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鎮住這幫官員,李敬連大殺器蒸汽機都祭出來了。</p>


    就是等著這一刻。</p>


    “官家與我等武將的厚望,殺敵盡忠很容易,成功卻很難。可是要想依靠山東,河北三路和京西一路的力量戰勝金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打下來金狗的燕雲地區,打下來遼東半島,也沒有辦法絕對的迫使金國投降,再說,依靠現有的幾路軍事力量,我們要打殘金狗,迫使他交出官家,需要多少糧餉,多少火藥,多少犧牲,這幾路能否供給呢?”</p>


    如果二帝被擄,誰也不敢保證大宋朝會不會失去地方控製。</p>


    整個大宋亂起來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p>


    偏偏這時候,山東幾路的兵馬不僅要擔負起穩定大宋的責任,還要收複燕雲,打到金狗內部去。</p>


    陳卓和曹輔眼中都透出了凝重。</p>


    “二郎,官家的意思可是要我效法王介甫?我哪有變法之才?”</p>


    黃燦一下子就急了。</p>


    改革政治,凝聚山東河北的力量,可比冶煉精鋼難多了,不在自己興趣範圍,沒有研究過。</p>


    外行人萬一決策失誤,豈不是誤國誤民?</p>


    而今的朝局一副爛牌,還要打出王霸的結局。</p>


    這不是在為難三司嗎?</p>


    在二帝被掠的混亂中,穩定朝局,儲備力量,並且反攻大金,救出欽宗。</p>


    這特娘的要打多少仗,耗費多少錢糧,犧牲多少將士。</p>


    難如登天啊。</p>


    陳卓是從縣令幹起的老官,治理地方多年,地方上的積弊了若指掌,也積累了一些改革的想法,認同李敬說法,但是地方官改革政務就是做夢。</p>


    一反幾日前對李敬隻是武將,運氣好勤王一步登天的輕視,輕聲的問曹輔。</p>


    “載德,官家在城上宣旨,可有變法之意?”</p>


    “官家對朝廷百官失望透頂,當然希望我等做出革新變革,一掃大宋頹勢,為大宋覆滅金國凝聚力量。現在娘娘坐鎮山東兩路,問題是,我等目前該何如舉措?”</p>


    兩個善於政務的能官都被李敬逼的抓頭發。</p>


    黃燦,趙明誠,周寧等人更是大眼瞪小眼。</p>


    關勝和種彥鴻對望一眼,心裏樂大了。</p>


    你這個混球,口口聲聲稱自己是蘇門的人,那不成還要背叛蘇門,去學王安石搞什麽變法。</p>


    他們到淄州的時候,朱璉就專門接見了二人。</p>


    言下之意,她必須隨行河北。</p>


    皇後跟著去打仗,光行軍就十萬個不方便。</p>


    更何況他們要去躲在土匪山寨裏,一切都要從簡。</p>


    現在李敬拋出這麽大一個難題,她還走得成個屁。</p>


    “蘇門從來不反對變法,可是蘇門發對激進的作風引發天下動蕩,以山東兩路為試點朝著周邊擴散局部革新是必要的,也就是依托緣由的律法進一步凝聚民力,揚長接短!”</p>


    大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這種社會結構是相對穩定的,百姓比起唐朝做奴仆至少地位上已經好過了很多。</p>


    之所以汴梁陷落,大宋沒有顯露氣數已盡的狀態,很大程度要歸咎於這種穩定的政治結構。</p>


    當然,大宋軍政分離,沒有出現能稱得上軍閥的大股軍事勢力也是其中緣由。</p>


    李敬並不想因為自己穿越,鬧的大宋烽煙四起,民不聊生。</p>


    人生很短,盡可能保存華夏族元氣,人口,為華夏族多爭取一些地盤資源才是硬道理。</p>


    “什麽毛病,說話說一半,藏一半!什麽叫揚長接短。”</p>


    侄兒長大了,會思考問題,會做事了,李清照反而覺得沒小時候可愛了。</p>


    一幫朝廷重臣,一個皇後娘娘,被你逗著玩呢?</p>


    你看人家急的。</p>


    “大宋朝比起前麵幾朝的長處在哪裏?短處又在哪裏?”</p>


    “大宋朝文華鼎盛!”</p>


    陳卓脫口而出,還指著李清照,眼下之意湧現出這樣的大詞人,就是證據。</p>


    李敬卻搖了搖頭。</p>


    “不管是姑姑的詞作,還是姑父的金石研究,隻能是盛世的錦上添花,不能亂世雪中送炭。對於打仗,發展戰備,都沒有太多用處,說白了,他們在亂世之中加起來,可能還不如一個喬清瀾的用處大!”</p>


    被人當眾貶低,趙明誠臉刷一下就紅了。</p>


    不僅趙明誠臉紅,連喬清瀾也一臉緋紅。</p>


    李敬居然說她的作用比自己崇拜的李易安大人還大。</p>


    李清照眼睛彷佛可以殺人,揮舞著手臂讓他不準戲弄喬清瀾。</p>


    倒是朱璉笑著皺眉,準備私下裏找個機會,問問李敬對喬清瀾什麽個想法。</p>


    “變法一說為時太早,局部革新才是最好的選擇。即便是試點重建三司,山東兩路,河北一路也需要針對性培養大量人才。不僅需要征兵,練兵等軍事人才要培養,還需要能掌控冶煉技術,造船技術,農學技術等大量人才。我建議三司增設育才司,專門在山東兩路和河北東路各地展開學堂,定期考試,遴選對三司鹽鐵,船舶,計財各種技術感興趣的人才!”</p>


    京城的太學,開辦初期的目的是為國家選拔人才,趙佶的任性妄為表麵上重視太學,其實用太學混亂了科舉製度。</p>


    進入太學讀書,遠比科舉考試費用花費巨大,花了錢也未必成功,太學中沒有背景,哪怕進了太學,也無法出頭。</p>


    極大的增加了跨龍門的成本。</p>


    山東兩路普通學子根本負擔不起。</p>


    徽宗執政中後期,一般的富裕家庭,大宗族已經養不出一舉成名天下知的鳳凰了。</p>


    天下人才也不再為大宋所用。</p>


    如今失去了朝廷中樞,三司受命官家重建,真是籠絡士子之心,天下人心的時候。</p>


    山東兩路,河北一路的學子眼巴巴盼著恩科,李敬覺得還不如用三司遴選培養技術性人才的方式,把人選出來,照冶煉,造船,航海,鹵鹽等專業培養起來,以後協助三司。</p>


    “可以,我看可以這麽辦,李敬,我們怎麽個叫法?叫三司專學?”</p>


    磁州隻有一個鐵礦,山東卻有兩個,隨便拎出來一個,也遠比磁州的規模大。</p>


    繼續大量的專業,管理人才,黃燦最頭疼就是無人可用。</p>


    劉滿江和喬清瀾他們來淄州,他都想扣下來補充進三司了。</p>


    偏偏喬清瀾還入了朱璉的眼,皇後身邊沒女官,連李清照和顧無雙都抓去用了。</p>


    再說,李敬未必會放人,等開春備好了料。</p>


    鬼知道他要造多大的船。</p>


    “稷下學宮乃是我華夏族第一所官辦的,培養各類人才的高級學府,學術博大精深,包含了當時各家各派的思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麵的形成。成為了齊國智庫,娘娘可願意在這稷下學宮的舊址,為大宋覆滅金國凝聚人才!”</p>


    李敬說完,陳卓幾個熟悉齊魯曆史的官員都站起來叫好,稷下學宮的舊址就在淄州城邊。</p>


    想當初齊國依靠稷下學宮戰國稱霸。</p>


    如今原址重啟稷下學宮,為大宋凝聚人才複仇。</p>


    “準了,我就代表官家同意三司重開稷下學宮。效法官家對宗澤的信任,正七品及以下官員,黃運轉使可以酌情授職,如果官家責怪,予替爾等解釋!同時三路各州縣張榜遴選女官,我不能把易安,無雙和清瀾總這麽耗著。”</p>


    對於大宋的局勢,朱璉知道的更多,雙手揉了揉自己腦袋,所有的焦慮,都揉成了堅定。</p>


    說完又望向李敬,讓他繼續說。</p>


    “凝聚人才是第一步,第二步還要凝聚人心,現在趁著寒冬,各地農民,佃戶,都在歇冬,這裏離開春農忙還好幾個月,全部把他們動員起來,我們沒錢,但是有大量鐵器,可以考慮做一些鋤頭,鐮刀,犁等農具,鐵鍋,鐵鏟等生活用品,換農民過來幫忙挖礦,修路!組織各地用修築城牆,挖掘護城河,溝壕的方式,置換等農具,兵器,讓他們時刻準備自衛!”</p>


    三司沒錢,可是三司有掌控鹽鐵的權利。</p>


    這年代的農民很窮,很多人家裏連菜刀都沒有,收割莊稼的鐮刀也要跟地主借。</p>


    作為武將,當然希望朝廷可以大量派發武器,武裝平民,這樣金狗想要趁著山東兵力空虛進攻就更難了。</p>


    但是陳卓黃燦還是很顧慮,</p>


    開寶五年,太祖就頒布過禁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p>


    之後的宋朝不僅對汴梁,對各地軍械管製也日趨嚴格。</p>


    隻不過徽宗之後,各地起義軍四起,廂軍手上的軍械四處流散,也沒有之前的嚴格。</p>


    萬一這些平民被鼓搗反了怎麽辦?</p>


    “李敬,給平民發放武器,也是一麵雙刃劍!”</p>


    一方麵是金狗隨時來襲,百姓急需武器自衛,一方麵有又祖宗之法限製。</p>


    朱璉也看出了陳卓等人的顧慮。</p>


    會說話的眼睛看著李敬。</p>


    “金國亡我大宋之心不死,未來戰爭會更殘酷,作戰更多的是需要火炮,床弩等大型殺傷力工具,也需要軍隊訓練組織,發給他們一些刀槍,抵禦強盜入門,乃是權益之計策,我相信宋人,我也相信關將軍在京西兩路的威懾力!”</p>


    關勝聽見李敬扯到他身上了,笑容滿麵。</p>


    不過李敬說的是事實,勤王之後,關勝在京東兩路的威望驟起,他武藝過人,比李敬風頭還足。</p>


    聽見李敬還在說,沒有插話。</p>


    “其實我宋人非常容易滿足,隻要專心政務的地方官不瀆職,不一門心思撈錢,他們就很忠誠,不會有不軌之舉,之所以會出現宋江這類的反賊,無非是地方官不作為,或者是非常嚴重的天災賑災不到位,我記得度支、戶部、鹽鐵三司負責地方官員的財經業績等考核。我們不妨邀請民間力量介入考核。讓地方官員為禍一方的時候,民眾有個宣泄,申訴的途徑,把所有叛亂的源頭掐住。”</p>


    看著朱璉有些迷惑,陳卓拿出聖旨附帶的幾分印紙批數給朱璉解釋。</p>


    大宋地方官員赴任的時候,一般帶著印紙批書,上麵事無巨細寫滿了一年來的政績和糗事。</p>


    要是任期滿了,還有一個鄭重其事的任滿考核。</p>


    考核與磨勘製度的核心就是評語。</p>


    評語由上級和專屬部門撰寫。</p>


    雖有開口朝下的民間查訪渠道,但宋代官吏隊伍龐大,將其形成流轉製度成本過高。因此,官吏隻要對上負責而無需對下負責。在實際執行中,更出現了考核“重年限、資曆,輕政績能力”的現象。</p>


    受論資排輩的影響,就連官員印紙批書(個人檔桉)中進行定性評價的“考詞”也都按資曆而非實績書寫,結果是“桉吏據定式書於印紙”。</p>


    陳卓主講,曹輔在一邊補充,兩人拿出自己地方履曆做說明,朱璉一下子明白了。</p>


    “如何邀請地方民眾監督,讓民眾監督政務成為朝局的一個新的俗成。這個可以等李敬回來一起會商,我們相信山東兩路和河北路的民眾不會在國難之際與官家和朝廷為難。”</p>


    朱璉的魄力,讓周寧等官員深感她有替官家執政隻能,臉上不動聲色,心裏踏實的很。</p>


    “金狗肆虐河北的慘狀我也聽說了,就照李敬說的辦。先給各縣官員放風,明年夏天,三司會通過民間風聞為主,試點考核他們的政務,順便建立長久考核的機製,讓他們把城牆和護城河修築起來!”</p>


    大宋一副爛牌,李敬怎麽敢去吼著變法。</p>


    本質上,他就是寧願做點技術也不願意跟人扯皮的懶人,更何況,他還自稱是蘇門的人,他去主導變法,就意味著背叛。</p>


    </p>


    當年蘇東坡王安石雖然惺惺相惜,兩派卻鬧的水火不容,殃及池魚。</p>


    要不是受了趙恒這麽大恩情,他寧願窩在山東指揮別人種田,他連黃河堵截金狗北歸都不想去。</p>


    隻能利用現有的製度,臨時的改良,先把民力利用起來。</p>


    順便潛移默化的一步步改進現有的製度。</p>


    逼著地方官作為起來。</p>


    已經是李敬最後的倔強了。</p>


    在他眼中,反宋遠比金國入侵對宋人造成的傷亡更大,那這些人口去開啟大航海時代不好嗎?</p>


    再說,趙匡胤要知道,自己子孫後代不爭氣,被金狗這麽羞辱。</p>


    棺材板都壓不住。</p>


    封建王朝的輪回,繞過了誰?</p>


    他和關勝,種彥鴻都討論過,金狗為了接應掠奪汴京的戰果,會不會兵臨山東河北三路。</p>


    即便不進攻,也牽製住他們的兵力。</p>


    所以濟南府周圍必須要留存兵力。</p>


    騎哨要朝著河北東路和大名府路,南京路警戒。</p>


    周邊的縣州也必須要緊張起來。</p>


    別金狗沒打著,後院失火了。</p>


    他更擔心金狗帶著二帝,從山東北上了,那才叫丟臉死。</p>


    陳仁俊,李雲易,劉陽,這次就不隨軍出征了。</p>


    征發新兵訓練,監控山東兩路。</p>


    種彥鴻也留下了一個將領在河北。</p>


    他眼巴巴望著黃燦能多撥發一點軍械,運到河北和二龍山去。</p>


    如今鐵廠的瓶頸就是鐵礦石頭,既然有聚攏民力的辦法挖掘礦石,修築城牆。</p>


    現在忙著打造兵器,民用的鐵器先把樣品做出來。</p>


    等大軍開拔,鐵廠大量的兵器製作會轉為民用,至少春耕之前,可以把民用的鐵器打造出來。</p>


    當即就讓三司寫出告示。</p>


    安排下去。</p>


    看著關勝,陳卓等人把李敬的建議一一寫成條陳,然後交給皇後過目。</p>


    從來沒有親自批閱過奏折的朱璉看的有些心虛,生怕官家說他僭越。</p>


    揉了揉額頭,又看著山東官員把她當成主心骨的態度,心一橫,笑著對李敬說。</p>


    “李敬,對三司還有何等諫言,一並說了!”</p>


    李敬想說如果二帝真的被擄了,想讓朱璉站出來監國,可是這種沒發生的事情。</p>


    可以猜,可以心照不宣,就是現在不能說出來為爭奪權利做準備。</p>


    涉及未來宋朝的權利之爭的事情,他沒法說。</p>


    一旦預言傳出去,會被人弄一個詛咒官家,就是現在的局麵,也可能被南方那夥子指責勤王不盡心,有弑君的嫌疑。</p>


    再加料,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他吃不了兜著走。</p>


    眼前的朱璉也未必會高興。</p>


    這種事情,隻有既成了事實,到了哪一步,才能動員朱璉以皇後身份監國。</p>


    “娘娘,河北來的難民很多,可以試點在兩個礦區辦一個啟蒙的學院,專門針對不識字的孩子,不以科考為目的,為後續三司的技術學院提供備選學子!”</p>


    “我何德何能,能擔任山長治學,女子做先生,學生也不服啊?”</p>


    “娘娘可以提供資金,雇傭先生,招收學生時候不收學費,給礦工等難民說清楚,隻教授賬房,冶鐵的求生技能,不以科舉為目的,當然,成績優異者,可以考取三司的技術學院,作為三司吏員使用。附近的幾個州縣,願意的也可以把孩子送來入學。”</p>


    朱璉和李清照都有些明白李敬的意思了。</p>


    河北過來的難民很多,真要人家世代做礦工,子孫出頭沒有一點希望。</p>


    這日子也太苦了。</p>


    三司在朝廷中樞可是實權部門,三司的吏員對他們這些科舉和太學出身的官僚也算是好去處,對這些鐵工,礦工的子女而言,簡直是一步登天。</p>


    “李敬此言可行,一舉數得,鐵廠真的很缺乏識字的管理!就治國而言,娘娘此舉在替官家對河北難民施恩,穩定山東兩路。於三司而言,是儲備後續的學子,於礦工,鐵工而言,免除後顧之憂!也不至於讓這些礦工,鐵工的兒女滿山亂跑,被人拐了去。”</p>


    “李易安要幫我,你是名滿天下的才女!”</p>


    看著李清照有些凝重的點頭。</p>


    李敬心裏樂開了花。</p>


    等著吧,等著自己回來,看看能不能再弄點錢,弄點人,各種工廠開到哪裏,你們的學校就會辦到哪裏。</p>


    你這個千古才女就沒時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了。</p>


    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吃不了飯,救不了大宋。</p>


    老老實實當生產隊的驢吧。</p>


    以後在設法把趙明誠拉下水,姑父做官能力不行,教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讓他別研究什麽金石了,編撰一些啟蒙的書籍給孩子讀書。</p>


    正在李敬胡思亂想的時候。</p>


    門外突然出現了趙家一個老仆。</p>


    趙明誠連忙出門。</p>


    沒走幾步,嚎啕大哭起來。</p>


    李清照三步並作兩步出去。</p>


    朱璉也關心的問,出什麽事情了。</p>


    趙明誠的母親郭氏,東平人,是郭概之女。</p>


    郭概,曾任提點刑獄,善於擇婿嗎,幾個女兒都嫁的好。</p>


    包括官居吏部尚書的趙挺之,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都是他的女婿。</p>


    黃燦有些不明白,趙挺之兩口子都是山東人,趙明誠他母親怎麽死在江寧。</p>


    一問之下,才知道郭氏去趙明誠弟弟家暫住沒有回來。</p>


    曆史上,趙明誠南下奔喪,正好撞到了失去朝廷中樞,無人可用的高宗懷裏,第一時間就被任命為了江寧知府。</p>


    不知兵,懦弱的性格,在一場兵變中暴露無遺。</p>


    明明下屬提前預警,有準備,並且打贏了,他卻翻城牆逃走了。</p>


    揚州聽聞的李清照憤然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後世都認為諷刺高宗的意味更多,趙明誠卻羞愧病故。</p>


    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趙明誠配不上李清照。</p>


    但是作為李清照的侄兒。</p>


    李敬心裏非常清楚,姑姑年入中年,不是青春歲月的時候,夏日絕句更多帶著怒其不爭的憤慨,更多的也是在噴南宋無能的君主。</p>


    自己這個姑姑還是深愛著趙明誠的。</p>


    這是一副殘棋,並沒有太多的選擇。</p>


    兩口子現在才四十多,還有大好的光陰等著,趙明誠的弱點不暴露,加上他對李清照尊重,敬愛的態度,兩口子是可能幸福的走完一生的。</p>


    所以,奔喪是不能奔喪的。</p>


    江寧不能去。</p>


    萬一康王稱帝,手下正是無人可用,聽說後還不立刻給趙明誠任命職務。</p>


    自己去河北一趟馬上就回山東,有自己和關勝,種彥鴻主官山東軍務。</p>


    三司在山東重建。</p>


    有朱璉坐鎮山東,山東官員都有了主心骨。</p>


    趙明誠懦弱的性格就不會暴露。</p>


    也不至於被李清照寫詩譏諷,合適時候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p>


    如此生活,若平安無憂健康老去倒也不失為美談,至少自己姑姑晚景絕不會淒涼。</p>


    “德甫是否要南下奔喪?”</p>


    朱璉盡管舍不得李清照離開,孝道畢竟是人倫大事。</p>


    送母親最後一程,也是理所應當。</p>


    趙明誠歎了一口氣。</p>


    “母親亡故,兒子不能送最後一程,心如刀絞!”</p>


    趙明誠抬頭正好碰見李敬的目光,又看著李敬朝著朱璉身上示意。</p>


    他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又望向了朱璉。</p>


    “德甫想去就去,予在山東無須多管!”</p>


    聽見朱璉的話,他陷入了沉思,不去,怕朱璉覺得他不夠孝順,去的話,又怕別人覺得他把皇後扔在自己管轄地域是不忠。</p>


    “姑父,我此行河北,派兵南下,讓人把令堂棺木運到山東,你可以托付趙家老仆或者在家族中指定一個養子,替你戴孝而行!”</p>


    不知道趙明誠心思的李敬,此刻心裏在想。</p>


    趙明誠啊趙明誠,我以德報怨,都不計較養不熟的惡名了,隻能幫到這裏了,你不能讓我失望啊。</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靖康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下水如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下水如天並收藏從靖康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