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少見的把孫玉厚和王滿銀剩在了院裏。</p>


    不過孫玉厚像中國大部分的老父親一樣,不擅言辭,和自己兩個兒子說話都不多,對王滿銀這個從開始就看不上的女婿更沒有什麽可聊的。</p>


    不過兩個人在一塊沉默習慣了,各忙各的,氣氛不會尷尬。</p>


    加上少安是生產隊長,人緣算是不錯,少安要結婚,來孫家串門,想要幫忙的人不少,時不時的需要接待一下。</p>


    孫玉厚接待年齡大一點的,王滿銀也能把年輕一些的對付過去。</p>


    想要客氣的王滿銀就客氣一下,真想幫忙的王滿銀就直接打發人,去雙水村生產一隊隊部直接找少安去。</p>


    那邊房子還是需要人的,房子起碼需要用白灰泥一遍,這也算一個技術工作,怎麽看少安幾個也不像能做好這件事情的樣子。</p>


    王滿銀一家又是在吃飯前回罐子村,如果是富裕的人家,這種情況,在主家吃頓飯當然不是問題。</p>


    但是孫家為了少安結婚是借錢又借糧,所有幫忙的人都默契的回自己家吃飯,給孫家減少負擔。</p>


    “王滿銀,明天家裏殺豬,你過來一起吃飯吧。”</p>


    在村裏殺豬,按規矩肯定要招待殺豬匠,一頓豬下水小米幹飯的,也能算是一頓大餐,少安這能邀請一下,王滿銀也就知足了,吃就不必了。</p>


    多吃一碗小米幹飯,孫家就要少吃好幾頓小米粥了。</p>


    “明天我正常出山,就不過來了,讓你姐一個人來幫忙就行了。”</p>


    後麵幾天王滿銀都沒有去雙水村,蘭花每天都要過去,蘭花去是真的幫忙,然後給王滿銀帶回來各種消息。</p>


    “孫家的肥豬已經殺好,待客的吃食都已經準備好了。”</p>


    “少安結婚用的衣服和被褥都已經備好。”</p>


    “少安和秀蓮結婚之後,要住的窯洞已經收拾好了,因為潮濕,少安在裏麵整天的燒火。”</p>


    “沒等少安去山西接,賀耀宗和秀蓮怕給孫家添麻煩,兩個人坐車自己就過來了雙水村。”</p>


    ……</p>


    總之就是婚禮按部進班,一切順利,離過春節已經沒有幾天,終於到了少安和秀蓮結婚的日子。</p>


    雖然不流行吹吹打打的,但是人多聚在一起就挺熱鬧,帶上給少安結婚準備的兩個暖水壺,王滿銀一家又是早早的來到了雙水村。</p>


    雖然是客人,應該王滿銀一家坐席麵的,但是孫家的親戚不多,隻有孫玉亭一家本家親戚,還幫不上什麽大忙,王滿銀一家自然不能安心的坐著等著吃席單純的當客人。</p>


    蘭花過來就開始幫著蘭花媽,金俊海婆姨金大嬸,賀鳳英一起忙活主食油糕和白麵饅頭。</p>


    王滿銀也隻能讓貓蛋,狗蛋在院子裏麵亂跑,幫著做“八大碗”的主廚金俊文,打一些下手,做席麵。</p>


    條件有限肯定做不成正規的黃燜雞、小酥肉、粉蒸肉、條子肉、帶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八寶甜飯的“八大碗”,但是現在的農村結婚,能用八碗肉做八個葷菜在哪個農村都不會丟了麵子。</p>


    金俊文是二隊隊長金俊武,和被王滿銀救了一命的金俊斌的大哥,四十多歲不到五十歲的年齡,最有特點的就是開始花白的胡子,也算是雙水村的一個能人,箍窯,殺豬,做席等技術活都是一把好手。</p>


    家裏也算是殷實人家,除了家裏有金富,金強這兩個二杆子兒子,可以說事事順心。</p>


    “王滿銀,你也能做席麵?”</p>


    看到王滿銀來灶台幫忙的金俊文開口問道。</p>


    “做席麵肯定是做不了,但是燒火打雜的事情可以幫著做一做。”</p>


    術業有專攻,隻有一頭豬的食材,怎麽做婚禮的席麵,肯定是常做的金俊文更有經驗,王滿銀又不喜歡給別人做廚子,自然選擇裝不懂。</p>


    </p>


    一個人做這幾桌席麵,當然不可能是今天一下子做出來,之前都已經處理好的半成品。</p>


    這種席麵做起來還是很方便的,都處理好之後,一塊上蒸籠蒸就好。</p>


    尤其現在是冬季,蒸的碗,要比很快就會放涼的炒菜,吃起來要舒服很多。</p>


    陸陸續續的親朋好友就都過來了,孫家這邊不多,隻有孫玉亭一家,蘭花媽這邊親戚還是有一些的,蘭花的姨,姨夫,舅舅,妗子,帶著各自的孩子也是不少人,娘家親戚在什麽地方來說都是貴客。</p>


    孫家的窯洞就這麽大,隻能一次在前炕頭和後炕頭擺上兩桌招待客人,第一波做席的人,一桌是遠道而來的親戚,這桌講道理應該包括王滿銀一家的。</p>


    不過蘭花忙著幫忙做油糕和白饅頭,王滿銀給孩子弄點吃的之後,就沒有跟著坐席,雖然都是蘭花的親戚,但是現在親戚走動不頻繁,王滿銀並不熟悉。</p>


    一波就是雙水村的村幹部,加上少安在公社做文書的好基友劉根民,還有雙水村的半腦殼田二。</p>


    遇上這種紅白喜事,都少不了田二的身影,各地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風俗,但是都沒有辦喜事往外趕人的道理,石圪節這一帶就有辦喜事,有乞丐上門吃席吉利的說法。</p>


    孫玉亭原本應該坐這一桌的,但是做為孫家的自家人,隻能充當工作人員,做不了其他的事情,在幫著蒸饅頭的人燒火。</p>


    村裏的親朋好友,不講究那麽多的,也可以幾個人直接在院子裏麵擺一桌,坐在院子裏麵人也更多更熱鬧,熱氣騰騰的八大碗,配上本地燒酒,就算坐在外麵也不會冷。</p>


    還有一些人講究人,三三兩兩的站在外麵聊天,等著坐席,少平和金波兩個拿著卷煙支應著。</p>


    流水席直接從中午擺到了晚上,在金俊海家待了一天的賀耀宗和秀蓮,也是等到了晚上才等到接親。</p>


    婚禮的儀式也很簡單,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敬偉人,敬雙方父母,夫妻對拜,王滿銀還沒來得及反應一下,禮就成了。</p>


    沒有唱一些革命歌曲,也不怪村民,條件有限,廣播都聽不到,信天遊人人可以來兩句,其他就是難為人了,跟不上流行趨勢不奇怪。</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六隻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六隻魚並收藏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