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使者到了楚京,原本是想和楚國結成聯盟,裕陽關兩方撤軍,然後兩國騰出人手,一起攻打商國。
可是楚國又不傻,晉國現在一邊要抵禦秦國,一邊要擋著楚國,還想分一塊商國的肉,楚國一撤軍,晉國就可以趁機擴張,搶占先機。
這可不是太子和謝靈想要的。
他們兩個人的責任,就是掌控整個大局,怎麽可能讓晉國得逞。
雖然帝師身受重傷,老侯爺病故於原城,但是楚國征伐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止。
太子又調集大軍二十萬,赴往邊境,此戰,不拿下商國國都,定然無休無止。
謝靈與林姿新婚燕爾,可也沒有時間在家與她濃情蜜意,日日都是天黑之後才歸,還要在書房忙到半夜。
謝家人在京中住著,都是林姿在悉心照顧,謝府上下打理的僅僅有條,謝家上下對她都很是滿意。
住了有半個多月,大家陸陸續續告辭離去了,謝靈的父親母親不顧他小夫妻二人挽留,執意要走。
三夫人道,“這小子以後就交給你了,我們謝家人留在京城不合適,他要是總不陪你,你就到蘇越來住,別理會他了。”
林姿雙目含情望了謝靈一眼,有些羞澀道,“夫君心懷天下,我自然是要幫著,母親放心,我定然會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三夫人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對謝靈道,“聽到沒有,姿兒還在為你說話,咱們謝家的男兒,娶了媳婦,都得對媳婦兒好,你再忙,也不可冷落了疼惜你的人。”
“兒子記住了,日後也會常常寫信問候父母親的。”
謝三爺道,“這才像話,不止是我們,還有眾位長輩,尤其是你爺爺,他身體也漸漸的弱了,這次姊顏重傷,他心裏肯定不好受,你們這些孩子,不要仗著年輕,就不愛惜自己,爺爺還等著你們回去。”
“是,我已經派人,送了最好的藥去,隻是她的性子你們都知道,誰也管不了她,如今朝中也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她一時也撤不回來,等我找機會向殿下說說,不要讓她去打仗了吧。”
“這樣也好,免得家裏人擔驚受怕的。”
送走了他二人,林姿才道,“你說的簡單,姊顏恐怕不會聽你們的,連太子都要聽帝師的意見,你們怎麽把她叫回來?”
謝靈皺眉道,“這不是讓長輩們安心嘛,姊顏不喜歡在朝中對付人心,讓她呆在這裏日日對著那群老狐狸,是最讓她難以忍受的,她寧願在軍中吃苦,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麽樣才是對她好。”
“我看你還是不要擅自拿主意,不然你寫信問問暮少俠,他最了解姊顏的想法了。”
“這樣也可,這段時間姊顏要養傷,應該不會再出什麽差錯了。”
七月,晉國出兵商國。
楚國與晉國達成協議,在商國被破之前,兩國不得交戰,但是兩國並未結盟。
晉國從裕陽關調走十萬大軍,壓往商國邊境。
晉國總共派出五十萬大軍,商國放棄範城,回守防線,平昌軍全麵對抗晉軍。
商國向齊國購買糧食,齊國皇叔不從,齊帝卻依舊讓人準備。
齊國皇叔與謝靈達成協議,商國遇難之時,阻止齊國幫助商國,楚國幫助齊國逃脫商國的控製。
商國尤有二十萬精兵鐵騎屯於齊國外,齊國不過是一個最弱小的國家,軍隊同樣不強,商國鐵騎對他們道震懾,已經刻在了骨血裏,很多人都不敢反抗。
看著朝中大部分人還是同意賣糧食給商國。
商國雖然已經把價格提到市麵上的正常價格。
但是誰都知道,未來是亂世,亂世之中,糧食最貴,況且他們一張口,就是齊國一半的糧食,這樣的話,齊國幾乎就要被掏空了,那齊國還怎麽養活自己的軍隊,怎麽樣養活自己的子民。
誰也不知道齊帝和皇叔密談了什麽,當夜,皇叔從齊帝寢宮出來,便上了宮中最高的摘星樓,待了半夜。
在朝陽升起的時候,皇叔從摘星樓跳了下來,結束了他勞碌的一生。
摘星樓上有他的血書——願齊國不再受人欺壓。
人們猜測皇叔是看不到齊國崛起的希望,絕望之下,才尋了死。
齊帝一大早被人從美人懷中叫醒,皇叔的遺體已經斂起,可是摘星樓下那一攤刺目的血跡,提醒著所有人,那個為了齊國鞠躬盡瘁的皇叔,已經不在了。
齊帝身體晃了一晃,“厚葬了吧。”
齊國皇叔死後,齊國上下,突然沸騰起來,反抗商國之聲越演越烈。
朝中也終於有了不同的聲音。
皇叔下葬當日,齊帝宣布和商國的交易取消,同時調動軍隊,如果商國想要硬來的話,齊國也不會坐以待斃。
有人說,齊國皇叔之死,激起了齊國人身體裏最後的熱血。
卻沒有人看到,在空無一人的靈堂中,齊帝跪坐著靈前,哭的無措的樣子。
商國到底是沒有出兵齊國,二十萬鐵騎按兵不動。
七月底,姊顏的傷養的差不多,兩位帝師一起披掛上陣,劍指商國。
謝茗帶著主力,一路向東,姊顏和天沉各帶一路,從旁策應。
糧草調動由薑瑜作為特使來安排負責。
謝靈和太子開始著手選拔人才,一來調動在任的能者,前去攻下的商國城池,接收管理,二來從儲備的人才中選賢任能,補充空缺。
這一步至關重要,將士們拚命奪來的城池土地,需要合適的人去管理,楚國內部空缺的位置,也要有人能補上,不能耽誤日常運作。
一時間,楚國上下都動起來了,太子和謝丞相打破常規模式,大量召集人才,讓士子們很是激動,如今若是入了他們的眼,那就算是半步上了青雲梯了。
在楚國熱火朝天的時候,商國也不會坐以待斃。
商國派出無數細作,甚至不惜暴露隱藏多年的棋子,開始擾亂楚國糧食市場。
然後不惜一切代價,斷了楚軍的糧道。
整整百萬楚軍,每日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如果糧食不能及時供給,那損失將會不可估量。
有人在楚國市場哄抬物價,一些不明就裏的商人,也跟著抬價,百姓們都惶恐起來。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商人拿出了大量糧食,穩固市場,一場動亂竟然就此平息。
商國人一邊斷楚國糧道,一邊讓人實行堅壁清野戰略,不給楚軍留下一粒糧食,竟然想要不惜代價,困死楚軍。
這樣一來,苦的就是商國的百姓了。
商軍節節敗退,在退走之前,還要到處搜刮,如果帶不走的,就燒光,毀光,然後退關死守。
姊顏帶著大軍攻打宜城,宜城守軍整整死守了半個多月,最後幾乎要全軍覆沒才放棄宜城。
楚軍的消耗和損失也不小。
沒想到還沒進城,就看到滾滾濃煙,從宜城各處升起,其中大部分就是糧庫,糧店。
百姓們躲在屋裏也不敢出來救火。
等楚軍去救火之時,已經來不及了。
滿城的百姓,除了自己家僅剩的一點點糧食,在沒有別的口糧。
行軍打仗,一是靠己方的補給,而是以戰養戰,商國這樣的做法,就是不給楚國留糧食。
眼看楚軍糧道被各種辦法切斷,姊顏也急的很,沒想到崔月用這樣不要命的打法。
楚軍要收攏人心,自然不可能去搶商國棄民們的口糧。
各路楚軍都遇到這種情況,形勢漸漸糟糕起來。
晉國趁機進發,奪去商國三座大城。
謝靈收到消息,立刻也能猜到商國的打算,他們想用人命困死楚軍。
楚國派人不停的抓商國細作,可是商國人像蝗蟲一樣,不要命的撲過來,隻做一件事,就是斷糧道。
當務之急,是要另辟糧道,運送糧草到前線。
當下,太子和謝靈商議,陸路被阻止,那就走水路。
時值九月,濱州番薯豐收,濱州又離洛水很近。
太子令南疆先把軍糧借調給商國戰場的楚軍,然後濱州收集番薯,從濱州出發,順洛水到南疆,運往南疆軍中。
之後其它糧倉的糧食,皆運到濱州,走水路運到軍中。
此事由濱州牧王儀全權負責,必須要把糧食運到軍中去。
九月底,因為糧草原因,楚軍進攻的步伐慢了起來,商國趁機調兵,與楚國對峙起來。
晉軍也遭遇了拚死反擊,損失慘重,因此停滯不前。
商國敗退的局麵暫時穩住。
崔月暗中調集十萬大軍,準備從細作探出賀連山脈中的小路,偷襲楚國。
希望楚國因為後背失火而退軍。
大軍於賀連山脈中潛行,想要悄無聲息的偷襲過去。
從兩軍交戰開始,與太子和謝靈達成協議的滇人,早就在暗中提防,生怕商國人潛進來了。
本來看著商國節節敗退,應該沒他們的事兒了,誰知道,探子還是發現了商國大軍的行跡。
想要族人未來能過上安穩的生活,現在必須付出。
滇人生存於這片山林,他們有自己的生存之法,何況還有那神乎其神的蠱術。
族中老幼暗中撤出,到了楚國安置他們的地方。
其他人,在山脈中布置陷阱和毒物。
蠱毒雖然沒有傳說中那麽神奇,但是還是很可怕的。
滇人拿出了自己積攢多年的老底,自然不容小覷。
可是楚國又不傻,晉國現在一邊要抵禦秦國,一邊要擋著楚國,還想分一塊商國的肉,楚國一撤軍,晉國就可以趁機擴張,搶占先機。
這可不是太子和謝靈想要的。
他們兩個人的責任,就是掌控整個大局,怎麽可能讓晉國得逞。
雖然帝師身受重傷,老侯爺病故於原城,但是楚國征伐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止。
太子又調集大軍二十萬,赴往邊境,此戰,不拿下商國國都,定然無休無止。
謝靈與林姿新婚燕爾,可也沒有時間在家與她濃情蜜意,日日都是天黑之後才歸,還要在書房忙到半夜。
謝家人在京中住著,都是林姿在悉心照顧,謝府上下打理的僅僅有條,謝家上下對她都很是滿意。
住了有半個多月,大家陸陸續續告辭離去了,謝靈的父親母親不顧他小夫妻二人挽留,執意要走。
三夫人道,“這小子以後就交給你了,我們謝家人留在京城不合適,他要是總不陪你,你就到蘇越來住,別理會他了。”
林姿雙目含情望了謝靈一眼,有些羞澀道,“夫君心懷天下,我自然是要幫著,母親放心,我定然會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三夫人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對謝靈道,“聽到沒有,姿兒還在為你說話,咱們謝家的男兒,娶了媳婦,都得對媳婦兒好,你再忙,也不可冷落了疼惜你的人。”
“兒子記住了,日後也會常常寫信問候父母親的。”
謝三爺道,“這才像話,不止是我們,還有眾位長輩,尤其是你爺爺,他身體也漸漸的弱了,這次姊顏重傷,他心裏肯定不好受,你們這些孩子,不要仗著年輕,就不愛惜自己,爺爺還等著你們回去。”
“是,我已經派人,送了最好的藥去,隻是她的性子你們都知道,誰也管不了她,如今朝中也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她一時也撤不回來,等我找機會向殿下說說,不要讓她去打仗了吧。”
“這樣也好,免得家裏人擔驚受怕的。”
送走了他二人,林姿才道,“你說的簡單,姊顏恐怕不會聽你們的,連太子都要聽帝師的意見,你們怎麽把她叫回來?”
謝靈皺眉道,“這不是讓長輩們安心嘛,姊顏不喜歡在朝中對付人心,讓她呆在這裏日日對著那群老狐狸,是最讓她難以忍受的,她寧願在軍中吃苦,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麽樣才是對她好。”
“我看你還是不要擅自拿主意,不然你寫信問問暮少俠,他最了解姊顏的想法了。”
“這樣也可,這段時間姊顏要養傷,應該不會再出什麽差錯了。”
七月,晉國出兵商國。
楚國與晉國達成協議,在商國被破之前,兩國不得交戰,但是兩國並未結盟。
晉國從裕陽關調走十萬大軍,壓往商國邊境。
晉國總共派出五十萬大軍,商國放棄範城,回守防線,平昌軍全麵對抗晉軍。
商國向齊國購買糧食,齊國皇叔不從,齊帝卻依舊讓人準備。
齊國皇叔與謝靈達成協議,商國遇難之時,阻止齊國幫助商國,楚國幫助齊國逃脫商國的控製。
商國尤有二十萬精兵鐵騎屯於齊國外,齊國不過是一個最弱小的國家,軍隊同樣不強,商國鐵騎對他們道震懾,已經刻在了骨血裏,很多人都不敢反抗。
看著朝中大部分人還是同意賣糧食給商國。
商國雖然已經把價格提到市麵上的正常價格。
但是誰都知道,未來是亂世,亂世之中,糧食最貴,況且他們一張口,就是齊國一半的糧食,這樣的話,齊國幾乎就要被掏空了,那齊國還怎麽養活自己的軍隊,怎麽樣養活自己的子民。
誰也不知道齊帝和皇叔密談了什麽,當夜,皇叔從齊帝寢宮出來,便上了宮中最高的摘星樓,待了半夜。
在朝陽升起的時候,皇叔從摘星樓跳了下來,結束了他勞碌的一生。
摘星樓上有他的血書——願齊國不再受人欺壓。
人們猜測皇叔是看不到齊國崛起的希望,絕望之下,才尋了死。
齊帝一大早被人從美人懷中叫醒,皇叔的遺體已經斂起,可是摘星樓下那一攤刺目的血跡,提醒著所有人,那個為了齊國鞠躬盡瘁的皇叔,已經不在了。
齊帝身體晃了一晃,“厚葬了吧。”
齊國皇叔死後,齊國上下,突然沸騰起來,反抗商國之聲越演越烈。
朝中也終於有了不同的聲音。
皇叔下葬當日,齊帝宣布和商國的交易取消,同時調動軍隊,如果商國想要硬來的話,齊國也不會坐以待斃。
有人說,齊國皇叔之死,激起了齊國人身體裏最後的熱血。
卻沒有人看到,在空無一人的靈堂中,齊帝跪坐著靈前,哭的無措的樣子。
商國到底是沒有出兵齊國,二十萬鐵騎按兵不動。
七月底,姊顏的傷養的差不多,兩位帝師一起披掛上陣,劍指商國。
謝茗帶著主力,一路向東,姊顏和天沉各帶一路,從旁策應。
糧草調動由薑瑜作為特使來安排負責。
謝靈和太子開始著手選拔人才,一來調動在任的能者,前去攻下的商國城池,接收管理,二來從儲備的人才中選賢任能,補充空缺。
這一步至關重要,將士們拚命奪來的城池土地,需要合適的人去管理,楚國內部空缺的位置,也要有人能補上,不能耽誤日常運作。
一時間,楚國上下都動起來了,太子和謝丞相打破常規模式,大量召集人才,讓士子們很是激動,如今若是入了他們的眼,那就算是半步上了青雲梯了。
在楚國熱火朝天的時候,商國也不會坐以待斃。
商國派出無數細作,甚至不惜暴露隱藏多年的棋子,開始擾亂楚國糧食市場。
然後不惜一切代價,斷了楚軍的糧道。
整整百萬楚軍,每日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如果糧食不能及時供給,那損失將會不可估量。
有人在楚國市場哄抬物價,一些不明就裏的商人,也跟著抬價,百姓們都惶恐起來。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商人拿出了大量糧食,穩固市場,一場動亂竟然就此平息。
商國人一邊斷楚國糧道,一邊讓人實行堅壁清野戰略,不給楚軍留下一粒糧食,竟然想要不惜代價,困死楚軍。
這樣一來,苦的就是商國的百姓了。
商軍節節敗退,在退走之前,還要到處搜刮,如果帶不走的,就燒光,毀光,然後退關死守。
姊顏帶著大軍攻打宜城,宜城守軍整整死守了半個多月,最後幾乎要全軍覆沒才放棄宜城。
楚軍的消耗和損失也不小。
沒想到還沒進城,就看到滾滾濃煙,從宜城各處升起,其中大部分就是糧庫,糧店。
百姓們躲在屋裏也不敢出來救火。
等楚軍去救火之時,已經來不及了。
滿城的百姓,除了自己家僅剩的一點點糧食,在沒有別的口糧。
行軍打仗,一是靠己方的補給,而是以戰養戰,商國這樣的做法,就是不給楚國留糧食。
眼看楚軍糧道被各種辦法切斷,姊顏也急的很,沒想到崔月用這樣不要命的打法。
楚軍要收攏人心,自然不可能去搶商國棄民們的口糧。
各路楚軍都遇到這種情況,形勢漸漸糟糕起來。
晉國趁機進發,奪去商國三座大城。
謝靈收到消息,立刻也能猜到商國的打算,他們想用人命困死楚軍。
楚國派人不停的抓商國細作,可是商國人像蝗蟲一樣,不要命的撲過來,隻做一件事,就是斷糧道。
當務之急,是要另辟糧道,運送糧草到前線。
當下,太子和謝靈商議,陸路被阻止,那就走水路。
時值九月,濱州番薯豐收,濱州又離洛水很近。
太子令南疆先把軍糧借調給商國戰場的楚軍,然後濱州收集番薯,從濱州出發,順洛水到南疆,運往南疆軍中。
之後其它糧倉的糧食,皆運到濱州,走水路運到軍中。
此事由濱州牧王儀全權負責,必須要把糧食運到軍中去。
九月底,因為糧草原因,楚軍進攻的步伐慢了起來,商國趁機調兵,與楚國對峙起來。
晉軍也遭遇了拚死反擊,損失慘重,因此停滯不前。
商國敗退的局麵暫時穩住。
崔月暗中調集十萬大軍,準備從細作探出賀連山脈中的小路,偷襲楚國。
希望楚國因為後背失火而退軍。
大軍於賀連山脈中潛行,想要悄無聲息的偷襲過去。
從兩軍交戰開始,與太子和謝靈達成協議的滇人,早就在暗中提防,生怕商國人潛進來了。
本來看著商國節節敗退,應該沒他們的事兒了,誰知道,探子還是發現了商國大軍的行跡。
想要族人未來能過上安穩的生活,現在必須付出。
滇人生存於這片山林,他們有自己的生存之法,何況還有那神乎其神的蠱術。
族中老幼暗中撤出,到了楚國安置他們的地方。
其他人,在山脈中布置陷阱和毒物。
蠱毒雖然沒有傳說中那麽神奇,但是還是很可怕的。
滇人拿出了自己積攢多年的老底,自然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