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無毒,有毒之後,萬物皆為毒!——九絕巫女


    異世界-地底大陸-夜梟王國-達拉城-城主府


    澹台明月看著倒地昏迷不醒的西坡狀元,不由得是苦笑連連,這文軾文采臣大概是古往今來天下間最最倒黴的狀元了,在被“月光洗禮”之後,明月同學是神清氣爽、精神倍兒棒,可文西坡卻是手足抽搐、口吐泡沫、不省人事…


    澹台明月將西坡狀元搬進了自己的屋中,好生的安置在了自家兒的床上,隨後又盤腿坐在了地麵上,將心神凝聚於靈台之上。【零↑九△小↓說△網】


    靈台上,七個渾-身-赤-(蘿)-的美女,正圍坐在明月元神的周邊,大家都是女子,又共同囚禁於一副“鼎爐”之中,是以,雙方很快就打開了話匣子...


    這七個女子均是來自於妖界“巫族”,其本體分別是:青竹蛇、白玉蠍、紫金蜈蚣、紅紋蜘蛛、金點蟾蜍、綠焰毒蜥、藍斑黃蜂,這是正宗的七大毒物呀,可謂是毒蟲中的“魁首”,皆道有所成,可化形為“人”。


    這七大妖女,修為最淺的也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其中道行兒最深的一個,修道至今已有將近八千年了,如此漫長的歲月,看似很長,但放眼整個妖界,“七女”也不過就是“小家夥兒”罷了,這倒不是說七女修為平平,恰恰相反,七女造化非凡,加之本體又十分的特殊,絕對可稱之為“高手”了,隻因各自都擁有著不同的本事與手段,是“水陸空三軍”齊備,且個頂個兒的善於用毒,當真是沾之即傷,食則即死,不但可以“單點兒-爆頭”,亦可“群殺-片兒傷”,尤其擅長合縱連橫之術,懂得“混毒”之法,“打家劫舍”是為平常,“謀財害命”不過等閑,說白了就是特別的喜歡“混戰與群毆”...


    妖界中的一些隱世不出的“老古董”,閉關修煉動輒就是成百上千年,即使是在巫族中,七女的年紀也不過是爾爾,可以說是一群懵懂單純的“孩子”,不過七女與眾不同、手段不窮,生來就身份顯赫而高貴,是巫族中的七大“巫女”,也就相當於是“聖女”或著“公主”。


    在妖界巫族中,雖個個都善於用毒,但卻不敢任意以“巫”為名或號,這是相當有講究、有傳承的,規矩很是嚴格。目前在巫族中,將近萬年的積累與等待,也不過就誕生出了七名“巫女”,如今卻全被“禁封”在了澹台明月的體內...


    想成為“巫女”的條件,可謂嚴謹而又麻煩,並不是為之努力就能夠當得上的,這玩意兒還要講究個“成份”與“緣法”...


    太古末期至上古初期,生物種類開始增多,而此時的天地也足以負荷,是以,修為有成者也相對漸多,到了後來是多如牛毛,可謂是“小成者”多如狗,“大成者”滿地走,“陸地神仙”是時常可見,“白日飛升”也並不是奇談,隨之而來的是彼此的爭端,天地也“被迫”第一次開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世俗戰爭隨之開始增多增強,到了後來,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在這段兒時期裏,有九位女子頗為的不凡,各自統帥一方,乃是一方之霸主,這九女原本是天生地養的九個毒物,是真正的天地靈根,生於太古未期,成名於上古初期,最終稱霸於上古中期。九女皆善於用毒,因而彼此相識相知,最終結拜為異性姐妹,隨後將各自繁衍的族群歸納到了一起,合九為一,這也就是後來的“巫族”。


    九女功參造化,且個個帶毒,單打獨鬥都極難應付,當九人合在了一起後,更是無所畏懼、所向披靡,是這一曆史時期的“絕對王者”。【零↑九△小↓說△網】在此之前,世上有沒有用毒的高手?關於這一點當真是不好說,但將“毒”發揚光大的,正是這九女。


    九女自稱為“九絕巫女”,也有人稱其為“九絕毒巫”,因此,多數種族的生靈也簡化的稱九女為“大巫”或“毒巫”。“巫”這個字最初所代表的含意,就是由此而始,“大巫”這一種叫法兒也是因此而生,到了後世,更是被人爭相傳頌。


    天地間最初的“巫”,不過就是這九個毒女罷了。九姐妹最終堪破了道中真諦,隨後同時破空而去,在離開之前,將用毒之法與心得感悟加以總結簡化,傳承給了後代子孫。


    在九女眼中:“天地皆毒。混沌即為‘始毒’,後盤古開天地,始毒分化為兩毒,名“陰陽”。陰陽兩毒‘性’最‘惡’,萬物雖靈,卻始終難以逃脫‘天地-毒手’,飽受這陰陽兩毒之苦。萬物即萬毒,彼此相輔相成,又相生相克,天地亦然也。視天地為毒,自身亦為毒,則可驅吉避凶、明哲保身,成就‘不朽’之路,其實說白了不過是‘以毒攻毒’罷了,而毒殺之道,想要克敵製勝,也不過是‘毒上加毒,毒更毒’罷了。掌控‘陰毒’、‘陽毒’,則‘毒心’成、‘毒道’昌;參破‘始毒’,則逍遙天地外、不在五行中(/不受陰陽兩毒之苦、不被五行毒素所累)......”


    後世用毒,皆源於此,這也是巫族的核心傳承。


    待得九巫女破空離去後,後來者為感念九女的非凡造化,是以將“巫女”的稱號傳承了下去,加之名人效應使然,有些大能也開始以“大巫”自居了起來,“大巫”二字逐漸成為了有能力、有權利的象征,“巫”、“毒”二字的最初含意,也由此開始有了轉變與不同。


    九女的後裔,也就是巫族,在九女離開後,開始逐步收斂了起來,隻因族中沒有了“巫女”,是以不得不低調有加。之後很多年過去了,巫族並未衰敗,相反毒蟲的種類更加的繁雜而多樣化,不過始終沒有出現可以比肩“九絕巫女”的大能,“巫女”之名也因此一直空懸未定,可謂是無人能夠繼承,也無人敢於繼承。


    巫族一直在等待著新巫女的出現,以期望能夠再次振興祖上的榮光,且始終為此目標而努力奮鬥著,哪怕是後來的巫族被迫遷離了地球,來到了陌生的妖界,也仍然沒有放棄“巫女-養成-計劃”。巫族的層次高低與能力大小,區分的尤為明顯,可謂製度森然、等級分明,占據主導地位的,都是身具道行兒且可自由幻化為人形者,這部分的數量相對較少,而身處最底層的,同時也是數量最多的,乃是各種普通的低等毒蟲。


    當巫族中的毒物們修煉有成時,自然可以化人,其能力越大,與人類越是相近,甚至最終與人類無異,這種毒物所誕生出的後代也與人類相仿,一胎也不過就那麽一兩個,這些新的小生命,一出生就靈性十足,外形與人類相近,但這主要是來源於其父母的“血脈傳承”所致,說白了隻是受到了其父母的“恩惠”,是沾了父母的光,是間接誕生於天地的。


    如此一來,這些新的生命,直接源於天地間的靈性就相對少了一些,遠不如那些“天生地養”的生靈更能感悟天道。受父母血脈傳承的生命,在生命之初,藉由家人長輩的教導與指點,勢必會進步神速,但當族中傳承都學會了或到達了一定的新境界後,卻很難向前再進一步,主要是思維定型,“開創性”與“拓展性”極差,難以有大的突破與感悟。


    反觀那些天生地養的生靈,在生命之初是孤苦無依、無人照料,可謂是懵懂無知,一切全憑造化,凡事皆靠自身摸索,雖說很容易就過早夭折,但隻要存活了下來,無一不是能夠體會天道、適應自然的大能或翹楚,比如“九絕巫女”,就是天生地養而成的,是天為父、地為母,最終功參造化、飛升而去。古往今來,天生地養、孤苦無依者,總是比生活安逸、受祖輩庇護者,更能認清自我、明白本心、驅吉避凶、融於自然,這也是因果循環、造化使然呐。


    當巫族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時,對於“人造-巫女”的計劃,也隨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不過想要找到天生地養的毒物,這談何容易呢?後世靈氣稀薄,修煉物資緊缺,天地可謂入不敷出,若想自發的孕育新的生命與物種,這何其的艱難?在苦尋無果之後,無奈的巫族又采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那就是從一些未開竅的普通毒蟲之中,挑選出相對有靈性的加以引導與培養。普通的毒蟲雖也由直係血脈繁衍而來,但因靈智不足,無法係統的將思想與內涵傳承給後代,是以,很多普通毒蟲出生不久後就脫離了父母,或者父母幹脆就拋離了後代子女,可謂是依靠天性、各自為政,完全沒有父母長輩的保護與照料,甚至在環境極其惡劣時,還會父母相爭、手足相殘,雖無“人性”,但也符合那自然進化與演變之道。


    在這之後的一段兒時期裏,巫族將挑選出來的這些普通毒蟲放到了一起,又施展了一些特殊的手段加以引導,比如“饑渴”或“誘餌”,讓這些不同種類的毒蟲們相互廝殺,想要加快進化曆程,使其過早的開竅長智,哪曾想,無數的毒蟲在彼此爭鬥蠶食後,最終剩下的一隻雖毒性最烈,但卻性情殘暴、嗜血成性,不但靈竅未開,反而在殺戮中迷失了自我。


    後天的人為幹預,最終已失敗而告終。不過這也衍生出了一種新的養毒、用毒之法,那就是後世人們所說的“養蠱”、“蠱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妖羅萬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金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金門並收藏妖羅萬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