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叛亂之臣,但此番父子相見其實蕭衍的內心還算平靜,無論如何他終究是要接受這樣的結果。
若說內心毫無波動也不盡然,然而事實如此,昨夜非昨夜,高樓獨斷,恍如隔世。
之後老皇帝收斂起思緒又緩緩走向了蕭懷安的牢房。
相比之下,豫章王蕭懷安要顯得平靜許多。
他亦是不像蕭統一樣衣著髒亂,一身漆黑長袍依舊,大袖飄搖之間除了臉頰輪廓消瘦了幾許其餘看不出有什麽變化。
對於蕭懷安,虧欠也好,愧疚也罷,蕭衍也承認自己沒有給過他太多的關愛。
見到蕭懷安如此狀況蕭衍也還滿意,大概與他認識的那個豫章王可以重疊到一起。
而見到蕭衍,自己名義上的父皇,蕭懷安如朝臣一般上前見禮,他禮節得當,一切平淡的如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蕭衍見狀倒是沒有什麽反應隻是淡淡應道:「起來吧。」
「謝父皇。」
乍一見麵,蕭衍覺得自己似乎沒有什麽可以說得出口的話,便是連住的可還習慣這般言辭他覺得也適合在這般情形下說出來。
蕭懷安見皇帝陛下不說話便先一步開口道:「天牢陰濕寒冷父皇不該來此處。」
蕭衍聞言卻是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蕭懷安恭敬回道:「回父皇,兒臣今年三十有二了。」
「已過而立之年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是因為你母親的事還在一直記恨著我?」蕭衍緩緩道。
蕭懷安倒也沒有掩飾內心想法,他徑直點了點頭,用極為平淡的語氣道:「在兒臣心中,母親的死與您有關。」
蕭衍聞言亦是沒有否認,他淡淡道:「是啊,朕有責任。不過朕身為一國君主沒辦法分心到這些小事上,你記恨朕朕也不怪你,但是你做出這種事朕不會手下留情。」
聞聽蕭衍說這些都是小事,蕭懷安即便內心起伏不定但表麵神色如常,他點了點頭道:「在您眼裏或許不是大事,但在兒臣眼裏這比天塌下來還要大。既然兒臣敢做就沒有害怕的道理,父皇不留情麵也是應該的。」
蕭衍也明白一個年幼喪母孩子心中的怨念,他也不希冀蕭懷安可以就此放下,但他也沒辦法視而不見。
雖是父子,雖言及關於生死,但兩人語氣平淡絲毫看不出其中危險。
兩人之間的談話也都隻是各自心中的真實想法,無關於其他,言辭平淡的甚至不像是父子。
片刻後,蕭衍看著蕭懷安又道:「你可知道事情沒成功連你也會死,那以後誰來為你母親報仇呢?」
蕭懷安聞言淡然一笑:「既然已經敗了那就不想其它了,生也好死也罷都是兒臣自己的選擇,怨不得別人,這輩子報不了仇如果下輩子還記得那就下輩子再報。」
「就算你能活,你的家人也活不了。」
「那就到時候新仇舊恨找您一起算,也不差這些了。」
蕭衍聞言也是淡淡一笑,他並不在意蕭懷安的這些混賬話,反而認可。若是雙方換個角度自己大概也是同樣的選擇。
兩人雖是父子但終究不親密,更沒有可以言說的多餘話語,因此三兩句話之後便陷入了沉默。
蕭衍後來看了看他,沒再開口,默默離開了。
蕭懷安看著那道背影亦是沒有挽留,隻是俯身作揖拜別。
兩次轉身,兩道背影,雖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但最後的結果應該相似。
離開天牢後,老皇帝心中五味雜陳,他一邊走一邊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光陰。
那時候他大概如何也不會想到在自己晚年時,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都會記恨自己,
可悲、可歎。
朝七跟在老皇帝身後,看著眼前那道稍顯頹然的背影他心裏也不是滋味。
哪個做父親的會希望看到這個場麵了,雖然父子相殘同室操戈的場麵前朝比比皆是,但朝七清楚陛下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麵發生在本朝。
兩人如此一前一後緩緩走回了禦書房,蕭衍將袁真煥叫來與自己下棋,他已經很久沒有下過棋了。
蕭衍年輕時有兩大愛好,一是下棋,另一便是撫琴。
他本就是出自世家大族的貴公子,也曾許下人間風流,隻不過後來坐上了這個位子一切就不同了。
有些話蕭衍不願與別人說的時候都會願意與袁真煥鼓搗兩句,不過袁真煥一般不會回答,蕭衍也習慣了這樣。
「袁老以後你就跟著湘兒吧,我這邊你就不用擔心了。」
袁真煥聞言原本即將落下棋子的手微頓,他看向蕭衍道:「陛下,有我在您才不會有危險。」
蕭衍見狀一邊催促袁真煥趕快落子一邊則滿不在意地笑道:「不用了,朕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你再浪費時間在朕身上就太可惜了。遺詔我也已擬好,隻等哪一天朕突然駕崩荀季蕪他們就會昭告天下。」
「您還是決定讓長樂公主繼承皇位?」袁真煥問道。
蕭衍聞言甚至有些自豪道:「朕開了古今未有之壯舉,說不定從此以後女子稱帝就不足為奇了。」
「你不擔心百官們會反對?」
蕭衍聞言笑道:「隻要荀季蕪他們三個讚成,其他人就不必擔心,他們會替朕解決的。」
袁真煥倒是不反對老皇帝的決定,歸根結底他擔心的還是老皇帝的安全。
他欲言又止,這一幕蕭衍看在眼裏,他隨意笑道:「袁老你不必擔心朕,除了你,宮內的供奉還有不少,朕不隨便離開皇城安全問題就無需在意。倒是湘兒要做的事會動很多人的根本,沒有你和錦衣郎暗中幫助朕不放心。當下該解決的大問題都已解決了,剩下的那些問題就當是給湘兒登基前的磨練,這樣她未來登基後處理政務也不會顯得束手束腳。此外朝堂之上還有荀季蕪他們在,不會有問題的。」
老皇帝苦口婆心說了一番袁真煥這才應下,而此時蕭衍所執黑子也在棋盤上大殺四方,之後不過四五手袁真煥便輸了。
「陛下我輸了。」
蕭衍聞言嘿嘿笑道:「袁老心你不在焉,朕僥幸獲勝。」
與袁真煥的這番話既像是托孤又像隨意的言說,不過袁真煥真的上心了。
贏下棋局後蕭衍不打算給袁真煥贏回來的機會,催促他趕快離開,之後他讓朝七拿出珍藏多年的古琴,在禦書房內獨自彈奏了起來。
雙手放在琴弦之上的那一刻蕭衍覺得自己仿若回到了經年之前那段年少風流的時光。
漂泊情多,衰遲感易,無限堪憐許。似尊前眼底,紅顏消幾寒暑。年少風流,未諳春事,追與東風賦。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聽雨。
一曲奏罷,朝七通報荀季蕪、尉遲複、陳恒道三人求見。
老皇帝聞言有些意外,這三人竟然一起來了,故而欣然應允。
進入禦書房後三人看到陛下竟然在撫琴,不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奇怪不已。
蕭衍瞥見三人神情就跟見鬼了似的難免笑道:「三位愛卿這是什麽反應,朕心血來潮彈奏一曲罷了。」
荀季蕪聞言笑道:「陛下好興致,要不要老臣再陪您下上一局。您可執黑先行,老臣再讓您兩子,保管叫他下出一盤千古名局。」
蕭衍聞言笑罵道:「那豈不是顯得朕勝之不武了,算了算了,不下了。」
一旁的朝七這時候也開口
道:「荀公有所不知,陛下適才與袁大人下了一局,才贏下。」
荀季蕪會意笑道:「原來原來,看來陛下棋力不減當年。」
一句說罷,屋內眾人皆微微一笑。
荀季蕪的話自然是馬匹話,老皇帝的棋力在一般人麵前還算可以,但在荀季蕪麵前也隻能是個臭棋簍子,別說兩子,就是三子蕭衍也不覺得自己會贏。
如此笑著打趣了片刻後,蕭衍才問及三人來意。
荀季蕪笑著道:「與陛下您閑話差點忘了正事。」
一旁的尉遲複忙接過話道:「還是我來說吧,你也就顯擺你下棋那點門道了。」
荀季蕪笑道:「你說你說,不與你搶。」
尉遲複聞言大咧咧地開口道:「陛下,最近大魏那邊動靜不小,想必您也得到了消息。齊州高氏與清河崔氏因為之前與太子殿下勾結暗中也想反叛,但如今殿下事情敗露,他們則就陷入了孤立無援被動的境地。而獨孤崇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我們在考慮要不要趁機派遣錦衣郎潛入大魏。」
蕭衍聞言頗有些意外道:「你們今天這是怎麽了?之前朕想著要北伐你們有一百個理由不同意,現在怎麽開始主動替朕出謀劃策了?」
陳恒道聞言笑道:「陛下,還不是想為將來考慮,目前機會這麽好可以未雨綢繆。」
荀季蕪也接過話道:「陛下您動心其實我們也一樣動心,但我們不能隻想著建功立業,百姓的生計也得考慮。」
蕭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了話題問道:「這事先放一邊,太子和豫章王二人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
聽到這話,三人驟然警覺起來,這可不是什麽好問題。
蕭衍見狀便又道:「朕隻是隨口問問,三位愛卿不必多想,心中是何想法說出來就好。」
三人思量片刻後,荀季蕪率先開口道:「陛下,老臣有個建議不知道可不可行?」
「快說來聽聽。」
荀季蕪道:「陛下,如今琅玡王氏因為太子殿下一事與朝廷之間肯定心生隔閡。說句不好聽的,等將來公主繼承了皇位他們絕對有理由再次謀反。所以與其等著琅玡王氏起勢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琅玡王氏既然與齊州高氏、清河崔氏都有往來,那等到高、崔二族反叛的時候琅玡王氏必會從中幫助。老臣以為陛下你既然不忍心對太子殿下痛下殺手可以不經意間將殿下放回琅玡王氏,到時候殿下必定想依靠琅玡王氏、齊州高氏以及清河崔氏東山再起,但那時候他們麵前還有獨孤崇這座高山,他們兩方鷸蚌相爭,我們隔岸觀火就好。」
荀季蕪的建議雖然有可行性但同樣伴隨著風險,這一舉動無疑是放虎歸山。
但老皇帝聽完後竟然直接應看下,老皇帝道:「這樣也好,有他在後麵攪風攪雨,大魏的局勢也能更亂一點。現如今北伐就不用想了,一切以安穩為主。如何不動聲色的放他走,這事三位愛卿替朕多想想。」
三人聞言齊齊應下。
言及蕭統,三人卻是都避開了蕭懷安。
二人身份終究不同,他大概要被囚禁一生了。
免費閱讀.
若說內心毫無波動也不盡然,然而事實如此,昨夜非昨夜,高樓獨斷,恍如隔世。
之後老皇帝收斂起思緒又緩緩走向了蕭懷安的牢房。
相比之下,豫章王蕭懷安要顯得平靜許多。
他亦是不像蕭統一樣衣著髒亂,一身漆黑長袍依舊,大袖飄搖之間除了臉頰輪廓消瘦了幾許其餘看不出有什麽變化。
對於蕭懷安,虧欠也好,愧疚也罷,蕭衍也承認自己沒有給過他太多的關愛。
見到蕭懷安如此狀況蕭衍也還滿意,大概與他認識的那個豫章王可以重疊到一起。
而見到蕭衍,自己名義上的父皇,蕭懷安如朝臣一般上前見禮,他禮節得當,一切平淡的如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蕭衍見狀倒是沒有什麽反應隻是淡淡應道:「起來吧。」
「謝父皇。」
乍一見麵,蕭衍覺得自己似乎沒有什麽可以說得出口的話,便是連住的可還習慣這般言辭他覺得也適合在這般情形下說出來。
蕭懷安見皇帝陛下不說話便先一步開口道:「天牢陰濕寒冷父皇不該來此處。」
蕭衍聞言卻是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蕭懷安恭敬回道:「回父皇,兒臣今年三十有二了。」
「已過而立之年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是因為你母親的事還在一直記恨著我?」蕭衍緩緩道。
蕭懷安倒也沒有掩飾內心想法,他徑直點了點頭,用極為平淡的語氣道:「在兒臣心中,母親的死與您有關。」
蕭衍聞言亦是沒有否認,他淡淡道:「是啊,朕有責任。不過朕身為一國君主沒辦法分心到這些小事上,你記恨朕朕也不怪你,但是你做出這種事朕不會手下留情。」
聞聽蕭衍說這些都是小事,蕭懷安即便內心起伏不定但表麵神色如常,他點了點頭道:「在您眼裏或許不是大事,但在兒臣眼裏這比天塌下來還要大。既然兒臣敢做就沒有害怕的道理,父皇不留情麵也是應該的。」
蕭衍也明白一個年幼喪母孩子心中的怨念,他也不希冀蕭懷安可以就此放下,但他也沒辦法視而不見。
雖是父子,雖言及關於生死,但兩人語氣平淡絲毫看不出其中危險。
兩人之間的談話也都隻是各自心中的真實想法,無關於其他,言辭平淡的甚至不像是父子。
片刻後,蕭衍看著蕭懷安又道:「你可知道事情沒成功連你也會死,那以後誰來為你母親報仇呢?」
蕭懷安聞言淡然一笑:「既然已經敗了那就不想其它了,生也好死也罷都是兒臣自己的選擇,怨不得別人,這輩子報不了仇如果下輩子還記得那就下輩子再報。」
「就算你能活,你的家人也活不了。」
「那就到時候新仇舊恨找您一起算,也不差這些了。」
蕭衍聞言也是淡淡一笑,他並不在意蕭懷安的這些混賬話,反而認可。若是雙方換個角度自己大概也是同樣的選擇。
兩人雖是父子但終究不親密,更沒有可以言說的多餘話語,因此三兩句話之後便陷入了沉默。
蕭衍後來看了看他,沒再開口,默默離開了。
蕭懷安看著那道背影亦是沒有挽留,隻是俯身作揖拜別。
兩次轉身,兩道背影,雖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但最後的結果應該相似。
離開天牢後,老皇帝心中五味雜陳,他一邊走一邊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光陰。
那時候他大概如何也不會想到在自己晚年時,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都會記恨自己,
可悲、可歎。
朝七跟在老皇帝身後,看著眼前那道稍顯頹然的背影他心裏也不是滋味。
哪個做父親的會希望看到這個場麵了,雖然父子相殘同室操戈的場麵前朝比比皆是,但朝七清楚陛下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麵發生在本朝。
兩人如此一前一後緩緩走回了禦書房,蕭衍將袁真煥叫來與自己下棋,他已經很久沒有下過棋了。
蕭衍年輕時有兩大愛好,一是下棋,另一便是撫琴。
他本就是出自世家大族的貴公子,也曾許下人間風流,隻不過後來坐上了這個位子一切就不同了。
有些話蕭衍不願與別人說的時候都會願意與袁真煥鼓搗兩句,不過袁真煥一般不會回答,蕭衍也習慣了這樣。
「袁老以後你就跟著湘兒吧,我這邊你就不用擔心了。」
袁真煥聞言原本即將落下棋子的手微頓,他看向蕭衍道:「陛下,有我在您才不會有危險。」
蕭衍見狀一邊催促袁真煥趕快落子一邊則滿不在意地笑道:「不用了,朕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你再浪費時間在朕身上就太可惜了。遺詔我也已擬好,隻等哪一天朕突然駕崩荀季蕪他們就會昭告天下。」
「您還是決定讓長樂公主繼承皇位?」袁真煥問道。
蕭衍聞言甚至有些自豪道:「朕開了古今未有之壯舉,說不定從此以後女子稱帝就不足為奇了。」
「你不擔心百官們會反對?」
蕭衍聞言笑道:「隻要荀季蕪他們三個讚成,其他人就不必擔心,他們會替朕解決的。」
袁真煥倒是不反對老皇帝的決定,歸根結底他擔心的還是老皇帝的安全。
他欲言又止,這一幕蕭衍看在眼裏,他隨意笑道:「袁老你不必擔心朕,除了你,宮內的供奉還有不少,朕不隨便離開皇城安全問題就無需在意。倒是湘兒要做的事會動很多人的根本,沒有你和錦衣郎暗中幫助朕不放心。當下該解決的大問題都已解決了,剩下的那些問題就當是給湘兒登基前的磨練,這樣她未來登基後處理政務也不會顯得束手束腳。此外朝堂之上還有荀季蕪他們在,不會有問題的。」
老皇帝苦口婆心說了一番袁真煥這才應下,而此時蕭衍所執黑子也在棋盤上大殺四方,之後不過四五手袁真煥便輸了。
「陛下我輸了。」
蕭衍聞言嘿嘿笑道:「袁老心你不在焉,朕僥幸獲勝。」
與袁真煥的這番話既像是托孤又像隨意的言說,不過袁真煥真的上心了。
贏下棋局後蕭衍不打算給袁真煥贏回來的機會,催促他趕快離開,之後他讓朝七拿出珍藏多年的古琴,在禦書房內獨自彈奏了起來。
雙手放在琴弦之上的那一刻蕭衍覺得自己仿若回到了經年之前那段年少風流的時光。
漂泊情多,衰遲感易,無限堪憐許。似尊前眼底,紅顏消幾寒暑。年少風流,未諳春事,追與東風賦。待他年、君老巴山,共君聽雨。
一曲奏罷,朝七通報荀季蕪、尉遲複、陳恒道三人求見。
老皇帝聞言有些意外,這三人竟然一起來了,故而欣然應允。
進入禦書房後三人看到陛下竟然在撫琴,不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奇怪不已。
蕭衍瞥見三人神情就跟見鬼了似的難免笑道:「三位愛卿這是什麽反應,朕心血來潮彈奏一曲罷了。」
荀季蕪聞言笑道:「陛下好興致,要不要老臣再陪您下上一局。您可執黑先行,老臣再讓您兩子,保管叫他下出一盤千古名局。」
蕭衍聞言笑罵道:「那豈不是顯得朕勝之不武了,算了算了,不下了。」
一旁的朝七這時候也開口
道:「荀公有所不知,陛下適才與袁大人下了一局,才贏下。」
荀季蕪會意笑道:「原來原來,看來陛下棋力不減當年。」
一句說罷,屋內眾人皆微微一笑。
荀季蕪的話自然是馬匹話,老皇帝的棋力在一般人麵前還算可以,但在荀季蕪麵前也隻能是個臭棋簍子,別說兩子,就是三子蕭衍也不覺得自己會贏。
如此笑著打趣了片刻後,蕭衍才問及三人來意。
荀季蕪笑著道:「與陛下您閑話差點忘了正事。」
一旁的尉遲複忙接過話道:「還是我來說吧,你也就顯擺你下棋那點門道了。」
荀季蕪笑道:「你說你說,不與你搶。」
尉遲複聞言大咧咧地開口道:「陛下,最近大魏那邊動靜不小,想必您也得到了消息。齊州高氏與清河崔氏因為之前與太子殿下勾結暗中也想反叛,但如今殿下事情敗露,他們則就陷入了孤立無援被動的境地。而獨孤崇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所以我們在考慮要不要趁機派遣錦衣郎潛入大魏。」
蕭衍聞言頗有些意外道:「你們今天這是怎麽了?之前朕想著要北伐你們有一百個理由不同意,現在怎麽開始主動替朕出謀劃策了?」
陳恒道聞言笑道:「陛下,還不是想為將來考慮,目前機會這麽好可以未雨綢繆。」
荀季蕪也接過話道:「陛下您動心其實我們也一樣動心,但我們不能隻想著建功立業,百姓的生計也得考慮。」
蕭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了話題問道:「這事先放一邊,太子和豫章王二人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
聽到這話,三人驟然警覺起來,這可不是什麽好問題。
蕭衍見狀便又道:「朕隻是隨口問問,三位愛卿不必多想,心中是何想法說出來就好。」
三人思量片刻後,荀季蕪率先開口道:「陛下,老臣有個建議不知道可不可行?」
「快說來聽聽。」
荀季蕪道:「陛下,如今琅玡王氏因為太子殿下一事與朝廷之間肯定心生隔閡。說句不好聽的,等將來公主繼承了皇位他們絕對有理由再次謀反。所以與其等著琅玡王氏起勢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琅玡王氏既然與齊州高氏、清河崔氏都有往來,那等到高、崔二族反叛的時候琅玡王氏必會從中幫助。老臣以為陛下你既然不忍心對太子殿下痛下殺手可以不經意間將殿下放回琅玡王氏,到時候殿下必定想依靠琅玡王氏、齊州高氏以及清河崔氏東山再起,但那時候他們麵前還有獨孤崇這座高山,他們兩方鷸蚌相爭,我們隔岸觀火就好。」
荀季蕪的建議雖然有可行性但同樣伴隨著風險,這一舉動無疑是放虎歸山。
但老皇帝聽完後竟然直接應看下,老皇帝道:「這樣也好,有他在後麵攪風攪雨,大魏的局勢也能更亂一點。現如今北伐就不用想了,一切以安穩為主。如何不動聲色的放他走,這事三位愛卿替朕多想想。」
三人聞言齊齊應下。
言及蕭統,三人卻是都避開了蕭懷安。
二人身份終究不同,他大概要被囚禁一生了。
免費閱讀.