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公主府用過午膳,幼帝勸著長公主服藥睡下,有帶著德妃回宮。


    馬車走了沒幾步,幼帝開口道,“既然出宮了,順道去靜園看看皇嬸。”


    車夫立馬轉了方向,繞過公主府,到了公主府後麵的靜園。


    園子的確十分安靜,連看門的人,也臉色陰鬱,整個院子,靜到死氣沉沉。


    “陛下到――”


    “奴才參加陛下。”


    “王妃在哪兒?”


    “王妃在佛堂祈福,奴才這就叫王妃出來接駕。”


    “不用了,帶朕去見她。”


    “是。”


    王妃住的院子,自然是精致的,就是哪裏透著古怪。


    “王妃這裏沒有伺候的人嗎?”


    “回陛下,王妃說她一個人要不了那麽多人伺候,長公主就隨她的意了,除了必要的人手,沒有多餘的人,不過每隔幾日,就有人來幫著采買,收拾。”


    “嗯,王妃平日裏都在做什麽?”


    “自從王妃遷到此處,大多數時間就是在佛堂裏,想來是心中哀思未散,太過傷心。”


    幼帝一時也有些感慨,當日繁華至極的攝政王府,一時落寞,高貴端莊的王妃,甘於平淡,一切變化好像都在一夕之間。


    到了佛堂,這裏比起長公主府,更顯冷清,檀香味縈繞在空氣中。


    身邊的婢子小聲道,“王妃,陛下來了。”


    王妃睜開眼睛,揮揮手,示意她出去。


    “陛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皇嬸不必多禮,朕早就該來看望你的。”


    “多謝陛下掛礙。”


    “皇嬸不必客氣,逝者已矣,還請皇嬸節哀,等過段日子,封地平靜,朕就讓雲陽回來陪著你。”


    王妃冷笑一聲,“陛下難道沒有和長公主商量好嗎?長公主都沒說讓雲陽回來,陛下怎麽要召他回來,難道就這麽容不得雲陽。”


    幼帝皺眉道,“皇嬸怎能這樣想朕,雲陽剛剛九歲,年紀太小,獨自在外麵對那些人,朕怎能放心,皇叔不在了,雲陽自然要多陪著皇嬸,皇嬸若是不願,朕不提就是,何必說這樣傷感情的話。”


    “傷感情,你們姐弟一直想除掉我們一家,哪來的感情,如今你們手握大權,不必假惺惺了。”


    “皇嬸你誤會了――”


    “誤會不誤會的,我們心裏都清楚。”


    幼帝心中到底是心虛的,所有的事,他的確是清楚的。


    卻聽到王妃繼續說道,“你說雲媚她能下死手害死了把你們一手帶大的皇叔,有一日,會不會再害死別人啊――哈哈。”


    看著皇嬸麵目瘋狂,一副想要麵前的人死無葬身之地的樣子,偏偏她身後就是一臉慈悲的菩薩,幼帝一時無言。


    “我記得當初還有人提議,要立她為女帝,的確,論手段,論能力,論心狠,你那一樣及她,如今不過是仗著你們自小一起長大的姐弟之情,可是一輩子有多長啊,你們都才十幾歲,後麵還有大半輩子呢,誰知道會發生什麽――”


    幼帝的臉蹦的緊緊的,德妃在一旁碰了碰他,他才開口製止道,


    “夠了,皇嬸傷心過度,瘋言瘋語,朕就不追究你了。”


    “這難道不是你最擔心的事?皇家哪有親情可言――”


    “皇嬸還是好好讀你的佛經吧,朕改日再來看你。”


    說完,帶著德妃拔腿就出去了。


    王妃在後麵陰沉沉的笑著,走進來的婢女都被嚇到了。


    攝政王是王妃的信仰,為了他,可以受盡委屈,可以大度的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去關心愛護。


    王爺死了,自己也要活著,因為還要帶給他們無盡的痛苦。


    幼帝快步走出院子,德妃跟上他的步子,緊緊挽住他的手臂。


    感受到旁邊人的依賴,他才放慢了步子,“依兒在怕什麽?”


    德妃顧左右而言他道,“王妃不過是在挑撥離間,陛下不要在意他的話。”


    幼帝停下步子,強製她看著自己,“你在怕什麽?”


    “我,臣妾,隻是在想,若是王爺真的是長公主殺死的,如果陛下太過寵幸臣妾,長公主會不會感到不快,會不會也殺了臣妾――是臣妾妄自揣


    測,求陛下不要怪罪。”


    皇帝麵無表情的放開她,“不會。”


    德妃反應過來他說的是長公主不會殺了她,心中好奇為什麽,又不敢問。


    幼帝也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肯定,可能是從小,長姐都沒讓自己失望吧,包括除掉皇叔這件事。


    隻是與預計的不一樣,本以為皇姐會讓皇叔擔亂臣賊子之名,然後將攝政王府一脈徹底鏟除。


    沒想到她卻用了這樣的法子,自己承受別人的揣測,還放雲陽回了封地,是心軟了嗎?那這樣的心軟是好還是不好呢?


    回到宮中,先下旨,娶王氏女為後,宮裏宮外都籌備起來。


    王氏手握兵權,在一幹武將中,威望很高,娶了王氏女,對收攏兵權好處不盡。


    長公主得知,也十分欣慰,放手讓他們去辦了。


    十一月中,楚商兩國談崩之事,傳遍五國,楚國帝師現身強勢拒絕商國,令許多人佩服不已。


    不過痛快隻是一時,調兵數十萬的決定,所帶動的後果,也是無窮盡的。


    楚國的探子傳回的的消息,擺在長公主案頭。


    “十一月七日商國使臣在接風宴上大放厥詞,要買回當年楚國所占商國五城,絕口不提賠償楚國之事。”


    “十一月八日楚國早朝,楚國鳳羽帝師暮天沉,凰羽帝師謝姊顏現身,怒斥商國太子使臣,將太子使臣軟禁,發國書討要說法,且再調大軍四十萬囤於西州原城,現西州有謝茗所部邊軍二十萬,西州州軍十萬,濱州軍十萬,共囤兵八十萬壓境。”


    這個消息,震驚了許多人,楚國多次退讓,沒想到一出手便是八十萬大軍。


    長公主貼身侍衛梅江道,“殿下,楚國此番莫非要和商國翻臉,八十萬大軍,近百年來,兩國都沒有這麽大規模的戰爭。”


    長公主笑道,“自然不會直接讓八十萬大軍壓境,畢竟他們還要提防晉國,這一招,讓商晉兩國都要傷腦筋好一陣子了,”


    “您的意思是還打不起來?”


    “希望吧,希望能給我們再多一些時間,不過沒想到姊顏他們,盡然就是帝師,二人的脾氣,可都不是能忍的,商國一再挑釁,犯到他們手裏,可有他們好受的了。”


    “殿下如此推崇二人?”


    “他們可是世上少有的聰明人,本可以置身事外,卻不知為何,還是選擇了走進漩渦中心。”


    梅江認真的想了想,“可能和殿下一樣,為了自己的國家吧,如殿下所說他們是聰明人,又不缺什麽,追求的應該也與常人不同,楚國的處境是個死結,若是解除楚國困境,保住楚國基業,護住千萬百姓,功德無量。”


    “也許你說的對吧。”


    “那我們的立場還是要和楚國結盟嗎?”


    長公主道,“那是自然,若是再不決定的話,以後的秦國早晚成為別人口中的肉。”


    她打定主意要和楚國結盟,聯手對抗商晉兩國。


    卻沒想到,這次反對她的,竟然是幼帝。


    大家雖然對楚國的大手筆震驚,但是對他們這樣瘋狂的舉動,隻有後怕,如此衝動,如何能合作,蠻夷血脈,難怪如此。


    秦帝在朝廷上提出質疑,“商晉兩國還未舉兵,此次是楚國挑起戰事,我秦國為何要趟渾水。”


    長公主道,“我秦國實力不及楚,商,晉三國任何一國,楚國吸引了商晉兩國的視線,若是楚國頂不住,那秦國就是下一個被吞並的國家,戰爭無情,但是也是謀求發展的時機,是改變地位的時候,秦國要想自強,必須抓住機會。”


    “你又如何能保證,楚國若是拿下商國,不會野心勃勃想要吞並秦國,一切都是長公主想當然了。”


    長公主冷笑道,“那諸位準備如何?作壁上觀,然後等著被人吞並嗎?”


    秦國上下,鬧的不可開交,商國也好不到哪兒去。


    楚國那些明明白白挑撥人心的話,再次挑起了商國內部的分歧,太子終究是太子,就算他日登上帝位,也要聽取朝臣的意見,與朝臣相商。


    可是太子卻獨自做主,把好好的商談,變成了挑釁,弄成了如今的局麵。


    再這樣下去,商國不是要變成一言堂?


    這一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關係到所有人的話語權,所有人的利益,大家自然是要一致對敵。


    太子好不容易平定的朝堂,再次沸騰起來,這次是八成的官員參與了,不再是少數人了,不好應對。


    主要是八十萬大軍的震懾力,實在是很強勁,若是商國也調派如此多的1軍隊,那就是不死不休之境地了,商國眾人也是心裏打鼓。


    這次算是楚國占了先機。


    看了傳回來的消息,崔月更是怒不可遏,現在的她,親眼看了那麽多血腥和殺戮,早已不同往日。


    連太子妃看了也暗暗心驚,這個妹妹的發展仿佛有些偏了,可是她就是不聽勸,不願意換個差事。


    崔月想要把痛苦,都發泄在那些反對太子的人身上,等來日,商國大軍踏破楚國皇城,她也要親自弄死謝姊顏。


    不管其它國家的人如何反應,楚國人倒是出奇的一致,帝師下令,未有不從,兵馬調動很快就完成了,老侯爺不日也將到達原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臣夫婦奮鬥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疏影並收藏權臣夫婦奮鬥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