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泰和有一個晚輩小道友,便是呂洞賓。


    呂洞賓是集“劍仙”、“酒仙”、“色仙”於一身放浪形骸的上仙。是“八仙”中現身和事跡最多的,關於他仗劍雲遊,到處扶弱濟貧除暴安良的傳說,遍及大江南北。


    而另外七仙的專廟卻寥寥無幾,隻有奉祀呂洞賓的“呂祖廟”成千上萬遍布各地。


    呂岩有一個好朋友,叫苟杳,苟杳因父母雙亡,家庭貧寒而無錢讀書。


    呂岩深知他為人忠厚善良,而且勤奮好學,於是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宿、生活、供他讀書習文。


    一日,有人來到呂岩家裏,說要給苟杳訂一門親事。


    呂岩一聽,深怕苟杳為貪戀床第之歡而誤了前程,連忙推卻。


    可苟杳知道後,非常高興願與結親,呂岩沒有辦法也隻得同意,但提出一個條件:“結婚頭三晚,我要陪新娘子睡三宿。”


    苟杳一聽大吃一驚,非常生氣,但又想這麽多年人家一直供著自己住宿、生活,學費等。


    常言說:“寄人籬下,怎得不低頭”,在說結婚的花費還得人家出呢,思前想後,還是咬咬牙答應了。


    結婚這天,呂岩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見人,躲到一邊去了。


    到了晚上,客人散盡,呂岩走進洞房,見新娘子倚床而坐。


    呂岩不去掀新娘子的紅蓋頭,而是坐在燈下埋頭讀書,一連三晚都是如此。


    到了第四晚,苟杳走進洞房,看見新娘子正在傷心落淚,低頭埋怨說:“郎君為何一連三晚都不上床,隻顧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亮而去,莫非嫌我不成?”


    這一問,問得苟杳目瞪口呆。


    新娘子抬頭一看,也大吃一驚,怎麽丈夫換了個人?


    半天,苟杳才恍然大悟,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怕我貪歡,忘了讀書,以此來激勵我啊!”


    幾年後,苟杳果不負重望,入職做了大官。


    又過了幾年,呂岩家不幸遭了大火,全部家財化為灰燼。


    沒辦法,隻得去找苟杳幫忙,兄弟多年不見,自是悲喜交加,但一連數月過去了,苟杳隻管好吃好住,對拿貝幣,重建家園的事,隻字不提。


    呂岩很生氣,不由仰天長歎:“人情太薄,一闊臉就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遂不辭而別。


    回到家鄉,呂岩遠遠就見自家臨時搭建的破茅屋換成了新瓦房。


    他走進家門,更是驚訝,廳院裏停放著一口棺材,他夫人正在放聲痛苦。


    呂岩納悶,遂問:“你這是哭誰呢?”


    老婆回頭一看,驚恐萬狀:“你是人,還是鬼?”


    呂岩更覺詫異,後經詢問才知道,原來他離家不久,就來了一幫人給他蓋房子,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呂岩在苟杳家得重病去逝了。


    這時,呂岩明白了,原來都是苟杳搞的鬼、玩的把戲,遂操起利斧,狠劈棺材,棺材劈開了,可裏麵竟是貝幣和布帛,還有龜甲信。


    呂岩拿起龜甲,上麵寫道:“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貝幣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岩如夢初醒,苦笑一聲:“賢弟,你幫的我好苦啊!”


    這就是俗話常說的,“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


    呂洞賓,名喦、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


    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當過官吏。後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裏的賓客。


    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貝幣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


    傳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漢鍾離權,遂拜師。


    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


    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


    他飛升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


    呂洞賓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仙人,而在民間長期流傳中,卻象雪球的滾動一般,故事愈來愈加豐富,成為一個箭垛式的傳說人物。


    傳說有一年,漢鍾離閑遊來到城鎮,在客棧中遇到呂洞賓。


    他一見呂岩,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點化他。


    呂洞賓一經點化,便大徹大悟願跟漢鍾離學道,漢鍾離卻推托道:你仙骨沒長全,誌行未能堅定,想要超越俗世,還須重新投生再過幾輩子。”


    他說完飄然離去,呂洞賓卻不氣餒,辭官隱居學道,漢鍾離於是決定十試呂洞賓。


    一日,呂洞賓外出歸家,卻見全家人突然病逝。


    呂洞賓早已看破塵世,所以也不悲悼,隻是買來棺木準備收殮屍體,可病逝的家人卻又一下活了過來。


    原來,這是漢鍾離對他的第一次考驗。


    呂洞賓偶然弄些東西到市集上去賣。本已講好了價錢,對方收下貨物卻突然反悔,隻願付給一半的貨價。


    呂不加計較,幹脆分文不取,將東西白送給對方,自己臉色平和的走了。這是第二次考驗。


    年冬,來了位乞丐,靠在大門上討錢,呂洞賓給了他。


    誰知那乞丐貪心不足,討了這件討那件,給得慢一點,便破口大罵起來。


    呂洞賓不但不生氣,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話,那乞丐才笑著走了。這是第三次考驗。


    第四次,呂洞賓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隻大老虎,追逐著羊群。


    呂洞賓一見,心中不忍,忙擋在羊群前麵,情願自己飼虎,也要救羊,那虎卻放過了他和羊群,自顧走了。


    第五次,呂洞賓獨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讀書,突然一位女子敲門,年紀大約十七八歲,長得十分漂亮,她自稱是回娘家去,錯過了路頭,要借宿一晚,洞賓便放她進屋休息。


    誰知這女子半夜裏不安分起來,百般勾搭洞賓。


    洞賓心如止水,絲毫不為情欲所動。


    第六次,呂洞賓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盜竊,貝幣家產被席卷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無法維持。


    呂洞賓不氣不惱,操持起藥鋤,采藥度日。


    誰知一鋤下去,挖出幾十塊貝幣,他急忙仍將土掩上,一無所取。


    第七次,這一日,呂洞賓到街上買了幾件瓷器,拿回一看,卻是玉器,他急忙找到原來的店家,將玉器退回。


    有位瘋瘋癲癲的道士在集市賣藥,說道:“吃了我的藥,立即會死去,但下一輩子卻能得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