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脈出現的那一刻,就預示著鬼纏身。
力牧、後土、蓐收、豎亥等上仙本就是已死的複活者。
鬼脈一現,就會靈魂消散,或被厲鬼勾魂,無常索命拿入陰界,然後交由十大閻王發落,但前提是生死簿上要有死亡名單才行,按簿拿人,此乃規矩。
在月庭外,一群低等的墮仙開始準備入侵。
“嘎吱”一聲響,東皇明月開門出現了。
“想不到截教還未喪威,你們這些嘍囉般的墮仙就來蓬萊猖狂了。”
“少廢話,我們想如何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一名人神境九重天的頭領道。
“此言差矣,月庭,可不是爾等為所欲為之處!”
“少囉嗦,看劍!”
墮仙們該拔劍的拔出劍,欲抽刀的已舉刀。
東皇明月冷冷一哼,不再費舌。
仙身一閃即逝,銀針在手,在衝在前麵的人神身上飛快一紮,就把人神給定住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一位人神敢動,東皇明月就會順手給他紮上一針。
於是,一段時間之後,月庭門口便出現一副相當詭異的畫麵,幾十名人神境以各種姿勢站在那裏,他們表情各異,就像是雕塑一般,一動也不動,而這些人裏,絕大部分穿著護體鎧甲,還有一些看上去是仙袍披身,可能隻是來看熱鬧的。
從月庭旁經過的一些仙人都會忍不住看一眼,這些人神在做什麽呢?
不會是有人無聊穿護體鎧甲來此處玩行為藝術吧?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這些人膽子可真不小,就不怕被截教之仙抓走麽?
不錯,雖然截教之人被魔族纏住廝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些異心的妄者膽敢在魔族向仙界發難之際從中作梗,真是不想活了。
燭陰、畢方、常先、大鴻、風後、天吳、誇父、英招等人之所以要孤注一擲,就是在去陰曹地府之前,為眾仙創造勝機。
陰曹地府之路,即所謂的“物質不滅陰陽間,五道輪回不空談。陰間共有十三站,勸人早修善因緣”。
若一旦踏進陰曹地府之路,則對魔族無計可施了。
凡人無法擺脫輪回之苦,無法擺脫生老病死苦、愛恨離別痛。
而死後的陰間和陽間一樣有自己的秩序,有著和陽間一樣的管理製度,有著自己的節假日。
陰間第一站為土地廟,剛剛過世的亡靈叫生魂,亡者肉身四大分解後,承載者生命信息能量的載體從身體中大概要經過六個時辰的時間才能分離出來,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靈魂。
每一個地方都有土地廟,有些是我們陽世的人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卻真實存在。土地廟給人的感覺就陽間的衙門是一樣的,古色古香的裝飾,中間一張棕紅案桌,上有本地的《戶籍冊》,記載著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員多少等等。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個靈魂的出生和死亡都需要經過當地的土地廟。
土地雖然神位低微,但卻是家喻戶曉的正神,人人不敢衝撞。
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溝通的一個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傳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離不開土地公公的幫助。
隻要是華夏人,在這個地方,都受他們管理,不會因為信仰不同就不受約束。
當有人陽壽已盡,陰兵會拿著勾魂牌和批票押著亡魂到土地廟通關,土地公公要打開本地《戶籍冊》進行核實,此亡人係屬本地人氏,確實壽終正寢,便在批票上蓋上土地大印,通行陰間。
在土地公公神案的兩邊有兩個通道關口,一個是直接往生東方長樂世界的大路,一個是前往陰曹地府的黃泉路。
一個關口光芒萬丈,一個關口漆黑無比。
陰兵壓著鬼魂化作陰風踏上了黃泉路。
陰間第二站是黃泉路。
常聽人說:黃泉路上不好走,黃泉路上無老少。
確實這樣,黃泉路上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塵埃,向前看,看不到陽關大路,向後看,看不到親朋四鄰。
有人會問了,死者的家屬給死者燒去了冥禮,為什麽不用這些工具上路呢?
孰不知這個時候亡人的靈魂還不能叫做鬼呢,隻有進了酆都城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鬼魂。
黃泉路可算是一個事故多發地段了。
黃泉路上一路崎嶇顛簸,各路靈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滿嘴花言巧語討好陰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
人的求生意識是最強的,但是上了這黃泉路又有幾人能夠還魂呢?
任憑靈魂怎麽哀求,怎樣使出渾身解數想要逃跑,都掙不開陰兵手裏這死亡的鐵鏈,一路歸去。
任憑靈魂走得多累,鬼差都不會讓其休息耽誤行程,必須要盡快趕路走出這黃泉路。
黃泉路上是沒有客棧,陽間有再多的錢財在黃泉路上也一樣白費,目的地都是一個地方,陰曹地府酆都城。
陰間第三站為望鄉台。
走出了黃泉路便上了望鄉台。老話說:一到望鄉台,遠望家鄉回不來。
高高一個石台,發出陣陣陰光,坐臥路轉之勢,上可回頭瞻望,書寫三個赤紅大字“望鄉台”。
走到了望鄉台,陽間的肉身這個時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黃金入櫃裝殮的時候了。
這望鄉台是慈航真人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讓亡故的靈魂,站在望鄉台上最後的看一眼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
站上了望鄉台,能看到陽世的家宅,看到親朋好友,看到自己已經死亡的肉身躺在那裏。
勸君多一些寬容心善待家人、朋友,不要等到後悔莫及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這望鄉台上,不知承載了多少傷心、悔恨的淚啊!
陰間第四站為惡狗嶺。
下了望鄉台一路前行,忽聽見一陣陣的狗吠聲,那叫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聽得人毛骨悚然。
懂行的人應該知道,狗和雞是陽間和陰間溝通的兩個很重要的媒介。
狗可以看到陰間的靈魂發出叫聲,金雞報曉鬼魂就必須避讓陽光以免魂飛魄散。
同時細心觀察的人可以看看,老牙狗是永遠不會睡在熱炕頭上的,金雞亦永遠不會趴著睡覺,萬物生靈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法則的。
隻見一群群的惡狗,目光凶橫,滿嘴鋼牙,皮毛鋼絲一般堅硬,向各路靈魂瘋咬過去,不撕扯掉腿腳是不肯鬆口的,各路靈魂使盡全力也難逃這惡狗的鐵嘴鋼牙。
孰不知人從靈魂變成鬼魂也不是這麽容易的,也要經過這三災九難的。
為人不容易,成鬼也不是這麽輕而易舉的。
力牧、後土、蓐收、豎亥等上仙本就是已死的複活者。
鬼脈一現,就會靈魂消散,或被厲鬼勾魂,無常索命拿入陰界,然後交由十大閻王發落,但前提是生死簿上要有死亡名單才行,按簿拿人,此乃規矩。
在月庭外,一群低等的墮仙開始準備入侵。
“嘎吱”一聲響,東皇明月開門出現了。
“想不到截教還未喪威,你們這些嘍囉般的墮仙就來蓬萊猖狂了。”
“少廢話,我們想如何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一名人神境九重天的頭領道。
“此言差矣,月庭,可不是爾等為所欲為之處!”
“少囉嗦,看劍!”
墮仙們該拔劍的拔出劍,欲抽刀的已舉刀。
東皇明月冷冷一哼,不再費舌。
仙身一閃即逝,銀針在手,在衝在前麵的人神身上飛快一紮,就把人神給定住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一位人神敢動,東皇明月就會順手給他紮上一針。
於是,一段時間之後,月庭門口便出現一副相當詭異的畫麵,幾十名人神境以各種姿勢站在那裏,他們表情各異,就像是雕塑一般,一動也不動,而這些人裏,絕大部分穿著護體鎧甲,還有一些看上去是仙袍披身,可能隻是來看熱鬧的。
從月庭旁經過的一些仙人都會忍不住看一眼,這些人神在做什麽呢?
不會是有人無聊穿護體鎧甲來此處玩行為藝術吧?
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這些人膽子可真不小,就不怕被截教之仙抓走麽?
不錯,雖然截教之人被魔族纏住廝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些異心的妄者膽敢在魔族向仙界發難之際從中作梗,真是不想活了。
燭陰、畢方、常先、大鴻、風後、天吳、誇父、英招等人之所以要孤注一擲,就是在去陰曹地府之前,為眾仙創造勝機。
陰曹地府之路,即所謂的“物質不滅陰陽間,五道輪回不空談。陰間共有十三站,勸人早修善因緣”。
若一旦踏進陰曹地府之路,則對魔族無計可施了。
凡人無法擺脫輪回之苦,無法擺脫生老病死苦、愛恨離別痛。
而死後的陰間和陽間一樣有自己的秩序,有著和陽間一樣的管理製度,有著自己的節假日。
陰間第一站為土地廟,剛剛過世的亡靈叫生魂,亡者肉身四大分解後,承載者生命信息能量的載體從身體中大概要經過六個時辰的時間才能分離出來,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靈魂。
每一個地方都有土地廟,有些是我們陽世的人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卻真實存在。土地廟給人的感覺就陽間的衙門是一樣的,古色古香的裝飾,中間一張棕紅案桌,上有本地的《戶籍冊》,記載著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牲畜、人員多少等等。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一個靈魂的出生和死亡都需要經過當地的土地廟。
土地雖然神位低微,但卻是家喻戶曉的正神,人人不敢衝撞。
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溝通的一個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傳送,下到拜金的焚化,都離不開土地公公的幫助。
隻要是華夏人,在這個地方,都受他們管理,不會因為信仰不同就不受約束。
當有人陽壽已盡,陰兵會拿著勾魂牌和批票押著亡魂到土地廟通關,土地公公要打開本地《戶籍冊》進行核實,此亡人係屬本地人氏,確實壽終正寢,便在批票上蓋上土地大印,通行陰間。
在土地公公神案的兩邊有兩個通道關口,一個是直接往生東方長樂世界的大路,一個是前往陰曹地府的黃泉路。
一個關口光芒萬丈,一個關口漆黑無比。
陰兵壓著鬼魂化作陰風踏上了黃泉路。
陰間第二站是黃泉路。
常聽人說:黃泉路上不好走,黃泉路上無老少。
確實這樣,黃泉路上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塵埃,向前看,看不到陽關大路,向後看,看不到親朋四鄰。
有人會問了,死者的家屬給死者燒去了冥禮,為什麽不用這些工具上路呢?
孰不知這個時候亡人的靈魂還不能叫做鬼呢,隻有進了酆都城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鬼魂。
黃泉路可算是一個事故多發地段了。
黃泉路上一路崎嶇顛簸,各路靈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滿嘴花言巧語討好陰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
人的求生意識是最強的,但是上了這黃泉路又有幾人能夠還魂呢?
任憑靈魂怎麽哀求,怎樣使出渾身解數想要逃跑,都掙不開陰兵手裏這死亡的鐵鏈,一路歸去。
任憑靈魂走得多累,鬼差都不會讓其休息耽誤行程,必須要盡快趕路走出這黃泉路。
黃泉路上是沒有客棧,陽間有再多的錢財在黃泉路上也一樣白費,目的地都是一個地方,陰曹地府酆都城。
陰間第三站為望鄉台。
走出了黃泉路便上了望鄉台。老話說:一到望鄉台,遠望家鄉回不來。
高高一個石台,發出陣陣陰光,坐臥路轉之勢,上可回頭瞻望,書寫三個赤紅大字“望鄉台”。
走到了望鄉台,陽間的肉身這個時候也差不多都到了黃金入櫃裝殮的時候了。
這望鄉台是慈航真人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讓亡故的靈魂,站在望鄉台上最後的看一眼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
站上了望鄉台,能看到陽世的家宅,看到親朋好友,看到自己已經死亡的肉身躺在那裏。
勸君多一些寬容心善待家人、朋友,不要等到後悔莫及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這望鄉台上,不知承載了多少傷心、悔恨的淚啊!
陰間第四站為惡狗嶺。
下了望鄉台一路前行,忽聽見一陣陣的狗吠聲,那叫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聽得人毛骨悚然。
懂行的人應該知道,狗和雞是陽間和陰間溝通的兩個很重要的媒介。
狗可以看到陰間的靈魂發出叫聲,金雞報曉鬼魂就必須避讓陽光以免魂飛魄散。
同時細心觀察的人可以看看,老牙狗是永遠不會睡在熱炕頭上的,金雞亦永遠不會趴著睡覺,萬物生靈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法則的。
隻見一群群的惡狗,目光凶橫,滿嘴鋼牙,皮毛鋼絲一般堅硬,向各路靈魂瘋咬過去,不撕扯掉腿腳是不肯鬆口的,各路靈魂使盡全力也難逃這惡狗的鐵嘴鋼牙。
孰不知人從靈魂變成鬼魂也不是這麽容易的,也要經過這三災九難的。
為人不容易,成鬼也不是這麽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