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p>
離豐台還有兩天的路程。</p>
原野上,到處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這些小山雖然不高,但卻增加了斥候的偵察難度。李源騎在黑旋風上,極目遠望,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靠近地平線的太陽,象一團快要熄滅的火球。整個原野上都籠罩起金色的寂靜,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彩衣,天邊幾縷白綢般的薄雲,也變得火帶一般鮮紅。</p>
烏梁河是沙洲境內一條內陸河,並不寬,最寬的地方也不過一裏。此時,三萬援軍正沿著烏梁河逶迤東進。霞光徐徐下沉,那些人,那些馬,都拖出了老長一條斜影,倒映在河麵上,明滅不定。薔薇色的斜暉,閃爍不定地蒙在河麵上,烏梁河麵,也如被大火燒著了一般,變得一片金色。</p>
盡管刻意放緩了速度,但行軍十來天,全軍上下仍有些乏了。李源一揮長矛,對身邊的親兵下令:“李豐,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把各路將軍請來,召開緊急會議。”</p>
三萬大軍,其中兩萬是李源新組的黑甲軍,兩個萬夫長分別是廖勇和屈武通。他們雖是李鐵硬塞過來的,但經過幾年的磨合,對李源已極為服膺。李源相信,隻要自己不是舉兵反叛北漢,這二人都會對自己言聽計從。現在唯一有問題的,就是趙無能塞過來的一萬步兵,以及這萬餘步兵的主將,歸義將軍趙莫懷。</p>
趙莫懷是東北總督趙無能屬下的一員大將,雖無顯赫戰功,但甚受趙無能器重。援軍出發前,趙無能曾親自囑咐於他:“兩萬騎兵是為驅趕難民,一萬步兵是為善後,輔助防守。”這樣說似也無懈可擊,但李源更清楚,趙無能嘴上說得再好聽,但趙莫懷隨軍出征的另一個原因,怕就是防著自己,防止自己轉投南漢。</p>
他不禁搖了搖頭,都說趙總督不擅用計,看來果然不假。這一萬步兵不但拖慢了大軍行程,更讓己方將令不一,實乃敗筆。自己若真不管不顧,投降南漢,這一萬步兵要起的效果,怕也有限。不過想歸想,他卻不好提出異議。畢竟,吳明和自己的交情,卻是在那裏擺著的,他們有想法,也在情理之中。</p>
三萬大軍,俱稱精銳,李源將令一下,隊伍馬上就停了下來。各路斥候四下而走,輜重營分發帳篷,士兵開始埋鍋造飯,一切顯得有條不紊。李源的主帳升起未久,各路將領來了,行過禮,一一落座。李源也不寒暄,徑直道:“豐台近在眼前,各位將軍可有什麽想法,查漏補缺,方言必勝。”</p>
廖勇和屈武通率先站起來,同聲道:“稟李將軍,兒郎們俱已準備停當,隻等到了豐台,就能一鼓做氣,盡剿做反亂民。”</p>
李源曾下過將令,要大家一路小心,保持體力。廖勇和屈武通兩人,看來是做得極好。他望了兩人一眼,心頭卻有些抑鬱。兩人都是滿麵於思,彪形大漢,全是將軍本色,看來個性也是一般無二,直來直去。這種人在兩軍對峙衝鋒時,是良好的騎將,但要他們揣摩上意,或者臨機應變,那就有些勉強了。說明白點,兩人就是將才而非帥才。</p>
李源朝兩人點了點頭,然後掃了其他將領一眼:“其他將軍可還有什麽話說?”</p>
所有人齊齊站起,恭聲道:“我等萬事具備,願聽李將軍令。”</p>
李源眼尖,就見趙莫懷雖跟著諸將站起,一張瘦臉卻大見憂色。他雙手虛按,等眾將落座之後,才盯著趙莫懷和顏悅色地道:“大敵當前,各位更應戮力同心,趙將軍有什麽話,直言不妨。”</p>
趙莫懷和李源年齡相仿,但個子卻不高,長相也十分普通。如果剝去他一身鎧甲,把他丟到人群中,就會泯然眾人,任誰也會不會想到此人是歸義將軍趙莫懷。</p>
趙莫懷站了起來,輕聲細氣地道:“李將軍,依末將管見,此次豐台之援,怕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p>
李源心頭一動,這趙莫懷不顯山露水的,難道還真有什麽想法麽?正待追問,廖勇已經站了起來,粗聲大氣地道:“趙將軍有話就說,別像個娘們一般扭扭捏捏的,憋在心頭滲得慌。”</p>
歸義將軍趙莫懷,屬趙無能統轄,長駐東北建烏省。而廖勇和屈武通兩人則是雙山關騎將,如果不是此次西征,雙方這一輩子都難有交集。兩方派係不同,山頭不對,加上騎將天生看不起步兵將領,所以要讓廖勇對趙莫懷和顏悅色,無異於緣木求魚。趙莫懷品階比兩人高,是有了稱號的實名將軍,但廖勇的語氣,卻並無絲毫尊敬的成分。</p>
聽得廖勇的詰問,趙莫懷卻也不惱,仍是不卑不亢的道:“李將軍,難道你不覺得,事有蹊蹺麽?”</p>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曆來守將,素質要求要比攻將高得多,但曆史上,卻並沒幾個守將有多出名。這是因為,守將隻有固守國門之責,而攻將則有攻城掠地之功。守好了城是你份內之責,一旦失城,則勢必留下千古罵名。而攻將則不然,每占領一個地方,都伴有大量的斬敵數和地盤物質,這些都是無上的榮耀。李源是個騎將,一生的戰爭,幾乎都是進攻,但他卻清楚,善守的將領大多謹慎,而且很有機智。以前黑甲軍內有左憂,這個副將雖默默無聞,但卻是個很好的內當家,交到他手裏的事,幾乎沒出過紕漏。趙莫懷名氣雖然不大,但他能在建烏這個複雜的地方站住腳,單憑這點,就足以說明一切。他點了點頭道:“蹊蹺在何處,還請趙將軍細細道來。”</p>
得到李源肯定答複,趙莫懷頓了頓,稍微整了下思路,接著道:“我先請教李將軍,豐台之圍,將軍覺得僅是百靈教裹脅難民而為,還是真有南漢部隊?”</p>
“這個麽?”李源心頭咯噔一聲,趙無能曾親口料定,說豐台之圍僅是百靈教裹脅難民而成。趙莫懷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懷疑趙無能的結論。他遲疑著道:“那依趙將軍的意思?”</p>
趙莫懷盯著李源,斬釘截鐵地道:“末將敢斷定,豐台城下,定有南漢軍隊,所以敢請各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p>
李源鬆了口氣,這話就算趙莫懷不說,他早晚也會提出來的。但他提出來,和趙莫懷提出來,效果一樣,但意義卻不一樣。認為豐台僅有難民的畢竟是趙無能,自己要是這麽說,總有些嬗權之嫌。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這些將領心裏,難免有些疙瘩。但趙莫懷提出來,那就另當別論了。他是趙無能心腹,少了這層麻煩不說,還可讓這些將領少生疑惑。</p>
看來,趙總督派趙莫懷來,也不見得全是監視啊。李源臉上也有了笑容,他掃了下方眾將一眼:“趙將軍說得甚是,據我所知,圍困豐台的,就是南漢鎮東將軍吳明,所以各位將軍,千萬不可大意。”</p>
軍隊和難民,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聽李源也這麽說,帳中各將的神情俱都凝重許多。李源暗自點了點頭,接著道:“那麽趙將軍覺得,我們該當如何?”</p>
趙莫懷搖了搖頭,苦笑道:“李將軍,你和吳明有舊,對他的了解甚過末將許多,我能還有什麽想法?我也曾分析他打過的幾場戰爭,莫不奇詭多變,不可捉摸,但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那就是此人性子仁厚,所有戰爭都是穩中求奇,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對方。”他頓了頓,接著道:“他的目的,是下豐台。而我們有三萬大軍,一旦到了豐台,勢必和守軍捏成一個拳頭,那個時候要想攻城,勢必難如登天。所以末將覺得,要想有變,他定會在這兩天做點什麽……”</p>
他話還未說完,屈武通已經冷笑道:“趙將軍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了,現在整個西北都是我方的部隊,他吳明還能做點什麽?難道糾集一夥難民來偷襲我們麽?”</p>
</p>
帳中眾將,大部分都是北地騎將,眼見趙莫懷侃侃而談,本就十分不爽,聽屈武通如此說,頓時紛紛責難。一時間,帳篷中盡是“是呀。”,“屈將所言甚是。”,“危言聳聽罷了。”等附和之音。</p>
這正是自己擔憂的啊。李源心頭越發濃重了幾分,他突地大喝道:“住口,趙將軍說得甚有道理。”</p>
喧鬧聲嘎然而止,李源轉過頭,對廖勇道:“這幾日,斥候匯報如何?”</p>
廖勇道:“稟李將軍,斥候未發現任何異動。”</p>
李源手捏成拳,猛地砸在案幾上。大聲道:“雖說西北盡入我方之手,但小心點總是沒錯。我軍有三萬之眾,敵人若真想有所行動,則必為奇襲,而要發動奇襲,則須清一色騎兵,騎兵機動力極強,真要殺過來,斥候就算發現也來不及了。趙將軍所言甚有道理,敵人要想擊倒我們,這兩日實是最後一個機會,等我們到了豐台,任憑他萬千手段,也勞而無功,諸位萬萬不可大意。”</p>
他站了起來,揚聲道:“傳我將令,從今日起,全軍休息時,一律不得卸甲,槍不離手。”</p>
“遵命。”</p>
帳中諸將同時站了起來,整齊的應了聲是。他們平時都駐紮在北方和東北邊境一帶,以前和北蒙時有摩擦,說是身經百戰也不為過。李源將令一下,所有人心頭一凜,知道趙莫懷的分析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極有可能,莫不加倍小心。</p>
離豐台還有兩天的路程。</p>
原野上,到處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這些小山雖然不高,但卻增加了斥候的偵察難度。李源騎在黑旋風上,極目遠望,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靠近地平線的太陽,象一團快要熄滅的火球。整個原野上都籠罩起金色的寂靜,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彩衣,天邊幾縷白綢般的薄雲,也變得火帶一般鮮紅。</p>
烏梁河是沙洲境內一條內陸河,並不寬,最寬的地方也不過一裏。此時,三萬援軍正沿著烏梁河逶迤東進。霞光徐徐下沉,那些人,那些馬,都拖出了老長一條斜影,倒映在河麵上,明滅不定。薔薇色的斜暉,閃爍不定地蒙在河麵上,烏梁河麵,也如被大火燒著了一般,變得一片金色。</p>
盡管刻意放緩了速度,但行軍十來天,全軍上下仍有些乏了。李源一揮長矛,對身邊的親兵下令:“李豐,傳令下去,全軍就地紮營,把各路將軍請來,召開緊急會議。”</p>
三萬大軍,其中兩萬是李源新組的黑甲軍,兩個萬夫長分別是廖勇和屈武通。他們雖是李鐵硬塞過來的,但經過幾年的磨合,對李源已極為服膺。李源相信,隻要自己不是舉兵反叛北漢,這二人都會對自己言聽計從。現在唯一有問題的,就是趙無能塞過來的一萬步兵,以及這萬餘步兵的主將,歸義將軍趙莫懷。</p>
趙莫懷是東北總督趙無能屬下的一員大將,雖無顯赫戰功,但甚受趙無能器重。援軍出發前,趙無能曾親自囑咐於他:“兩萬騎兵是為驅趕難民,一萬步兵是為善後,輔助防守。”這樣說似也無懈可擊,但李源更清楚,趙無能嘴上說得再好聽,但趙莫懷隨軍出征的另一個原因,怕就是防著自己,防止自己轉投南漢。</p>
他不禁搖了搖頭,都說趙總督不擅用計,看來果然不假。這一萬步兵不但拖慢了大軍行程,更讓己方將令不一,實乃敗筆。自己若真不管不顧,投降南漢,這一萬步兵要起的效果,怕也有限。不過想歸想,他卻不好提出異議。畢竟,吳明和自己的交情,卻是在那裏擺著的,他們有想法,也在情理之中。</p>
三萬大軍,俱稱精銳,李源將令一下,隊伍馬上就停了下來。各路斥候四下而走,輜重營分發帳篷,士兵開始埋鍋造飯,一切顯得有條不紊。李源的主帳升起未久,各路將領來了,行過禮,一一落座。李源也不寒暄,徑直道:“豐台近在眼前,各位將軍可有什麽想法,查漏補缺,方言必勝。”</p>
廖勇和屈武通率先站起來,同聲道:“稟李將軍,兒郎們俱已準備停當,隻等到了豐台,就能一鼓做氣,盡剿做反亂民。”</p>
李源曾下過將令,要大家一路小心,保持體力。廖勇和屈武通兩人,看來是做得極好。他望了兩人一眼,心頭卻有些抑鬱。兩人都是滿麵於思,彪形大漢,全是將軍本色,看來個性也是一般無二,直來直去。這種人在兩軍對峙衝鋒時,是良好的騎將,但要他們揣摩上意,或者臨機應變,那就有些勉強了。說明白點,兩人就是將才而非帥才。</p>
李源朝兩人點了點頭,然後掃了其他將領一眼:“其他將軍可還有什麽話說?”</p>
所有人齊齊站起,恭聲道:“我等萬事具備,願聽李將軍令。”</p>
李源眼尖,就見趙莫懷雖跟著諸將站起,一張瘦臉卻大見憂色。他雙手虛按,等眾將落座之後,才盯著趙莫懷和顏悅色地道:“大敵當前,各位更應戮力同心,趙將軍有什麽話,直言不妨。”</p>
趙莫懷和李源年齡相仿,但個子卻不高,長相也十分普通。如果剝去他一身鎧甲,把他丟到人群中,就會泯然眾人,任誰也會不會想到此人是歸義將軍趙莫懷。</p>
趙莫懷站了起來,輕聲細氣地道:“李將軍,依末將管見,此次豐台之援,怕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p>
李源心頭一動,這趙莫懷不顯山露水的,難道還真有什麽想法麽?正待追問,廖勇已經站了起來,粗聲大氣地道:“趙將軍有話就說,別像個娘們一般扭扭捏捏的,憋在心頭滲得慌。”</p>
歸義將軍趙莫懷,屬趙無能統轄,長駐東北建烏省。而廖勇和屈武通兩人則是雙山關騎將,如果不是此次西征,雙方這一輩子都難有交集。兩方派係不同,山頭不對,加上騎將天生看不起步兵將領,所以要讓廖勇對趙莫懷和顏悅色,無異於緣木求魚。趙莫懷品階比兩人高,是有了稱號的實名將軍,但廖勇的語氣,卻並無絲毫尊敬的成分。</p>
聽得廖勇的詰問,趙莫懷卻也不惱,仍是不卑不亢的道:“李將軍,難道你不覺得,事有蹊蹺麽?”</p>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曆來守將,素質要求要比攻將高得多,但曆史上,卻並沒幾個守將有多出名。這是因為,守將隻有固守國門之責,而攻將則有攻城掠地之功。守好了城是你份內之責,一旦失城,則勢必留下千古罵名。而攻將則不然,每占領一個地方,都伴有大量的斬敵數和地盤物質,這些都是無上的榮耀。李源是個騎將,一生的戰爭,幾乎都是進攻,但他卻清楚,善守的將領大多謹慎,而且很有機智。以前黑甲軍內有左憂,這個副將雖默默無聞,但卻是個很好的內當家,交到他手裏的事,幾乎沒出過紕漏。趙莫懷名氣雖然不大,但他能在建烏這個複雜的地方站住腳,單憑這點,就足以說明一切。他點了點頭道:“蹊蹺在何處,還請趙將軍細細道來。”</p>
得到李源肯定答複,趙莫懷頓了頓,稍微整了下思路,接著道:“我先請教李將軍,豐台之圍,將軍覺得僅是百靈教裹脅難民而為,還是真有南漢部隊?”</p>
“這個麽?”李源心頭咯噔一聲,趙無能曾親口料定,說豐台之圍僅是百靈教裹脅難民而成。趙莫懷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懷疑趙無能的結論。他遲疑著道:“那依趙將軍的意思?”</p>
趙莫懷盯著李源,斬釘截鐵地道:“末將敢斷定,豐台城下,定有南漢軍隊,所以敢請各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p>
李源鬆了口氣,這話就算趙莫懷不說,他早晚也會提出來的。但他提出來,和趙莫懷提出來,效果一樣,但意義卻不一樣。認為豐台僅有難民的畢竟是趙無能,自己要是這麽說,總有些嬗權之嫌。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這些將領心裏,難免有些疙瘩。但趙莫懷提出來,那就另當別論了。他是趙無能心腹,少了這層麻煩不說,還可讓這些將領少生疑惑。</p>
看來,趙總督派趙莫懷來,也不見得全是監視啊。李源臉上也有了笑容,他掃了下方眾將一眼:“趙將軍說得甚是,據我所知,圍困豐台的,就是南漢鎮東將軍吳明,所以各位將軍,千萬不可大意。”</p>
軍隊和難民,根本不是一個檔次。聽李源也這麽說,帳中各將的神情俱都凝重許多。李源暗自點了點頭,接著道:“那麽趙將軍覺得,我們該當如何?”</p>
趙莫懷搖了搖頭,苦笑道:“李將軍,你和吳明有舊,對他的了解甚過末將許多,我能還有什麽想法?我也曾分析他打過的幾場戰爭,莫不奇詭多變,不可捉摸,但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那就是此人性子仁厚,所有戰爭都是穩中求奇,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對方。”他頓了頓,接著道:“他的目的,是下豐台。而我們有三萬大軍,一旦到了豐台,勢必和守軍捏成一個拳頭,那個時候要想攻城,勢必難如登天。所以末將覺得,要想有變,他定會在這兩天做點什麽……”</p>
他話還未說完,屈武通已經冷笑道:“趙將軍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了,現在整個西北都是我方的部隊,他吳明還能做點什麽?難道糾集一夥難民來偷襲我們麽?”</p>
</p>
帳中眾將,大部分都是北地騎將,眼見趙莫懷侃侃而談,本就十分不爽,聽屈武通如此說,頓時紛紛責難。一時間,帳篷中盡是“是呀。”,“屈將所言甚是。”,“危言聳聽罷了。”等附和之音。</p>
這正是自己擔憂的啊。李源心頭越發濃重了幾分,他突地大喝道:“住口,趙將軍說得甚有道理。”</p>
喧鬧聲嘎然而止,李源轉過頭,對廖勇道:“這幾日,斥候匯報如何?”</p>
廖勇道:“稟李將軍,斥候未發現任何異動。”</p>
李源手捏成拳,猛地砸在案幾上。大聲道:“雖說西北盡入我方之手,但小心點總是沒錯。我軍有三萬之眾,敵人若真想有所行動,則必為奇襲,而要發動奇襲,則須清一色騎兵,騎兵機動力極強,真要殺過來,斥候就算發現也來不及了。趙將軍所言甚有道理,敵人要想擊倒我們,這兩日實是最後一個機會,等我們到了豐台,任憑他萬千手段,也勞而無功,諸位萬萬不可大意。”</p>
他站了起來,揚聲道:“傳我將令,從今日起,全軍休息時,一律不得卸甲,槍不離手。”</p>
“遵命。”</p>
帳中諸將同時站了起來,整齊的應了聲是。他們平時都駐紮在北方和東北邊境一帶,以前和北蒙時有摩擦,說是身經百戰也不為過。李源將令一下,所有人心頭一凜,知道趙莫懷的分析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極有可能,莫不加倍小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