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創世元靈並沒有斬殺魔羅,才導致了羅睺的降世?”


    陸吾有些不敢相信,畢竟是創世元靈,有必要撒這個謊嗎?


    赤鬆子道:“有小道消息說四大太始祖是被創始元靈封印了,如果所言不虛,那就證明四大太始祖的合力之戰抗衡了創始元靈,這才讓他不得不以無上禁術封印了四大太始祖。”


    “也就是說為了這個封印術,創始元靈連自己也封印了?修為已是混元無極大羅金仙的他都要做到這種程度,看來羅睺的陰謀也就是解印了。”陸吾極為震驚道。


    赤鬆子滿臉嚴肅的盯著陸吾道:“你做好犧牲的準備了嗎?這場戰鬥,不知會死多少仙人。”


    “這個覺悟必須有,隻是要想稱心如意,恐怕這三界第一智者不會輕易答應!”


    “五色天的實力和燃燈道人差不多,我們也勉為其難的擋得住魔神,由此可見,羅睺的實力應該在混元大羅金仙之境,與淩天一戰,三清俱損,連鴻鈞老祖和女媧娘娘也慘敗收場,一旦太始祖魔羅被放出,三界能擋住他的仙人就微乎其微了。”陸吾道:“我聽說瀛洲仙島之外曾有一名混元大羅金仙級的散仙,名叫瀛聖,乃瀛洲的源起者,若能找到他幫忙,我們對付羅睺的勝算將更大些。”


    赤鬆子道:“瀛聖的脾氣太怪了,沒有人能煽動他,萬千年來,他可以說是足不出戶,以致連知道他名字的人都極少。至於那位盲仙,我倒是頗有興趣,他的雙目雖是真瞎,可以他的實力並不是治不好,由此看來,他是一位善於用心眼的人,修為肯定不是表麵那麽簡單。”


    “如果連瀛聖都請不動,那元辰、貞吉康、風泰和、利劍、亨通就更沒有希望了!七混元是鐵板一塊,他們不出,三清就危險了。如今五方五帝集體閉關,怕是在專研什麽陣法吧!”陸吾道。


    天吳是上古時代的水神,他人麵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


    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上古動物可能在遠古之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


    天吳八首八麵,虎身,八足八尾,係青黃色,吐雲霧,司水,是一個怪物一樣的神仙。


    玄冥是上古時代北方之神的名字,即最著名的四時、四方之神之中的北方冬天之神。


    玄冥,表示冬天光照不足、天氣晦暗的特點。


    玄冥又叫禺強,是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乃為黃帝之孫。


    玄冥人麵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其坐騎為一條雙頭龍,形象頗為怪異。


    他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上古之人稱為“厲風”。


    天吳和玄冥走了過來:“你們兩個老家夥,什麽時候那麽好意的開始關心五方天帝的事情了?”


    “五色天要破九曲黃河陣應該不難,可他們卻順水推舟,做出被大陣難住的樣子,真是令人難以費解。”赤鬆子道。


    “有進步嘛,赤鬆子,五色天的陰謀居然被你看穿了!”


    一道聲道悠悠的傳來。


    四上仙心中一驚,看時,見是離朱,方才鬆了口氣。


    離珠又名離朱,是上古時期的仙人,黃帝遊赤水之北,登昆侖之丘,丟失了玄珠,黃帝就命離朱去尋找。


    因為他“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其眼力可見一斑,故有“離朱之目”一說。


    “以你的目力,我相信要看清其中虛實並不難,又何必故作姿態?”陸吾不悅的問。


    “因為擢破就沒有意思了!”力牧神出鬼沒的突然出現道。


    力牧是上古時代的一位仙人。道家前身他與風後、大鴻是軒轅黃帝的三位大臣。


    黃帝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得力牧於大澤,進為將,稱拜將台。


    力牧不但善於牧羊,還善於射箭,力量大而能拉開強弓,所以黃帝曾任命他為丞相。


    力牧的後代中,一部份人姓力,一部份人姓牧,力姓和牧姓原本就是一家人了。


    力牧之所以被黃帝所選中,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相傳軒轅黃帝在做了首領以後,經常為了沒有能幹的賢臣來輔助他鞏固王位,治理國家而發愁。


    一日,他做了一夢,夢見一場大風把地上的汙垢刮得幹幹淨淨,接著又夢到有一人拿著隻有千鈞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動的強弩驅趕著千萬頭牛羊。


    黃帝夢醒後覺得很奇怪,他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風是象征著號令,是執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後,這就是說,有人姓風名後,就能職掌國政。


    千鈞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驅趕牛羊千萬頭,是說他能夠牧引導民眾行善,也就是說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輔助治理天下。


    於是黃帝立即下令尋訪,終於在一個大澤邊找到了力牧。


    黃帝找到力牧之後,拜力牧為將。


    果然,力牧不負所望,在涿鹿之戰中為黃帝戰勝蚩尤立了大功。


    力牧不但能征善戰,也頗會動腦筋發明了一些對於人民生產勞動也作出了很大貢獻的東西,比如車。


    一次,黃帝帶領他的先民遷移到北方黃土高原。


    此處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於長期生存。


    他們剛剛居住下來,突然狂風大作,黃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樹,個個藏身,以防狂風卷走。


    黃帝隻顧別人的安危,不料,自己頭上戴的遮太陽的大圈帽被狂風吹掉,他連忙抓住一棵小樹,就地蹲下。


    力牧發現黃帝的大圈帽被狂風吹得就地滾動,並不倒地。


    這是為何呢?


    力牧砍了一根樹枝,紮成圓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滾了不到一丈遠又倒了。


    力牧自小就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他沉思了很久;然後,再紮了一個圓圈,給兩個圓圈中間紮了個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長樹枝,把兩個圓圈紮在這根樹枝的兩頭,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


    這次雖然沒有倒,滾不了多遠就停下來。


    這時,黃帝、風後、倉頡一起走來,問力牧在幹什麽。


    力牧把剛才發生的事向三人訴說了一遍。


    智多謀廣的風後,連忙剝了一條樹皮,拴在兩個圓圈中間的橫杆上,一手拉著往前走,兩個圓圈一直滾動著,並未倒地。


    力牧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一下醒悟過來。


    他叫常先再紮兩個同樣的圓圈,四個木圓連在一起,好比四個車輪,穩穩當當向前滾動著,再也不怕倒地。


    風後看後,好像腦子裏一下也醒悟過來,他命常先去采石場弄兩個圓形石盤,中間鑿個洞。


    不到半天工天,兩個圓形石盤就做成了。


    風後從中間橫安一根木棍。


    木棍中間綁了一條草繩,叫常先拉上使勁往前跑。


    後邊跟隨了一群先民看熱鬧。


    倉頡連忙向黃帝說:我給這個東西起個名,就叫做“車”。黃帝深思了一下,表示同意。


    車,對力牧來說,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征得黃帝同意,命所有人民一人製作兩塊圓形石頭盤。


    大小規格要一樣,不幾天,圓形石頭盤造得堆積如山。


    常先命人民四個圓石盤安裝一輛車,全部安好後,黃帝召集所有民眾前來觀看表演。


    中華民族第一個地上運載工具——車輪,就這樣誕生了。


    它也是後來中國所有車輪的前身。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車輪也由石頭改作為木製車輪。


    有了鐵器以後,車輪由木製又改為鐵車輪,成為遷徙遊牧生活中的運載工具,大大減輕了民眾們的體力勞動。


    力牧在車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打仗用的“戰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