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孫,你對戰鬥經驗是否能促進內力修為這事怎麽看?”陳大中一邊喝著茶,一邊問孫書義。
“哎呀,陳主任,我正好對這個問題有研究,我和你說說我的體會。我和小葛他叔叔很早就通過以拳會友的方式認識了,說句誇大的話,我們當時水平真的隻是伯仲之間。接下來,諸老哥繼續在外遊曆,繼續以拳會友。而我呢,相信了古人那些修身養性的說法,在家隱居悟道。最後怎麽樣?諸老哥幾乎走遍了全國,也打遍了全國,最終成為了不輸於郭鬆山的頂尖高手。而我呢?一直停步不前,一直徘徊在入微這個大門之外。
“直到今年的十月份的京沈路之戰,我雖然從始至終沒和齊雲升動上手,但眾人戰鬥交鋒的氣氛還是極大的感染了我,我立即就有了感覺,最後經過近一個月的閉關之後,一舉入微。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我其實早就可以入微了,可是就差這點戰鬥氣息的刺激,所以一直躊躇不前。不得不說,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戰鬥絕對會促進內力修為的提高。那些靠打坐、瞑思、閉關就想提高修為的說法全是胡扯。”
“我也是這麽覺的。下一步我不能再像過去這樣坐鎮中樞了。我得向上級申請一下,要多參加一些外派任務了。”陳大中感慨道。
“你這也是沒辦法,誰讓你最得上層信任呢?而且你是官身,上麵下了命令,你還能不執行嗎?是不是?你能在這種情況下這麽年輕就達到入微境界,足以說明你的身體素質應該是冠絕當世的。”孫書義說道。要說孫書義自從出山之後,真是徹底地被世俗文化浸染了,拍馬屁的話順嘴就來,都不用打草稿。
諸小葛一邊聽著這二人的談話,一邊看著那個茶館老板在邊上的一個茶幾上泡茶。隻見茶館老板把一小撮茶葉放到一個小金屬罐子中,然後猛烈的把罐子搖動起來,如同一個正在調酒的酒保。
這是茶館老板泡的第二壺茶了。他們喝第一壺茶的時候,就見過這個老板的這套誇張做作的表演。三人當時都很吃驚,諸小葛心說你個傻瓜把我們當什麽人了?還搞這套把戲,你怎麽不直接跳大神呢?但三人喝過茶之後,卻更是吃驚。諸小葛和孫書義是因為這次喝的茶比上次要更醇厚,裏麵包含的靈氣更充足而吃驚,而陳大中則是直接被茶水的功效驚到了。
據茶館老板介紹,這是因為這壺茶泡的不是原先的舊茶,而是剛進的新茶,再加上是現場製作,所以味道更好,靈氣也更充足。他還說,上一次他們喝的是他在半個月前製作的,所以靈氣略有散失。最後他還強調說,這種茶隻有他本人用其獨門手法才能製作,其他人都做不了,而且目前別人也學不了這個技術。
在坐的三人根本不信茶館老板最後的胡扯。他們認為這個家夥絕對是自抬身價地故弄玄虛。哪有什麽學不會的技術,隻要找到了茶源,仔細研究實驗一下,肯定很容易能搞明白其中的原理。還真以為用個破罐子搖了搖就是高科技了?
當時陳大中問他能不能看一看他的那個小金屬罐,他說可以,邊說邊把罐子遞了過來,在坐的三人傳著看了看,隻是發現這是個用內力合金製作的罐子,其它方麵就沒什麽奇特的了。
“你是武人?”當時陳大中問茶館老板。茶館老板點頭承認。
“內力傾向是什麽?”陳大中又問。
“就是製茶。”
於是諸小葛試著開口說要收購他的茶館,並且以年薪百萬聘他專門製茶。沒想到茶館老板死活不同意,辯解說真正難得的不是他的手藝,而是這種茶葉。這種茶葉目前隻有幾棵老茶樹出產,一年也就出個百十來斤。他算過,一共也就能泡六千多壺茶,他準備一壺茶賣一萬塊,這一共就是個六千萬的買賣,根本形不成大規模的產業,隻能像這樣開個小茶館。
於是孫書義旁敲側擊地說了些威脅的話。他說,這個產業不是你能維持的,將來來這兒喝茶的都是些狠角色,你肯定震不住場。如果有人來喝霸王茶,你怎麽辦?有人來收保護費,你怎麽辦?你這個買賣利潤這麽大,東西又這麽緊俏,你如果沒有靠山,將來早晚被人奪了茶館,搞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等等。
茶館老板最後說考慮考慮,然後就低頭不語地製茶,一直到現在。
“考慮的怎麽樣了?”諸小葛問道。他不想耽誤時間,他下麵還有場大戲就要上演了。
“不知這位陳主任怎麽看這個事,我想陳主任是體製中人吧?你也認為憑我自己幹不下去這個生意?”茶館老板似乎想到了依靠政府,依靠法律。
陳大中訝然失笑,這個茶館老板挺有意思,竟然想出了這麽一個製衡之術。看來這個老板想挑起自己的貪心,代表官方先出手阻止諸小葛的收購,然後他再平衡各方利益,想在夾縫中求生存,爭取一個立足之地。但是你一個小老百姓哪裏知道上層人物的利益糾葛。
在五年前,司馬正義第一次爆出得病的消息後,諸氏在此後的數年間,曾多次暗示上層,可以放棄他們秉持的武人至上觀點,以換取上層的支持。但上層一直不為所動。可是隨著司馬正義病逝,對張菲的聽證會的召開,公會的形勢發生的天翻地覆地變化。上層的某些領導認識到張菲恐怕已經不行了,於是轉而尋求同諸氏合作,在這中間,還是陳大中給牽的線,搭的橋。所以,現在陳大中和諸氏正處在互相示好的蜜月期。
陳大中臉上含著一絲戲弄的笑容回答道:“這兩位說的很對呀,而且他們也是為你好。政府也不是什麽是都管的。江湖事自然有江湖的規矩,我覺的你聽他們的沒錯。”
老板站起身把泡好的茶拿到桌前,滿了一圈,然後把壺放到桌上。一邊拿起一塊抹布擦著桌子,一邊對著麵前的三人說道:“那沒辦法了。既然沒法幹了,那我就不幹了。接待完你們這一波客人,我就帶著我的幾個夥計關門退房,到別處找個法製健全的地方再試試了。看能不能把這個買賣幹下去。”
諸小葛勃然大怒,這個家夥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他剛想再說些狠話,讓這家夥認清形勢,這時突然房門被人一下撞開,一個人被人打了進來,這人連帶半扇門一起摔在了房中間的地上。然後一個英姿颯爽的姑娘邁步走了進來。
“哎呀,陳主任,我正好對這個問題有研究,我和你說說我的體會。我和小葛他叔叔很早就通過以拳會友的方式認識了,說句誇大的話,我們當時水平真的隻是伯仲之間。接下來,諸老哥繼續在外遊曆,繼續以拳會友。而我呢,相信了古人那些修身養性的說法,在家隱居悟道。最後怎麽樣?諸老哥幾乎走遍了全國,也打遍了全國,最終成為了不輸於郭鬆山的頂尖高手。而我呢?一直停步不前,一直徘徊在入微這個大門之外。
“直到今年的十月份的京沈路之戰,我雖然從始至終沒和齊雲升動上手,但眾人戰鬥交鋒的氣氛還是極大的感染了我,我立即就有了感覺,最後經過近一個月的閉關之後,一舉入微。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我其實早就可以入微了,可是就差這點戰鬥氣息的刺激,所以一直躊躇不前。不得不說,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戰鬥絕對會促進內力修為的提高。那些靠打坐、瞑思、閉關就想提高修為的說法全是胡扯。”
“我也是這麽覺的。下一步我不能再像過去這樣坐鎮中樞了。我得向上級申請一下,要多參加一些外派任務了。”陳大中感慨道。
“你這也是沒辦法,誰讓你最得上層信任呢?而且你是官身,上麵下了命令,你還能不執行嗎?是不是?你能在這種情況下這麽年輕就達到入微境界,足以說明你的身體素質應該是冠絕當世的。”孫書義說道。要說孫書義自從出山之後,真是徹底地被世俗文化浸染了,拍馬屁的話順嘴就來,都不用打草稿。
諸小葛一邊聽著這二人的談話,一邊看著那個茶館老板在邊上的一個茶幾上泡茶。隻見茶館老板把一小撮茶葉放到一個小金屬罐子中,然後猛烈的把罐子搖動起來,如同一個正在調酒的酒保。
這是茶館老板泡的第二壺茶了。他們喝第一壺茶的時候,就見過這個老板的這套誇張做作的表演。三人當時都很吃驚,諸小葛心說你個傻瓜把我們當什麽人了?還搞這套把戲,你怎麽不直接跳大神呢?但三人喝過茶之後,卻更是吃驚。諸小葛和孫書義是因為這次喝的茶比上次要更醇厚,裏麵包含的靈氣更充足而吃驚,而陳大中則是直接被茶水的功效驚到了。
據茶館老板介紹,這是因為這壺茶泡的不是原先的舊茶,而是剛進的新茶,再加上是現場製作,所以味道更好,靈氣也更充足。他還說,上一次他們喝的是他在半個月前製作的,所以靈氣略有散失。最後他還強調說,這種茶隻有他本人用其獨門手法才能製作,其他人都做不了,而且目前別人也學不了這個技術。
在坐的三人根本不信茶館老板最後的胡扯。他們認為這個家夥絕對是自抬身價地故弄玄虛。哪有什麽學不會的技術,隻要找到了茶源,仔細研究實驗一下,肯定很容易能搞明白其中的原理。還真以為用個破罐子搖了搖就是高科技了?
當時陳大中問他能不能看一看他的那個小金屬罐,他說可以,邊說邊把罐子遞了過來,在坐的三人傳著看了看,隻是發現這是個用內力合金製作的罐子,其它方麵就沒什麽奇特的了。
“你是武人?”當時陳大中問茶館老板。茶館老板點頭承認。
“內力傾向是什麽?”陳大中又問。
“就是製茶。”
於是諸小葛試著開口說要收購他的茶館,並且以年薪百萬聘他專門製茶。沒想到茶館老板死活不同意,辯解說真正難得的不是他的手藝,而是這種茶葉。這種茶葉目前隻有幾棵老茶樹出產,一年也就出個百十來斤。他算過,一共也就能泡六千多壺茶,他準備一壺茶賣一萬塊,這一共就是個六千萬的買賣,根本形不成大規模的產業,隻能像這樣開個小茶館。
於是孫書義旁敲側擊地說了些威脅的話。他說,這個產業不是你能維持的,將來來這兒喝茶的都是些狠角色,你肯定震不住場。如果有人來喝霸王茶,你怎麽辦?有人來收保護費,你怎麽辦?你這個買賣利潤這麽大,東西又這麽緊俏,你如果沒有靠山,將來早晚被人奪了茶館,搞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等等。
茶館老板最後說考慮考慮,然後就低頭不語地製茶,一直到現在。
“考慮的怎麽樣了?”諸小葛問道。他不想耽誤時間,他下麵還有場大戲就要上演了。
“不知這位陳主任怎麽看這個事,我想陳主任是體製中人吧?你也認為憑我自己幹不下去這個生意?”茶館老板似乎想到了依靠政府,依靠法律。
陳大中訝然失笑,這個茶館老板挺有意思,竟然想出了這麽一個製衡之術。看來這個老板想挑起自己的貪心,代表官方先出手阻止諸小葛的收購,然後他再平衡各方利益,想在夾縫中求生存,爭取一個立足之地。但是你一個小老百姓哪裏知道上層人物的利益糾葛。
在五年前,司馬正義第一次爆出得病的消息後,諸氏在此後的數年間,曾多次暗示上層,可以放棄他們秉持的武人至上觀點,以換取上層的支持。但上層一直不為所動。可是隨著司馬正義病逝,對張菲的聽證會的召開,公會的形勢發生的天翻地覆地變化。上層的某些領導認識到張菲恐怕已經不行了,於是轉而尋求同諸氏合作,在這中間,還是陳大中給牽的線,搭的橋。所以,現在陳大中和諸氏正處在互相示好的蜜月期。
陳大中臉上含著一絲戲弄的笑容回答道:“這兩位說的很對呀,而且他們也是為你好。政府也不是什麽是都管的。江湖事自然有江湖的規矩,我覺的你聽他們的沒錯。”
老板站起身把泡好的茶拿到桌前,滿了一圈,然後把壺放到桌上。一邊拿起一塊抹布擦著桌子,一邊對著麵前的三人說道:“那沒辦法了。既然沒法幹了,那我就不幹了。接待完你們這一波客人,我就帶著我的幾個夥計關門退房,到別處找個法製健全的地方再試試了。看能不能把這個買賣幹下去。”
諸小葛勃然大怒,這個家夥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他剛想再說些狠話,讓這家夥認清形勢,這時突然房門被人一下撞開,一個人被人打了進來,這人連帶半扇門一起摔在了房中間的地上。然後一個英姿颯爽的姑娘邁步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