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買輛馬車(2)
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 作者:霏風玲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錢不還,兩人的心裏總覺得有塊大石頭壓在那裏。
"爹,娘,這事情,我心中是有數的,你們不必擔心,欠周大哥的錢,現在先不急。如今家裏又要做第二批辣椒醬,而且數量是上次的一倍之多,而且裝蜂蜜用的小罐子也需要去定購,此時正是用錢的時候。不過,你們放心,今年之內,我一定會還給他的。"他們心裏的想法,李春兒也大概能理解,而她自己,而何嚐喜歡欠著別人的錢不還。
隻是,還是要還,但還不是現在。
離過年也不過才兩三個多月的時間,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這一千二百多兩,根本就算不上什麽。
辣椒醬的事情,就不必說了,那賺回來的,畢竟是些小錢。如今真正能賺大錢的路子,還是要靠山上的蜂蜜。
昨天,她在山上加了八個的蜂箱,今天,又把剩下的七個蜂箱送過去了,加上以前的兩個,就是十七個蜂箱。
當時放兩個蜂箱的時候,一個月至少可以去山上提兩次蜂蜜,現在增加了十五個,不說一個月提兩次蜂蜜,一個月提一次,應該不是問題。也就是說,昨天她提回來的蜂蜜不算,今年之內,至少還可以提三次蜂蜜。
那蜂蜜量,自然也是隨之增加的。
她估摸著,不把辣椒醬的錢算在裏麵,就單單是靠著賣蜂蜜,不說多,今年至少還可以賺上三千兩左右。
"那成,既然你心裏已經有了打算,這事情,我們也就不操心了。"趙氏和李大業都知道,李春兒是個有主意的人,見她心裏有了計較,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不過,趙氏卻是再次把箱子推到了李春兒的麵前,"春妮兒,我和你爹商量過了,這些錢都是你想著法子賺回來了,你也是個有主意的,這錢,不如給你收著,讓你自個兒來支配。"
賺錢的路子,雖然是李春兒想出來的,但是,出力的卻是全家。這錢,李春兒自然不會傻到自己收起來,自個兒支配。
一千多兩,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她如果收起來,難免家裏其他的人不會有意見。
李春兒想了想,於是笑著道:"爹,娘,賺錢的法子雖然是我想的,但是,出力最多的卻是哥哥,嫂子們。而且,上次做完辣椒醬之後,我可是答應了大哥,二哥,三哥,等賺到錢,就要去扯上幾匹好的布,讓三位嫂子給他們每人做兩套衣服,犒勞犒勞他們。"
瞧見林氏,孫氏,劉氏三人聽到她說到犒勞兩個字時,臉上均有異色,李春兒很不厚道的笑了,頓了頓,再次道:"現在天氣也逐漸變冷,家裏的人也是應該要添置冬衣的時候,我還想著,家裏是不是要買上一輛馬車,畢竟總是去別家借牛車也不好。如果家裏有一輛馬車,不管去哪裏,還是拉什麽東西,都會方便很多。反正我們明天要去鎮上,不如,把那二百兩拿出來,做這些用。剩下的一千兩,還是娘幫著收起來。"
說出自己心中的計劃,李春兒就看著李大業和趙氏兩,詢問著他們的意見,"爹,娘,你們覺得如何?"
"這買輛馬車,得需要多少錢啊?"關於給家裏人添置冬衣的事,趙氏和李大業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可是,買輛馬的事情,兩人多少還是有些猶豫。
在他們的心裏,家裏能擁有馬車的,都是那些大戶人家,不用想,那馬車肯定是很貴的。
兩人的心思,做為兒子的李三元怎麽可能猜不到,於是,適時的開口道:"爹,娘,我上次有去問過,一輛普通的馬車,才二十兩銀子,中等的馬車,也不過四五十兩左右,就是高等的馬車要貴上一點,大概需要八十兩到一百兩。以咱家現在的情況,買輛普通的馬車,還是可以的。"
買馬車的事情,他早就想過了,同時也去問過鎮上車馬行的人,好好的打聽了一下。
如今家裏麵拉壇子,罐子,都需要用到車,就像妹妹說的,總是去借別人家的牛車也不好,倒還不如自己家買一輛馬車,以後,不管是拉壇子,罐子什麽的方便,就是他們以後去鎮上,也會方便很多。
"三哥,沒想到,你早就打聽清楚了。"聞言,李春兒心裏是越來越欣賞李三元了。
"嗬嗬,我隻是剛好與妹妹想到一塊兒去了,想著妹妹回來之後,一定會提到這事兒,便早早的去打聽清楚,免得到時候要四處尋人問。"李三元不好意思笑了笑,在家裏,果然還是自己的妹妹的最懂他。
"春妮兒,既然你三哥都打聽清楚了,那你說說,咱家是買哪一種馬車好些?"三種馬車的價錢,倒還是在趙氏和李大業能接受的範圍的,於是,兩人把決定權給了李春兒。
"咱們家的人多,像有時候去鎮上拉壇子,罐子什麽的,都是有些重量的,普通的馬車,那馬的腳力肯定不怎麽樣,不如,就買一輛中等的馬車吧!"有了價位在那裏,李春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中等的馬車。
問她什麽不選高等的馬車?
原因很簡單,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在村子裏人的眼裏,可算得上是窮人家。雖然這段時間,家裏的動靜有些大,村子裏的人隱約也猜到了什麽,但是,真正的情況,也隻有他們自家人清楚。
如果一下子買一輛高等的馬車回來,必定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說不定又會傳出什麽流言出來。
中等的馬車雖然也要四五十兩,但是在隱約猜到些什麽的村民們心裏,可能會更好的接受一些。
畢竟,兩種馬車的差距可是相差了幾十兩銀子。
這對於賺了些小錢的窮人家來說,倒還說得過去。
"那成,就按春妮兒說的,我先幫著收起一千兩,另外二百兩,就讓你們自個兒去支配。"很顯然,對於李春兒的計劃,趙氏也是讚同的。
說罷,就拿了一張百兩的銀票,然後拿了一百的銀綻子放到桌上,剩下的一千兩,則是鎖了起來。
"這一百兩,就用作明天買馬車,與定購壇子,罐子的錢。"看著趙氏拿出來的二百兩,李春兒也不多說,就開始分配起來,先是把那張一百兩的銀票收了起來,至於,那一百兩的銀綻子,則是分別推了二十兩到李一元夫妻倆,李二元夫妻倆,李三元夫妻倆麵前。(未完待續)
"爹,娘,這事情,我心中是有數的,你們不必擔心,欠周大哥的錢,現在先不急。如今家裏又要做第二批辣椒醬,而且數量是上次的一倍之多,而且裝蜂蜜用的小罐子也需要去定購,此時正是用錢的時候。不過,你們放心,今年之內,我一定會還給他的。"他們心裏的想法,李春兒也大概能理解,而她自己,而何嚐喜歡欠著別人的錢不還。
隻是,還是要還,但還不是現在。
離過年也不過才兩三個多月的時間,要用錢的地方多得是。這一千二百多兩,根本就算不上什麽。
辣椒醬的事情,就不必說了,那賺回來的,畢竟是些小錢。如今真正能賺大錢的路子,還是要靠山上的蜂蜜。
昨天,她在山上加了八個的蜂箱,今天,又把剩下的七個蜂箱送過去了,加上以前的兩個,就是十七個蜂箱。
當時放兩個蜂箱的時候,一個月至少可以去山上提兩次蜂蜜,現在增加了十五個,不說一個月提兩次蜂蜜,一個月提一次,應該不是問題。也就是說,昨天她提回來的蜂蜜不算,今年之內,至少還可以提三次蜂蜜。
那蜂蜜量,自然也是隨之增加的。
她估摸著,不把辣椒醬的錢算在裏麵,就單單是靠著賣蜂蜜,不說多,今年至少還可以賺上三千兩左右。
"那成,既然你心裏已經有了打算,這事情,我們也就不操心了。"趙氏和李大業都知道,李春兒是個有主意的人,見她心裏有了計較,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不過,趙氏卻是再次把箱子推到了李春兒的麵前,"春妮兒,我和你爹商量過了,這些錢都是你想著法子賺回來了,你也是個有主意的,這錢,不如給你收著,讓你自個兒來支配。"
賺錢的路子,雖然是李春兒想出來的,但是,出力的卻是全家。這錢,李春兒自然不會傻到自己收起來,自個兒支配。
一千多兩,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她如果收起來,難免家裏其他的人不會有意見。
李春兒想了想,於是笑著道:"爹,娘,賺錢的法子雖然是我想的,但是,出力最多的卻是哥哥,嫂子們。而且,上次做完辣椒醬之後,我可是答應了大哥,二哥,三哥,等賺到錢,就要去扯上幾匹好的布,讓三位嫂子給他們每人做兩套衣服,犒勞犒勞他們。"
瞧見林氏,孫氏,劉氏三人聽到她說到犒勞兩個字時,臉上均有異色,李春兒很不厚道的笑了,頓了頓,再次道:"現在天氣也逐漸變冷,家裏的人也是應該要添置冬衣的時候,我還想著,家裏是不是要買上一輛馬車,畢竟總是去別家借牛車也不好。如果家裏有一輛馬車,不管去哪裏,還是拉什麽東西,都會方便很多。反正我們明天要去鎮上,不如,把那二百兩拿出來,做這些用。剩下的一千兩,還是娘幫著收起來。"
說出自己心中的計劃,李春兒就看著李大業和趙氏兩,詢問著他們的意見,"爹,娘,你們覺得如何?"
"這買輛馬車,得需要多少錢啊?"關於給家裏人添置冬衣的事,趙氏和李大業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可是,買輛馬的事情,兩人多少還是有些猶豫。
在他們的心裏,家裏能擁有馬車的,都是那些大戶人家,不用想,那馬車肯定是很貴的。
兩人的心思,做為兒子的李三元怎麽可能猜不到,於是,適時的開口道:"爹,娘,我上次有去問過,一輛普通的馬車,才二十兩銀子,中等的馬車,也不過四五十兩左右,就是高等的馬車要貴上一點,大概需要八十兩到一百兩。以咱家現在的情況,買輛普通的馬車,還是可以的。"
買馬車的事情,他早就想過了,同時也去問過鎮上車馬行的人,好好的打聽了一下。
如今家裏麵拉壇子,罐子,都需要用到車,就像妹妹說的,總是去借別人家的牛車也不好,倒還不如自己家買一輛馬車,以後,不管是拉壇子,罐子什麽的方便,就是他們以後去鎮上,也會方便很多。
"三哥,沒想到,你早就打聽清楚了。"聞言,李春兒心裏是越來越欣賞李三元了。
"嗬嗬,我隻是剛好與妹妹想到一塊兒去了,想著妹妹回來之後,一定會提到這事兒,便早早的去打聽清楚,免得到時候要四處尋人問。"李三元不好意思笑了笑,在家裏,果然還是自己的妹妹的最懂他。
"春妮兒,既然你三哥都打聽清楚了,那你說說,咱家是買哪一種馬車好些?"三種馬車的價錢,倒還是在趙氏和李大業能接受的範圍的,於是,兩人把決定權給了李春兒。
"咱們家的人多,像有時候去鎮上拉壇子,罐子什麽的,都是有些重量的,普通的馬車,那馬的腳力肯定不怎麽樣,不如,就買一輛中等的馬車吧!"有了價位在那裏,李春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中等的馬車。
問她什麽不選高等的馬車?
原因很簡單,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在村子裏人的眼裏,可算得上是窮人家。雖然這段時間,家裏的動靜有些大,村子裏的人隱約也猜到了什麽,但是,真正的情況,也隻有他們自家人清楚。
如果一下子買一輛高等的馬車回來,必定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說不定又會傳出什麽流言出來。
中等的馬車雖然也要四五十兩,但是在隱約猜到些什麽的村民們心裏,可能會更好的接受一些。
畢竟,兩種馬車的差距可是相差了幾十兩銀子。
這對於賺了些小錢的窮人家來說,倒還說得過去。
"那成,就按春妮兒說的,我先幫著收起一千兩,另外二百兩,就讓你們自個兒去支配。"很顯然,對於李春兒的計劃,趙氏也是讚同的。
說罷,就拿了一張百兩的銀票,然後拿了一百的銀綻子放到桌上,剩下的一千兩,則是鎖了起來。
"這一百兩,就用作明天買馬車,與定購壇子,罐子的錢。"看著趙氏拿出來的二百兩,李春兒也不多說,就開始分配起來,先是把那張一百兩的銀票收了起來,至於,那一百兩的銀綻子,則是分別推了二十兩到李一元夫妻倆,李二元夫妻倆,李三元夫妻倆麵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