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想一想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 作者:我是六隻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滿銀對孫少安去拉磚,到也沒有什麽意見。</p>
雖然拉磚這個活,苦了點,累了點,還不能回家。</p>
但是拉磚也是運輸,運輸行業是真賺錢,對孫少安的大體格子來說,苦點,累點,能賺錢其他什麽都不是問題。</p>
就怕孫少安拉個磚,就靈機一動的想辦個磚廠。</p>
不過這些還有時間,隨著時間發展,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能被人認可,還有改變孫少安想法的機會。</p>
下午時候,回到罐子村的王滿銀,忙著做一些木製的衣架,賣衣服的展覽衣服用得著。</p>
</p>
王滿銀都計劃好了,石圪節三六九有集,人更多一些,三六九的時候就在石圪節,其他人時間都去米家鎮。</p>
王滿銀有不少去石圪節賣菜的經驗,賣衣服當然也不在話下。</p>
隻不過賣菜擺在地上就行,賣衣服需要搭條繩子,把衣服掛起來。</p>
王滿銀來石圪節的時間挺早,不過趕集嘛,來的早才能占領好位置。</p>
衣服掛起來之後,就吸引到了不少的年輕人。</p>
“來一來,瞧一瞧,看一看,衣服二十一件,衣服二十一件。”</p>
叫賣也要如鄉隨俗,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風格。</p>
王滿銀現在叫賣,肯定不能說,王八蛋老板,跟著小姨子跑了。</p>
因為石圪節已經有了一批趕時髦的人,花襯衫,喇叭褲,手提錄音機。</p>
每天就在在石圪節集市上麵轉悠,可以說就是南方流行服裝的活廣告,省了王滿銀宣傳的時間。</p>
衣服掛出來之後,叫了幾聲,就圍過來了好多人。</p>
看熱鬧的人很多,真心要買的人也不少。</p>
“帽子多少錢?”</p>
“襪子怎麽賣?”</p>
“我要這件衣服。”</p>
“能不能便宜一點?”</p>
服裝生意比王滿銀預期的還要更火爆一點。</p>
雖然可以說農村很窮,普通村民舍不得花錢。</p>
但是年輕人對流行,對美的追求不變,人口基數大了,相對富裕一些的人家也不少。</p>
要不然石圪節托尼,胡德祿的理發店,也不會引進了“電打”,生意就這麽火爆。</p>
王彩娥和金俊斌離婚以後,兜兜轉轉的還是嫁給了胡德祿。</p>
兩個人還是能夠搞到一起,王滿銀也可以理解。</p>
胡德祿這樣的人家確實不太好找,五十多歲老鰥夫,有錢,不在乎王彩娥水性楊花的名聲。</p>
對於胡德祿來說,都已經五十多歲了,還能找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漂亮媳婦。</p>
在還不流行老少配的時代,胡德祿這樣的想找一個漂亮的也不容易,也沒有太多挑選的餘地。</p>
果不其然,王彩娥在哪都是風雲人物,到了石圪節,就送給了胡德祿一個“綠帽王”的稱號。</p>
從此以後胡德祿,金俊斌,孫玉亭,徐治功都是一個戰壕裏麵的兄弟。</p>
王滿銀擺攤的時候也不挑其他地方,就選了胡德祿理發店的對麵。</p>
去做頭發的都是走在石圪節潮流前線的人。</p>
去石圪節擺攤的效果不錯,第二天王滿銀就去了米家鎮。</p>
米家鎮確實不一樣,王滿銀賣衣服已經不是獨家。</p>
不過對於米家鎮的規模來說,遠遠稱不上飽和,王滿銀偷偷補了兩次貨,才算是撐過了一天。</p>
之後王滿銀就開始了奔波,賣衣服可不是之前王滿銀賣菜。</p>
賣菜的時候產出就那麽多,王滿銀一個星期賣一次就行。</p>
賣衣服自然需要天天去集市,現在王滿銀也可以說是,起早貪黑天天不著家了。</p>
不是王滿銀不願意招人,但是連膽子那麽大的孫少安都不敢做生意倒買倒賣,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p>
這種事情,還要找王滿銀當初當二流子的狐朋狗友。</p>
改邪歸正的不是沒有,但是大部分二流子都輕鬆慣了,都不喜歡賣力氣,還是以倒買倒賣為生。</p>
王滿銀又去省城進了一次貨之後,已經改為了石圪節附近公社的服裝批發商。</p>
……</p>
王滿銀忙的時候,少安也迎了自己的機遇。</p>
雖然不知道孫少安,為什麽沒有被秀蓮催著去石圪節賣老南瓜散心。</p>
但是劉根民絕對是孫少安的好基友。</p>
平常工作已經挺忙的公社副主任,還是托人稍話去了雙水村,把孫少安叫到了石圪節去。</p>
“少安,最近忙什麽呢?”</p>
“沒忙啥。”</p>
“我這邊有個活你要不要做?”</p>
劉根民就對少安講了自己有一個表兄,在縣高中做總務,同時負責著基建,縣高中準備擴建教室。</p>
縣高中在城邊的拐峁村買了磚,要往縣高中中學的基建工地拉。</p>
等著少安聽了拉一塊磚有一分錢的運費就心動不已。</p>
但是這個活也不是想接就能接的了的。</p>
縣高中工地等著用磚了,拉磚的速度不能太慢,人力也拉不了多少,要接這個活需要有一輛畜力車。</p>
但劉根民能年紀不大,就做到公社副主任,能力還是很強的。</p>
當然不會提少安不可能做出來的事情,方方麵麵都替少安想到了。</p>
因為好多村子搞了包產到戶,架子車不難買到,更不要說少安姐姐,王滿銀家裏就有架子床。</p>
買牲口的錢,劉根民也都想到了,可以幫著少安在公社信用社貸款。</p>
劉根民是公社副主任,可以幫著少安在信用社貸款七百元,少安再私下借個幾百塊錢,花上一千塊錢左右買個牲口。</p>
等活幹完了,牲口一賣,也不會有什麽損失,拉磚賺到錢都是少安自己的。</p>
少安一直都是一個聰明人,跟著王滿銀倒買倒賣不敢,但是這個拉磚掙運費,踏踏實實就能賺到的錢,聽了之後就激動不已。</p>
回到家就把劉根民的話和孫玉厚轉述了一遍,和老父親商量要不要接這個活。</p>
雖然孫玉厚,幾十年來欠人錢欠怕了,不喜歡借錢,但是經過了少安的一頓分析之後,也對少安表示了支持。</p>
但是最後孫老漢也提出來一個問題:“幾百塊錢向誰借?”</p>
當然了不是借不到,雙水村有孫家的及時雨金俊海家,但是除了孫少平,其他人都覺得孫家欠金家太多,和金俊海家張不開口。</p>
“少安,要不找你姐蘭花借吧。”</p>
孫老漢一遍抽著煙袋鍋子,一邊艱難的開口說道。</p>
“爸,容我想一想。”</p>
雖然拉磚這個活,苦了點,累了點,還不能回家。</p>
但是拉磚也是運輸,運輸行業是真賺錢,對孫少安的大體格子來說,苦點,累點,能賺錢其他什麽都不是問題。</p>
就怕孫少安拉個磚,就靈機一動的想辦個磚廠。</p>
不過這些還有時間,隨著時間發展,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能被人認可,還有改變孫少安想法的機會。</p>
下午時候,回到罐子村的王滿銀,忙著做一些木製的衣架,賣衣服的展覽衣服用得著。</p>
</p>
王滿銀都計劃好了,石圪節三六九有集,人更多一些,三六九的時候就在石圪節,其他人時間都去米家鎮。</p>
王滿銀有不少去石圪節賣菜的經驗,賣衣服當然也不在話下。</p>
隻不過賣菜擺在地上就行,賣衣服需要搭條繩子,把衣服掛起來。</p>
王滿銀來石圪節的時間挺早,不過趕集嘛,來的早才能占領好位置。</p>
衣服掛起來之後,就吸引到了不少的年輕人。</p>
“來一來,瞧一瞧,看一看,衣服二十一件,衣服二十一件。”</p>
叫賣也要如鄉隨俗,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風格。</p>
王滿銀現在叫賣,肯定不能說,王八蛋老板,跟著小姨子跑了。</p>
因為石圪節已經有了一批趕時髦的人,花襯衫,喇叭褲,手提錄音機。</p>
每天就在在石圪節集市上麵轉悠,可以說就是南方流行服裝的活廣告,省了王滿銀宣傳的時間。</p>
衣服掛出來之後,叫了幾聲,就圍過來了好多人。</p>
看熱鬧的人很多,真心要買的人也不少。</p>
“帽子多少錢?”</p>
“襪子怎麽賣?”</p>
“我要這件衣服。”</p>
“能不能便宜一點?”</p>
服裝生意比王滿銀預期的還要更火爆一點。</p>
雖然可以說農村很窮,普通村民舍不得花錢。</p>
但是年輕人對流行,對美的追求不變,人口基數大了,相對富裕一些的人家也不少。</p>
要不然石圪節托尼,胡德祿的理發店,也不會引進了“電打”,生意就這麽火爆。</p>
王彩娥和金俊斌離婚以後,兜兜轉轉的還是嫁給了胡德祿。</p>
兩個人還是能夠搞到一起,王滿銀也可以理解。</p>
胡德祿這樣的人家確實不太好找,五十多歲老鰥夫,有錢,不在乎王彩娥水性楊花的名聲。</p>
對於胡德祿來說,都已經五十多歲了,還能找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漂亮媳婦。</p>
在還不流行老少配的時代,胡德祿這樣的想找一個漂亮的也不容易,也沒有太多挑選的餘地。</p>
果不其然,王彩娥在哪都是風雲人物,到了石圪節,就送給了胡德祿一個“綠帽王”的稱號。</p>
從此以後胡德祿,金俊斌,孫玉亭,徐治功都是一個戰壕裏麵的兄弟。</p>
王滿銀擺攤的時候也不挑其他地方,就選了胡德祿理發店的對麵。</p>
去做頭發的都是走在石圪節潮流前線的人。</p>
去石圪節擺攤的效果不錯,第二天王滿銀就去了米家鎮。</p>
米家鎮確實不一樣,王滿銀賣衣服已經不是獨家。</p>
不過對於米家鎮的規模來說,遠遠稱不上飽和,王滿銀偷偷補了兩次貨,才算是撐過了一天。</p>
之後王滿銀就開始了奔波,賣衣服可不是之前王滿銀賣菜。</p>
賣菜的時候產出就那麽多,王滿銀一個星期賣一次就行。</p>
賣衣服自然需要天天去集市,現在王滿銀也可以說是,起早貪黑天天不著家了。</p>
不是王滿銀不願意招人,但是連膽子那麽大的孫少安都不敢做生意倒買倒賣,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p>
這種事情,還要找王滿銀當初當二流子的狐朋狗友。</p>
改邪歸正的不是沒有,但是大部分二流子都輕鬆慣了,都不喜歡賣力氣,還是以倒買倒賣為生。</p>
王滿銀又去省城進了一次貨之後,已經改為了石圪節附近公社的服裝批發商。</p>
……</p>
王滿銀忙的時候,少安也迎了自己的機遇。</p>
雖然不知道孫少安,為什麽沒有被秀蓮催著去石圪節賣老南瓜散心。</p>
但是劉根民絕對是孫少安的好基友。</p>
平常工作已經挺忙的公社副主任,還是托人稍話去了雙水村,把孫少安叫到了石圪節去。</p>
“少安,最近忙什麽呢?”</p>
“沒忙啥。”</p>
“我這邊有個活你要不要做?”</p>
劉根民就對少安講了自己有一個表兄,在縣高中做總務,同時負責著基建,縣高中準備擴建教室。</p>
縣高中在城邊的拐峁村買了磚,要往縣高中中學的基建工地拉。</p>
等著少安聽了拉一塊磚有一分錢的運費就心動不已。</p>
但是這個活也不是想接就能接的了的。</p>
縣高中工地等著用磚了,拉磚的速度不能太慢,人力也拉不了多少,要接這個活需要有一輛畜力車。</p>
但劉根民能年紀不大,就做到公社副主任,能力還是很強的。</p>
當然不會提少安不可能做出來的事情,方方麵麵都替少安想到了。</p>
因為好多村子搞了包產到戶,架子車不難買到,更不要說少安姐姐,王滿銀家裏就有架子床。</p>
買牲口的錢,劉根民也都想到了,可以幫著少安在公社信用社貸款。</p>
劉根民是公社副主任,可以幫著少安在信用社貸款七百元,少安再私下借個幾百塊錢,花上一千塊錢左右買個牲口。</p>
等活幹完了,牲口一賣,也不會有什麽損失,拉磚賺到錢都是少安自己的。</p>
少安一直都是一個聰明人,跟著王滿銀倒買倒賣不敢,但是這個拉磚掙運費,踏踏實實就能賺到的錢,聽了之後就激動不已。</p>
回到家就把劉根民的話和孫玉厚轉述了一遍,和老父親商量要不要接這個活。</p>
雖然孫玉厚,幾十年來欠人錢欠怕了,不喜歡借錢,但是經過了少安的一頓分析之後,也對少安表示了支持。</p>
但是最後孫老漢也提出來一個問題:“幾百塊錢向誰借?”</p>
當然了不是借不到,雙水村有孫家的及時雨金俊海家,但是除了孫少平,其他人都覺得孫家欠金家太多,和金俊海家張不開口。</p>
“少安,要不找你姐蘭花借吧。”</p>
孫老漢一遍抽著煙袋鍋子,一邊艱難的開口說道。</p>
“爸,容我想一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