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間離開昏庭院的時候沈況並沒有再戴他的鬥笠,相比之下刻意的遮掩會更加顯眼。</p>
小姑娘慈姑今日是得了命令,職責就是陪著沈況逛街,雖然是有任務在身,但難掩她臉上笑意。</p>
兩人出門的時間很早,整個平山城尚還處在蘇醒的階段,吆喝叫賣聲漸起,新的一天才剛開始了。</p>
與慈姑一同出門的時候,沈況在門口遇上了恰好要離開的穆雲弗。</p>
依舊一襲黑衣的姑娘牽馬緩緩而行,沈況從後麵叫住了她。</p>
穆雲弗聞言停下腳步,回頭望來。</p>
兩人相隔不遠,但一個轉身的時間好似已夠彼此說盡千言萬語。穆雲弗看著沈況嫣然一笑,沒什麽言語隻是揮手作別。沈況也如出一轍,低聲喊了一句保重。</p>
兩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多麽深厚的友誼,不過同行一段的兩個相似的江湖人而已,此一別,再遠,互相揮手,留個念頭而已。</p>
他們雖非彼此,但有眸中倒影皆有對方影子。</p>
慈姑看著身前不遠處那位牽馬又行的黑衣姑娘,今日再見時姑娘臉上的陰霾似乎少了很多。</p>
慈姑偏過頭看著揮手的沈況好奇問道:“薑少俠你怎麽不送送你那位朋友?”</p>
沈況聞言放下抬起的手臂緩緩笑道:“路途太遠,送不到的。”</p>
慈姑有些疑問的聽著沈況的話,太遠?那送一小節也不可以嗎?</p>
慈姑撓了撓頭不過沒有再問,她以為江湖人大概就是這樣吧。</p>
當穆雲弗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人群中後,沈況和慈姑也緊跟著沒入了人潮,二人徑直奔向鹿尾街而去。</p>
路上,沈況和慈姑偶遇一老挑夫,老挑夫擔子上挑著的是個餛飩攤,他邊走邊吆喝,遇到要吃餛飩的客人他就就地停步就地做。沉重的擔子已將老人身形壓得佝僂,但老人臉上卻滿是笑意。</p>
老挑夫與兩人正對著走過,沈況想靠邊讓路,老挑夫也下意識地靠邊。</p>
沈況見狀則繼續靠著邊角讓出更大空間好讓老挑夫過去,眼見就快遇上,避無可避,老挑夫索性停步,將擔子放在路邊等沈況和慈姑兩人走過他才繼續走。</p>
沈況和慈姑走過老挑夫身側的時候,老挑夫還不忘對兩人微笑,沈況也還以微笑。</p>
與老挑夫錯身走過後,沈況有回頭再看一眼,本是最簡單不過的一次偶遇但卻在沈況心中驚起許多風浪。世上從不缺良善之人,好人好事我們各自也都聽過看過,但往往真正落在我們頭上的總少之又少。</p>
小姑娘慈姑跟著沈況的視線也回頭看了一眼那位遠去的老挑夫,擔子看上去很重但老挑夫的步伐卻一點不慢。搖搖晃晃,似還有幾分悠閑。</p>
</p>
這時光啊,大抵是這樣,剛剛好。</p>
鹿尾街離著昏庭院不遠,沈況和慈姑如此又走過兩條街道後,空氣驟而浮現一抹淡淡的酒味。</p>
沈況用力嗅了嗅,醇香感十足。</p>
一路走來讓沈況有些意外的是,作為大城池的平山城,城中百姓的生活節奏都很慢,</p>
而且平山城的布局也盡顯古意。</p>
慈姑解釋說如今的平山城是在原有城池基礎上建起來的,而且建造新城池的時候,太守大人特意要求保留平山城最初的樣子,所以我們方才走過的水雲坊就是由原本老城修繕而來。</p>
沈況也是個念舊的人,所以很喜歡這一點。</p>
因為平山城中私人家釀酒水統稱為平山酒,所以喝平山酒老顧客們往往更看重各家鋪子的口碑,慈姑不清楚這些,所以她先帶著沈況在鹿尾街走了一圈。初次來這裏的人分辨不清好與壞,沈況也是憑著感覺走。</p>
早間這會兒,來喝酒的人極少,倒是路上有不少昨夜醉酒的人,有些人就地躺在路中央,渾然不覺。來往的行人對於此似乎也早已習慣,所以沒有人在意那些醉漢。</p>
兩人一圈下來,沈況最終選擇了一家名叫冬景樓的鋪子。</p>
雖然叫樓但其實就是個鋪子,鋪子後院當下大概正在釀酒,濃烈的酒糟味便是站在鋪子外沈況都聞到。</p>
鋪子不大,大概和朦朧城中的那間梨花酒館差不多。</p>
接待沈況的是個年歲不大的少年人,約莫著比慈姑大不了幾歲,少年人說父親母親都在後院釀酒忙不開所以就讓他在這裏看著。</p>
冬景鋪子隻賣平山酒這一種酒水,少年人猜測沈況多半是個外鄉人所以賣酒前解釋道:“客官,得先與您說一聲,平山酒的釀造過程中會用到一種隻有我們平山城當地才有的果子。這種果子一年四季都有出產,隻不過季節不同口感不一,所以釀出酒水的味道也會隨著季節變化。客人若是之前喝過平山酒覺得這一次味道不一樣了,可莫要以為是我們家坑騙你。”</p>
沈況聞言看了一眼慈姑,慈姑則搖了搖頭示意她也不知道。</p>
沈況笑道:“無妨無妨,我其實也是第一次喝平山酒。小兄弟,不知可否將四季酒水各給我嚐一杯,嚐過之後我再買?”</p>
少年人聞言打量了沈況一眼,一個模樣平常的江湖人,不過有侍女做隨從大概也不差錢,所以一番衡量後少年人應了下來。</p>
少年人用了四個小酒盞分別給沈況倒了四季平山酒,沈況謝過後這才一一品嚐。</p>
春酒和冬酒酒味重,果香味淡。夏季酒酒味偏淡,甚至還有一絲微甜。秋酒最為特別,果香和酒香五五之分,不過酒味依舊醇正,並沒有誰被誰掩蓋得跡象,秋酒像是陳年佳釀,隻是有些微苦,影響了些許口感。</p>
沈況一一飲過後,少年人也緩緩介紹道:“四季之酒各有人愛,不過因為秋酒微苦所以喜愛之人少些。大部分客人都愛和春酒和冬酒,偏甜得夏酒更受江湖女子喜歡。”</p>
不過於沈況而言,他倒是覺得秋酒中淡淡的苦味恰到好處,所以少年人介紹完後他解下腰間酒壺讓少年人裝滿一葫秋酒。</p>
“一共四兩銀子。”</p>
沈況點頭表示可以接受。</p>
見沈況滿意價格,少年人臉上也隨即露出微笑,隨後他熟練的替沈況裝滿酒。</p>
也是在這時候,後院忙活的孩子父親</p>
大概是注意到了鋪子外的客人,過來看了一圈。當他瞧見兒子已經在給客人裝酒後,笑著給沈況告罪了一聲:“活計忙讓孩子招待,慢待了客人。”</p>
沈況隻是喝酒而已,沒那麽些講究,所以隨意擺了擺手示意漢子無須道歉。</p>
少年人雖然年紀不大但裝酒的手藝卻是嫻熟,漢子笑著說都是耳濡目染出來的,以後大概也就指著這門手藝吃飯了。</p>
少年人將裝滿酒的葫蘆遞給沈況,沈況掏出四兩銀子放在櫃台上。</p>
鹿尾街其實除了酒之外沒什麽特別之處,而且這裏的酒還是富貴人家看不上眼的下等酒,所以鹿尾街上林立得都是一些小酒館甚至是小酒攤,店家從不吆喝,全憑來的客人喜好自行選擇。</p>
走完鹿尾街,慈姑說這裏離著南坪坊不遠,恰逢這時候早市正熱鬧。</p>
慈姑畢竟是個小姑娘,所以很喜歡熱鬧場麵,沈況本也有意去看看,故而在慈姑的帶領下兩人很快就到了南坪坊。</p>
一到南坪坊,沈況才意識到什麽是聲勢浩大的早市。</p>
烏央烏央成片的小攤首尾相連一眼望不到邊,各個小攤上兜售著各種各樣的吃食,形形色色讓沈況一時間看花了眼。</p>
南坪坊裏香味彌漫,勾動著食客的味蕾。</p>
一來到這裏,慈姑就頗為興奮。她領著沈況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全然忘記她是陪沈況來的了。緊隨其後的沈況在慈姑身上倒是看到了湘兒和時雨的影子。</p>
他雖然與湘兒許久不見,但因為心意相通所以他能感受到湘兒的存在。而相對來說,離開梅霧城之後他就再沒見過那個可可愛愛滿眼都是他的小姑娘時雨了。</p>
沈況和師叔保證過,一定不會辜負時雨,他永遠也不會忘。</p>
因為兩人是吃過早飯來的,所以都不是太餓,慈姑驚喜也就是圖個熱鬧,小姑娘來來回回走了很久都不覺得累。</p>
慈姑最後在一處賣糖畫的小攤前停了下來,糖畫兩文錢一個,慈姑買了兩個給了沈況一個。</p>
慈姑自己的畫的是一個小兔子,沈況的是一條鯉魚。</p>
走的愈久,沈況以為他正慢慢變得不喜熱鬧,直到與慈姑走進南坪坊沈況適才發覺他其實並不是不喜歡熱鬧,而是不喜歡原來熱鬧裏的那些人,如慈姑這般可可愛愛又善良的小姑娘是會給憂鬱之人帶來一絲喜悅的,誰又會不喜歡呢?</p>
如此平淡其實也是生活。</p>
沈況和慈姑在早市最熱鬧的時候來,一直到早市快要結束兩人才離開,但除了兩串糖畫,兩人什麽都沒有買。沈況被小姑娘的開心所感染,連帶著對平山三絕也喜歡上了。</p>
離開南坪坊後,慈姑變得愈發激動,雖然茶露居的胭脂很貴她買不起但看一眼也是會讓人開心的。</p>
路上,慈姑問沈況,胭脂是要買給心儀的姑娘嗎?</p>
沈況笑著點了點頭還笑說一會兒需要她來長長眼,慈姑興奮的點了點頭,還說她很拿手。</p>
心思捉摸不定的小姑娘似是從此刻開始就已經覺得今日來對了。</p>
小姑娘慈姑今日是得了命令,職責就是陪著沈況逛街,雖然是有任務在身,但難掩她臉上笑意。</p>
兩人出門的時間很早,整個平山城尚還處在蘇醒的階段,吆喝叫賣聲漸起,新的一天才剛開始了。</p>
與慈姑一同出門的時候,沈況在門口遇上了恰好要離開的穆雲弗。</p>
依舊一襲黑衣的姑娘牽馬緩緩而行,沈況從後麵叫住了她。</p>
穆雲弗聞言停下腳步,回頭望來。</p>
兩人相隔不遠,但一個轉身的時間好似已夠彼此說盡千言萬語。穆雲弗看著沈況嫣然一笑,沒什麽言語隻是揮手作別。沈況也如出一轍,低聲喊了一句保重。</p>
兩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多麽深厚的友誼,不過同行一段的兩個相似的江湖人而已,此一別,再遠,互相揮手,留個念頭而已。</p>
他們雖非彼此,但有眸中倒影皆有對方影子。</p>
慈姑看著身前不遠處那位牽馬又行的黑衣姑娘,今日再見時姑娘臉上的陰霾似乎少了很多。</p>
慈姑偏過頭看著揮手的沈況好奇問道:“薑少俠你怎麽不送送你那位朋友?”</p>
沈況聞言放下抬起的手臂緩緩笑道:“路途太遠,送不到的。”</p>
慈姑有些疑問的聽著沈況的話,太遠?那送一小節也不可以嗎?</p>
慈姑撓了撓頭不過沒有再問,她以為江湖人大概就是這樣吧。</p>
當穆雲弗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人群中後,沈況和慈姑也緊跟著沒入了人潮,二人徑直奔向鹿尾街而去。</p>
路上,沈況和慈姑偶遇一老挑夫,老挑夫擔子上挑著的是個餛飩攤,他邊走邊吆喝,遇到要吃餛飩的客人他就就地停步就地做。沉重的擔子已將老人身形壓得佝僂,但老人臉上卻滿是笑意。</p>
老挑夫與兩人正對著走過,沈況想靠邊讓路,老挑夫也下意識地靠邊。</p>
沈況見狀則繼續靠著邊角讓出更大空間好讓老挑夫過去,眼見就快遇上,避無可避,老挑夫索性停步,將擔子放在路邊等沈況和慈姑兩人走過他才繼續走。</p>
沈況和慈姑走過老挑夫身側的時候,老挑夫還不忘對兩人微笑,沈況也還以微笑。</p>
與老挑夫錯身走過後,沈況有回頭再看一眼,本是最簡單不過的一次偶遇但卻在沈況心中驚起許多風浪。世上從不缺良善之人,好人好事我們各自也都聽過看過,但往往真正落在我們頭上的總少之又少。</p>
小姑娘慈姑跟著沈況的視線也回頭看了一眼那位遠去的老挑夫,擔子看上去很重但老挑夫的步伐卻一點不慢。搖搖晃晃,似還有幾分悠閑。</p>
</p>
這時光啊,大抵是這樣,剛剛好。</p>
鹿尾街離著昏庭院不遠,沈況和慈姑如此又走過兩條街道後,空氣驟而浮現一抹淡淡的酒味。</p>
沈況用力嗅了嗅,醇香感十足。</p>
一路走來讓沈況有些意外的是,作為大城池的平山城,城中百姓的生活節奏都很慢,</p>
而且平山城的布局也盡顯古意。</p>
慈姑解釋說如今的平山城是在原有城池基礎上建起來的,而且建造新城池的時候,太守大人特意要求保留平山城最初的樣子,所以我們方才走過的水雲坊就是由原本老城修繕而來。</p>
沈況也是個念舊的人,所以很喜歡這一點。</p>
因為平山城中私人家釀酒水統稱為平山酒,所以喝平山酒老顧客們往往更看重各家鋪子的口碑,慈姑不清楚這些,所以她先帶著沈況在鹿尾街走了一圈。初次來這裏的人分辨不清好與壞,沈況也是憑著感覺走。</p>
早間這會兒,來喝酒的人極少,倒是路上有不少昨夜醉酒的人,有些人就地躺在路中央,渾然不覺。來往的行人對於此似乎也早已習慣,所以沒有人在意那些醉漢。</p>
兩人一圈下來,沈況最終選擇了一家名叫冬景樓的鋪子。</p>
雖然叫樓但其實就是個鋪子,鋪子後院當下大概正在釀酒,濃烈的酒糟味便是站在鋪子外沈況都聞到。</p>
鋪子不大,大概和朦朧城中的那間梨花酒館差不多。</p>
接待沈況的是個年歲不大的少年人,約莫著比慈姑大不了幾歲,少年人說父親母親都在後院釀酒忙不開所以就讓他在這裏看著。</p>
冬景鋪子隻賣平山酒這一種酒水,少年人猜測沈況多半是個外鄉人所以賣酒前解釋道:“客官,得先與您說一聲,平山酒的釀造過程中會用到一種隻有我們平山城當地才有的果子。這種果子一年四季都有出產,隻不過季節不同口感不一,所以釀出酒水的味道也會隨著季節變化。客人若是之前喝過平山酒覺得這一次味道不一樣了,可莫要以為是我們家坑騙你。”</p>
沈況聞言看了一眼慈姑,慈姑則搖了搖頭示意她也不知道。</p>
沈況笑道:“無妨無妨,我其實也是第一次喝平山酒。小兄弟,不知可否將四季酒水各給我嚐一杯,嚐過之後我再買?”</p>
少年人聞言打量了沈況一眼,一個模樣平常的江湖人,不過有侍女做隨從大概也不差錢,所以一番衡量後少年人應了下來。</p>
少年人用了四個小酒盞分別給沈況倒了四季平山酒,沈況謝過後這才一一品嚐。</p>
春酒和冬酒酒味重,果香味淡。夏季酒酒味偏淡,甚至還有一絲微甜。秋酒最為特別,果香和酒香五五之分,不過酒味依舊醇正,並沒有誰被誰掩蓋得跡象,秋酒像是陳年佳釀,隻是有些微苦,影響了些許口感。</p>
沈況一一飲過後,少年人也緩緩介紹道:“四季之酒各有人愛,不過因為秋酒微苦所以喜愛之人少些。大部分客人都愛和春酒和冬酒,偏甜得夏酒更受江湖女子喜歡。”</p>
不過於沈況而言,他倒是覺得秋酒中淡淡的苦味恰到好處,所以少年人介紹完後他解下腰間酒壺讓少年人裝滿一葫秋酒。</p>
“一共四兩銀子。”</p>
沈況點頭表示可以接受。</p>
見沈況滿意價格,少年人臉上也隨即露出微笑,隨後他熟練的替沈況裝滿酒。</p>
也是在這時候,後院忙活的孩子父親</p>
大概是注意到了鋪子外的客人,過來看了一圈。當他瞧見兒子已經在給客人裝酒後,笑著給沈況告罪了一聲:“活計忙讓孩子招待,慢待了客人。”</p>
沈況隻是喝酒而已,沒那麽些講究,所以隨意擺了擺手示意漢子無須道歉。</p>
少年人雖然年紀不大但裝酒的手藝卻是嫻熟,漢子笑著說都是耳濡目染出來的,以後大概也就指著這門手藝吃飯了。</p>
少年人將裝滿酒的葫蘆遞給沈況,沈況掏出四兩銀子放在櫃台上。</p>
鹿尾街其實除了酒之外沒什麽特別之處,而且這裏的酒還是富貴人家看不上眼的下等酒,所以鹿尾街上林立得都是一些小酒館甚至是小酒攤,店家從不吆喝,全憑來的客人喜好自行選擇。</p>
走完鹿尾街,慈姑說這裏離著南坪坊不遠,恰逢這時候早市正熱鬧。</p>
慈姑畢竟是個小姑娘,所以很喜歡熱鬧場麵,沈況本也有意去看看,故而在慈姑的帶領下兩人很快就到了南坪坊。</p>
一到南坪坊,沈況才意識到什麽是聲勢浩大的早市。</p>
烏央烏央成片的小攤首尾相連一眼望不到邊,各個小攤上兜售著各種各樣的吃食,形形色色讓沈況一時間看花了眼。</p>
南坪坊裏香味彌漫,勾動著食客的味蕾。</p>
一來到這裏,慈姑就頗為興奮。她領著沈況這裏走走那裏看看,全然忘記她是陪沈況來的了。緊隨其後的沈況在慈姑身上倒是看到了湘兒和時雨的影子。</p>
他雖然與湘兒許久不見,但因為心意相通所以他能感受到湘兒的存在。而相對來說,離開梅霧城之後他就再沒見過那個可可愛愛滿眼都是他的小姑娘時雨了。</p>
沈況和師叔保證過,一定不會辜負時雨,他永遠也不會忘。</p>
因為兩人是吃過早飯來的,所以都不是太餓,慈姑驚喜也就是圖個熱鬧,小姑娘來來回回走了很久都不覺得累。</p>
慈姑最後在一處賣糖畫的小攤前停了下來,糖畫兩文錢一個,慈姑買了兩個給了沈況一個。</p>
慈姑自己的畫的是一個小兔子,沈況的是一條鯉魚。</p>
走的愈久,沈況以為他正慢慢變得不喜熱鬧,直到與慈姑走進南坪坊沈況適才發覺他其實並不是不喜歡熱鬧,而是不喜歡原來熱鬧裏的那些人,如慈姑這般可可愛愛又善良的小姑娘是會給憂鬱之人帶來一絲喜悅的,誰又會不喜歡呢?</p>
如此平淡其實也是生活。</p>
沈況和慈姑在早市最熱鬧的時候來,一直到早市快要結束兩人才離開,但除了兩串糖畫,兩人什麽都沒有買。沈況被小姑娘的開心所感染,連帶著對平山三絕也喜歡上了。</p>
離開南坪坊後,慈姑變得愈發激動,雖然茶露居的胭脂很貴她買不起但看一眼也是會讓人開心的。</p>
路上,慈姑問沈況,胭脂是要買給心儀的姑娘嗎?</p>
沈況笑著點了點頭還笑說一會兒需要她來長長眼,慈姑興奮的點了點頭,還說她很拿手。</p>
心思捉摸不定的小姑娘似是從此刻開始就已經覺得今日來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