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改變物質的質量
巨大的火球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海麵上掀起一條筆直的雪浪,熱浪從中間分開,以60度的入射角砸向海麵。
由於中微子能量的反向推力,這個時候小行星的時速已經降到了2000多公裏,饒是如此,直徑50公裏的火球一頭撞入大海依然掀起了無比的巨瀾。
以小行星的入射的地點為中心四散開來,形成了一個數千米高的圓柱形把不斷加粗膨脹,以時速超過200公裏的速度,向周圍輻射,沿途遇到較小的島嶼立刻被巨浪砸個粉碎。
2個小時以後巨浪來到了新西蘭,將沿岸的所有建築和港口全部摧毀,很快整個國家被海水吞沒。
到達澳大利亞的時候,海水的能量減弱不少,不過將澳洲大陸腹地100公裏的內地帶,掃蕩一空。越過澳大利亞的衝擊波在東南亞也引起了不小的海嘯,海邊能看到高到幾十米的海浪,直到東亞海浪才漸漸平息下來。
除了海浪,還引起了12級的超級大地震,遠在亞洲大陸內部的地區都感到了強烈的震感,由於巨大的衝擊,小行星落下的地方的海水都蒸發幹了,小行星直接撞到了海底!
幸好這裏的大陸的底層很厚,沒有把地殼撞碎,隻是深深的陷入泥土中,沉沒在海水中的部分隻有幾公裏,大部分都露出了海麵,這個直徑50公裏的大家夥,就這麽突兀的立在無垠的大海上,從遠處看好似半個月亮露出海平麵。
這個大球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喜馬拉雅山成為地球上最高的物體,他的頂部已經接近外層空間了!
由於這個大球攜帶的高溫還沒有散盡,周圍的海水被煮沸氣化,在幾公裏的高的海麵上氤氳繚繞,如同仙山一般。
其實這些煙霧是有毒氣體,小行星表麵有硫化物,高溫使得他們形成了有毒的二氧化硫!四周圍的海麵上漂浮著無數的死魚,碩大的藍鯨翻著肚皮飄在海麵上,靠的太近的一條虎鯊都被沸水煮熟了。
等待高溫退去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估計要等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降低到常溫。
在控製中心,從無人機拍攝的畫麵中看到大球順利的降落,淩默宇和所有的現場人員都如釋重負,大大鬆了口氣,幾個月來壓在身上的大山終於卸下來了,有人人癱坐在椅子上像泄了氣的皮球。
更多的人歡呼著擁抱在一起,滿眼含淚,慶賀劫後餘生,這時候淩默宇才覺得好累,身體變的僵硬無比,連一步都不想動。
通過這次生死攸關的戰鬥,世界各國認識到,在宇宙的時代團結一致的重要性,沒有精誠合作,靠單打獨鬥世界早就毀滅了。
經過討論,聯合國決定進行改組,不在單純的協調解決地球上的問題,而是建立一個麵向未來,麵向宇宙的地球人的組織,目標直指太空。
新改組的聯合國改名字為“星際聯邦最高決策委員會”,其宗旨在於聯合全人類的力量應對來自宇宙的威脅,同時肩負著探索宇宙,將人類的勢力範圍擴展到整個太陽係,乃至銀河係,最後邁向整個宇宙。
由於淩默宇的卓越表現,最高決策委員會決定聘請他做首席科學家,規劃下一步人類進軍太空的計劃。
淩默宇本人不喜歡做行政工作,還是希望能在科研一線從事科學研究,婉言謝絕了最高決策委員會的約請,回到國內準備繼續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
經過這次巨變,淩默宇跟以前完全不同了,這次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還帶著慧童,這個超級人工智能。
淩默宇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他在跟慧童討論如何解決小行星問題的時候,曾經試圖改變小行星的質量,但是當時來不及深入研究,現在正好可以進一步探索這個課題。
質量是物質的基本物理屬性,要想改變物質的質量難度可想而知,甚至不亞於改變真空中光速這個極限速度!
如果能改變質量,那麽在人類征服宇宙的前途上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裏程碑。
根據廣義相對論物體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大,越接近光速,質量越大,理論上達到光速,物體的質量會變的無窮大。
這也就是為什麽光速不可超越,無論什麽樣的推動力都不可能無限大,沒有無限大的推力,隻有無限大的質量,當物體到達一定質量,速度就不能繼續增加了。
一旦改變了物體的質量,那麽推動力不必增大太多就能持續推動物體的速度繼續增加,雖然超越光速還不能做到,但是接近光速甚至達到光速的90%,則是完全可能的。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速度是決定一切物理量,要達到星際航行,至少要能達到光速的15%,這個最低限,如果能達到光速的90%,人類走出太陽係實現星際移民將成為可能。
距離地球最近的十顆恒星中,最遠的也隻有10光年的距離,達到光速90%,那麽在一個宇航員的職業壽命之內就可以到達。
以此為前進基地,在往外拓展,也許隻用200年的時間人類就能完成初步的星際殖民了。200年真的不長,想當年秦國國君有了統一天下的決心,統一六國也用了200年時間,而今天用200年的時間可以統治六個恒星係!
現在有了中微子這個工作,就可以進入到原子核內部對核子進行改造,甚至是對組成基本粒子的誇克進行改造。
目前的階段對原子核的改造已經是可行的,下一步就要對誇克級別的粒子進行改造和影響,難度顯然會大大增加,一旦成功其作用不可估量。
這也是他為什麽不肯接受最高決策委員會委任的首席科學家的職位,非要回國繼續科學研究的初衷,能在理論的實踐當中有所突破,對人類意義將遠遠大於作為聯合國首席科學家的作用
盡管他也知道,他這麽年紀輕輕就當上最高決策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可謂名利雙收,為全世界所敬仰和矚目,他能掌握的物質資源將給他想要的一切。所有一切給他自己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他在艱苦的研究第一線的所得。
麵對誘惑他還是選擇追隨自己的理想,通往無限宇宙的大門已經打開,一個更加恢弘的世界張開懷抱準備迎接他的到來,他決不能放棄!
巨大的火球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海麵上掀起一條筆直的雪浪,熱浪從中間分開,以60度的入射角砸向海麵。
由於中微子能量的反向推力,這個時候小行星的時速已經降到了2000多公裏,饒是如此,直徑50公裏的火球一頭撞入大海依然掀起了無比的巨瀾。
以小行星的入射的地點為中心四散開來,形成了一個數千米高的圓柱形把不斷加粗膨脹,以時速超過200公裏的速度,向周圍輻射,沿途遇到較小的島嶼立刻被巨浪砸個粉碎。
2個小時以後巨浪來到了新西蘭,將沿岸的所有建築和港口全部摧毀,很快整個國家被海水吞沒。
到達澳大利亞的時候,海水的能量減弱不少,不過將澳洲大陸腹地100公裏的內地帶,掃蕩一空。越過澳大利亞的衝擊波在東南亞也引起了不小的海嘯,海邊能看到高到幾十米的海浪,直到東亞海浪才漸漸平息下來。
除了海浪,還引起了12級的超級大地震,遠在亞洲大陸內部的地區都感到了強烈的震感,由於巨大的衝擊,小行星落下的地方的海水都蒸發幹了,小行星直接撞到了海底!
幸好這裏的大陸的底層很厚,沒有把地殼撞碎,隻是深深的陷入泥土中,沉沒在海水中的部分隻有幾公裏,大部分都露出了海麵,這個直徑50公裏的大家夥,就這麽突兀的立在無垠的大海上,從遠處看好似半個月亮露出海平麵。
這個大球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喜馬拉雅山成為地球上最高的物體,他的頂部已經接近外層空間了!
由於這個大球攜帶的高溫還沒有散盡,周圍的海水被煮沸氣化,在幾公裏的高的海麵上氤氳繚繞,如同仙山一般。
其實這些煙霧是有毒氣體,小行星表麵有硫化物,高溫使得他們形成了有毒的二氧化硫!四周圍的海麵上漂浮著無數的死魚,碩大的藍鯨翻著肚皮飄在海麵上,靠的太近的一條虎鯊都被沸水煮熟了。
等待高溫退去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估計要等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降低到常溫。
在控製中心,從無人機拍攝的畫麵中看到大球順利的降落,淩默宇和所有的現場人員都如釋重負,大大鬆了口氣,幾個月來壓在身上的大山終於卸下來了,有人人癱坐在椅子上像泄了氣的皮球。
更多的人歡呼著擁抱在一起,滿眼含淚,慶賀劫後餘生,這時候淩默宇才覺得好累,身體變的僵硬無比,連一步都不想動。
通過這次生死攸關的戰鬥,世界各國認識到,在宇宙的時代團結一致的重要性,沒有精誠合作,靠單打獨鬥世界早就毀滅了。
經過討論,聯合國決定進行改組,不在單純的協調解決地球上的問題,而是建立一個麵向未來,麵向宇宙的地球人的組織,目標直指太空。
新改組的聯合國改名字為“星際聯邦最高決策委員會”,其宗旨在於聯合全人類的力量應對來自宇宙的威脅,同時肩負著探索宇宙,將人類的勢力範圍擴展到整個太陽係,乃至銀河係,最後邁向整個宇宙。
由於淩默宇的卓越表現,最高決策委員會決定聘請他做首席科學家,規劃下一步人類進軍太空的計劃。
淩默宇本人不喜歡做行政工作,還是希望能在科研一線從事科學研究,婉言謝絕了最高決策委員會的約請,回到國內準備繼續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
經過這次巨變,淩默宇跟以前完全不同了,這次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還帶著慧童,這個超級人工智能。
淩默宇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他在跟慧童討論如何解決小行星問題的時候,曾經試圖改變小行星的質量,但是當時來不及深入研究,現在正好可以進一步探索這個課題。
質量是物質的基本物理屬性,要想改變物質的質量難度可想而知,甚至不亞於改變真空中光速這個極限速度!
如果能改變質量,那麽在人類征服宇宙的前途上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裏程碑。
根據廣義相對論物體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大,越接近光速,質量越大,理論上達到光速,物體的質量會變的無窮大。
這也就是為什麽光速不可超越,無論什麽樣的推動力都不可能無限大,沒有無限大的推力,隻有無限大的質量,當物體到達一定質量,速度就不能繼續增加了。
一旦改變了物體的質量,那麽推動力不必增大太多就能持續推動物體的速度繼續增加,雖然超越光速還不能做到,但是接近光速甚至達到光速的90%,則是完全可能的。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航行,速度是決定一切物理量,要達到星際航行,至少要能達到光速的15%,這個最低限,如果能達到光速的90%,人類走出太陽係實現星際移民將成為可能。
距離地球最近的十顆恒星中,最遠的也隻有10光年的距離,達到光速90%,那麽在一個宇航員的職業壽命之內就可以到達。
以此為前進基地,在往外拓展,也許隻用200年的時間人類就能完成初步的星際殖民了。200年真的不長,想當年秦國國君有了統一天下的決心,統一六國也用了200年時間,而今天用200年的時間可以統治六個恒星係!
現在有了中微子這個工作,就可以進入到原子核內部對核子進行改造,甚至是對組成基本粒子的誇克進行改造。
目前的階段對原子核的改造已經是可行的,下一步就要對誇克級別的粒子進行改造和影響,難度顯然會大大增加,一旦成功其作用不可估量。
這也是他為什麽不肯接受最高決策委員會委任的首席科學家的職位,非要回國繼續科學研究的初衷,能在理論的實踐當中有所突破,對人類意義將遠遠大於作為聯合國首席科學家的作用
盡管他也知道,他這麽年紀輕輕就當上最高決策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可謂名利雙收,為全世界所敬仰和矚目,他能掌握的物質資源將給他想要的一切。所有一切給他自己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他在艱苦的研究第一線的所得。
麵對誘惑他還是選擇追隨自己的理想,通往無限宇宙的大門已經打開,一個更加恢弘的世界張開懷抱準備迎接他的到來,他決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