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母聽到這兩個字,看著我說:‘你說希母魁甲給她起名叫玉華?’
“我的潛意識裏,怎麽也沒法接受玉華就是旱魃族公主這個事實。此時大腦裏還一片空白。
“聽到君母的問話,我機械地回答道:‘她一直就叫玉華。’
“君母這時樂了一下,說:‘你倒像是很了解她似的。你是什麽時候認識她的。’
“我說:‘我跟她打小就在一起玩,就像親兄妹似的,自從我記事起,我每天都在照顧她,嗬護她。’
“君母慈祥地看著我說:‘難怪燃裳苴說,有人十年來一直幫我們照顧娣兒,原來真是不假。’
“這時我頭腦稍稍冷靜了一點,理了理思路問道:‘玉華,哦,不,公主為何一直寄養在貞姨家裏?在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把貞姨叫做娘的,也從沒聽她說過還有您這樣一位親娘。這麽多年也沒見有人去看過她,你應該也沒接她到山中來住過吧,因為她一直都沒離開過莊子。這一切都是為什麽?’
“君母又沉默了。
“她低頭沉思了片刻,語氣緩緩地說道:‘其實娣兒六歲之前一直都在我身邊。
“‘六歲那年,希母魁甲,也就是你說的貞姨,來我山中商議建諸神廟的事。
“‘我在天都宮設宴款待她。
“‘席間,她見到了先巹婿君,也就是娣兒的父親,拔劍就要上去行刺,被侍衛們好不容易阻止住了,有一個侍衛還被她刺傷,後來死掉了。
“‘她掀翻桌子,罵我旱魃族是竊夫的賊,是妖孽與賤類,不配在人族之列。
“‘罵完痛哭而去。
“‘事後我才知道,娣兒的父親入山之前,就住在你們那個莊子,本姓賀。由於自幼勤勉好學,家裏為他在外求了卦,卦上說他將來能當大官,位至駙馬郎,莊裏便漸漸忘了他的本名,稱他為賀郎。
“‘賀郎與馮義貞本是一對眷侶。
“‘有一年賀郎考中省城法政學堂,去省城讀書前,兩人商定等賀郎完成學業歸來,就向雙方家長提出成親。
“‘那時候馮義貞還二十不到,尚沒承襲希母之位,在上一代希母魁甲門下為徒。
“‘馮義貞本是孤兒,饑荒年間,父母被雙雙餓死,上一代希母魁甲從死人堆裏救了剛剛兩歲的馮義貞,精心養育到大。
“‘師父對馮義貞像對待女兒一樣,不讓她受一點委屈;馮義貞也把師父看成是親娘,什麽事情都跟她講。
“‘賀郎走後,馮義貞把她與賀郎的約定告訴了師父。
“‘師父告誡馮義貞,按照希母家的傳統,她將來要繼承希母的衣缽,是不能結婚的。
“‘馮義貞性子剛烈,與師父大鬧一場,最後還尋死覓活。
“‘師父沒辦法,隻能暫且安撫住她的情緒。
“‘一麵又秘密打聽賀郎學成歸來的時日。
“‘賀郎在省城三年學滿,懷著對生活的無限憧憬之情急切往家趕。
“‘他已經籌劃好了,回到家鄉之後,先與馮義貞完婚,然後在縣城開辦一所新式學堂,教書育人。
“‘從此開始一段幸福美滿而又充實的生活。
“‘縣城東門外,風塵仆仆的賀郎遇到了馮義貞的師父。
“‘聽完馮義貞師父的一番話,賀郎萬念俱灰。
“‘他沒有進城,沿著從省城回來的大道繼續往南漫無目的地走了。
“‘他知道他不能回莊裏了,但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後來巡山的戰士們在林間的雜草叢裏發現了已經奄奄一息的賀郎。把他帶回了君山,因為賀郎的體貌和山中占卜師所描述的巹婿君一模一樣。
“‘過後我問過賀郎,他是怎麽一步步走到這深山裏來的,他說他一點也不記得了。我覺得這就是緣分,是上天的安排。
“‘那時先君母大人謝世不久,我剛繼承大位,心中喪親之痛未消,又加不通朝堂之事,整日苦悶不已,生活變得暗無天日。
“‘賀郎的到來,為我點亮了一盞明燈。
“‘由於從小沒見過男人,甚至除了父母之外,沒見過和我長得一樣的人。
“‘加上我又正當花季之年,我對賀郎充滿了好奇與愛戀,天天想法設法找機會去他,並悉心照顧他。
“‘兩年後,我和賀郎步入了婚姻的大堂。
“‘又過了兩年,娣兒出生了,我給她取名叫燃裳杕楰,並取杕的諧音娣為她的小名。’
“說到玉華,我忍不住插言問道:‘公主怎麽也姓燃裳?難道燃裳是王族姓氏?這麽說燃裳苴大人也是王族?’
“君母說:‘其實,我旱魃族人,全都姓燃裳。此姓是當年黃帝分封女魃始祖於西羌之地時賜給始祖及所轄黎民的姓氏。
“‘因我旱魃族,天生帶有如火燃燒的藍光衣裳,黃帝按此取了燃裳二字。
“‘據說賀郎上山後的第五年,馮義貞的師父就離世了,馮義貞繼承了希母魁甲的衣缽。
“‘她大鬧天都宮後的第二天,娣兒就突然失蹤了。
“‘我的心像被刀割走了一塊,痛不欲生。
“‘賀郎比我更疼女兒,從那之後,他就一病不起,不久就離我而去了。
“‘失女加喪夫,我徹底崩潰了。有一段時間甚至想到去死。但一想到旱魃族興亡隻在我一人手上,便強忍著痛苦,繼續苟活。
“‘燃裳苴那時是內廷侍衛長。多虧了她天天陪伴著我,時時刻刻寬慰我,才使我度過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後來我就派人到處尋訪娣兒的下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燃裳苴就查到娣兒被希母魁甲帶走了。
“‘那時旱魃族與媧皇族的關係已經呈現出了微妙的變化,為了不破壞兩族關係,我派燃裳苴找希母魁甲談過幾次,請她把娣兒還給旱魃族。
“‘希母魁甲聲稱她與賀郎沒能做成夫妻,都是因為我搶了賀郎。
“‘既然賀郎被我搶了,我理應賠她一個女兒,更何況娣兒還是賀郎的女兒,她替賀郎養育女兒,也是理所應當。
“‘左右就是不還娣兒。
“‘我一氣之下,正準備發兵到顯世去奪取娣兒,旱魃境內就發現了召喚亡屍的神秘邪惡力量。
“‘我那時想,那可能是上天給我的警示,因此強忍憤怒,罷了動兵的念頭。’”
“我的潛意識裏,怎麽也沒法接受玉華就是旱魃族公主這個事實。此時大腦裏還一片空白。
“聽到君母的問話,我機械地回答道:‘她一直就叫玉華。’
“君母這時樂了一下,說:‘你倒像是很了解她似的。你是什麽時候認識她的。’
“我說:‘我跟她打小就在一起玩,就像親兄妹似的,自從我記事起,我每天都在照顧她,嗬護她。’
“君母慈祥地看著我說:‘難怪燃裳苴說,有人十年來一直幫我們照顧娣兒,原來真是不假。’
“這時我頭腦稍稍冷靜了一點,理了理思路問道:‘玉華,哦,不,公主為何一直寄養在貞姨家裏?在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把貞姨叫做娘的,也從沒聽她說過還有您這樣一位親娘。這麽多年也沒見有人去看過她,你應該也沒接她到山中來住過吧,因為她一直都沒離開過莊子。這一切都是為什麽?’
“君母又沉默了。
“她低頭沉思了片刻,語氣緩緩地說道:‘其實娣兒六歲之前一直都在我身邊。
“‘六歲那年,希母魁甲,也就是你說的貞姨,來我山中商議建諸神廟的事。
“‘我在天都宮設宴款待她。
“‘席間,她見到了先巹婿君,也就是娣兒的父親,拔劍就要上去行刺,被侍衛們好不容易阻止住了,有一個侍衛還被她刺傷,後來死掉了。
“‘她掀翻桌子,罵我旱魃族是竊夫的賊,是妖孽與賤類,不配在人族之列。
“‘罵完痛哭而去。
“‘事後我才知道,娣兒的父親入山之前,就住在你們那個莊子,本姓賀。由於自幼勤勉好學,家裏為他在外求了卦,卦上說他將來能當大官,位至駙馬郎,莊裏便漸漸忘了他的本名,稱他為賀郎。
“‘賀郎與馮義貞本是一對眷侶。
“‘有一年賀郎考中省城法政學堂,去省城讀書前,兩人商定等賀郎完成學業歸來,就向雙方家長提出成親。
“‘那時候馮義貞還二十不到,尚沒承襲希母之位,在上一代希母魁甲門下為徒。
“‘馮義貞本是孤兒,饑荒年間,父母被雙雙餓死,上一代希母魁甲從死人堆裏救了剛剛兩歲的馮義貞,精心養育到大。
“‘師父對馮義貞像對待女兒一樣,不讓她受一點委屈;馮義貞也把師父看成是親娘,什麽事情都跟她講。
“‘賀郎走後,馮義貞把她與賀郎的約定告訴了師父。
“‘師父告誡馮義貞,按照希母家的傳統,她將來要繼承希母的衣缽,是不能結婚的。
“‘馮義貞性子剛烈,與師父大鬧一場,最後還尋死覓活。
“‘師父沒辦法,隻能暫且安撫住她的情緒。
“‘一麵又秘密打聽賀郎學成歸來的時日。
“‘賀郎在省城三年學滿,懷著對生活的無限憧憬之情急切往家趕。
“‘他已經籌劃好了,回到家鄉之後,先與馮義貞完婚,然後在縣城開辦一所新式學堂,教書育人。
“‘從此開始一段幸福美滿而又充實的生活。
“‘縣城東門外,風塵仆仆的賀郎遇到了馮義貞的師父。
“‘聽完馮義貞師父的一番話,賀郎萬念俱灰。
“‘他沒有進城,沿著從省城回來的大道繼續往南漫無目的地走了。
“‘他知道他不能回莊裏了,但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
“‘後來巡山的戰士們在林間的雜草叢裏發現了已經奄奄一息的賀郎。把他帶回了君山,因為賀郎的體貌和山中占卜師所描述的巹婿君一模一樣。
“‘過後我問過賀郎,他是怎麽一步步走到這深山裏來的,他說他一點也不記得了。我覺得這就是緣分,是上天的安排。
“‘那時先君母大人謝世不久,我剛繼承大位,心中喪親之痛未消,又加不通朝堂之事,整日苦悶不已,生活變得暗無天日。
“‘賀郎的到來,為我點亮了一盞明燈。
“‘由於從小沒見過男人,甚至除了父母之外,沒見過和我長得一樣的人。
“‘加上我又正當花季之年,我對賀郎充滿了好奇與愛戀,天天想法設法找機會去他,並悉心照顧他。
“‘兩年後,我和賀郎步入了婚姻的大堂。
“‘又過了兩年,娣兒出生了,我給她取名叫燃裳杕楰,並取杕的諧音娣為她的小名。’
“說到玉華,我忍不住插言問道:‘公主怎麽也姓燃裳?難道燃裳是王族姓氏?這麽說燃裳苴大人也是王族?’
“君母說:‘其實,我旱魃族人,全都姓燃裳。此姓是當年黃帝分封女魃始祖於西羌之地時賜給始祖及所轄黎民的姓氏。
“‘因我旱魃族,天生帶有如火燃燒的藍光衣裳,黃帝按此取了燃裳二字。
“‘據說賀郎上山後的第五年,馮義貞的師父就離世了,馮義貞繼承了希母魁甲的衣缽。
“‘她大鬧天都宮後的第二天,娣兒就突然失蹤了。
“‘我的心像被刀割走了一塊,痛不欲生。
“‘賀郎比我更疼女兒,從那之後,他就一病不起,不久就離我而去了。
“‘失女加喪夫,我徹底崩潰了。有一段時間甚至想到去死。但一想到旱魃族興亡隻在我一人手上,便強忍著痛苦,繼續苟活。
“‘燃裳苴那時是內廷侍衛長。多虧了她天天陪伴著我,時時刻刻寬慰我,才使我度過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後來我就派人到處尋訪娣兒的下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燃裳苴就查到娣兒被希母魁甲帶走了。
“‘那時旱魃族與媧皇族的關係已經呈現出了微妙的變化,為了不破壞兩族關係,我派燃裳苴找希母魁甲談過幾次,請她把娣兒還給旱魃族。
“‘希母魁甲聲稱她與賀郎沒能做成夫妻,都是因為我搶了賀郎。
“‘既然賀郎被我搶了,我理應賠她一個女兒,更何況娣兒還是賀郎的女兒,她替賀郎養育女兒,也是理所應當。
“‘左右就是不還娣兒。
“‘我一氣之下,正準備發兵到顯世去奪取娣兒,旱魃境內就發現了召喚亡屍的神秘邪惡力量。
“‘我那時想,那可能是上天給我的警示,因此強忍憤怒,罷了動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