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初學者和有疑難病的人都可以用一個通用的方法來鍛煉,這就是意守肚臍。


    自古以來守竅之法雖多,但初學者莫不以為守下丹田為本。


    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


    下丹田這個體腔的分層空間,左右是輸尿管;左右偏上是腎髒和腎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膽;正下方是小腸;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則是**和附睾。


    下丹田體腔的平衡位置是橫結腸,臍上一點是胰髒,左下方是降結腸,右下方是升結腸,十二指腸在此竅穴的右方縱穿而過;再往前的分層空間是動脈和靜脈的交叉處,下丹田的後分層空間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最後麵的分層空間正對位是腰椎骨,下部則是骨盆。


    由於它所處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意守下丹田有助於全身各部位、各層次的相互內部聯係,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協同動作,從而大大激發了生命力。


    人體下腹部是太極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人體許多植物神經集中在太陽神經叢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經的活潑,腹至近腰部毛細血管也將隨之活躍,而且很快西後神經末梢中的廢物、經肝、腎、大腸排出體外,這對人體具有重要意義。


    又因此部位在生理上與腎、胰、肝、延髓均有植物神經聯係,性腺還與腦垂體發生連鎖性的條件反射,活躍性腺功能。


    下丹田附近有腎腺、性腺等內分泌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強化內分泌係統的功能,特別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充盈,功能增強,增加人體代謝、免疫能力以及應急應變能力。


    從醫學和道門的角度看,下單對人體活力的關係最為密切。


    下丹田是任脈、督脈、衝脈經絡行始的起點,是“十二經脈之根”,是“呼吸之門”,是“三焦之源”,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男子養精、女子護胎的處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強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臍(胎兒在母體中賴以吸收的根蒂),後通腎(人之精、命之本處)。


    意守此處,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穴皆開。呼吸往來,增強了元氣,調動了經脈,所以下丹田又被稱為中宮和氣穴。


    元氣積蓄於丹田,逐漸充盈後,就會自然流向全身各個經絡,產生通經走氣的現象,氣暢血和,流注自如。


    肚臍又稱命蒂,也叫神厥,是人體能量從先天轉化後天的樞紐。肚臍內含著人天相應和運化的奧秘。


    下丹田是調整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中心部位,意守此處有發動內氣、貫通經脈之效,而“通則不痛”。


    概括上述,下丹田為元氣所聚、積蓄之處,是生命活動的樞紐,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後天呼吸之氣接蓄先天元氣。


    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強壯下元,尤為老年人或破體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糾正“上盛下虛”的現象,平衡陰陽,由於強化了肝髒的功能,還可增強排毒、解毒的作用。


    歎道歌七十二段,直指修道真!


    第一段


    已矣乎,道不明,性命誰能認的清。


    角勝場中爭上下,羊腸路裏講聲名。


    恩愛牽纏難解脫,機謀識見乃偏精。


    如此俱皆尋死事,能知悔悟是豪英。


    第二段


    已矣乎,道不貴,一切庸愚多忌諱。


    聞人說道便狐疑,見人修道即謗誹。


    不顧性命養精神,隻貪酒肉充腸胃。


    天堂路上少人行,地獄門中爭嚐味。


    第三段


    已矣乎,道不通,旁門曲徑有無窮。


    不是著空與執相,便是搬西又弄東。


    七十二家爐火事,三千六百淫邪功。


    以盲引盲迷正路,阻擋學人入牢籠。


    第四段


    已矣乎,道有難,外道卻把正道亂。


    或指性藏天穀間,又言命在關元畔。


    陰陽誤將子午觀,龍虎直把肺肝看。


    一身上下胡作為,哪件能得近道岸?


    第五段


    巳矣乎,道門開,人人許在裏邊來。


    若知回頭即彼岸,如下肯心是法財。


    知其一兮延性命,識得二時結聖胎。


    自古明人皆接眾,怎奈塵世少良才。


    第六段


    已矣乎,道緣墮,幾個道人識真我;


    卻將魚目認珍珠,多將草子作仙果。


    盡是棄常而好奇,俱係所福反招禍;


    總遇明師不低頭,自己早把門戶鎖。


    第七段


    已矣乎,道可傷,學人何不細參詳。


    切身大事如兒戲,聖賢理路作平常。


    有己無人多傲氣,偷閑怕苦想仙方;


    不知虛心求師友,怎能曉得真陰陽。


    第八段


    已矣乎,道衰敗,學人大半皆作怪。


    未明性命裝高人,貪圖供養累帳債。


    無功受祿如何消,作業造罪哪知戒?


    看他這些糊塗蟲,都把祖家教門壞。


    第九段


    已矣乎,道自然,強扭強捏盡虛懸;


    也有守心定意念,也有閉息住丹田。


    也有搬下去運上,也有推後卻轉前,


    到的年滿月盡處,一無所用空怨天。


    第十段


    巳矣乎,道長久,若無恒心休胡走;


    才進門戶問元關,未曾學識要下手。


    始勤終怠誌不堅,陽奉陰違多招咎;


    隻想哄人露天機,神仙暗裏笑破口。


    十一段


    巳矣乎,道無奇,好奇早把路途迷;


    鉛汞砂銀皆寓意,烏兔龜蛇盡比詞。


    俗語常言合聖道,日用夜作有仙基;


    現現成成元妙理,隻是愚徒不細思。


    十二段


    已矣乎,道不見,愚人隻在色身煉;


    口鼻認為元牝門,臍後誤作黃庭院。


    識神疑是主人公,濁氣錯當親家眷;


    不知大藥本無形,大虛空裏第一善。


    十三段


    已矣乎,道待人,無人天寶落凡塵,


    大事須要空萬有,任重還得力千鈞。


    神光斷臂明道法,長春折肋現法身;


    自古聖賢苦中出,不苦如何得全真。


    十四段


    已矣乎,道久昧,漢唐神仙皆隱退;


    隻因認假不認真,所以韜明而養晦。


    縱有慈心無處施,空抱天機與誰對?


    果然有個惜命賢,邂逅相逢吐肝肺。


    十五段


    已矣乎,道要傳。不通明師盡枉然;


    祖祖相授路機秘,燈燈共續指先天。


    一身上下無真物,萬般景象非法船;


    會的生前一句子,霎時火裏長金蓮。


    十六段


    已矣乎,道貴悟,不悟如何下腳步?


    先須自究性之宗,再求師訣命之故。


    先後二天大不同。內外五行各分路;


    天機秘密徹底通,超凡入聖由人作。


    十七段


    已矣乎,道在柔,以柔而用第一籌。


    心高怎能登正路,性躁如何出人頭?


    後身即是先身兆,退步原來進步由;


    爭強好勝望成道,猶同瞎子跳深溝。


    十八段


    已矣乎,道果決,一刀兩段削鋼鐵;


    恩愛難舍腳手纏,貪嗔不除誌念劣。


    欲修仙道先脫凡,要登聖域且消孽;


    可笑荊棘嶺上人,葛藤怎把金果結?


    十九段


    已矣乎,道無緣,多少行人打秋千;


    兩句話頭裝大隱,些小功夫稱高賢。


    雲來霧去不踏實,朝此夕彼弄虛懸;


    隻說哄人還哄己,誰肯悔悟求真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