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聖招來了颶風,風力強勁的吹,盡管能刮起極勁之風,但也隻是讓霧失樓台滾滾而動,未消散一點。“看來你的戰力雖強,但要以巽風破掉白天魔帝的陣,還是有難度的。”風泰和道。瀛聖嗬嗬一笑:“我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修練經綸手和紫青劍氣上,哪有多餘的空閑浪費在這些招風引雷的法術上?”“這倒也是,有了經綸手,你根本不屑於五行道術,豈會做本末倒置之事。現在這個窘境恐怕也隻有專擅巽風的聖仙能破霧失樓台了。”伶瑤仙子可惜的道。


    盲仙的意識沉淪在無法自拔的睡夢中。聖人做夢,聖人不是不做夢嗎?確切來說,盲仙是準聖。聖人在古簡上寫道:“聖人無夢”。它該怎麽理解,是聖人夜晚不做夢嗎?聖人無夢,並不是說聖人夜晚不做夢;而是指聖人不要現實沒有的,聖人不在現實存在之上更進一步。他對事情不希求、不期待、不奢望,他不要現實沒有、不是活在幻想中,而是應該怎麽做,能做什麽。是什麽就愛什麽,這就是聖人無夢的意思。


    聖人活在完全的滿足中,除了要他眼前有的,他的心不再向虛無伸出一步。聖人沒有希望,沒有希求,他的眼止於他見之所見,他的耳止於他聽之所聽,他的鼻止於他聞之所聞。他是一個沒有“希望”的人,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他是一個不從屬於頭腦、不走頭腦道路的人。正所謂“致虛極,守靜篤”,就是這個意思。為學日增,為道日損,這是聖人之訓。


    因為聖人內心清淨,並打掃過他的地下世界,聖人當然夜晚也不可能夢境重重。夜晚是白天的反映,因為聖人白天安靜,因而夜晚他的夢也少之又少。白天和夜晚是相同的,無論怎麽你都活在一個夢中。聖人熱愛他所有的夢,他把所有的“所見”視為相同,他不區分夢或非夢,因為對他來講,所有的都是夢。


    聖人活在一個清醒的夢裏,行、住、坐、臥、生、死,他完全清醒在他的夢中。那夢流過他,以各種形式,像河水流過岸邊的樹,他永遠安定在那不移也不失中。他以法身存在,他活在涅槃的世界,他的生活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不需要理解事物,他就是他要理解的那事物。因為“無我”,他以萬物的身份存在。因為心沒有固定的認同,他自由飛翔在宇宙裏。每天,他與自己百千萬億化身,平等地在一起,他享受生命的無限夢境。


    聖人沒有夢,他有最豐盛的夢。他的夢多到,他時刻在觀看自己的夢。聖人是一個能觀夢的人。他觀看自己的夢升起和落下,就像觀看春天和秋天到來又走去一樣。聖人活在自己的季節裏,他的夢創造他的季節。聖人喜悅在自己的夢中,從不驚恐,聖人是一個從不再做噩夢的人。他是一個隻有好夢,永不再有惡夢的人。進進出出在夢裏,睡去醒來在夢裏,聖人是一個能夠享受他喜悅之夢的人。他是一個醒著做夢的人,他從未迷失過自己。


    這便是古簡中的“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


    盲仙暫時失去了修為,迎來了真夢,想到了少年時代的站樁之事,這是回憶之夢。


    站樁是曆史悠久的一種古代養生術,因缺乏文獻,現已無從考證其起源於何時。但在《黃帝內經》中已經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後世許多人也是依此來修身養性。


    站式練功法日趨完善,並且已經出現了多種功法,由於其效甚捷,法門簡便,且講究“與天地相溝通,借天地之氣而養我身”,故被譽為“通天徹地”的功法。


    但是後來,受當時政治、社會影響,隨著時間流逝,真正的練功方法、真正的武術卻逐漸被湮沒,殘留者隻散見於民間。


    站樁養生在於增補元氣。此功法被當作練習拳術中的輔助健身法,並不被當作醫療的手段。其原理在於在練習站樁不動的過程中,能夠較快地得到元氣充盈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內勁”,而這種勁道很難從拳腳套路中練出。通過站樁的輔助練習,有了源源不已的內勁,不僅容易“出功夫”,還能起到健身養生的功效。


    道醫學認為,道門養生術之精華在於以丹田運化為修煉核心,經絡氣血津液暢通為宗旨。人之三寶精氣神,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過程,使精、氣、神相凝聚,必能身體強健,益壽延年。正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站樁功的醫療治病功效就在於既能保養心神,又能使身體得到鍛煉。正所謂簡中所雲的“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通過站樁養神,既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水火既濟,又能助長精神,鍛煉形骸,增加力氣。


    養生站樁功種類很多,習練站樁功的要領


    不論動、靜、行、站、坐、臥,所限條件極少,簡便易行。如需依靠站樁之法醫療治病,還需要在精通之人的指導下練習。練習站樁靜功,雙腳要分開略與肩寬,身體自然站立,下沉順應膝蓋的自然曲度。雙手十指微分開,但又似有合力,雙臂內抱,意念中懷抱似球。舌尖頂上顎,口微閉,麵似帶微笑。此間要注意下身重心下沉,雙腳腳趾輕抓地,正如足下生根;上身立身中正,頭上虛領頂勁,如天懸之線係於頭頂,上下之力以通貫督脈。不得不提的是,習練過程中有一些細節之處需要注意:第一、站樁時長依個人而定,初期練習可以在一盞茶功夫間,練習久了可逐漸增長時間。很多初學者盲目追求站樁時間的長久,認為久站效果就會更好,實則不然。時間過長,腿部力量不足,繼續站下去則氣血運行不暢,反而不利於身心。且站樁之時,意念更為重要,久站神疲,不能意守,神思渙散,毫無意義。


    第二、久疏練習者可以先做些全身或下身的拉伸練習準備,以助通達氣血。


    第三、在個人練習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即可,不可刻意追求呼吸方法,以免練功中出現偏差。許多初學人試圖調整、控製呼吸,以期有更好的效果,但實際上這樣操作往往適得其反。須知,習練站樁功是一個長久之事,不求速成。因此操作上以簡便易行,得以堅持為主,首先降低練功的難度,養成練功的習慣,避免練功走火的副作用,在此之上,隨著練功時日增長,功法愈加熟悉,再考慮配合呼吸為好。


    第四、關於意念。有些古簡上會說練功時什麽都不要想,一片虛無。但實際上許多人即便是練功很長一段時間,都達不到如是高深境界,這一問題也曾困擾一些俠士很長時間,並且一直都沒有找到解決方法。直到成為仙人,才茅塞頓開。打拳時,大腦可以得到平時難以得到的平靜,而肢體則在進行難度較大的運動時,正好是大腦得到休整的最好時機,“以一念代萬念”之謂也。由此得到啟發,在站樁時,意念也就是“神”要隨時糾正身體的錯誤動作。依此不僅能更加集中精神,更能感覺自然之氣。


    練功後,這也是大部分人最容易忽視的一點。一般人會認為,練功結束就可以了,其實不然。練功過後要散步,使氣血逐漸歸於平靜,也是使功夫“化”入身體的過程。另外,有仙人指導弟子時還指出,練武後連說話都不許,否則元氣奔瀉,人會早衰早亡。所以練功後還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