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煤油燈成為長安城勳貴們新的寵兒的時候,渭水新城大笨鍾作坊又有新動靜了。


    “陛下,這青銅製作的零件安裝在大笨鍾上,精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但是因為使用了車床來加工這些零件,大笨鍾的成本其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許敬宗親自給李承宗解釋著眼前的新產品。


    從外觀上,似乎沒有特別大的變化。


    畢竟外殼這個東西,用檀木製作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必要全部使用青銅來製作。


    當然了,個別土豪需要定製這樣的產品,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你要定製銀外殼、金外殼的都可以。


    隻不過價格肯定是不一樣了。


    “把這新式大笨鍾的售價提高五成,然後明天就開始售賣吧。”


    雖然成本沒有什麽變化,但是一個是銅製的,一個是木製的。


    從感覺上,這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再說了,原本渭水新城這邊生產的大笨鍾,就不是賣給普通百姓的。


    所以哪怕是售價提高了五成,該買的人還是要買。


    不會買的人還是不買。


    “陛下,那我們新式的大笨鍾開始售賣之後,舊的產品還生產嗎?”


    木製大笨鍾的產能,之前可是擴張了不少。


    並且現在的利潤還是非常的可觀,所以許敬宗有點舍不得放棄這塊的利潤。


    沒辦法,戶部現在還是太窮了。


    要是過個幾天,估計這麽一個作坊,許敬宗都不樂意親自去跟蹤負責了。


    “把目前庫存的材料用光之後,木製的大笨鍾就不生產了,以後全部都轉為銅製的大笨鍾。


    與此同時,精鋼製作的零件,還是要盡快的搞起來。


    閻立本和閻立德不是在負責對各種車床進行改造嗎?


    車床這個東西,有了第一版的之後,就可以用來加工一些零件。


    然後利用一些加工出來的零件製作車床,就可以提高車床的精度、穩定性。


    如此反複循環,最終肯定可以生產出精度更高,功能更加強大的產品。”


    李承宗對於新式車床還是充滿了期待。


    這些東西對於大唐工業的發展是有著非常巨大的意義的。


    “陛下,車床倒是已經在不斷的改進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車床上使用的加工刀具,製作起來有點麻煩。


    哪怕是已經使用了煉鐵作坊生產的最好的精鋼來製作,往往也是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


    許敬宗這段時間顯然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所以對於各個作坊的事情,他算是比較了解了。


    “刀具?”


    李承宗愣了一下。


    不過很快就理解了。


    前世金工實習的時候,他也曾經使用車床做過了幾個小零件。


    對於車床上使用的各種刀具,他也算是有所耳聞了。


    後世的華夏,大部分的東西都可以自己生產。


    刀具也是一樣。


    但是華夏自己能夠生產的往往是中低端的產品。


    一些高端的刀具,就加工不出來了。


    明明外觀看上去一模一樣,但是人家的產品可以用上一個月再換。


    可是換上華夏自己的刀具,一個星期就要換了。


    雖然人家的價格可能不止高了四倍。


    按理來說用華夏自己生產的刀具還是更加便宜。


    但是考慮到刀具磨損之後帶來的加工精度的下降以及不良率的上升,很多工廠就會選擇購買外國的刀具。


    反正單個刀具雖然是暴利的,但是相比整台設備來說,它的價值又不算很高。


    “是的,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刀具,給我們的作坊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不僅是刀具的材料,包括刀具的形狀也是有許多地方還需要提高的。


    但是這個東西,一時半刻之內又很難改進。


    畢竟要對刀具進行加工,那就需要比刀具更硬的器具。


    但是要擁有比刀具更硬的器具,如何加工這個東西也是一個問題。


    這簡直就成了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了。”


    借著這個機會,許敬宗也是趕緊吐槽了一把。


    畢竟,要讓領導看到自己的成績的同時,也要讓領導看到自己遇到的困難。


    要不然下一次萬一沒有按照進度把東西搞出來,那就比較尷尬。


    要是提前鋪墊一下,那就好辦很多了。


    “這方麵,你們可以跟渭水書院那邊好好溝通一下。要讓刀具變的更硬,更加耐磨。


    無非就是從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的熱處理方麵著手。


    煉鐵作坊那邊已經安排了一批人專門研究特殊鋼,渭水書院那邊也鼓勵學員專門研究鋼鐵的再加工。


    於此同時,淬火、滲碳等熱處理工藝,也已經安排專人在負責研究。


    到時候這些工藝都可以使用在刀具改善上麵。”


    李承宗自然也是很清楚刀具的重要性。


    機床越是先進,轉速也好,精度也好,要求都會越來越高。


    這就要求機床各方麵的情況都有改善。


    刀具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陛下聖明,微臣立馬安排專人負責這一塊的業務。”


    許敬宗原本隻是借著這個機會強調一下事情的難度,沒想到李承宗居然也能給出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


    這還真是讓他感到意外。


    與此同時,他對李承宗的才能,也有了更加直接的認知。


    果然,不管是什麽時候,似乎都沒有什麽事情可以難到陛下啊。


    ……


    “大郎,這大笨鍾不是前兩個月剛剛買嗎?你怎麽又讓人買了一批回來?”


    蕭瑀今天下值回到府中,就看到了正堂上麵擺放的新式大笨鍾。


    雖然外觀還是木製的,但是為了跟之前的產品區分開來,形狀還是做了一些改變。


    所以哪怕是蕭瑀這些不了解大笨鍾的具體加工工藝的人,也能一眼就看出來變化。


    “阿耶,這是渭水新城大笨鍾作坊新出品的大笨鍾,裏麵的零件都是使用青銅製作。


    據說每天的誤差時間,可以縮短到一刻鍾,可是比之前純木製的大笨鍾要好多了。


    人家現在新品上市,首批產品是限量一千台呢。”


    雖然大笨鍾不便宜,但是對於蕭家這樣子的世家豪門來說,顯然不算什麽。


    最關鍵的是蕭銳也想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個新式大笨鍾。


    看看自家是不是也可以生產製作這種新產品。


    作為一種全新出現的產品,雖然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有大笨鍾。


    但是越來越多的商家從長安城購買大笨鍾,然後運輸到各地售賣。


    一條貿易鏈條已經形成了。


    “誤差可以達到一刻鍾?要是真的如此的話,那倒是真的有購買的必要。”


    越是有錢人,對於時間精度的要求就越高。


    作為大唐宰相,蕭瑀顯然是很清楚時間精度的意義。


    “是的,不過這要是隔幾個月就搞個新版本出來,也是挺坑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