舊精神矍鑠。正在那市集一角販著草鞋。見到阿農,朝他招呼起來。


    “五嬸幾時來的靖西?”阿農忙問。


    “今日一早趕來的,同阿川一起。”五嬸指著遠處采買欖果的男人。


    “五嬸知不知我家存福怎麽樣了?”阿農有些急了,她的眼球裏布了些許血絲。


    “阿農放心,聽講昨日一個郎中到了村裏,昨夜治理後,倒是救回來了。”五嬸撫著阿農的背,讓她寬心。


    “如此便安心了。”阿農舒展了眼神,然後掏出帕子,幫五嬸擦拭頭上的汗。“五嬸也是的,這大熱天怎麽不叫阿川的女人來替你。”她略帶埋怨地望了一眼男人,男人叫阿川,大概三十出頭。


    “嘿嘿嘿嘿,”五嬸忍不住笑了,那黑黢黢的牙油亮得倒有一種特別的好看。“阿娥有娃仔啦。”


    “啊呀,什麽時候?”阿農瞪大了眼,繼而嘴上咧開了笑。“這阿川和阿娥結婚十幾年了吧,現在有娃仔了?”


    “才剛三個多月,這不是不滿三個月不能說嘛。”五嬸笑得合不攏嘴。


    “哪裏來的規矩,怕又是五嬸聽哪個漢人卦士說的吧。”阿農雙手握著五嬸蒼老的手,不住地揉搓著。“五嬸命就好啦,終於可以抱孫啦。”她轉身對阿瑤說:“阿瑤,你去幫五嬸買一籃雞蛋,再買兩隻下蛋的母雞,給阿川拿回去。”


    “麻煩阿農了。”五嬸拉著阿農的手滿是欣喜地望著她。


    僚人寨子沒有那麽多禮數,鄰裏鄉間幫助倒也沒那麽多推辭。


    “五嬸,我還要去置辦些東西,就不陪您了。回鄉裏以後,我再去探望阿娥。”


    阿瑤提著一隻竹籃,裏麵滿滿地放了雞蛋,又牽過一個竹製的雞籠,兩隻慵懶的母雞在裏邊曬著太陽。


    “我聽智先說,他今日要過來咧。”五嬸道。


    “謝五嬸告知了。”阿農謝過,便與阿瑤離開了西集。


    “總算家祖庇佑,讓存福挺過這次病災。”阿農自禱著。


    “那,阿姐,我們還趕回去嗎。”阿瑤問她。


    “自然是要趕的,隻是這兩日我們路途匆匆,倒是忘了些事宜。”


    “瞧阿姐說的,這一路上阿姐又是看魚幹,又是問鹽價的,倒不見得有多匆忙。”阿瑤取笑她。


    “與我去一趟布店吧,浩源那娃兒讓我取些紅布頭。”阿農沒有理會取笑。


    “紅布頭?噢!大後天是牛魂節!”阿瑤才反應過來。


    “你看看你,你都是兩個娃的媽了,怎麽還像小女娃一般不穩當。”阿農搖搖頭。


    “那我們在這等著智先,還是與他在路上碰麵。”阿瑤問。


    “智先要來靖西,看來是存福病無大礙了。那就不急,我們回屋等他,省得他找人不到。”阿農說道。


    阿農是武勒豪強農承之女。農承娶了東蘭生僚部落的女子,生下的唯一愛女便是。阿農長於武勒鄉間,其地漢僚雜居通婚,倒是無甚分別。這阿農卻甚以僚人血統為傲。自幼便頗具膽識,深得其父寵愛。阿農一十五歲時,嫁予韋存福為妻,其後相夫教子,幫助存福將鄉裏事物打點得井井有條。十數年間為韋家生得二子一女,這女兒嫁到了萬涯的另一農姓大家,韋存福得以結識眾多萬涯地方豪強,由此樹立了在該地的勢力。


    如今那田州周家仗著水利之便、魚米之富,屢次進讒邕州官府,大壞韋存福的名聲。又暗中進購欽廉的私鹽,與韋家的交趾鹽爭利。阿農此次借故探親,實則聯結東蘭僚族勢力,一同對抗周家。這東蘭與靖西、德保夾田州於南北。若從中攔腰截斷右江水道,必能根除周家不可一世的氣焰。


    話分兩頭。浩源跟著餘怒未消的阿順走到先生屋內,待阿順坐下,便取過竹墊,也坐在阿順身邊。


    “哎,先生不在。”浩源掃了一眼屋內。


    阿順隻不理他,自顧取過《三國誌》便讀。


    “哎哎哎,你喜歡三國裏哪一號人物?”浩源伸出食指,戳了戳阿順的胳膊。


    阿順依舊不理,自顧放下書本,又取過旁邊的《史記》來讀。


    “哎哎哎,你喜歡劉邦還是項羽?”浩源又問。


    “我喜歡劉邦。”阿順這倒答得痛快。


    “為什麽?項羽多武勇啊,要是我生在秦末,我定會隨著楚霸王南征北戰,建不世之功。”浩源看著阿順,笑了。


    “因為劉邦是我們漢人的皇上,不似楚霸王,即便再怎麽武勇,也隻是南方蠻族的一介草莽。”阿順瞟了他一眼。


    浩源呆呆地望著阿順,刹那間沉默了。他似乎一瞬知曉了,那湧動在阿順胸膛的血,與自己是如此的不同。他以為這身著黑布衣衫的白娃娃,如同村裏每一個玩耍在一起的孩童一般,隻是鄉間懵懂的無知娃娃。沒想如今,彼此卻隔閡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壁壘。


    “阿順,阿爸說漢人對我們不好。他們收我們的糧食,搶我們的黃金,還隔三差五抓我們的勇士去當兵。”浩源低著頭。“我以為你和我們一樣,你不是和我們說僚話嗎,你不是吃著僚家的飯菜嗎,你阿媽、舅公、舅婆不是僚人嗎?那你說想走出山裏,走到漢人的地方,做一個漢人。你說想來安德做那些壞事嗎。”


    “浩源......”阿順覺得自己說了大錯話。浩源對自己多好啊,這個大豪紳家的少爺,總是謙讓著自己,沒有一丁點的架子。隻是無論在這山明水秀的村中生活多久,阿順胸臆之中總是翻動著一種不安,那不安來自於歸屬感的缺失,和對山外麵世界的渴望。


    “漢人和僚人分得那麽清楚嗎?”浩源臉漲得通紅。“漢人到村裏征夫的時候,漢人派軍士來搶我們的黃金的時候,漢人商人賣給我們一穿就破的布的時候。村裏的人都在罵漢人,而我不敢罵,我怕你聽見。我想,你不就是漢人嗎,你人那麽好,那說明不是所有漢人都是壞人。現在又來了張先生,先生也是漢人,我們還是相處得如此的好,不是嗎。”漢源怕自己用錯詞匯,特別用僚語說。


    阿順不知如何是好,心中煩亂如麻。他不知該像個君子一般,向浩源拜伏道歉,或是應當用僚人的方法,互倒一大碗米酒,痛飲而盡,一笑泯之。


    阿順思慮再三,隻覺得頭疼腦熱,竟在竹墊上跪著,轉身向浩源一拜。


    “哈哈哈。”浩源破涕為笑,那整齊的白牙在黝黑的膚色下竟如此耀眼。“這是哪裏的禮儀,怎麽和我們鬼節哭喪一般。”


    阿順羞紅了臉,卻又不知所措。


    “阿順,你用漢人的禮儀道歉,那我也用僚人的方式還禮。”說罷,他取下那顆犬牙,用銳利的齒尖劃破自己的手指,那融融的鮮血便匯成一滴紅,晶瑩地爍著微光。


    “你這又要幹嘛?這真是僚人風俗?”阿順慌道。


    “那就不知了,我隻見過我哥和昌發哥做過此事。”說罷,將指頭塞入唇中舔了一舔。“本來我哥他們兩個人都要刺破手指的,隻是一來你這細皮嫩肉的要刺壞了我免不了挨你阿媽罵,二來你剛給我磕了一個頭。”說到此,浩源噗嗤一聲笑了。


    “給!”浩源把指頭塞進阿順口中。“不準嫌髒,這可比鴨屁股幹淨多了。”


    阿順舔了舔那殷紅的血,隻覺得一股濃重的腥氣直衝腦門,像是燒秸稈的時候,蒸騰而上的濃煙,被烈日焦灼得滾沸。


    “那我以後也不那般嚇你了。”浩源的衣服,還是濕漉漉的。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應當知曉的。”阿順幫他把褶皺的衣角扯平。“你什麽時候水性那麽好了?”


    “我這名字就是泡在水裏的,怎麽能不好?”浩源拍了拍細瘦的臂膀,仿佛它十分壯碩。


    “這先生也不知去哪裏了,怎麽那麽久不見。”阿順起身,四處眺望著張郎中的影蹤。


    “糟!我忘了。”浩源叫到。“我阿爹讓我帶先生去探病的,如今或許是被姆娘叫去了吧。”浩源說畢,便匆忙向家中跑去。


    “等等我!”阿順小跑著跟在他後麵。那一黑一白兩個少年,如同兩股異色的流,交匯穿插在一起。村中的晌午,日頭照得螞豆竟鏡亟校榕樹罩起一片濃蔭,歇息了麻雀和雞鴨。村裏的農人都回家午睡了,等待日頭偏西的時候,再回到田中拔那生不盡的草。


    村裏回蕩著的,隻有兩對輕輕的赤腳聲,“塌塌、塌塌”地踩著泥土,然後踏碰在灼得滾燙的石板上,發出沉悶卻急促的聲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桂西故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亞森特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亞森特裏並收藏桂西故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