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相見恨晚
大齡傻女:農家姑娘不愁嫁 作者:霏風玲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他們一個個露出不解的神情,李春兒淡淡的笑了笑,道:"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這段時間,你們也辛苦了。這二十兩銀子,你們自己收起來,去買些自己喜歡或者需要的東西。"
頓了頓,又指著剩下的四十兩銀子道:"添置冬衣需要的錢,這四十兩,想必足夠了。"
她的意思,這麽明確,李一元等人自然都聽出來了。
給他們三夫妻的各二十兩,其實就是給他們夫妻的私房錢。
"妹妹,這..."三夫妻皆相視一眼,有些猶豫。
家裏如果是分了家,這錢,他們可能會接受。可是,現在家裏沒有分家,這錢,他們自然不能拿。
都是一家人,哪能分得那麽清楚。
見他們一個個猶豫,李大業突然出聲道:"都收起來吧!"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老三媳婦,聽你爹,趕緊收起來。"一旁的趙氏也跟著出聲。
對於兒子,兒媳存私房錢,趙氏和李大業一直都是不反對的。
就是以前,李一元他們每次賺回來的錢,雖然全部都會交給趙氏。但是,趙氏還會拿些給他們當作私房用。
這次,李春兒有此舉,趙氏和李大業自然也不會反對。
李大業和趙氏都出聲了,林氏,孫氏,劉氏隻好同時看向自己的男人,見他們微微點頭,也不多說什麽,默默的把那二十兩收了起來。
經過商量,大家決定分工合作。
第二天一大早,李三元夫妻倆,李二元夫妻倆便走路去了鎮上。
上次壇子的事情,都是李三元和李二元搞定的,這次,自然也是讓他們去。至於劉氏和孫氏,則是負責買些鹽巴回來,然後就是買些做冬衣需要的布料與棉花等。
而李春兒和李一元夫妻倆,則是挑著筐簍,去了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摘辣椒。
因為天氣逐漸變冷,又過了種辣椒的季節。所以,李春兒一直在擔心著,這次的辣椒摘完了,便要等到明年去。如果是這樣的話,與周家酒樓的合作,合約上所說的每個月提供五十壇子辣椒醬,那他們這邊就得違約了。
所以,去老李頭家的時候,李春兒一直在想著這個關鍵的問題,看能不能像現代那樣,種上大棚辣椒。
可是,她對這些根本就一無所知,而據她所知,這古代人應該還不會這些技術。
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等她和李一元,林氏去到老李頭家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種辣椒的那片地裏,居然搭起了五個大棚。
"妹妹,那不是辣椒地嗎?這怎麽搭起了棚子,那些辣椒怎麽都不見了?"見到那些大棚,林氏很是疑惑。
"大嫂,我也不太清楚,走,我們去問問李叔,李嫂,看看是怎麽一回事!"李春兒也不太確定,是不是真如她所想的這樣,嘴裏這樣說著,可心裏卻希望真的如她所想的一樣,那裏種的是大棚辣椒。
三人來到老李頭家,然而,院子的門卻是關起來的,看樣子,是沒人在家。
於是,三人隻好直接去了辣椒地。
因為那半畝辣椒地都搭上了棚子,所以,三人隻得挨個挨個的找,就在這時,其中的一個大棚裏麵傳來說話的聲音。
不用想,也知道是老李頭夫妻倆。
"李叔,李嬸,我們過來摘辣椒。"李春兒從那個棚子的一個小門進去,就見到老李頭夫妻倆正在給辣椒地澆水,看樣子,是新種的辣椒,而且已經快長成了。
"春妮兒來啦!"聽到李春兒的聲音,老李頭夫妻倆忙直起身,看向她,想到她前段時間失蹤的事情,便關心的問道:"春妮兒,前段時間,聽說你和村長失蹤了,沒出什麽事兒吧!"
"謝謝李叔,李嬸關心,我沒事兒。"兩人的關心,讓李春兒心裏很是感動,想起這棚子的事情,便問道:"對了,李叔,李嬸,你們怎麽會想到用這大棚來種辣椒?"
"嗬嗬..."老李頭嗬嗬一笑,提起這事兒,整個人就來了精神,"說起這事呀!也是我和老婆子突發奇想出來的,那個時候,因為答應了縣城那掌櫃的,要一年四季向他們酒樓供應新鮮的辣椒。別的季節還好,這一到冬天,天可是冷得要人命,種啥都很難種得成,更別說是種辣椒了。這辣椒無法種,那我們就不能做到一年四季向縣城酒樓提供新鮮的辣椒,為了這事兒,可是把我和老婆子給急壞了。直到有一天,我和老婆子從外麵回到家,一進到屋子,就覺得整個人暖烘烘的,相比外麵的冷風吹的,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呀!於是,我就尋思著,如果在辣椒地搭上一個大棚,在大棚裏麵種辣椒,那溫度是不是就要高於外麵的溫度,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在冬天不也能種上辣椒了。我當時就抱著這種試試的心態,在辣椒地裏搭上一個大棚,然後在大棚裏麵種上一片辣椒,還別說,這方法是真行。後來,一快進入冬天了,我就找人幫著搭上棚子種辣椒,這也是我們能一年四季不斷,向縣城酒樓供應辣椒的原因。"
"瞧你那興奮勁,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做了什麽天大的事情了,也不怕春妮兒他們看笑話。"看著自家老頭子那興奮的勁,雖然李嬸子也覺得他聰明,但還是不忘損他兩句。
"咋就不是天大的事情啦!想到這種種菜方法的,我可是咱村子裏第一人,現在村子裏有很多人都學著我想的這種方法,在冬天裏種菜咧!"老李頭瞪了她一眼,一臉的驕傲之色,似是想到什麽,又露出一臉的神秘,"不過,這棚子雖然能照著搭,可是有些學問與技藝,他們可是不清楚,想要和我一樣,在棚子裏種菜成功,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得,得,得,就你聰明。"李嬸也不在意,反而笑著附合。
李春兒知道老李頭說得對,在棚子裏麵種菜,可不是搭個棚子就能種出來的,這裏麵的學問與技巧可是多著了。
不過,這些東西,她是不會去問的,她隻要隨時能摘到辣椒就行。(未完待續)
頓了頓,又指著剩下的四十兩銀子道:"添置冬衣需要的錢,這四十兩,想必足夠了。"
她的意思,這麽明確,李一元等人自然都聽出來了。
給他們三夫妻的各二十兩,其實就是給他們夫妻的私房錢。
"妹妹,這..."三夫妻皆相視一眼,有些猶豫。
家裏如果是分了家,這錢,他們可能會接受。可是,現在家裏沒有分家,這錢,他們自然不能拿。
都是一家人,哪能分得那麽清楚。
見他們一個個猶豫,李大業突然出聲道:"都收起來吧!"
"老大媳婦,老二媳婦,老三媳婦,聽你爹,趕緊收起來。"一旁的趙氏也跟著出聲。
對於兒子,兒媳存私房錢,趙氏和李大業一直都是不反對的。
就是以前,李一元他們每次賺回來的錢,雖然全部都會交給趙氏。但是,趙氏還會拿些給他們當作私房用。
這次,李春兒有此舉,趙氏和李大業自然也不會反對。
李大業和趙氏都出聲了,林氏,孫氏,劉氏隻好同時看向自己的男人,見他們微微點頭,也不多說什麽,默默的把那二十兩收了起來。
經過商量,大家決定分工合作。
第二天一大早,李三元夫妻倆,李二元夫妻倆便走路去了鎮上。
上次壇子的事情,都是李三元和李二元搞定的,這次,自然也是讓他們去。至於劉氏和孫氏,則是負責買些鹽巴回來,然後就是買些做冬衣需要的布料與棉花等。
而李春兒和李一元夫妻倆,則是挑著筐簍,去了村子西頭的老李頭家摘辣椒。
因為天氣逐漸變冷,又過了種辣椒的季節。所以,李春兒一直在擔心著,這次的辣椒摘完了,便要等到明年去。如果是這樣的話,與周家酒樓的合作,合約上所說的每個月提供五十壇子辣椒醬,那他們這邊就得違約了。
所以,去老李頭家的時候,李春兒一直在想著這個關鍵的問題,看能不能像現代那樣,種上大棚辣椒。
可是,她對這些根本就一無所知,而據她所知,這古代人應該還不會這些技術。
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等她和李一元,林氏去到老李頭家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種辣椒的那片地裏,居然搭起了五個大棚。
"妹妹,那不是辣椒地嗎?這怎麽搭起了棚子,那些辣椒怎麽都不見了?"見到那些大棚,林氏很是疑惑。
"大嫂,我也不太清楚,走,我們去問問李叔,李嫂,看看是怎麽一回事!"李春兒也不太確定,是不是真如她所想的這樣,嘴裏這樣說著,可心裏卻希望真的如她所想的一樣,那裏種的是大棚辣椒。
三人來到老李頭家,然而,院子的門卻是關起來的,看樣子,是沒人在家。
於是,三人隻好直接去了辣椒地。
因為那半畝辣椒地都搭上了棚子,所以,三人隻得挨個挨個的找,就在這時,其中的一個大棚裏麵傳來說話的聲音。
不用想,也知道是老李頭夫妻倆。
"李叔,李嬸,我們過來摘辣椒。"李春兒從那個棚子的一個小門進去,就見到老李頭夫妻倆正在給辣椒地澆水,看樣子,是新種的辣椒,而且已經快長成了。
"春妮兒來啦!"聽到李春兒的聲音,老李頭夫妻倆忙直起身,看向她,想到她前段時間失蹤的事情,便關心的問道:"春妮兒,前段時間,聽說你和村長失蹤了,沒出什麽事兒吧!"
"謝謝李叔,李嬸關心,我沒事兒。"兩人的關心,讓李春兒心裏很是感動,想起這棚子的事情,便問道:"對了,李叔,李嬸,你們怎麽會想到用這大棚來種辣椒?"
"嗬嗬..."老李頭嗬嗬一笑,提起這事兒,整個人就來了精神,"說起這事呀!也是我和老婆子突發奇想出來的,那個時候,因為答應了縣城那掌櫃的,要一年四季向他們酒樓供應新鮮的辣椒。別的季節還好,這一到冬天,天可是冷得要人命,種啥都很難種得成,更別說是種辣椒了。這辣椒無法種,那我們就不能做到一年四季向縣城酒樓提供新鮮的辣椒,為了這事兒,可是把我和老婆子給急壞了。直到有一天,我和老婆子從外麵回到家,一進到屋子,就覺得整個人暖烘烘的,相比外麵的冷風吹的,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呀!於是,我就尋思著,如果在辣椒地搭上一個大棚,在大棚裏麵種辣椒,那溫度是不是就要高於外麵的溫度,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在冬天不也能種上辣椒了。我當時就抱著這種試試的心態,在辣椒地裏搭上一個大棚,然後在大棚裏麵種上一片辣椒,還別說,這方法是真行。後來,一快進入冬天了,我就找人幫著搭上棚子種辣椒,這也是我們能一年四季不斷,向縣城酒樓供應辣椒的原因。"
"瞧你那興奮勁,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做了什麽天大的事情了,也不怕春妮兒他們看笑話。"看著自家老頭子那興奮的勁,雖然李嬸子也覺得他聰明,但還是不忘損他兩句。
"咋就不是天大的事情啦!想到這種種菜方法的,我可是咱村子裏第一人,現在村子裏有很多人都學著我想的這種方法,在冬天裏種菜咧!"老李頭瞪了她一眼,一臉的驕傲之色,似是想到什麽,又露出一臉的神秘,"不過,這棚子雖然能照著搭,可是有些學問與技藝,他們可是不清楚,想要和我一樣,在棚子裏種菜成功,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得,得,得,就你聰明。"李嬸也不在意,反而笑著附合。
李春兒知道老李頭說得對,在棚子裏麵種菜,可不是搭個棚子就能種出來的,這裏麵的學問與技巧可是多著了。
不過,這些東西,她是不會去問的,她隻要隨時能摘到辣椒就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