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裳苴見一夜無事,站起身來,對左右諸將領說道:‘昨夜雖然無事,日間也不能放鬆警惕。牟將軍隨我到行宮見駕,稟奏晚間軍情。其餘諸位將軍可先輪班歇息。酉時初刻我們還在此處籌劃今晚布防事宜。’
“諸將齊喊:‘得令!’
“燃裳苴領著我和燃裳牟向蟻塚崗下走去。
“還未走到崗下轅門處,迎麵急匆匆跑來一位行宮內侍。
“那內侍見了我們,行了個禮說道:‘陛下請巹婿君和首輔大人速到行宮參加典禮。’
“我朝左右看了看,除了首輔大人和牟將軍,我們一行再沒別人。我心想,這巹婿君到底說的是誰。至於典禮兩個字,我根本就沒有在意。
“燃裳苴卻歪著頭、皺著眉問道:‘今天有什麽典禮,我怎麽事先一點都不知道!’
“內侍說道:‘這事是今天早上陛下才吩咐安排的。’
“燃裳苴喃喃自語道:‘按例,各項大典節慶之事,陛下都會召集群臣商議,這次為何自行決斷。’
“說完又看著內侍問道:‘你快說,到底是什麽慶典?’
“內侍答道:‘是公主大婚慶典。’
“燃裳苴和燃裳牟異口同聲驚呼道:‘公主大婚?!’
“我也被驚得張大了嘴,叫了一聲:‘啊!’
“我心想,昨晚玉華是說今天要跟我成親的,但她隻是說我和她在屋內悄悄拜堂。按照玉華的性格,絕對不會去要求君母為她舉辦大婚典禮的。
“可轉念一想,這旱魃族內,也不會隻有玉華這麽一位公主,或許是其他公主的大婚呢。
“想到這兒,我自己也笑自己自作多情了。
“出了軍營,來到街市之上,一街兩行都掛滿了彩旗彩帶,旱魃百姓們麵上都帶著快樂的笑容,紛紛議論著公主大婚的事。
“整個天乙城,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來到行宮,從正門往裏,幾進院落,裏裏外外都裝飾成了喜慶的紅色,到處都張燈結彩。奇怪的是,這裏卻沒幾個人,顯得冷冷清清。
“正堂內,燃裳荼與幾位大臣站著閑聊,主座之上卻不見君母。
“見我們進去,燃裳荼向首輔大人和牟將軍行過禮,又轉身向我打了個拱說道:‘恭賀巹婿君琴瑟之喜!’
“我聽了一時不知所措,愣在當場,隨即輕聲問燃裳荼:‘荼將軍,這到底怎麽回事?’
“燃裳荼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我更加一頭霧水。
“燃裳荼看我一臉茫然,笑著說道:‘昨夜我進宮之時,聽到了你和公主的對話。公主想和你馬上成親,你怎麽還猶豫不決。後來又聽公主說她自己準備了紅燭,今天一早要和你在偏室偷偷拜堂。我一聽,這還了得,我旱魃族堂堂公主,怎麽能如此草率成婚呢。
“‘晚上陛下醒來時,我就將此事稟告了陛下,陛下一聽,也大吃一驚,說要不是我聽見,你們偷偷成了婚,可就太委屈公主了。
“‘於是陛下馬上召內務監司馬覲見,吩咐她連夜準備大婚典禮之事。
“‘還命人連夜收拾出西苑,作為巹婿君臨時府邸,一會兒大婚之禮就在那邊舉行。
“‘現在天乙城內官商士獵顯達人等,全都趕往西苑去了,等著為巹婿君和公主賀喜。’
“我說:‘怪不得剛剛進來時覺得冷冷清清,原來人都到西苑去了。西苑在什麽地方?’
“燃裳荼說:‘西苑就在附近,出了行宮大門,往西行二裏便是。’
“燃裳苴聽完笑著對我說道:‘看來陛下對你和公主真是慈愛備至。西苑是八十一山所有別苑中陛下最喜愛的一處,平時園中草木她都不放心交由園工打理,都是她親自養護。今日拿出來給你和公主做府邸,可見陛下對你二人之深情。’
“直到此時,我才明白這場典禮是為我和玉華準備的,心中不免欣喜異常,卻感覺似真似幻,如在夢中一般。
“此時,我急切想見到玉華,說了句:‘我去看看公主。’便要往偏室去。
“燃裳荼一把拉住我說:‘巹婿君,今天是大喜之日,沒有拜堂之前,你不能和公主見麵。何況君母現在正在裏麵給公主梳妝呢。你也不便進去。’
“說完朝邊上喊了一聲:‘來人呐,先陪巹婿君去換裝。’
“有位內侍官模樣的人走上前來,彎腰伸手指了下正堂後麵說:‘請巹婿君到後殿更衣。’
“我跟著內侍官轉入屏風後麵,出了正堂後門,來到後麵一進院落,進了西麵廂房。
“房內已備下婚禮正服。幾位侍從服侍我洗漱之後,將禮服換上,出了後殿,來到正堂之上。
“堂上眾人齊聲誇讚我是一表人才,我一一謝過。
“此時,君母從偏室走了出來。
“我隨眾人一起行禮罷,君母走到我麵前說道:‘今天是你和娣兒大喜的日子,也是我旱魃人闔族歡慶的時刻,我心中感覺無比喜悅,也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我要祝福你們,更要謝謝你。你是我們旱魃人的大恩人,你送回了我的女兒,也送回了旱魃人唯一的公主、未來的君母。今天,我托了你的福,可以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親手將女兒交給她心愛的人,這是我的幸運,希望你能永遠善待她,我也百分之百相信你能永遠對她好。’
“我說:‘多謝君母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好好對待玉華,嗬護她一輩子。’
“君母點了點頭,走到主座之前,但並未落座。
“她轉頭看了看燃裳荼,燃裳荼大喊一聲:‘送親!’
“正堂門外兩名侍衛立刻接著堂內的大紅地毯,一直將紅地毯鋪向行宮大門。
“與此同時,兩名穿著紅衣的侍從,扶著玉華從偏室中走了出來。
“玉華身穿彩繡龍鳳的大紅吉服,外罩霞帔,腳蹬五彩雲頭錦履。頭上鳳冠,罩著大紅金邊蓋頭。慢步走到正堂中央。
“君母上前兩步,拉起玉華一隻手,交到我手裏。
“兩位侍從便向門外走去,向前領路,我牽著玉華的手正要跟著往外走。
“這時玉華停頓了一下,突然轉過頭,跪在地上說道:‘母上,謝謝您成全我們。’
“說完站起身來牽著我的手向門外走去。
“我偷眼看了看君母,她喜極而泣,可並沒有哭出聲來。”
“諸將齊喊:‘得令!’
“燃裳苴領著我和燃裳牟向蟻塚崗下走去。
“還未走到崗下轅門處,迎麵急匆匆跑來一位行宮內侍。
“那內侍見了我們,行了個禮說道:‘陛下請巹婿君和首輔大人速到行宮參加典禮。’
“我朝左右看了看,除了首輔大人和牟將軍,我們一行再沒別人。我心想,這巹婿君到底說的是誰。至於典禮兩個字,我根本就沒有在意。
“燃裳苴卻歪著頭、皺著眉問道:‘今天有什麽典禮,我怎麽事先一點都不知道!’
“內侍說道:‘這事是今天早上陛下才吩咐安排的。’
“燃裳苴喃喃自語道:‘按例,各項大典節慶之事,陛下都會召集群臣商議,這次為何自行決斷。’
“說完又看著內侍問道:‘你快說,到底是什麽慶典?’
“內侍答道:‘是公主大婚慶典。’
“燃裳苴和燃裳牟異口同聲驚呼道:‘公主大婚?!’
“我也被驚得張大了嘴,叫了一聲:‘啊!’
“我心想,昨晚玉華是說今天要跟我成親的,但她隻是說我和她在屋內悄悄拜堂。按照玉華的性格,絕對不會去要求君母為她舉辦大婚典禮的。
“可轉念一想,這旱魃族內,也不會隻有玉華這麽一位公主,或許是其他公主的大婚呢。
“想到這兒,我自己也笑自己自作多情了。
“出了軍營,來到街市之上,一街兩行都掛滿了彩旗彩帶,旱魃百姓們麵上都帶著快樂的笑容,紛紛議論著公主大婚的事。
“整個天乙城,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來到行宮,從正門往裏,幾進院落,裏裏外外都裝飾成了喜慶的紅色,到處都張燈結彩。奇怪的是,這裏卻沒幾個人,顯得冷冷清清。
“正堂內,燃裳荼與幾位大臣站著閑聊,主座之上卻不見君母。
“見我們進去,燃裳荼向首輔大人和牟將軍行過禮,又轉身向我打了個拱說道:‘恭賀巹婿君琴瑟之喜!’
“我聽了一時不知所措,愣在當場,隨即輕聲問燃裳荼:‘荼將軍,這到底怎麽回事?’
“燃裳荼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我更加一頭霧水。
“燃裳荼看我一臉茫然,笑著說道:‘昨夜我進宮之時,聽到了你和公主的對話。公主想和你馬上成親,你怎麽還猶豫不決。後來又聽公主說她自己準備了紅燭,今天一早要和你在偏室偷偷拜堂。我一聽,這還了得,我旱魃族堂堂公主,怎麽能如此草率成婚呢。
“‘晚上陛下醒來時,我就將此事稟告了陛下,陛下一聽,也大吃一驚,說要不是我聽見,你們偷偷成了婚,可就太委屈公主了。
“‘於是陛下馬上召內務監司馬覲見,吩咐她連夜準備大婚典禮之事。
“‘還命人連夜收拾出西苑,作為巹婿君臨時府邸,一會兒大婚之禮就在那邊舉行。
“‘現在天乙城內官商士獵顯達人等,全都趕往西苑去了,等著為巹婿君和公主賀喜。’
“我說:‘怪不得剛剛進來時覺得冷冷清清,原來人都到西苑去了。西苑在什麽地方?’
“燃裳荼說:‘西苑就在附近,出了行宮大門,往西行二裏便是。’
“燃裳苴聽完笑著對我說道:‘看來陛下對你和公主真是慈愛備至。西苑是八十一山所有別苑中陛下最喜愛的一處,平時園中草木她都不放心交由園工打理,都是她親自養護。今日拿出來給你和公主做府邸,可見陛下對你二人之深情。’
“直到此時,我才明白這場典禮是為我和玉華準備的,心中不免欣喜異常,卻感覺似真似幻,如在夢中一般。
“此時,我急切想見到玉華,說了句:‘我去看看公主。’便要往偏室去。
“燃裳荼一把拉住我說:‘巹婿君,今天是大喜之日,沒有拜堂之前,你不能和公主見麵。何況君母現在正在裏麵給公主梳妝呢。你也不便進去。’
“說完朝邊上喊了一聲:‘來人呐,先陪巹婿君去換裝。’
“有位內侍官模樣的人走上前來,彎腰伸手指了下正堂後麵說:‘請巹婿君到後殿更衣。’
“我跟著內侍官轉入屏風後麵,出了正堂後門,來到後麵一進院落,進了西麵廂房。
“房內已備下婚禮正服。幾位侍從服侍我洗漱之後,將禮服換上,出了後殿,來到正堂之上。
“堂上眾人齊聲誇讚我是一表人才,我一一謝過。
“此時,君母從偏室走了出來。
“我隨眾人一起行禮罷,君母走到我麵前說道:‘今天是你和娣兒大喜的日子,也是我旱魃人闔族歡慶的時刻,我心中感覺無比喜悅,也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我要祝福你們,更要謝謝你。你是我們旱魃人的大恩人,你送回了我的女兒,也送回了旱魃人唯一的公主、未來的君母。今天,我托了你的福,可以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親手將女兒交給她心愛的人,這是我的幸運,希望你能永遠善待她,我也百分之百相信你能永遠對她好。’
“我說:‘多謝君母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好好對待玉華,嗬護她一輩子。’
“君母點了點頭,走到主座之前,但並未落座。
“她轉頭看了看燃裳荼,燃裳荼大喊一聲:‘送親!’
“正堂門外兩名侍衛立刻接著堂內的大紅地毯,一直將紅地毯鋪向行宮大門。
“與此同時,兩名穿著紅衣的侍從,扶著玉華從偏室中走了出來。
“玉華身穿彩繡龍鳳的大紅吉服,外罩霞帔,腳蹬五彩雲頭錦履。頭上鳳冠,罩著大紅金邊蓋頭。慢步走到正堂中央。
“君母上前兩步,拉起玉華一隻手,交到我手裏。
“兩位侍從便向門外走去,向前領路,我牽著玉華的手正要跟著往外走。
“這時玉華停頓了一下,突然轉過頭,跪在地上說道:‘母上,謝謝您成全我們。’
“說完站起身來牽著我的手向門外走去。
“我偷眼看了看君母,她喜極而泣,可並沒有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