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跟著我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作者:我是六隻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滿銀還是小看了王滿倉,當過兵,打過仗,那麽多的戰友,和這麽多年村支書當下來的人脈。</p>
王滿銀才離開一個多星期,罐子村的工程隊不僅組建完成,而且都已經開工了。</p>
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見識也不多,個人行動,哪有那麽容易在城裏找到工作。</p>
回城知青那麽多,城裏人自己都是人多崗位少的,城裏人都不好找工作,城裏年輕人也都是下過鄉,吃過苦的,就算攬工競爭也很大。</p>
沒有人帶頭,除了少數的村民,大部分村民都不好找到工作。</p>
就算找到工作,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也不奇怪,很多包工頭,拖欠農民工工資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p>
辛苦對於農民來說真的不算什麽,每年冬春基建工地做習慣的工作,對於農民來說,箍窯洞,蓋房子,真的不算什麽苦活。</p>
等一家子都吃過了早飯之後,王滿銀套上了牛車,一家子坐上牛車出發去雙水村。</p>
孩子嘛,都喜歡新鮮的東西,坐多了自行車,現在對牛車的興致更高。</p>
雙水村和罐子村這點距離,對於農民來說真是抬抬腳的距離。</p>
要不是孩子們要求,王滿銀選走路都不坐牛車的,速度真快不到哪裏去。</p>
等到了孫家,除了兩個在學校的人,其他人都在。</p>
秀蓮是個勤快人,從出了月子就開始出山勞動,所以說少安的兒子虎子,從小就是奶奶蘭花媽帶著。</p>
少安兩口子白天閑的時候,也都是孫家這邊。</p>
“爸,媽,滿銀去了省城一趟,這是給你們帶回來的糕點小吃。”</p>
蘭花說著,就把王滿銀帶回來的軟和糕點小吃拿了出來。</p>
這些大部分都是給了蘭花奶奶吃,送什麽過來孝敬蘭花父母,效果都不大,孫玉厚老兩口總是最後才能想到自己。</p>
錢,糧食,布,就不說了,就連王滿銀送的羊皮坎肩,要不是孫少平嫌土,孫玉厚也不可能自己穿。</p>
所以王滿銀現在跟著蘭花回丈母娘家,禮物都很敷衍,不空手回來已經頂大氣的女婿。</p>
“秀蓮,滿銀在省城進了不少衣服,準備在石圪節和米家鎮的集市賣,我給你挑了一件,你快試試合不合身?”</p>
天熱了,試衣服也簡單,直接套在外麵就行。</p>
現在的女人都要做一家人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有裁剪的本事,蘭花給秀蓮選的衣服大小自然不會不合適,目測就能八九不離十。</p>
“姐,姐夫,我有衣服穿,不用送我,姐你自己留著穿就行。”</p>
秀蓮哪有衣服穿,嫁到孫家以後一件新衣服都沒有添置。</p>
也就是娘家的條件不錯,結婚時候從娘家帶過來不少衣服,但從娘家帶過來的衣服,穿了幾年哪件衣服都有補丁。</p>
“我也有,現在我們家就衣服最多,不過滿銀進的衣服沒有家裏其他人合適穿的,要不然就一人拿一件了。”</p>
王滿銀和蘭花媽寒暄了幾句之後,講了近況,就出了窯洞,到了院裏抽煙。</p>
“滿銀,你去了省城?去做什麽了?”</p>
王滿銀出來之後,孫少安也就跟了出來,卷了一根紙煙點上。</p>
“是去了一趟,去省城當然是做生意了。”</p>
“王滿銀,你日子現在過的多好,你可不敢再出去當逛鬼。”孫少安皺著眉頭說道。</p>
明顯不隻是蘭花對王滿銀出門有陰影,整個孫家人都害怕王滿銀出門。</p>
“當什麽逛鬼啊,那是做生意。我還沒問你,這都分田到組了,已經沒有你這個隊長什麽事,你在村裏天天做什麽了?”</p>
看著發愁的孫少安,王滿銀突然有了想法。</p>
“耕地,鋤草,等忙完了小隊地裏活,我又忙活把自留地邊上,溝溝畔畔,犄角旮旯的地方整理出來,這不也能擴大點麵積,多種點,也能多點收獲。”</p>
不管包產到組,還是包產到戶,耕地都是按著人口來份,孫家大大小小八口人,也分了不少地,孫玉厚年紀大了,孫少平不下地,壯勞力就孫少安一個,幹起來自然慢了許多。</p>
加上少安的生產小組,還收留了孫玉亭一家子,孫玉亭下地可以說一個廢物,又是五口人的地,比王滿銀家田裏的活,晚結束一個星期,都是孫少安幹活麻利了。</p>
“你就琢磨那點自留地,能掙幾個錢,明天也別去自留地瞎忙了,跟著我去石圪節賣衣服去,姐夫虧待不了你!”</p>
想著少安經常去集市賣自家的蔬菜,有點做生意的底子,賣衣服應該也不成問題。</p>
“什麽?”</p>
孫少安聽了就是大呼了一聲,很是驚訝,就差跳起來了,王滿銀都沒想到人反應這麽大。</p>
“我說讓你跟我去石圪節賣衣服去,就那幾分的自留地,你能刨出來幾個錢!”</p>
</p>
王滿銀又是慢條斯理的重複了一遍。</p>
“你讓我跟著你去投機倒把?”</p>
少安用手指著自己,一臉的不可置信。</p>
“少安,你不是文盲,沒事了多看看報紙,現在可以做生意,哪還有什麽投機倒把。”</p>
“我可不去!我可不想被人說投機倒把。”</p>
少安搖著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堅定的拒絕道。</p>
王滿銀沒想到,孫少安有時候膽子那麽大,先是敢私自多劃分豬飼料地,去年初的時候,又想要在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搞生產責任製。</p>
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現在怕做生意,簡單的說是怕倒買倒賣,會被說投機倒把。</p>
王滿銀給孫少安送錢,孫少安都不要,王滿銀也沒有辦法。</p>
“那你想做什麽?”</p>
“我…”</p>
看孫少安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顯然的沒有想好。</p>
“少安,現在已經改革開放了,你不要就把你自己局限在雙水村嘛,可以走出去看一看,到處是機會,處處是商機。看到蘭花送給秀蓮的衣服沒有,賣出去一件我就可以賺幾塊錢,這抵得上你賣多少洋芋,南瓜。想好了可以隨時找我,姐夫歡迎你過來和姐夫合夥。”</p>
孫少安不願意陪王滿銀賣衣服去,隻能去賺自己命中注定的第一桶金了。</p>
應該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該被劉根民介紹給人拉磚去了。</p>
王滿銀才離開一個多星期,罐子村的工程隊不僅組建完成,而且都已經開工了。</p>
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見識也不多,個人行動,哪有那麽容易在城裏找到工作。</p>
回城知青那麽多,城裏人自己都是人多崗位少的,城裏人都不好找工作,城裏年輕人也都是下過鄉,吃過苦的,就算攬工競爭也很大。</p>
沒有人帶頭,除了少數的村民,大部分村民都不好找到工作。</p>
就算找到工作,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也不奇怪,很多包工頭,拖欠農民工工資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p>
辛苦對於農民來說真的不算什麽,每年冬春基建工地做習慣的工作,對於農民來說,箍窯洞,蓋房子,真的不算什麽苦活。</p>
等一家子都吃過了早飯之後,王滿銀套上了牛車,一家子坐上牛車出發去雙水村。</p>
孩子嘛,都喜歡新鮮的東西,坐多了自行車,現在對牛車的興致更高。</p>
雙水村和罐子村這點距離,對於農民來說真是抬抬腳的距離。</p>
要不是孩子們要求,王滿銀選走路都不坐牛車的,速度真快不到哪裏去。</p>
等到了孫家,除了兩個在學校的人,其他人都在。</p>
秀蓮是個勤快人,從出了月子就開始出山勞動,所以說少安的兒子虎子,從小就是奶奶蘭花媽帶著。</p>
少安兩口子白天閑的時候,也都是孫家這邊。</p>
“爸,媽,滿銀去了省城一趟,這是給你們帶回來的糕點小吃。”</p>
蘭花說著,就把王滿銀帶回來的軟和糕點小吃拿了出來。</p>
這些大部分都是給了蘭花奶奶吃,送什麽過來孝敬蘭花父母,效果都不大,孫玉厚老兩口總是最後才能想到自己。</p>
錢,糧食,布,就不說了,就連王滿銀送的羊皮坎肩,要不是孫少平嫌土,孫玉厚也不可能自己穿。</p>
所以王滿銀現在跟著蘭花回丈母娘家,禮物都很敷衍,不空手回來已經頂大氣的女婿。</p>
“秀蓮,滿銀在省城進了不少衣服,準備在石圪節和米家鎮的集市賣,我給你挑了一件,你快試試合不合身?”</p>
天熱了,試衣服也簡單,直接套在外麵就行。</p>
現在的女人都要做一家人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有裁剪的本事,蘭花給秀蓮選的衣服大小自然不會不合適,目測就能八九不離十。</p>
“姐,姐夫,我有衣服穿,不用送我,姐你自己留著穿就行。”</p>
秀蓮哪有衣服穿,嫁到孫家以後一件新衣服都沒有添置。</p>
也就是娘家的條件不錯,結婚時候從娘家帶過來不少衣服,但從娘家帶過來的衣服,穿了幾年哪件衣服都有補丁。</p>
“我也有,現在我們家就衣服最多,不過滿銀進的衣服沒有家裏其他人合適穿的,要不然就一人拿一件了。”</p>
王滿銀和蘭花媽寒暄了幾句之後,講了近況,就出了窯洞,到了院裏抽煙。</p>
“滿銀,你去了省城?去做什麽了?”</p>
王滿銀出來之後,孫少安也就跟了出來,卷了一根紙煙點上。</p>
“是去了一趟,去省城當然是做生意了。”</p>
“王滿銀,你日子現在過的多好,你可不敢再出去當逛鬼。”孫少安皺著眉頭說道。</p>
明顯不隻是蘭花對王滿銀出門有陰影,整個孫家人都害怕王滿銀出門。</p>
“當什麽逛鬼啊,那是做生意。我還沒問你,這都分田到組了,已經沒有你這個隊長什麽事,你在村裏天天做什麽了?”</p>
看著發愁的孫少安,王滿銀突然有了想法。</p>
“耕地,鋤草,等忙完了小隊地裏活,我又忙活把自留地邊上,溝溝畔畔,犄角旮旯的地方整理出來,這不也能擴大點麵積,多種點,也能多點收獲。”</p>
不管包產到組,還是包產到戶,耕地都是按著人口來份,孫家大大小小八口人,也分了不少地,孫玉厚年紀大了,孫少平不下地,壯勞力就孫少安一個,幹起來自然慢了許多。</p>
加上少安的生產小組,還收留了孫玉亭一家子,孫玉亭下地可以說一個廢物,又是五口人的地,比王滿銀家田裏的活,晚結束一個星期,都是孫少安幹活麻利了。</p>
“你就琢磨那點自留地,能掙幾個錢,明天也別去自留地瞎忙了,跟著我去石圪節賣衣服去,姐夫虧待不了你!”</p>
想著少安經常去集市賣自家的蔬菜,有點做生意的底子,賣衣服應該也不成問題。</p>
“什麽?”</p>
孫少安聽了就是大呼了一聲,很是驚訝,就差跳起來了,王滿銀都沒想到人反應這麽大。</p>
“我說讓你跟我去石圪節賣衣服去,就那幾分的自留地,你能刨出來幾個錢!”</p>
</p>
王滿銀又是慢條斯理的重複了一遍。</p>
“你讓我跟著你去投機倒把?”</p>
少安用手指著自己,一臉的不可置信。</p>
“少安,你不是文盲,沒事了多看看報紙,現在可以做生意,哪還有什麽投機倒把。”</p>
“我可不去!我可不想被人說投機倒把。”</p>
少安搖著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堅定的拒絕道。</p>
王滿銀沒想到,孫少安有時候膽子那麽大,先是敢私自多劃分豬飼料地,去年初的時候,又想要在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搞生產責任製。</p>
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現在怕做生意,簡單的說是怕倒買倒賣,會被說投機倒把。</p>
王滿銀給孫少安送錢,孫少安都不要,王滿銀也沒有辦法。</p>
“那你想做什麽?”</p>
“我…”</p>
看孫少安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顯然的沒有想好。</p>
“少安,現在已經改革開放了,你不要就把你自己局限在雙水村嘛,可以走出去看一看,到處是機會,處處是商機。看到蘭花送給秀蓮的衣服沒有,賣出去一件我就可以賺幾塊錢,這抵得上你賣多少洋芋,南瓜。想好了可以隨時找我,姐夫歡迎你過來和姐夫合夥。”</p>
孫少安不願意陪王滿銀賣衣服去,隻能去賺自己命中注定的第一桶金了。</p>
應該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該被劉根民介紹給人拉磚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