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重傷,雖然不會死亡,但對眾仙而言,打擊依然很大。


    元始天尊不斷為師兄施法,就是為了緩解羅睺帶來的傷害。


    如今他們三清人人重傷,這魔祖的步伐還有誰能阻止?


    “風泰和,你要上嗎?在聖仙之中,也就隻有你袖手旁觀了。”羅睺嗬嗬的笑道。


    “我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但眾道友都奈何不了你,我也不會自討苦吃,拔劍妄動!”風泰和道。


    仙禦劍而乘風,聖除魔而安寧。


    有酒自樂逍遙,弄琴拂塵忘心。


    一遊雲與天,再遊虛極外。


    日月伴星移,唯道不欺真。


    道門的劍仙,依據傳承之秘典《最上乘劍仙心法》之記載,劍仙之學,可向上追溯到遠祖軒轅黃帝“作神劍利器十五,以鎮九州”之時。


    道門學術,大行於世,劍仙之學隨之漸露端倪。有心以學劍濟世者,不可數典忘宗,妄自菲薄也。


    劍宗修煉的特點,內以身為洪爐練內丹,外以身習劍術以練形,中用洪爐以鑄劍以煉器。


    劍仙有“術劍”與“道劍”之分。


    術劍者,有形有象之劍,以特殊方法製成,用以抵禦外侮;道劍者,先天一氣也,為無形無象、生養天地的太和元氣。


    道人以法凝結此浩然剛大之氣,以之透金石、貫魚魯,沛然莫之能禦。這既是武學之“神勇”至境,又是修仙“衛道”之地步。


    有些仙人修煉,是到懸崖絕壁,采取靈藥,服食辟穀,吐納呼吸,翕受日精月華,其各種功夫,與金丹法門隱居城市修煉者不同。


    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獸,肉身無力抵抗時,就用劍氣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後,道成屍解。肉體既不要保存,劍術再也無用。


    若有不甘於小成者,半途上再求進一步的功夫,參透造化陰陽之妙,拿出旋轉乾坤之手段,將後天金氣變為先天金氣。於是又走回金丹大道正路上來了。


    這種仙性情甚為固執而冷僻,若是你的資格不合於他的條件,無論如何,他決不肯相傳。


    學道者第一要煉劍,劍即先天元氣也。


    第二要鑄鏡,鏡即先天元神也。


    神無雜妄,常常喚醒,不許走作,即明鏡高懸,物來必照矣。


    氣由積累,時時提掇,不放他弱,即慧劍排空,能斬三屍矣。


    華夏人對於劍仙總有一種異樣的情結,或許是禦風而行的姿態暗合了道門的想象,或許是肆意揮灑的劍氣舞出了瀟灑的意境,也或是契合於正義而融於手中劍,成為了世間正道最後的守護者。


    劍仙無疑是孤獨的,也許有一二知己,也許沒有,所以終日伴與美酒。


    劍仙無疑是匆忙的,獨立於仙劍之上,腰間別著心愛的葫蘆,急急的催動劍訣。


    看著下方萬家燈火一片安詳,遠處卻隱隱傳來妖魔的氣息,如何能不匆忙。


    劍仙為仙,因為道心為孤,或會沒有朋友,或嫉惡如仇,會被排擠。


    風泰和走得是劍仙之路,他不向命運低頭,勇敢迎接修道過程中的任何魔考!


    混鯤祖師曾七試風泰和,通過演法的方式,向修行的道人用鮮活的事例闡明了什麽是魔考、應怎樣度過魔考。


    按照《度人經》所言,魔考可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個階段的考驗。


    魔考是天界大魔對所有人的磨難,也是後來元始天尊效仿並給所有人改變命運、升華自我的機遇。


    這些磨難就像是修行路上的攔路石,強者通過後,攔路石會成為墊腳石,讓道心堅定者走得更遠、站得更高。


    弱者通不過,攔路石會成為絆腳石,讓道心不堅者從此痛苦、甚至沉淪。


    所以道經有言“無魔不成道”,即是此理。


    一、欲界的魔考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有言,“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這就是道經對欲界魔考的直白記載。


    修道之人在未成真人之前,身體是處於穢氣未消、體未洞真的狀態,在身體內部存在一個鬼界投影,即北都泉曲府。


    在北都泉曲府裏有上萬個鬼群,一個鬼群有上萬個鬼,這些鬼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沉迷於物欲,斷絕人的前程。


    風泰和棄家學道、遠道而來、接連碰壁、露宿門前、被視乞丐,這顯露了道心初成後的力量。


    他能平靜度過美色當前、百般挑逗、共處僻壤、言語攻心等係列**考驗,這展示了摒棄物欲後的力量。


    可見度過欲界魔考的關鍵,在於摒棄外欲、建立道心。


    有些修道之人曾說,他們想皈依、傳度,路上曆盡艱難,一路顛簸幾十個時辰才到道觀,誰知平時和善、樂於助人的住觀道長們,竟然都不給臉色。


    這些修道者在身體極度疲勞的同時,滿腔向道的熱血又被澆了一大盆冰水。


    這些修道者自言,平時自己做任何事都順風順水、養尊處優的,來到那麽個道觀,吃盡了苦頭,從而懷疑、甚至熄了向道之心。


    欲界魔考的主要內容有:事業不順、感情問題、家庭不和、阻擋入道等。


    修道之路,是煉心的孤獨之路,大道獨行說的就是煉心路。別人很難幫得上忙,基本靠自己,隻有自己的心誠才能勘破欲界的迷霧、度過欲界的魔考,沒有準備為大道死上一回的決心和行動,是很難度過欲界的魔考,從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心。


    也正因為煉心的孤獨路,所以每一個人在遇到同道之人,才會珍惜這份萍水之緣,才有異骨成親、齊同慈愛之感。


    但修道之人絕不會追逐這份萍水之緣,所以也會坦然放下這樣的外緣。


    二、色界的魔考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有言,“色界難度,故作洞文。變化飛空,以試爾身。成敗懈退,度者幾人。笑爾不度,故為歌音”,這就是道經對色界魔考的直白記載。


    色界的魔考不好度過,所以《度人經》專門警醒了各位修道人。


    色界的大魔能夠千變萬化,針對每個修道人道心的具體不足之處,對其進行無死角的考驗。


    如果修道者不能度過色界的魔考,這些大魔隻會笑話他,並且用歌音的方式告訴他,這關考驗的就是道心是否純粹。


    風泰和後山砍柴、偶拾重寶、天音作證、棄寶而去,這是寶物對道心的再次檢驗。


    風泰和被誣不辯、不談人惡,這是名利關對道心的再次考驗。


    可見度過色界魔考的關鍵,在於純粹道心、尊師重道。


    色界魔考的對象,就是修道人沒有改正過來的種種缺點,一讓修行者心靈感到害怕,二讓他們身體逐漸虛弱。


    如不能每天懺罪向善,就會腐蝕心靈、道心破碎,對世事感到恐怖、對事業感到無趣,對家庭缺少溫暖、對他人缺少慈心,在生活上沒主見、在學習上沒動力。


    直到修道之人完全失去信心,色界魔考才會慢慢離開身體。


    色界魔考的主要內容有:不做功德、唯利是圖,目中無人、傲慢很重,自以為是、自吹自擂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