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禁上秘,禁立文字。太極門、丹鼎門、劍仙門,道門五門秘法中,這三門稱為三禁上秘,是沒有文字的。


    那麽這些丹道書是怎麽回事呢?


    是從《參同契》開始的,因為有人得道以後,想把丹道傳下去,但是他又害怕泄露天機遭天遣,所以他就用隱語來寫,這就成了啞巴賣湯團的那個手勢,怎麽猜是後人的事了。所以像這類東西,全是比喻。


    但是比喻也分層次,有些比喻很相近,有的比喻很遠,有些比喻連比喻的人自己都不懂,甚至有很多人他是比喻上加比喻。


    比如《參同契》所指的道是梅花,古人寫梅花,他不提梅花這個字,而是用各種各樣的文字來描述它。


    於是有些人用白雪來比梅花,這個很近啊,雪和梅經常是挨在一起的,梅花開的時候正好下雪,所以順手拈來。


    今人已把梅花隱掉,雪的這個概念卻留下了。有些人說雪跟石灰差不多,他就把雪比成石灰。又


    有些人說,石灰是礦物質,它包含什麽什麽化學成分,他就講到那兒去了,這又跟梅花就差得太遠了,這就是比喻上再加比喻。人們的丹道書,說穿了,全是這些東西。


    道門中有一句話:秀才兵書!說穿了,是指空談。要說道理,可以這樣說,傳統的丹道傳人講得不如你,精氣神大辯論,你要是讓真正修丹的老頭講經,他講不清楚,他不是你的對手。但是你要講具體修為,那你不知道,因為他是保密的。


    比如人說的這個丹田,丹田丹田,要落丹成田,這就是丹鼎門的傳承。


    你現在丹都沒有,就把上中下三丹田分好了,那怎麽行?


    因為這個丹要在你全身飛,飛到最後要看它落在什麽地方。落在這個地方,丹的種子下去了,這個位置才叫丹田。掉在手上叫勞宮丹,掌心丹,掉在喉嚨是含下丹。不可能每個人都在肚臍下,都是上中下三丹田。所以像這樣搞下去,丹的真意就隱了。


    當年黃石明曾經跟一個丹門老道學習,通過各種關係才找到他,前後跟了他四年多。


    老道已經一百四十多歲了,後來還是孤身一人過。其原來有兩個弟子,加上黃石明和孫女,一共四個人。


    黃石明開玩笑道:“老師你怎麽不找一個老伴啊?”


    他說:“我九十一歲時,找了一位十多歲的姑娘,我以為她能跟我白頭到老,結果她還是先老死了,這個事,就麻煩了!這就是修道人的煩惱。”


    老道有兒子,兒子有孫子、孫女,子子孫孫很發達。


    黃石明就要去找他的玄孫,老道說自己不認識他。為什麽?因為沒有感情,已經離得太遠了。


    所以人呢,在那個境界裏麵,也有那個境界的煩惱,修道人有修道人的煩惱。


    黃石明跟老道參師的時候,對他好,逐漸的,他也知道黃石明的修為情況,慢慢的,老道把丹鼎門的內秘告訴了黃石明。


    黃石明大吃一驚,才知道這些軍典兵簡全是胡說八道,完全是兩瓣蒜。


    由於偽籍越多,丹門的聲名就越盛,真傳的東西反而沒有下來,假典籍先來愚人耳目。


    真傳的東西,如今問世的極少極少。因為得到了以後很寶貴,誰也不願意輕易說出來,而且有很多東西連老道也是不能說的,也說不出來,所以他隻有這樣了。所以一般人靠一卷典籍修煉丹道根本沒法入道。


    自古師徒傳承,真道一卷籍,真傳一句話。關鍵的問題,就解決了。真正的道,是在人需要的時候,他給你講這麽一點就夠了,就足以解道了


    什麽是“小周天”與“大周天”?如個許多人已煉通了“大小周天”,可不僅未治好病,而且也沒什麽功夫,這是什麽緣故?


    周天,乃道門丹鼎秘法中的顯語,屬“隱訣”類術語。


    “小周天”的本義,是指內循人體這個小天地,貫通人體內二十四部大脈的內在境界;‘大周天”則是指“三才合一”,外循宇宙這個大天地,融貫天地間的外在境界。


    故“小周天”是“結丹”以後的“丹氣周天”境界,“大周天”則是“脫胎”以後的“神炁周天”境界,顯然這些“周天”,自是非一朝一夕所能臻。


    現在有些人把煉功初期產生的浮陽之氣——熱氣,循運體表時所產生的熱感境界說成是大小周天,即循任、督者為小周,循全身者為大周,不怪有些經絡敏感的人煉功幾天乃至幾十天就打通了大小周天,這是一種錯誤的,更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熱氣循運,是陽氣初動,浮陽之氣浮而走表,通循浮絡的一種初步煉功境界,這種境界,習慣上把它叫做“初動”,是氣通脈絡的初步功夫。如果這也叫做“周天”的話,那麽“浮氣小周天”一詞,似稍中肯。


    出於浮陽僅僅隻是通運表脈,所以在治病作用上往往似隔靴搔癢,縱合小適亦難得一快,當然更談不上什麽功夫了。


    浮陽通脈乃陽盛則行的自然現象,本不必追求,隻要任其自然,氣盛則攻,久攻則通,大可不必介意。


    借個人多修有為法,並且預知所謂大小周天的循運路線,再加上“以意引氣”的失誤,這就促使許多人產生氣行暗示及有意追求。


    前者可能產生因誘導而出現的幻感,即似是而非的假性周天,後者更可因領氣強衝因而氣行歧路而產生種種氣堵、氣逆、氣亂、氣結,甚至滯生氣包等遺患。


    為此,希望修習丹鼎氣功的同好慎勿在陽氣初動時去“以意領氣”,更不要用醫學所傳的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醫學經絡去充當氣功循運路線,以免造成人為失誤。


    道門內丹派所說之“金丹”,是否就是對外丹派煉丹術的一種借鑒性比喻,現在氣功典籍都把它指為精、氣、神之代詞,也有人認為就是“熱氣團”,那麽“金丹”到底是指什麽呢?


    道門丹鼎所說之“金丹”,是一種修煉者自身的功境性感受,既不是“熱氣團”一類之浮陽之氣,更不是用來煉丹之大藥——精、氣、神。


    由於丹鼎門是五門秘法之一,許多內涵是不能公開的,特別是功夫境界一類的內涵,更不宜讓初學者預知,因此產生各種猜測是可以理解的,而這裏也隻能作一般性之解釋。


    “金丹”,金原是指不壞,丹,這裏借指化變,即已非原來之質。金丹一詞總指人體通過鍛煉精、氣、神後,從形神之對待中,升華或產生出一種非原有形質之不壞之身。


    這種不壞之身,既渾圓無頭足,形無可形,更金光燦爛,五彩千端,因而托名或借名曰“金丹”,功夫修臻此境者,自能感受到。功夫未到,縱然有機會能了解此中指喻,甚或洞曉內景,也毫無裨益,唯徒增潛意識之幻感而已,有何可助?因此丹鼎門曆來對修為口訣及功境十分保密,尤其金丹功境,凡未結“聖胎”者,嚴禁涉越。


    有人說,金丹因為是金黃色的,所以叫金丹,而且還說自己能看見,這種說法對嗎?金丹初起,若有若無,若內若外,時聚時散,時顯時隱,灼灼生光,一體常存,不可能用肉眼辯看。若以目見,不論開目閉目,均係幻覺。金丹在冶煉中並無一定色澤,由於煉運之時,是以意覺,故初時個體差異很大。後世“小丹門”之煉丹經籍《心印經》及《五篇靈文》等,均認為丹是“非白非青”的。但這是指丹在鼎內下元的一般光色。


    一待“上鼎”和“飛丹”後,色澤又會隨不同火候及覺感變化,待“丹熟”以後,還會因功夫級別及天地合氣等因素而發生變化。為此,丹鼎門特地傳有不同時期怎樣鑒別丹色以判別火候、功力等方法。


    若因“金”字便的指為金色,這是望文生義的臆說,初學者切莫當真,以免因先入為主之潛意識而生自我暗示,影響正常功夫的內省覺受!


    道門內煉功法,於夢中獲三昧真火!


    人類日夜操勞,主要靠睡眠來恢複體力和精神,當精神疲乏或工作勞頓時,放下身心,倒頭睡去。一覺醒來,如遊華池,神恬氣暢,身心安逸,頓覺神清氣爽,睡中靜養功效由此可見一般。


    而內煉者,更因身心相依而睡,睡中心息依然合一,更是功不可沒!如今少有閑人,抽出專門時間練功已成奢望,若能充分利用睡眠時間練功則一舉兩得。


    好睡家風,別有個睡夢三味。但睡裏心誠,睡中澄意。睡法既能旨趣,便於睡裏調神氣,這睡功消息睡安禪,少人會!這便是睡功修煉梗概。


    道門睡功傳統煉法為:初做“心息相依”,達到勿忘勿助,綿綿若存的境界,片刻之久,就能睡著。一覺醒來,百骸舒適,精神和煦,妙處難以形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