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曹斌說自己偷懶,穆桂英忍不住給了他個白眼。


    自北伐以來,最喜歡偷懶的就是這家夥,還有臉數落別人?


    不過她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曹斌這種行事風格,才能使手下的人忠心耿耿,奮不顧身,各展才能。


    隻他這種不戀權,不貪功,全力支持對手下的性格,就讓絕大部分掌權者望塵莫及。


    就像這次決戰,曹斌甚至能不避矢石,親自衝陣,來成全她的作戰計劃。


    自投靠朝廷,她經曆無數次征戰,但隻有與曹斌配合,才是最輕鬆的。


    想到這裏,她也不介意曹斌口頭上的便宜,看了看隊伍中臉帶疲色的宋軍士卒,輕聲道:


    “你說要徹底擊敗遼國,是想打到遼國都城?”


    曹斌催動戰馬,與穆桂英並肩而行,豪氣幹雲道:


    “趁他病,要他命!”


    “岐溝關一戰,遼國青壯傷亡殆盡,自然要徹底將他幹趴下。”


    穆桂英沉吟了一下,又掃了一眼曹斌身邊的楊八姐,玉臉上才帶著些糾結說道:


    “收複燕雲,你已功蓋天下,又何必急在一時?”


    “遼國畢竟底蘊深厚,若逼之過甚,恐還有變數。”


    “何況此次決戰,我軍也有損失,獎功撫亡花費糜巨。”


    “一旦你被天下人認為窮兵黷武,恐於名聲不利,你要三思而行啊……”


    這些自私謀利的話,她本不想出口,但事關曹斌安危,她還是忍著不適提醒起來。


    就她本心而言,是希望徹底平滅遼國的,如此就可以一勞永逸,讓大宋永享太平。


    但對曹斌個人來說,適可而止卻獲利更大。


    因為從百官到仕林,無不是得利者歌功頌德,利益受到損害,他們立刻就會口誅筆伐。


    朝廷經過數年的變法積累,財力大概能夠支撐收複燕雲,但要徹底平滅這偌大的遼國,恐怕會捉襟見肘。


    若戰事太長,難免會耗空國庫,甚至發展到搜刮民財……


    以那些文人的習性,肯定會心有不滿,難免會再次生事。


    這不同於變法,可以拉攏中底層仕商和普通百姓,也不同於朝爭,可以憑強權行事,花費太多,弄不好會得罪天下大部分仕民,被冠上窮兵黷武的名聲。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很多人對秦皇漢武並不特別推崇,他們會稱頌開疆拓土,但更多是罵他們耗費國庫,搜刮民財。


    其實這種心思也很容易理解,他們希望大宋開疆拓土,揚威四方,但不能以損害他們個人的利益為代價。


    因此,無論是為曹斌的名聲考慮,還是為他的權位考慮,“養敵自重”“適可而止”才是最優選擇。


    如此一來,曹斌既能名震天下,也不會給世人留下詬病的機會。


    憑借如此功勳名望,隻要他將來不自己作死,權位將會穩如泰山……


    作為武將,穆桂英雖然對朝政做不到如此精細的了解,但卻敏銳嗅到了曹斌計劃中的危機,所以才不顧公心,提醒起曹斌。


    聽到這話,曹斌頓時驕傲起來,又帶著些惆悵道:


    “隻要於國家、朝廷有益,些許罵名算什麽?”


    “肉食者鄙,有些人隻看到打仗花錢,卻看不到平滅遼國後的好處,也隻有桂英你最懂我!”


    穆桂英愣了一下,正要對他刮目相看,就聽他繼續說道:


    “你這一說,本爵倒是想起些緩解財政壓力的籌謀。”


    說著,他從甲胄中取出幾張清單,遞給穆桂英道:


    “此次決戰繳獲不少,桂英可抽空召集隨軍商隊,將難以處理的物資就地發賣。”


    “此事就交於桂英了,以你楊家忠烈的名頭,想必那些商賈也不好壓價……”


    穆桂英疑惑地接過清單,頓時驚住了。


    隻見上邊寫著:


    傷馬:三貫一匹。


    殘兵廢甲:三百文一斤。


    北地漢兵戰俘:十貫一年(最多契約三年)


    契丹戰俘:八貫一年(最多可契約五年)


    奚人戰虜:九貫一年……


    上麵標了價格的東西無所不包,什麽衣物,金銀,俘虜,甚至還有幽州等地鹽、茶等貨品的經銷權,礦產開采權一項就幾十萬貫。


    穆桂英有些無語,問道:


    “你早就有計劃?”


    這家夥怕是早有預謀,戰事還未結束,就已經定好了計劃,甚至連大遼境內的礦產都摸透了。


    這是鑽到了錢眼裏,好像就沒有什麽東西是他不能拿出來賣的。


    她大略估算了一下,這些林林總總的收入,加起來竟有上千萬之多,別說占領整個遼國,隻眼前這場大勝,說不定就能賺回打仗的花銷。


    想到這裏,她有些驚奇地看了眼曹斌道:


    “看來是我杞人憂天了,你這麽做倒是能賺錢,隻是怕會激得大宋上下全民求戰了。”


    “而且如此處理戰俘……是否有些不仁,幽雲百姓難以歸心吧?”


    曹斌挺了挺腰,理所當然道:


    “我一未殺俘,二未屠城,如何不仁?”


    “犯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當然他們若表現良好,第二年會分他們一半薪俸,算是給他們提供了工作機會,他們難道不應感謝我嗎?”


    處理戰俘向來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戰事還未收尾就已經抓獲了數萬俘虜。


    這些人都是遼國青壯,肯定不能就地斬殺,放還歸鄉又是不穩定因素,曹斌這種處理方法就合理多了。


    穆桂英默算了一下,最便宜的契丹戰俘每年也能賺到四貫錢,大約是能夠保證一個三口之家生活的,雖然拮據一些,但並沒有趕盡殺絕。


    於是點了點頭算是勉強認可,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沒好氣道:


    “還有,什麽叫我楊家忠烈之家,商賈們不好壓價。”


    “我楊家的名聲是用來替你做生意的嗎……”


    就在曹斌乘勝追擊,在遼地快速推進,攻城略地的時候,戰報已飛一般飛向京城,也飛向四夷諸國。


    高麗國因為近水樓台,聽說宋遼兩個強大的鄰國決戰,早就派了數十名細作觀注戰局,王建也是第一個收到戰果的國王。


    見戰報上寫岐溝關一戰,大宋以十五萬兵馬正麵擊潰大遼三十萬精銳,正在全力北上,麵色有些不安道:


    “沒想到大宋變得如此強大,若早知如此,就不與他斷交了。”


    “如今曹斌當朝,一向野蠻成性,若順勢攻入我國問罪,就不妙了。”


    說著,他連忙起身道:


    “快召國相,讓他連夜出使大宋,就說本王願朝貢大宋,接受天子賜封,補續兩國之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穿雲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穿雲雀並收藏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