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村是雍州府富平縣下麵一個普通的村子。


    整個村裏頭的人都姓賈,總共有五六十戶人家,幾百號人。


    雖然賈家村距離長安城不算很遠,但是由於賈家村擁有的田地數量還比較多,村民們普遍都沒有外出套生活的想法。


    安土重遷。


    這四個字背後代表的東西,可是非常豐富的。


    不過,這段時間,一件事情打破了賈家村村民們平靜的生活。


    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要從賈家村經過,不僅需要占用一部分賈家村村民的土地,甚至還需要遷好幾座墳。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雖然心中有點怨言,但是負責征收土地的胥吏們態度還算可以。


    朝廷也給出了土地補償金。


    所以大家並沒有特別的在意。


    不過,土地被征收的賈二蛋從外麵混了一圈回來之後,賈家村的情況就開始變化了。


    “二蛋,我們這樣子做真的沒有問題嗎?朝廷之前可是給了我們補償款,這些錢財我們基本上都花掉了。


    現在再反悔的話,指不定對方會有什麽反應呢。”


    賈七郎的膽子比較小。


    作為賈二蛋的跟班,他家的土地也是被征收了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土地能夠被征收,其實也是一個好事。


    因為朝廷給的補償金還算是比較公道的。


    拿著這些錢財,他們去長安城討生活的話,也許自己的人生就要開始改變了。


    但是有些人驟然之間手中多了一筆錢之後,心態就變了。


    他們兩個去到長安城之後,先是去平康坊長了長見識,花掉了一大筆錢。


    然後又到處瞎混,一直都沒有找一個正經的工作。


    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長安城大部分的作坊招收的匠人,都是需要能夠識字的。


    至少一些簡單的文字,需要看得懂。


    但是賈二蛋和賈七郎完全就是連自己的名字都還不會寫得文盲。


    這種情況下,他們兩個土包子能夠在長安城混得好才怪了呢。


    “有什麽好擔心的,我們又不是拿補償款的事情去鬧事。


    這鐵路從我們的村子裏麵經過,肯定是會影響我們的風水,讓我們賈家村的百姓的運氣變得不好。


    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是不能同意鐵路從我們村子裏經過了。”


    賈二蛋顯然是從長安城那邊聽到了什麽消息,亦或是得到了什麽人的指點。


    如今回到賈家村之後,立馬就開始行動了起來。


    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發家致富,實現人生飛躍的重要機會啊。


    可千萬不能錯過了。


    “隻是修建一條路的話,對風水的影響應該是比較有限的吧?”


    賈七郎有點怕事,他顯然是不想沒事找事。


    好好的在長安城繼續找個工作不好嗎?


    非得回來折騰。


    “這個你就不懂了,那火車據說一輛車就要拉相當於幾十匹馬車一樣重量的貨物,甚至還要拉的更多。


    這種情況下,火車發出的聲響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你說這會不會驚動墳墓裏頭的祖先呢?


    我們賈家村這幾年能夠發展的很好,都是祖先保佑的功勞啊。


    如今有人要出來壞我們的風水了,要破壞祖先對我們的保佑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賈二蛋既然選擇了回來辦事,自然就已經想好了很多東西。


    賈七郎的那幾個問題,自然是難不住他的。


    “可是我聽說這鐵路是陛下親自下令修建的,到時候要是因為我們的原因導致鐵路的修建受到了影響,官府會找我們的麻煩的吧?”


    “這有什麽好怕的?正因為這個鐵路是陛下親自指示修建的,所以各環節的官員和胥吏做事都會非常的謹慎。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賈二蛋心意已決,完全聽不進去賈七郎的話。


    很快的,賈二蛋就在賈家村裏頭忙碌了起來。


    他去到各家各戶,為大家描繪一個理想的藍圖。


    慫恿大家跟著他一起站出來抗議,到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


    ……


    “還我祖墳!”


    “鐵路破壞風水,請繞行!”


    “賈家村不歡迎外人進入,請走開!”


    當一幫負責鐵路施工的匠人進入到賈家村的時候,碰到了上百村民聚在了村口,擋住了進村的道路。


    這個年代的村民,還是很好蠱惑的。


    賈二蛋把風水之說以及自己在長安城聽到的一些說法拿出來忽悠了一下之後,立馬就有大量的村民跟隨他行動了。


    賈二蛋平時雖然在村子裏麵的口碑不怎麽樣。


    但是做這種事情,有這種人帶頭,村民們反而更加放心。


    “許尚書,我們的鐵路在好幾個地方都出現了村民鬧事的場景,許多原本進行的很順利的地方,這幾天突然都有人跳出來鬧事了。


    我覺得這個事情背後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鐵路修建的事情,第一時間就被匯報到了許敬宗這裏了。


    前段時間剛剛多了一個兒子的許敬宗,本來脾氣很好的。


    但是現在卻是皺起了眉頭。


    這個事情,明顯有古怪啊。


    難道是朝中自己的政敵出手,要對付自己?


    這是許敬宗此時首先想到的。


    畢竟作為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的負責人,一旦這條鐵路沒有辦法順利的修建,許敬宗絕對是要被懲罰的。


    這也就變相了達到了打壓許敬宗的目的。


    也難怪他會這麽想。


    不過,這一次許敬宗沒有輕舉妄動,而是直接找到了馬周。


    情報調查局的信息比自己靈通多了。


    這些村民們鬧事,影響了鐵路的修建。


    不管背後的目的是什麽,原因是什麽,自己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找情報調查局要求協助。


    “許尚書,你說的這個事情我也有聽說過,這些村子同時出事,人家的理由也都是差不多的。


    這背後顯然有人在搞事。


    不過我有點搞不懂,他們應該知道這種小打小鬧是影響不了鐵路修建的。”


    馬周雖然跟許敬宗的關係談不上很好。


    但是他很清楚李承宗對這條鐵路的重視,所以碰到問題的時候,他還是很願意好好的協助許敬宗解決問題的。


    “情報調查局可不可以幫忙抓一批人出來審問一下,看看背後有什麽人在鼓動?”


    許敬宗聽了馬周的話,鬆了一口氣。


    對方顯然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那事情就好辦很多了。


    “你放心,情報調查局已經在這麽做了,最遲明天,就能收到進一步的消息了,到時候我再去找你!”


    馬周這話,算是給許敬宗吃了一顆定心丸。


    一天的時間,許敬宗還是等得起的。


    ……


    “大相,你這個方法還真是非常的不錯,好幾個地方都開始出現村民反對鐵路修建了。


    這一下,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估計沒有那麽容易修建好了。”


    長安城的一處酒肆之中,桑布紮穿著一身唐人的衣服,興致勃勃的跟祿東讚在那裏交談著。


    在桌旁,放著今天最新出版的《大唐報》。


    上麵已經報道了鐵路修建遇阻的新聞。


    “大唐百姓最是相信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我們隻要稍加引導,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過這段時間我們要低調一點,那些唐人雖然拿了錢財,但是指不定會不會把我們給供出去。”


    祿東讚要實現自己的圖謀,自然需要有人去幹活。


    讓吐蕃國的人直接動手,效果自然是很差的。


    畢竟哪怕是吐蕃國是一個實力頗為強大的國家,大唐百姓也都是看不起的。


    “這些人都是大唐最普通的百姓,他們的見識非常的有限。


    哪怕是大唐朝廷調查到他們的身上,其實也調查不出什麽太具體的東西的。”


    祿東讚顯然並不害怕有人壞自己的好事。


    反正這隻是舉手之勞,隨意給大唐添加麻煩的。


    他也沒有指望這麽簡單就能把大唐的鐵路修建計劃給破壞掉了。


    “那就好,不過這種方法隻能拖延一段時間。


    如果唐人采取非常強硬的措施的話,那麽這個方法很快就起不到效果的。”


    在桑布紮眼中,普通百姓顯然是沒有什麽人權的。


    隻要朝廷想要幹什麽,下麵的人隻有配合的份。


    在吐蕃國內,就是這樣子的情況。


    “一個方法實施完畢之後,我們可以再考慮其他的方法。


    大唐的鐵路據說是使用了非常上等的精鋼製作的。


    這就意味著鐵軌的價值非同尋常。


    到時候我們隻要在各個州縣散布一些高價收購鐵軌的消息,自然就會有唐人主動的去破壞鐵軌。


    到時候,大唐朝廷哪怕是想要查都不知道從何查起。”


    舉手投足之間,祿東讚又想到了一個新的破壞主意。


    還別說,如果任由祿東讚的方法推進下去,還真的有可能給大唐帶來不小的麻煩呢。


    畢竟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國家意識是比較薄弱的。


    大家隻會關心自己的小日子過得好不好,怎麽才能過得更好。


    “大相大才啊,這個方法使用之後,唐人估計就要為自己的鐵軌的安危擔心了。


    萬一某一段鐵軌被人挖走了,到時候他們的火車在上麵行走,指不定要出事呢。”


    桑布紮很是佩服的看著祿東讚。


    雖然大家都是鬆讚幹布信任的大臣,但是彼此之間的地位顯然是有差距的。


    ……


    “我不去,我不去鎮北道!”


    賈家村,今天直接來了一隊人馬,強製性的要全村的人都移民鎮北道。


    這年頭,可沒有那麽多的人權跟你講。


    情報調查局發現阻礙鐵路修建的事情背後是有人動了手腳的,立馬就有了動作。


    甚至都不需要等進一步的調查,就可以先把這些鬧事的人搞走了。


    鎮北道真是需要大量的唐人去開荒呢。


    既然這些人要鬧事,那就正好給你扣一個帽子。


    你要是不服氣,再給你扣一個帽子,你的小命估計就要沒了。


    “馬尚書,我們這麽生硬的處理,禦史台那邊會不會彈劾我們?”


    許敬宗做事一向是比較靈活的。


    能夠不生硬的跟人碰撞,他還是不願意得罪人的。


    “許尚書,你就放心吧,禦史台那幫人現在也是學精明了,什麽事情要彈劾,什麽事情不能彈劾,他們心中都是有數的。


    現在我們明明都是占理的時候,陛下又那麽重視鐵路的修建。


    這個時候,誰敢站出來阻礙鐵路的修建,那麽我們就搞倒誰。”


    馬周雖然是民部尚書,但是同時兼任著情報調查局的局長,身上難免就開始沾染上了一絲戾氣。


    不過,許敬宗倒是一點也不怕。


    “這倒也是,不過這一次的事情也給我們一個教訓,大唐的陰暗之處,還是有人在想著跟朝廷作對啊。”


    “些許魑魅技量,不用太在意。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麽都是沒有用的。


    我們大唐現在的實力,超越了曆朝曆代任何一個朝代。


    不說其他的,單單精鋼的產量,就不是任何一個朝代可以比得上的。


    甚至以前所有的朝代生產出來的精鋼加起來都沒有我們大唐立國一來生產的精鋼多。


    而鋼鐵產量的增加,將會給將士們的裝備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會給大唐的農業發展帶來許許多多的變化。


    這一係列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對手可以應付的。”


    馬周對於大唐有著迷之自信。


    事實上,大部分唐人都是非常的自信的。


    外國人在長安城,那絕對是二等公民的代名詞。


    甚至就連長安城的乞丐,也都是不願意收番邦蠻夷之人拋出來的銅錢的。


    可想而知,崇洋媚外這個事情,在大唐是沒有任何的市場的。


    “這倒也是,東突厥被我們滅掉之後,大唐四周的部落一下子就安靜了很多了。


    甚至我聽說高句麗那邊都開始安排人來長安城,想要跟我們交好呢。”


    聽了馬周的話,許敬宗也放鬆了心情。


    這一次村民阻攔鐵路修建的事情,完全就是一場鬧劇啊。


    眼下朝廷已經出手了,這場鬧劇自然也就要結束了。


    剩下的事情,按部就班的推進就是了,不需要瞻前顧後。


    “我估計陛下現在是巴不得有哪個番邦屬國敢跳出來騷擾我大唐邊疆的百姓呢,那朝廷就有出兵的理由了。”


    “要想找出兵的理由,那還不容易?”


    許敬宗臉上突然多了幾絲異色。


    自己今後需要特別注意一些東西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