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所有修行的入門,不能胎動,即為凡人。


    鍾鈞秀回想當初他拜師五火道人門下,帶著鍾秀雪,隨他回到了這荒山嶺中的五火峰上。


    原生界地廣物博,特別是像荒山嶺這種東西,地皮根本不要錢,像五火道人這種散修都能隨便占一座無人山頭,然後自稱五火峰。


    隻是稍微呆了幾天後,五火道人盡管在路上已經考核過鍾鈞秀,認為此子雖然已過了最佳修道年齡,不過為人沉穩冷靜,並且處處表現出聰穎智慧,讓他頗為心動。


    路上,五火道人又暗中用修行界人人多數會用的秘法測試,得知鍾鈞秀身體確是能夠吸收天地元氣修練,這才收了他當弟子,帶回自家洞府。


    這些小動作瞞不過鍾鈞秀,不過平心而論,換成他在五火道人的位置上,他絕對更加的謹慎小心收徒。


    不過,這種態度,也許和鍾鈞秀因為從小父親教導,而養成了極為強烈的責任感原因有關。


    其實從一開始,鍾鈞秀並沒有很快的成功修練入門,不過為了讓五火道人放心,用了一些精神力量模擬了一些異象,使得自己看上去好像是感應到了天地元氣。


    在入門幾天之後,鍾鈞秀利用出去跑腿的一個機會,利用身體素質和絕倫武技,直接幹趴了幾個弱小的入竅散修,然後暗中把他們身體結構通通研究了一遍,又讓他們一邊修練,一邊用心靈能量和精神能量一起作用於監控他們身體的所有細微變化,采集修練時應有的數據變化。


    這段時間可以說相當冒險,在對其他人麵前用了不少心靈異能,隻不過還在控製範圍內,畢竟這個世界也有一些天生心靈能量或者精神力量強大的存在,隻不過不可能像他一樣出生就自帶心靈十級標準就是了。


    在監控過程中,鍾鈞秀確認了修士,至少是煉氣期前幾層的煉氣修練時的狀態變化數據,由於數據來源素材隻有幾個,不能百分百確定可靠性,但至少有很大幾率,他接下來修練不會出大差錯。


    降臨荒山嶺,挑選獵物,製造邂逅機會,獲得五火道人信任,被收為弟子,帶回洞府……過了整整近二個月,鍾鈞秀才開始真正的第一次修行。


    要修行,首先需要理解功法上的字句釋義。


    當然,如果是天縱其才,不需要功法也能夠自發感應修練,不過那種東西估計這輩子都和鍾鈞秀無緣。


    《五行火訣》記載的基礎修練部分,和大多數尋常功法一樣,其中入門胎動篇,使用的是大路貨色資料,無非是先講究如何入靜。


    入靜,有很多門路,但無論哪一種,隻要被創造出來就基本有效,隻是有些效率高,有些效率低,比如像《冰心訣》這種東西,就對入靜有較好幫助。


    這裏指的靜,不是四周寂靜,而是一種不受其他外物幹擾的專心狀態。


    舉個例子,某部功法要修練的是心靈精神領域的能量,利用智慧生靈的憤怒修行,這部功法就往往會要求修練有能夠保持憤怒狀態中,去胎動感應天地元氣的能力。


    憤怒中,還要靜。


    這裏的靜,就是指心頭一點靈光閃耀清明,心頭就是心靈,隻要不迷失自己,能把握自己,就能夠隨時入靜,進入胎動。


    胎動,原本胎兒在母懷中,先天跳動,純淨無垢。


    自落生以後,智慧生靈受外界繽紛色彩幹擾,漸漸蒙了感知,使其再也不察胎動,謂之“胎寂”。


    普通人一般都是在胎寂的狀態中,隻是沉寂,通過修行功法就能夠喚醒它,使之重新工作,做為一個與天地進行元氣交換的基地部,運轉起來。


    然而,除這胎動與胎寂的兩種狀態外,還有一種叫死胎,這種就是徹底的石頭人,差不多與道絕緣,隻能夠別辟途徑才有一分希望能成為修士。


    胎動胎動,這第一步,就是讓修士重新找回在母親懷中做胎兒時,那種被羊水包裹著的純淨無暇感。


    “自動入靜,靜中胎動,靈胎一動,盲人開眼。”


    這是鍾鈞秀通過對目標研究,總結出來的多數胎功期功法的總綱,指的入靜後應有的感悟和狀態,會像瞎子突然重新看到世界,恢複了原有能力。


    這時就要堅定本心,堅守意誌,繼續保持這種胎動狀態。


    普通資質修道,需要連續多次的嚐試進入胎動,保持胎動,這就像用電流刺激冬眠許久的生物,不能一下大用燒烤的大電流幹它,要持續的,不斷的,穩定可控的刺激它,使之身體漸漸複蘇。


    當修士在安靜環境下,能夠在呼吸之間就進入胎動狀態,這個時候,就標誌著胎動大成,可以進入修行下一步驟。


    鍾鈞秀在胎動狀態修練的時長是——三分鍾。


    是的,他已經通過解剖那幾名修士,再對比《五行火訣》和他們修行的功法中胎動篇記載資料,大抵弄明白了胎動原理。


    知道了原理後,鍾鈞秀的第一次修行,其實隻是實踐。


    實踐速度很慢,花了三分鍾,一點點進入,最後順利進入一種特殊的狀態。


    這種狀態類似於心靈世界中的沉入心靈之海,在胎動狀態中,人的思維仿佛處於另一個維度,通過另一個維度空間觀察這個世界,能夠觀察並擁有對進入體內能量的一定控製力。


    然後是如何吸納能量入體,這就是各功法的特點。


    有特色的功法,有些要求一開始就要吸納異種天地元氣。


    而一些正統道法,往往隻要求純淨靈氣入體,先打下一個底子,然後再慢慢提純精煉。


    鍾鈞秀沒有走《五行火訣》的路子,《五行火訣》要求修者一開始就先感悟五行火的特點,然後嚐試吸納五行火種,將其納入丹田百竅中,化為種子符籙。


    他隻是在胎動狀態中,用了得自其中一名修士的功法《東正心經》。


    《東正心經》是一本大路貨色,其特點中正平和,毫無特色,要求修者日出時麵臨東方,對著朝陽吞吐吐納,修出一身如朝陽般的活潑基礎真氣。


    不得不說,其中鍾鈞秀走的這路子,對其他人來說不可能合適,但對他個人來說,這比按班就部的學習五火道人的《五行火訣》妙得多。


    因為壓根從一開始,鍾鈞秀就沒想過乖乖按《五行火訣》記載的功法修練,而是從一開始,就要走自己的路!


    大道再險,亦願持勇猛精進之心,又留謹慎穩定之意,一路披荊斬棘,不偏不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維文明養成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機械師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機械師01並收藏高維文明養成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