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博客上的論文《粗糙取值下ns方程輸出的有界收斂》,很快就被國外媒體轉載報道了。


    好多學術媒體都關注王浩的博客。


    雖然他是在國內網絡發表的內容,但因為內容很具專業性,偶爾就冒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證明,就會被一些學術媒體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是數學界的熱點。


    當看到王浩的論文以後,很快就有國外媒體進行了轉載,因為內容和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有關,也很快被國外的數學圈知道了。


    博客的內容還專門被翻譯成英文。


    相對於其他領域的論文來說,數學論文的翻譯相對比較容易,隻是把一些標注和介紹那種翻譯成英文就可以了,大部分重要論證內容直接複製粘貼,根本不需要進行特別的翻譯。


    看了王浩的論文內容以後,好多數學家頓時興奮起來。


    大家都不擔心了。


    之前巴克馬斯特的研究之所以被關注,是因為他證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解集是不光滑的,也就是ns方程可能會不可靠。


    這引起了數學界很大的擔憂。


    大部分數學家是無法接受這個結論的,但是他們沒有找不出巴克馬斯特研究中的問題。


    如果做一個派別的定義,巴克馬斯特的研究就是數學界的‘邪惡’,而王浩的‘波動有界收斂’論證,則是代表正義的鐵拳。


    現在是正義的鐵拳打敗了邪惡。


    王浩用數學方法,證明了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沒有任何意義。


    這對於數學界就是一個好消息,很多人看來就是邪惡被擊敗的完美結局。


    當然了。


    巴克馬斯特肯定不是這麽看的,他知道了消息以後,憋悶的一句話都沒說,就悶在辦公室裏審視的王浩的論證。


    從頭到尾仔細的研究,卻發現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王浩的論證中引用了他的一些結論,也就表示王浩認可了他的證明,但依照他的結論去繼續進行論證,卻說明曲直粗糙的情況下,ns方程輸出依舊是有界收斂的。


    巴克馬斯特比其他人更明白這代表了什麽。


    因為他證明的條件是‘允許粗糙取值’,而ns方程輸出的不穩定,或者說輸出偶爾會波動很大,很可能和ns解集是否光滑無關,而是和粗糙取值的條件直接相關。


    粗糙取值很難說粗糙到什麽程度。


    如果和精確解差異過大,自然會出現波動較大的情況。


    還是拿素描來舉例,隻要不是畫一條準確的線,畫在準確線邊緣的線自然有可能靠外一些。


    王浩利用他的研究結論,繼續進行推導並證明了他的研究沒有任何意義。


    巴克馬斯特感覺非常的憤怒、非常的難過,因為他的研究被否定了,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否定,他的工作被證明沒有任何意義。


    數學不會講道理,人卻是有情感的。


    巴克馬斯特感覺非常憤怒,但他有沒有任何的辦法,或許他出門以後都會被認為是笑柄。


    這時候,還有記者過來火上澆油,想采訪巴克馬斯特對王浩所做證明的看法。


    巴克馬斯特推開了辦公室的門,他的眼睛通紅看起來有些嚇人,幾乎是吼出了一句話,“即便我的研究沒有意義,ns方程也依舊是不光滑的!”


    “王浩,他隻是為了反駁我,而反駁我!”


    “隻是這樣!”


    巴克馬斯特說完就重新進了房間,並狠狠的拍上了房門。


    “彭!”


    巨大的響聲填滿整個樓道。


    好多人出來看看發生了什麽,知道是巴克馬斯特的辦公室,也就笑談著走了回去。


    他們不是完全的嘲諷。


    巴克馬斯特是很有水平的數學家,尤其在ns方程的應用領域就更是公認的權威學者。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最新的研究不受數學界歡迎,現在則被證明沒什麽意義。


    另外,王浩確實也很有水平。


    最近一段時間,數學界都在討論巴克馬斯特的研究,好多數學家不相信他的結論,但是他們無法找出問題,就隻有王浩找出了問題,並且做出了證明,對方甚至不在意成果,隻是把成果發布在了網絡上。


    所以說,王浩在ns方程的研究上,肯定已經達到了國際最頂尖的水準,而且他還非常的年輕,隻有二十多歲。


    巴克馬斯特敗在這種天才手下,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


    輿論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消息。


    數學界都在討論著。


    作為國際頂級數學期刊《數學新進展》的主編,布魯斯-普利策自然也知道了消息。


    他感到有些遺憾。


    王浩投稿的論文已經審核結束,他的證明過程是正確的,也已經確定發表在下一期的期刊上。


    在普利策最初的理解裏,王浩的論文是正確的,巴克馬斯特的論文就是錯誤的,因為兩個人的結論完全相反。


    普利策希望看到的是這個結果。


    近幾年時間裏,《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頗有一種衝擊四大頂級期刊的勢頭,若是他們能發表一篇錯誤的論文,數學界的權威性自然會大受質疑。


    到時候,《數學新進展》再發表一篇結論完全相反的正確論文,兩相對比自然就穩固了權威。


    可惜王浩在網絡上發表的內容,隻是說明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沒有意義,而不是他的研究錯誤。


    錯誤的隻有最後一句推導,也可以說是‘聯想’,而不是論文本身的內容。


    王浩和巴克馬斯特的論文結論看似完全衝突,可實際上,論文內容都是正確的,隻不過巴克馬斯特的論文最後的推斷不完善,他沒有進行是否‘波動無窮擴張’的論證,就直接表明,一定程度上ns方程可能是不光滑的。


    但是他對於允許粗糙取值情況下,ns輸出的不穩定證明是正確的。


    這就是遺憾的地方。


    《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並沒有發表錯誤的論文,就隻是論文沒有太大意義而已。


    其實就像王浩所說的,他隻是證明自己的研究是正確的,而不是證明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是錯誤的。


    不過想到王浩最新的研究,普利策還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證明了範圍取值下ns方程的光滑性,而ns方程的問題,是希望能證明ns方程永久光滑,也就是永久適用。


    王浩等於是完成了一部分的證明,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證明,因為他證明了常規取值範圍下,ns方程的可靠性。


    換句話說,正常的應用,都不用擔心ns方程不可靠。


    至於其他的取值範圍,就是純粹的數學理論研究應用了。


    當然了。


    數學界是非常重視理論研究,甚至比應用要重視的多。


    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半個菲爾茲級的成果,甚至可能憑借對ns方程研究的拿到菲爾茲獎。


    這似乎對於王浩似乎沒什麽意義,因為他在數論領域的成果也足以拿到菲爾茲獎。


    西海大學。


    王浩已經收到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邀請函,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早上,他就和地質係的朱鵬教授一起去了首都。


    朱鵬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所做出的探礦技術相關研究,獲得了科學技術進步獎。


    雖然隻是獲得了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但也相當了不起了。


    朱鵬就是代表團隊去參加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兩人一起直飛首都。


    等到了首都的時候是下午四點鍾,他們一起到酒店放了行李以後,到周邊轉一轉,吃了個晚飯就回去休息了。


    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前一天,還是要養足精神,防止有任何意外發生。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王浩和朱鵬就一起去了大會堂。


    等進入到大會堂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裏麵了,好多人見到王浩都主動過來打招呼,大部分人都是不熟悉的,但還是有好幾個熟人。


    比如,彭輝。


    比如,吳暉院士。


    再比如,航天局的司長劉榮興。


    劉榮興見到王浩很高興,他大讚了王浩在博客上發表的證明,“之前見到那個巴克馬斯特的研究,有好多人都開始擔心了,他們都在說,模擬係統到底有沒有問題?會不會出現意外?”


    “這種是一點錯誤都不能有的,哪怕隻是有可能,都很可怕!”


    “你的那個證明一出來,大家都不擔心了!”


    其他人也順著劉榮興的話頭說了起來。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數學與應用數學相關最火爆的話題。


    “就隻是做個小論證。”王浩道,“我最開始就不擔心。ns方程肯定是有效的,隻不過證明起來非常複雜,你們擔心ns方程應用上不可靠,完全沒有必要。”


    王浩和幾人笑談著,也有其他人過來握手認識。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還沒有正式開始,但獎項已經確定了,大家都知道王浩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


    這已經不僅僅是‘可能’。


    能在這個年紀,憑借數學研究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前途不可限量,說能超越一些著名的數學家,一點都不奇怪。


    好多人都想過來認識一下。


    王浩也表現的很熱情,能站在大會堂的最差也是一個大項目的負責人,而且做出的研究成果還非常的突出。


    像是彭輝這種,都屬於邊緣的角色。


    好多了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彭輝的研究之所以突出,和王浩做的分析存在直接關係,而不是彭輝的能力有多麽突出。


    這時候,最尷尬的就是朱鵬了。


    他最開始和王浩站在一起,還有人過來和他握手,但根本叫不出他的名字。


    後來過來的幾個人,連理會都不理會他,也隻有其中兩個認出了他,和他握了下手,就繼續和王浩說話了。


    朱鵬就隻感覺到非常尷尬,心裏默默道,“這就是教訓!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很快。


    會議到了開始的時間。


    這一次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評選出274個項目,11名科技專家以及一個國際組織,前來參加的人還是很多的。


    這也是國內最高級別的科學技術頒獎大會。


    王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擺正姿態,認真聽著台上領導的講話,他一點都不感到困倦,甚至還精神奕奕的。


    等走完前麵講話的流程以後,就到了集體合影拍照的階段,所有人按照指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隨後領導組進場,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站在最前排的都是獲得重要獎項或是重大項目的負責人。


    王浩也站在了最前排,他的位置處在中間,領導組進場以後,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很快就到了他的位置。


    旁邊跟著的記者不斷的拍照。


    這時候,王浩都感覺非常的激動,想想父母、親朋、同事、好友,都會通過新聞看到自己站在這個代表榮譽的會場,看到自己和領導握手。


    這一刻是非常值得驕傲的。


    和領導握手的感受也沒什麽不同,但領導對於王浩顯然非常重視,握手時間持續了好幾秒鍾。


    等握手結束以後,領導還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說了一句,“還真是年輕啊!”


    在這個會場裏,王浩的年輕就是最大的特征。


    絕大部分來參加大會的都超過四十歲,甚至超過了五十歲、六十歲,極少能看到四十歲以下的年輕學者,更不用說三十歲以下了。


    握手的環節結束以後,就是一起進行合影。


    合影結束,各回各位。


    科學技術頒獎大會進入到最主要的環節,領導宣讀了大會最重要的、代表最高榮譽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的是兩位老院士。


    這個獎項一般代表了終身的肯定。


    有一個老院士還是坐著輪椅上台的,頒獎的時候也坐在輪椅上,但也激動的淚流滿麵。


    他們獲得了最高科學技術獎,也代表著獲得了終身的榮譽、最高的肯定。


    之後就是自然科學獎。


    二十幾年前,自然科學一等獎隻會授予單獨的個人,但後來因為爭議問題就做出過調整。


    爭議主要是因為往往一個研究都是團隊合作完成的,隻頒發給團隊中的一個人,對於其他的貢獻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後來就調整為針對項目做評選,最高可以的授予對項目貢獻最多的五位科學家,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增加人數。


    所以自然科學一等獎公布的人員名單還是比較多的,一共有六個人獲獎。


    領導宣讀了名單,“獲得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是《尋找無窮列式數學轉換法》。”


    “獲獎人,西海大學,王浩教授!”


    領導繼續宣讀獲獎名單,宣布了一個化學研究項目後,公布了項目對應的獲獎人,“獲獎人,王啟坤院士、秦立新院士、張學明教授、韓前教授以及呂續村教授。”


    獲獎名單上的學者馬上站起來,接受了全場的掌聲,在掌聲中一起上台接受領導的頒獎。


    這個時候,好多人就發現了尷尬的情況。


    第一個項目獲獎人是王浩,他隻有一個人,而且非常年輕。


    第二個項目獲獎人有五個,都是五六十歲的學者,其中還有兩個院士,他們並排站在另一側。


    一邊是一個人,還非常年輕;另一邊是一排人,還都是年紀大的學者。


    他們是獲得同一個獎項。


    針對一個項目的頒獎,肯定就隻有一個證書,頒獎的領導把證書交到了王浩的手裏,和王浩親切的握手,恭喜他的獲獎。


    之後又去了另一邊,連續和五個人握手,也隻給了一個證書。


    頒獎台上的情況看似很正常,卻讓台下的學者們產生一種怪異的感覺,仿佛站在台上會非常的尷尬。


    有些學者甚至慶幸起來,“幸好沒有獲得一等獎,要是一排人上去和一個小年輕站一起,實在太尷尬了。”


    當然。


    這樣想隻是因為沒有獲獎。


    另一邊的幾個人確實感到尷尬,能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接受領導的頒獎,自然心裏都非常的激動,但激動中也免不了那麽一絲的尷尬。


    和對麵的小年輕相比,他們似乎什麽也算不上,他們五個人還有身後團隊取得的榮譽,和對方一個年輕人是一樣的。


    好在尷尬總會結束。


    頒獎儀式結束以後,他們趕緊走下了台,甚至都不想多停留一秒鍾。


    王浩倒是沒感覺到什麽,他隻是回到了座位上,就繼續看著頒獎典禮,剩下的都和他無關了。


    在連續不斷的頒獎後,頒獎儀式也很快結束。


    中午,學者們被招待用餐。


    這時候氣氛就輕鬆多了,沒有頒獎過程中的緊張和嚴肅,大家可以說說笑笑的自由活動。


    有個經濟部門的領導,還特別過來和王浩握手認識,讚歎道,“雖然很多人這麽說,但我還是要感歎一句,你實在太年輕了。”


    “而且你的研究非常出色,談到數學的時候,我總是能聽到有人說起你。”


    王浩客套了一下。


    領導感興趣的問道,“你剛剛完成那個數學方法的研究,現在有沒有其他方向?打算繼續研究什麽啊?”


    王浩道,“數學上,我有兩個主要方向。一個是ns方程,一個是哥德巴赫猜想。”


    ns方程是大領域的研究,領導聽了一下就過去了,但對哥德巴赫猜想卻很感興趣,“你打算繼續陳景潤先生的研究?”


    “那倒不是。”


    王浩解釋道,“陳景潤先生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篩法。但是我認為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不可能證明‘1+1’。”


    “我現在有個想法,就是用群論的方法,去對於質數進行分析,利用運算分析的手段,去研究……”


    “烏拉烏拉~~”


    王浩一說起來就是一大套,說的內容還非常的專業。


    領導表現出認真聽的樣子,但感覺腦門有點疼。


    旁邊有個數學院士,聽的很感興趣,趁著話頭問道,“你這個想法很新穎啊,有沒有什麽進展?”


    趁著這個時間節點,領導趕緊說了一句,“你們繼續聊,數學上的事情還是要你們專業的一起來分析,我到那邊去……”


    然後,趕緊走了。


    王浩伸了一下手感覺有點遺憾,他還想多和領導說上幾句,也許下次再申請項目,經費就能多一點?


    現在他不是一個人了,還負責一個數學計算機實驗室,經費還是很重要的。


    之後還有好幾個人過來和王浩說話。


    其中就包括吳暉院士。


    吳暉問起了物理實驗室的項目,“你們準備的怎麽樣?我已經看到提交的申請了,估計最快年後就能撥款。”


    他指的是交流重力的後續項目。


    王浩道,“我來之前問了一下,應該年前就能開始實驗。”


    “還沒開始?”吳暉稍稍有些驚訝。


    “額~~”


    王浩倒是覺得很正常。


    物理實驗室的資源不能和大實驗室相比,即便是申請到了經費,有很多設備和材料都是要等的,速度自然就要慢一些。


    吳暉點了點頭,沒有在話題上繼續談,他覺得物理實驗室是放棄了競爭。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競爭對手是兩個大型的研究機構,想要競爭到大項目幾乎不可能。


    他說起了另外一件事,“王浩啊,等明天的時候,你不著急回去吧,首都大學有個應用數學的會議,到時候,你也參加一下吧。”


    “你在ns方程上的近似解研究很有價值,這個應用數學會議就是討論ns方程的。”


    王浩疑惑道,“ns方程?為什麽?”


    “還不是因為前一段時間,那個巴克馬斯特的研究。”吳暉搖頭道,“現在好多機構都擔心ns方程變得不可靠,我們就針對ns方程的各個應用方向,進行一下研討、論證。”


    “討論不討論出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增加大家的信心。”


    “數學的底層邏輯是不能出問題的。”


    王浩聽著理解的點點頭,他正準備說什麽的時候,就看到吳暉就已經走開了。


    問題是,他已經證明了常規取值之下,ns方程式解集的光滑性,也就代表常規應用情況,ns方程是完全可靠的。


    那麽,做應用論證還有什麽意義?


    隻是論文還沒有正式發表,自然也沒有獲得國際認可,說出來會被認可嗎?


    王浩頓時有些糾結。


    要不要告訴吳暉院士?


    (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